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48|回复: 1

庄稼汉子的诗话________ 情感:良心的呼唤(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群体情绪也没能进入我的诗歌创作呢?那是因为我认为它还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还是一种流动易变的东西。它还只局限于某一人群中,并不是超越个别人群之上的人类情感。
       以拆迁这个事件为例吧,它最少激起了三种群体情绪。一是烦躁情绪。行政管理者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拆迁希望在任职内取得一定的政绩,遇到被拆迁者的抵触就着急。二是恼怒情绪。房地产开发商要以最少的补偿打发被拆迁户希望获取最大的利益,被拆迁户迟迟不搬迁他们就动怒。三是怨恨情绪。拆迁补偿过低买不到同等面积的住房,于是被拆迁者就产生了怨愤。这三种情绪,都是由个人利益受到影响而激起的。但他们又都认为自己并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其实,第一种情绪是由捞政绩产生的,第二种情绪是由赚金钱引发的,第三种情绪是由保生存激起的,都与各自群体的利益有关。一旦这些情绪失去理智控制,就会返回到动物的情绪上去。拆迁中的暴力事件,不都是由于这三种情绪发生冲突时失去了理智的控制才造成的吗?要想处理好这些冲突,当事者就得暂且放下个人利益,抛弃群体情绪,把还比较狭隘的群体情绪转换成为人类情感。
       情绪是我当下的现身情态,此情此景过去之后情绪也就会随着消失。那我是怎样把现身情态保留在记忆里为情感的表达服务呢?这就引出了我要展现给朋友们的我真实存在着的内在情态。内在情态是我记忆中储存的现身情态的记忆样式,也就是我记忆里储藏着的某一时刻某一地点曾经发生过的彼情彼景下我的感受状态。在我的感受过程中,我的现身情态同时作为表象进入我的大脑,然后我的大脑把这些表象通过我至今还不知道的办法转换成信息编码储藏在我大脑里的神经元中。因为这些表象是在我感受着的同时进入我的大脑的,是在我体验着的当下进行的,所以这时的内在情态还是体现性的情态样式。随着我视野的越来越开阔,阅历的越来越丰富,记忆中储存的体现性情态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体现性的情态样式是我创生意象的主要源泉,没了它我诗歌中的意象就很难生动,所表达的情感就会显得虚伪。
       说到人类情感,我就要结束我对情绪的展示而开始呈现情感了。前面说情绪既不是内在于我心的,也不是外来于周围世界的。它是我与周围世界的融合,它就存在于我与周围世界的之中。而情感,却深藏于我心。说到这里,我几乎没了继续展现下去的勇气了。因为一开始我以为,情绪就是情感的前身,情感来源于情绪。可随着展现的深入,我才发现,我的真实的情感并不是在那些情态样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我收集那些情态样式之前,情感就已经深藏我心。只不过那些情态样式与深藏我心的情感在生命力学上有了某些相似之处,我之心就通过联想把它呼唤了出来罢了。
      还是用我最近写的一段顺口溜来说话吧。
      《打柴翁》:寒冷比山还重/ 压得你成了弓/ 一小撮玉米杆子/ 咋也背不动/ 拐杖也拐不过/ 那顶头的风/ 紧紧盘腰的绳/ 把手揣进袖子中/ 南阳的儿女各西东/ 打柴的娃子去打工/ 咱还得/ 拖着这捆生活走啊/ 家中的老婆子/ 还在守着那冷烟囱   2008.2.26
       这是我今年二月二十五日产生的一种对空巢老人关怀与怜悯的情感。二月二十五日气温陡降,我从室内出来,寒冷的北风忽然袭来,冻得我赶紧把本已戴着手套的双手插进外衣口袋,然后夹紧膀子顶风走路。这时,头脑里闪现出了几个与寒冷有关的画面。一个是春节前遇到一对蹬着三轮车拾柴的老夫妇,一个是几年前和妻一起去乡下遇到的一个在雨后摸索着挖泥修补他那连猪窝也不如的小屋的瞎老汉,一个是我年轻时候曾多次替她打水背柴的邻居老太太。还有一个画面,就是我和妻在今年的大年初一去探访那拆迁后留下一片废墟的村庄。我们默默走着的时候,我知道妻心里想的是什么,她不说我也不提。那就是早年在村子东头的一间小屋子里住着一个退休老校工和他的妻子,那几年春节妻总是要我和她一起去那里看看。天这么冷,他们还好吗?于是,对那些在寂寞孤苦中艰难的生活着的老人们油然生出关切怜悯的情感来。
       显然,大脑中浮现出的这几个画面,都是我积累的情态样式,它们本身都浸透着晚景悲凉的情绪。但是,对老年人的关切和怜悯情感,是从这些情态样式里面产生的吗?如果说是,那在我产生这些现身情态之前,我肯定没有对老年人的关切和怜悯情感了。可是,如果我没有对老年人的关切和怜悯情感,我就根本不会见了那些在寂寞孤苦中艰难的生活着的老人们产生晚景悲凉的同情之心。特别是上述第三个情态样式,是我十几岁就开始做的事情。显然,在帮助孤苦老人之前,我心里已经有了对老年人的关切和怜悯情感。要不,我怎么会去替她打水背柴呢?这提醒我思考:情感可能不是来源于生活中收集来的情态样式,它或许比情绪更早的就储存于我心之中。还有很大的可能是,情感是某些理性情绪的前身。
       更能说明情感先于情绪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是“感时”和“恨别”的情感,导致了诗人那“花溅泪”和“鸟惊心”的现身情态。我不能说,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因为我知道,动物性的情绪是没有什么情感支配的。但我敢说,那些理性情绪包括群体情绪在内,都应该是在情感的支配下产生的。这样看来,最少我可以说情感先于理性情绪,理性情绪是在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情感支配着理性情绪,不同情感的人在面对相同的周围世界时就激发出各不相同的情绪。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打柴翁

寒冷比山还重
压得你成了弓
一小撮玉米杆子
咋也背不动
拐杖也拐不过
那顶头的风
紧紧盘腰的绳
把手揣进袖子中
南阳的儿女各西东
打柴娃子去打工
咱还得
拖着这捆生活走啊
家中的老婆子
还在守着那冷烟囱

       2008.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9: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