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35|回复: 10

信阳风物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光故居》

就是这口缸,七岁的司马光
从一个奇特的角度制造了一个缺口
让自己在宋史的某一页发出巨大声响
或许他家有的是瓷器,不怕叱骂
不像我,七岁那年打碎了自家坛子
只能让猫承受母亲的怒火
后来,我不敢触碰像瓷器一样的东西
比如现在,我困在一口缸里,严重溺水
却找不到一个角度打碎它
我救不出自己

注:司马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现光山县城存其故居,“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许世友墓》

背后是来龙岭,前面是五虎山
风水先生说,此处必出奇人
比如将军,有着烈酒一样的脾气
一方小小的坟墓泊不下太多的传奇
现在,他站成一尊雕像,依然坚硬陡峭
不像我,有着一身酸腐味
总想把自己变得更柔软些
以适合那些坚硬的街道和笼状物
这时,分明听到将军对我嚷
“挺起胸,站直了,别露出熊样儿来”

注:许世友,著名将军,性豪放,嗜酒,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去世后葬在故乡河南省新县田铺乡。

《息夫人像》

她一定是想说些什么,那手势,那神情
不像是传说中三年不语的样子
她是不是想说,两千多年了
那些出嫁的女子,还用不用唱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她不知道,后来,淮水岸边
走过了穿旧棉袄的女人,裹小脚的女人
站成牌坊的女人和偷情的女人
那么多女人,有着各自的疼痛
就像当年,她背着春风
把开在脸上的桃花,一片一片撕碎

注: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的妫姓世家,又名息妫,因容颜绝代又称为“桃花夫人”。公元前684年,息夫人探望为蔡侯夫人的姐姐,遭到蔡侯调戏。息侯怒请楚文王图蔡,楚国出兵灭蔡,又灭息,掳息夫人。息夫人终日怀念故国,牵挂息侯,虽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但三年不语。今河南省息县城中立有息夫人雕像。

《何家冲》

那年冬夜,寒风凛冽,细雨纷飞
鸡笼山上的树木落尽了叶子
三千人马,火把,一面残破的旗帜
那个十三岁的小红军,七个仙女一样的女兵
走了,唱着《八月鲜花遍地开》走了
七十多年后,九龙河还在村头静静流淌
古银杏,何氏祠,何大妈的故事
提醒我,四万儿女的鲜血把这块土地染得多红
在纪念碑前,我的确应该把自己燃成一朵火焰
走在那些衣衫单薄的队伍里

      注:何家冲,在河南省罗山县南部,为红二十五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南湾湖》

把我蓝进湖水里去
先褪尽色彩,再失去形体
让我纵情地做一片干净的波浪
远离海,我一生都在虚拟涛声
想在这个偏远的地方一层层荡漾开来
这些年,我满身尘垢,且散发异味
现在,在南湾湖
我渴望被深刻而疼痛地洗濯

注: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8公里处,为河南省著名风景区。

《鸡公山》

绕过那些洋楼和零碎的传说
向主峰攀登,在鸡公山
我没有退却的理由
想想看,这些坚硬的石头
一直保持引颈高鸣的姿势和对黎明的渴望
我应该剔除堆积在体内的黑暗
再高一些,保持雄心勃勃的样子
就能听见,云端那声嘹亮的鸡鸣

注:鸡公山,位于河南省南部与湖北省交界处,距信阳市约40公里,大别山支脉,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并列为四大避暑胜地,因主峰报晓峰形似雄鸡得名。

《灵山寺》

这些清脆的木鱼,还需更为用力地敲打
我能忍受被拆卸的疼痛
很多年,和一条小街纠缠不清
我已被熏烤成烟火色彩
现在,的确需要把身体的某些局部清空
灵山寺允许带发修行,此后
在这个小城,我不吃斋,不焚香
和喧嚣的车马保持一堵墙的距离
被卡住的时候,喃喃地念:色即是空

注:灵山寺,位于河南省罗山县西南灵山脚下,以“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佛教界独树一帜,被誉为“灵山三奇”。
发表于 2008-1-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一定是河南人吧,对那些人文景观及典故的由来说的头头是道。语言干净,凝炼,这种诗不是一般的人写得了的。很精致,非常喜欢!问候!

[ 本帖最后由 归来燕 于 2008-1-18 19: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现在,我困在一口缸里,严重溺水
却找不到一个角度打碎它
我救不出自己


这个可能还是用的传统的比兴手法吧?我只知道它在第一时间里打动了我,说出了我想说而没能说出的话。学习。亮起大家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老道,功底深厚,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一沾上文化就显得厚重。不错的一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多错的一组,学习了.该加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我熟悉的家乡风物。读起来亲切,赋着的意义,发人思索。手法稔熟,克制。好诗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景色仿佛就在眼前,不错,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功力,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1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