|
诗歌札记--紫薇伊人篇
口/董书明
我向来主张“读诗要读人”。阅读或欣赏某人的诗歌作品要多了解作者的阅历、背景、境界,寻找和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从而,加深对他作品更进一步的认识。这种方法,多少是有一些益处的。特别是对伟人或女诗人的作品,我们要有足够地耐心。单纯地解读,就诗论诗,总是急促地、会有失偏颇的。我们阅读的经验告诉我们,“因为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份量也是不一样的”。 读紫薇伊人的诗作,我就是抱着这种态度的。经常看到她的诗稿,读读放放。隔一段时间,再捡起来,品味一番,又有新的收获。
这个出生在勃海之滨却生活在中原郑州的女诗人,她的诗像大海一样澄澈,又有中原的渊博和辽阔。笔触细腻,思想尖锐。她对生活的发现和切入别开生面。特别是对城市女性生活方式的感悟,着笔不凡。她的《女人系列》(《上网的女人》、《写诗的女人》、《抽烟的女人》、《喝酒的女人》)组诗,从四个不同的侧面将现代前卫女性的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里,我们见不到几千年封建社会文人骚客笔下女性捣衣浣纱的辛劳。我们所见所闻的是:“几乎没有停顿,字符便漂过来了/看不见你的脸庞,以及身后的男人和/孩子。隔着一扇门,你像个小姑娘/有山有水,更多的时候/渴望一场不期而至的桃花雨” (《上网的女人》),意象亲切、鲜活。日子中,女性的寂寞和对新生活的猎奇,张扬、炽烈,甚至毫无畏惧。“雨点落在你那边,唇或者手指/不习惯拒绝也不生长希望/尝试着用放弃交换一些幸福/用陌生置换熟悉的空气/忘记一个或几个人” (《上网的女人》)。生活是幸福的,时代是进步的。这些诗为我们“立此存照”了当代女性新的闲愁。
城市女性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尤其在那些小资们中间。她们有着透明的、奔放的爱恋。“手里攥着一把乌云,女人不敢松开”,“清醒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了/让椅子慢慢的离开桌面,等着黄昏/一点一滴的回到手心”(《写诗的女人》)。从外在到内心,多层次的描述,让一群白领丽人活在诗中。她是做到了。
在博客的留言或经常在红颜诗国里的缺课,让我们知道紫薇经常出差。东奔西走,有此一种经历,她的视界开阔,诗的选题面广。从山水到参观途中的一时感悟,都能入诗。增强了诗稿可阅读性。紫薇的山水诗另具高度。有禅锋。“门槛 是不能踩的/心香 也只需点燃一根/殿后分明是一棵树/我却看见一朵会飞的云/十元钱结一个善缘/放下一颗执著的心 ”(《广安寺》)。“杨柳一滴 五百年后/还在唇边停留/反刍的感觉很渴/我却不是有缝隙的石头/总想弄清你的性别/叩首 也许是着相的时候”(《菩萨顶》)。语调庄重、语态执着,这应该是她的力作。
读了一些她的诗后,感觉紫薇走得是有根的路子。根扎在现实的土壤里。她的诗揭示了命运的无奈,时间的无情。人却是有情的。对活着依然是唯一的眷恋。“那些老人坐在共用的客厅里/树丛施舍的一点光线,和他们一起/发呆。我像一只飞虫穿过黄昏/落进几乎相同的眼神,很想知道/表情后面的故事:教授或者士兵”“过去的都已经还给过去/现在只剩下等着,像受潮的墙壁/剥落后,扫进簸箕,变成垃圾/有人说是解脱是幸福有人却很害怕,害怕再也找不到自己”。在冷静的、沉稳地叙述中,我们伸手可触到诗人对生命热爱。
紫薇伊人是个有才智的诗人,其诗有很强的技巧,对意象求新求异,常常出语惊人。“拢起受伤的枝蔓/从豆饼的气味中衍生一朵/女人周而复始的鲜红”。再如:
不必太在意今天
菊花与玫瑰一样美丽
从你看别人到别人看你
只不过,女人的眉心
多了一点爱情
迎接我的是满天雪花
它让我一生怕冷
无始以来抛弃过多少男人
这一世,须用孤独偿还
檀香飘过额头
太阳花 开了
我跌进五色花瓣
看见自己 看见众生每天
都在为生忙碌
谁来为死 准备点什么--塔院寺
读她的诗,最好在雪夜,一边临风,一边开卷。你能读到她柔情的一面。她的心扉是敞开的。“火车不能到达的地方/我的脚很长,但我没有找到/那棵缠藤的树/和开花的青冈”;“我想在你的庭院歇歇/尝尝野拳菜或者葛藤花/可你一夜都没回来/山上起风了”。一些寂寞和无助在迷散,一种陈年旧痛在电闪雷鸣之后,落满一地红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