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11|回复: 10

《在情感的密林里游刃有余》解读李清荷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情感的密林里游刃有余》
            文/王小程

    我认识李清荷的时间并不长,记得还是在《绿风》论坛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当时的感觉很清新,心被这个脱俗而灵性的名字搅动了一下。接着在《诗歌报》等论坛又陆续看到,就不由的记住了。翻开她的诗歌很是惊喜,居然与名字有相通之处,细腻、美感、委婉……以后就经常阅读,才发觉她的诗歌很不简单。
     首先是情感驾驭。情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悲、恐、爱、憎等。人非草本,孰能无情?对于女人来说,对事物的洞察性和敏感性都很强。这也是女人写诗的自然条件之一,有史以来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女诗人。而李清荷的诗歌有一种与自然默契结合的东西在里面,刻意的表达并不多见,总是或理性或感性的徐徐流露,整体有种磁性感,把读者的心潜移默化的就引入其内,使得与之共感共鸣。比如《我自己》“微风也轻轻地吹/把我的心吹得柔软” “把我失落的记忆追得很紧”“ 风吹动了满墙绿萝吹动了飘逝在风中的忧伤”对于这样细腻的表达我不禁感叹,情景交融又不失遐想与回味。能抓住这么细微的感觉是不容易的,人的感性空间有限,而有时候“需要这样一个静静的氛围”,环境对于表现力的影响也很大,安静地写作通常捕捉的范围相对广些,我不知道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下写诗的,但从这些诗歌中可以看出纯粹的心声,并不庞杂。还有一点我注意到了,诗人涉及的领域也广,从自己到外在的事物或事情都有所描写,它们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有“关联”的。对于“独立”来说并非客观的独立,而是一些外带的意象皆为之服务。比如这首《生活》“胡豆、萝卜丝”即是生活的不可预知性或另一面。通过用这些形象的东西来诠释“生活”这个抽象的词。这是很有效的做法,现代诗人甚至养成了一种习惯,用反向和正向的互补来说明问题,当然自有它的功效之处。再说“关联”,《宁静的日子是幸福的》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一段写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比喻成一种鸟。第二段开始写环境,风、云、河堤。第三段写大地、果实、孩子。这些物像之间的确存在着关系,它们生活在同一个背景下,共历风雨又互不可缺,每一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诗人在试图构造一种氛围,从而达到另一种高度。有些东西只能用心体会才可领悟,就像这首诗的题目,“幸福来自宁静”,多么美好的哲理性观念!!      
     再来看这首《回来了,在故乡》“我的爱在这里/一块快要发霉的/骨头/在土里搁置很久/微微发出光芒”,“蠕行着的荒火四处蔓延/一些无根的桃枝一阵阵挑起思乡的情绪”, “雨后的泥泞/踏出一道重重的伤口”这些语言是多么的形象而深刻,可以看出诗人的表达手法很成熟,想像力之强。诗人在用心写诗,充满感情色彩的句子通常都具有感染力,而作为有灵魂有思想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之动容呢!
     再回归此文题目,我把情感比喻成茂密的丛林也并不苛刻,对于这个万物庞杂的社会里,我们都是困束者,置在其内身不由己,阳光彩虹、风雨雷电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真正能在情感中奔走自如游刃有余的人并不多,而李清荷,她或许做到了!

附诗歌:

《我自己》

我坐在一个人的楼下
月色很美
微风也轻轻地吹
把我的心吹得柔软

我需要这样一个静静的氛围
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来
回味我们分别的那个夜晚

我曾经低声呼唤你的名字
经过你的梦里
你何曾听到过我的呻吟

风吹动了满墙绿萝
吹动了飘逝在风中的忧伤
像极了当年淡淡的哽咽
我站起身来,
抖落掉残留住的伤痕
月色真美

现在,一次微风
把我失落的记忆追得很紧
我想,就这样
让我在你的楼下再呆一会

《生活》

泪水肆虐,把一颗流血的心
腌咸,甚至腌苦
这真是一盘怪味胡豆

掺杂这么大的一个借口
甚至可以把不相干的许多佐料
放进去爆炒
甚至可以拌成一份酸辣萝卜丝
做出一些甜和脆

《宁静的日子是幸福的》

我们归家,把羽毛
藏在翅膀底下
用嘴
啄自己的的脚趾
然后
发出哑哑的嗓音

风是静止的
时间是甜蜜的
云停留在长长的河堤
我们从熟知的事物下经过
把低头的姿势带到梦里

大地习惯把自己的果实
分给可爱的孩子
那些快乐和明亮
都在黄昏里挨着风
依次坐下来


《回来了,在故乡》

我的爱在这里,一块快要发霉的
骨头,在土里搁置很久
微微发出光芒,
遍地的蚂蚁,数着秋天

青草更青更翠
鸟声啾啾
水色也比往常更清更亮
许多的脚印,把雨后的泥泞
踏出一道重重的伤口

蠕行着的荒火四处蔓延
一些无根的桃枝一阵阵挑起思乡的情绪
离开温热的城市,就没有了
孤独。
热泪盈眶,我说着爱
把自己的皮囊敲出清脆的鼓声
发表于 2008-1-2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李清荷我总想到李清照,两个都是了得的女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到一定高度的阅读,大方向的解构,打开纵深的诗意,让大家看的更远。

小程辛苦啊,我好不容易打开这个帖子,俺这里网速贼慢贼慢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归家,把羽毛
藏在翅膀底下
用嘴
啄自己的的脚趾
然后
发出哑哑的嗓音
这个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会勤 于 2008-1-20 22:29 发表
看到李清荷我总想到李清照,两个都是了得的女诗人!

荷离李家这位名祖先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
谢谢会勤来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08-1-20 22:34 发表
站到一定高度的阅读,大方向的解构,打开纵深的诗意,让大家看的更远。

小程辛苦啊,我好不容易打开这个帖子,俺这里网速贼慢贼慢滴。。。。。


草姐姐和小程兄弟辛苦了,清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君 于 2008-1-20 23:36 发表
我们归家,把羽毛
藏在翅膀底下
用嘴
啄自己的的脚趾
然后
发出哑哑的嗓音
这个欣赏!

问好朋友,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小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大方向的解构,打开纵深的诗意,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小程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