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997|回复: 21

风声里的苦难----读猴头L《可能的叙述—小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声里的苦难


----
读猴头L《可能的叙述小常》(文/踩不死的小草)


    猴头L近年在网络上被一些朋友号称“情诗王子”,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也这么认为,那些浮于表的描述,字字直扣情感,爱恋与缠绵,悱恻之韵,令红颜颔首。直到细观《姐姐》系列,才知道诗人的叙述背后所隐藏的大爱,令小草起敬,更多的去关注一些深层次的因素。最近《可能的叙述小常》带给我比较大的震撼,一是手法的大转折,二是关注题材的宽泛,三源于文字本身的折射,所以我要说一点我想说的,不能算评。
    如晓辉哥哥所说,与其把她当作一首诗歌来读,不如把它看作一篇小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在一场意外的洪水中,主人公比普通人特殊一点,因为他曾经是乞丐,这在常人的眼里这么看。开始的叙述就是悲剧,“小常一回到村子就四处躲到处藏/最后钻进七九年刚刚炸蕾的花苞里”作为 一个乞丐身份的人回来,毕竟不是衣锦还乡,自然是遭乡人唾弃的,那么这些人其实也应该是穷苦出生的,这里折射出穷人也相轻的本性,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的悲哀。看似小常还比较运气,这年他钻进花苞娶媳妇了,“小常婆娘举着菜刀把日头死命往乌云里追”,借无知农村女性(随后的伏笔)的暴戾(或者其本身素质就该如此),描述一场洪水的到来,“夜晚就有水漫了进来。小常不知道”这个过于白描,从诗歌的角度,还不如说“水就漫进了夜晚”。越是无知可能越是随性,“小常在婆娘身上使劲抽动一阵子翻身下来骂了句:/逑!你她娘的逼水也这么多/婆娘就哏哏的笑。笑着笑着鼾声就起来了,一声比一声响”这样的描述也许只有小说里才有,原始的野性却也显得干净。“小常惊醒的时候发现一岁的小女儿被自己大腿压死/五岁大女儿哭声在远处的水中泡着。被泡着的/还有整个小村子的春天、小常异常的愤怒”这决不是灾难设计好的,从情节的转承来看,一下子跌入深渊,符合情绪的冲突,是描述的一个小高潮。是自然的无奈,还是命运的不公,除了愤怒,又能怎样,无言的悲。最后一句可以省略不写。
    悲剧还要继续发展,“婆娘用一块湿布把女儿裹好抛入水中。没有流泪/小常骂了句:该死的老天爷!”是欲哭无泪,沉受失女之痛的小常“就朝着水中沉浮的一个黑影一头扎了进去”,背过常理的情节似乎又合情合理,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啊,“胯间一阵撕心的疼痛让他浑身长力/——当他拽着老人爬上屋顶,昏厥过去”再次的意外让悲剧升级,“婆娘把手插在他还在渗血的裤裆里哇哇大哭/死鬼!你的鸡巴呢,你不能装死啊”最自然的语言,反映的才是最真实的情感,这无论在哪种文学题材里面都是,一个传统女人的悲哀莫过于此。这个时候的人性体现不会有任何的虚伪。“你还得去做工养活我们娘几个呢/你还得去搞厂里那个姓任的破鞋呢/你还说要我再生个带把的给你们老常家传宗接代呢”这是这个女人可以想到的,也是对小常这个人物形象的补充,将诗意的突显摆上一个高度,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就是发生了……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对于这个事件的交代很简单“不几天小常上报纸了。报纸是这样写的:小常,姓常。大名不详。二十八岁。孤儿。没文化。。。。。。在刚刚发生的五十年不遇的洪灾中/不顾自己亲人安危跳入洪水舍己救人以至身残。。。”不是虚构,这是河南信阳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些资料的补充丰满的这个人物的形象。在那个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刚起步不久,一个普通的连名字都没有的小人物,孽迹斑斑,在关键时候又能挺身而出,朴实的人性闪烁,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当今。。。“后来,小常没再去做工。人们经常看见他猫着腰/跟在一个疯女人后面,大声喊:回来!快回来——”小常的悲剧远不止此,这个补充的情节让我们深思,与这个大环境有关的无关的,或者与我们自己有关的无关的。。。
    象小说一样的有情节,与历史接洽的地方作了适当处理,把它当做诗歌来读,当作一个“可能的叙述”来读,首先是在语言上具备诗歌的表现手法,这和猴头以前借着意象来抒情完全两个风格,不是我们不习惯,而是这个叙述过于真实。小常也许只是那个年代一些基层悲苦人民的缩影,但其遭遇和折射的人性在如今有其特定的意义,“大地和天空同时流泪,人类的哀泣简直就是幸福”。诗歌或者任何文学创作都只是一个过程,不是抵达,也不是拯救,来自生活,还原生活的现场感。我没有太多的理论要说,这次风格的尝试不足之处在于叙述的语言力度不太够。一些略见,大家批。

可能的叙述
    ——小常(文/猴头L


题记:大地和天空同时流泪,人类的哀泣简直就是幸福

小常一回到村子就四处躲到处藏
最后钻进七九年刚刚炸蕾的花苞里
小常婆娘举着菜刀把日头死命往乌云里追
夜晚就有水漫了进来。小常不知道
小常在婆娘身上使劲抽动一阵子翻身下来骂了句:
逑!你她娘的逼水也这么多
婆娘就哏哏的笑。笑着笑着鼾声就起来了,一声比一声响
小常惊醒的时候发现一岁的小女儿被自己大腿压死
五岁大女儿哭声在远处的水中泡着。被泡着的
还有整个小村子的春天、小常异常的愤怒


婆娘用一块湿布把女儿裹好抛入水中。没有流泪
小常骂了句:该死的老天爷!
就朝着水中沉浮的一个黑影一头扎了进去
胯间一阵撕心的疼痛让他浑身长力
——当他拽着老人爬上屋顶,昏厥过去
婆娘把手插在他还在渗血的裤裆里哇哇大哭
死鬼!你的鸡巴呢,你不能装死啊
你还得去做工养活我们娘几个呢
你还得去搞厂里那个姓任的破鞋呢
你还说要我再生个带把的给你们老常家传宗接代呢

不几天小常上报纸了。报纸是这样写的:
小常,姓常。大名不详。二十八岁。孤儿。没文化
信阳地区XXXX公社王圩子人。常年在外乞讨
后在远房表舅开办的木器厂做小工
娶同样不识字的表妹为妻,生有二女(均亡)
在刚刚发生的五十年不遇的洪灾中
不顾自己亲人安危跳入洪水舍己救人以至身残。。。
后来,小常没再去做工。人们经常看见他猫着腰
跟在一个疯女人后面,大声喊:回来!快回来——





[ 本帖最后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08-3-11 12:44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草评得好。
猴头的这首诗,我看更像一个微型小说,细节的铺陈和情节的紧密转换,极富撕扯思绪的张力,可能它是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它确实给人以穿越时空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小说吧,那样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猴这种时间交错的写法,首先,并不影响大家完整的去明白了整个故事;其次,这种写法将整个"小说"从头到尾置于了一场洪水的背景下.我是说,感觉象背面一直是洪水,因为每一段里都有提到水,整首诗显得潮湿,让人产生"通感",制造出了场景效果.再次,有了层次感,并带动人去思索,如一盘珠,你得用自己的感受去串起来,你不能要求这珠是从大到小或从黑到白排列好的,它错落有致,你用自己的思维去把整个故事穿完后,你才会觉得它妙不可言.


个见,或者没说清楚.只可意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晓辉 于 2008-3-10 21:37 发表
小草评得好。
猴头的这首诗,我看更像一个微型小说,细节的铺陈和情节的紧密转换,极富撕扯思绪的张力,可能它是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它确实给人以穿越时空的启示。


猴子在尝试,我也在尝试,谢谢晓辉哥哥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了野 于 2008-3-10 22:53 发表
像小说吧,那样更好


体味的是文字本身。wenh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08-3-10 23:31 发表
认同猴这种时间交错的写法,首先,并不影响大家完整的去明白了整个故事;其次,这种写法将整个"小说"从头到尾置于了一场洪水的背景下.我是说,感觉象背面一直是洪水,因为每一段里都有提到水,整首诗显得潮湿,让人产生"通感 ...


谢谢丫头认真阅读,多批评。这样的尝试需要更多的意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头熊在歌唱 于 2008-3-11 00:04 发表
不喜欢。

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叙事,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如果再来点跌宕的情节,嘿嘿,就更妙了。
问好猴头老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2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歌:再多练练笔就好了。故事和人的叙述的巨大冲动使得这首诗歌诞生。
好的诗歌选主人,差的诗歌被主人选。
这首诗呢,很明显,是选中了猴头嘛,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感谢小草,感谢这么多关注猴头诗歌创作的朋友。好的不好的意见都收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一并问候小草、猴子哥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好笔力..评的客观到位又翻进一层..建议精华.问候草妹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评论都值得一读再读!
怎样让抒情不露痕迹地融入叙述中,让叙述为抒情服务.值得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5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