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将铁钉打磨成钥匙——董书明诗歌浅评
口/梅影三叠
诗坛无处不相逢。在多个论坛遇到董书明,读过他的很多诗作。似乎印象中最深的是他的《工友老熊》:
“炊事员老熊/做了一辈子饭和菜/总是喂不饱/一生/饿着的人
老熊死后的坟/像一口倒扣过来的锅/老熊将自己做熟了/填进时间的大嘴里”
显然,一首短诗所产生的内蕴是丰厚的,书明形象地传达一个炊事员的一生,用笔简练精到,“死后的坟”与“倒扣的锅”的联想,何其精妙!结句“老熊将自己做熟了/填进时间的大嘴里”更是神来之笔,给人不尽回味与深思。因为喜欢这首诗,从此便记住了他的名字。
如今我面对的是他即将出版的诗集《给我一枚透亮的钥匙》,诗作众多,亮点频现,我也只能择其几点,谈点个人看法。
一。倾情处:铁路与乡情
我注意到,董书明的诗观是:简朴、纯正、呈现。这六个字说来简单,做来不易。当今诗坛多追求晦涩者,多故弄玄虚者,多自我陶醉者,而那些动人的诗作却往往用最朴拙的形式呈现出来。书明诗作力图实践这一诗观,可以看出,他做了相当的努力。
从诗歌选材上,他选取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自己擅长的表现内容。其中非常明显的,是他铁路情结和乡村情怀。
从博客上了解到,他在中铁四局某公司工作。我不知道他的工作具体是何种状况,却从诗句中看到他对这工作的热爱。他有一句诗“我的思念比京九线还长”,这种化抽象为具象的手法,让很多朋友津津乐道。另外,像道钉,道灯,架子车,十字镐这样富有铁路色彩的字样大量出现在他的诗中,让他的诗添了几分厚重的现实色彩。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些乡情诗,如下面这首:
大风从南方来
大风从南方来
把你的汗臭吹回家
你澡后的衣服洗了吗
你脏了的工装可要勤换啊
你要是累了就把它寄回家
我下河洗衣服的篮子还浅着呢
大风从南边来
早早地吹黑了村庄
我的思念是一条游走的蛇
紧紧地咬住了你在外打工着的异乡
这首诗写打工人的思乡情,却别出心裁,摸拟乡下妻子的口吻,前一节用细心的问候与叮嘱来表现她的心情。后一节则用 “我的思念是一条游走的蛇“这样一个贴切而新颖的比喻,把妻子对打工人的牵挂与关爱,渲染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首《补丁》也是以短胜长,以小蕴多的佳作:
补丁
泪
是眼的补丁
手机或邮票
是别离的补丁
故乡的伤口太深了
游子用思念的线缝合在身上
成了一枚新新旧旧的补丁
“补丁”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意象,作者先用泪,手机,邮票,这样的物象来突现打工者的生活,将它们统一在“补丁”的喻体中。后一节则把“故乡的伤口”比作“补丁”,游子用“思念的线缝合在身上”,这个比喻生动而传神,其中内蕴已无需多言。
除了灵感式的比喻,书明也擅长细致的描写,通过形象化的诗语,传达出一种使人深深陷入的意境,苍凉而深沉。看下面这首:
稻草垛
夜色降临。站在田野
或田埂上的稻草垛,支撑秋天的暮晚
仿佛少年要瞌睡的眼睛
强打精神,半梦半醒之间月光肥沃
走在立冬前面的大风吹动村庄
吹动父亲的双手、待谷粒归仓后
反复拍打身上劳作的尘土
额头上粗重的皱纹,如一堆稻草、压弯了
1942年的腰
稻草垛,是极富代表性的乡村物事,它的荒凉,它的静止,它的沉默,无不与乡村的父亲类似。作者写到“夜色降临。站在田野/或田埂上的稻草垛,支撑秋天的暮晚”,使人联想到父亲一生的辛劳和如今的孤独。而“额头上粗重的皱纹,如一堆稻草、压弯了/1942年的腰”,这里突出了父亲的形象,一生劳碌换来的是粗重的皱纹和微驼的腰背,“1942年的腰”,这个结尾非常出彩,给人诸多联想,意在不言中。
二。细微处:生活与梦想
生活是孕育诗歌的最好沃土,梦想是升华诗歌的最好风筝。书明的诗作,将生活与梦想融为一体,根植生活而不失去梦想,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追求。请看下面这首短诗:
幸福
公园里,三岁的女儿
给她糖,她对我笑
我将她举在头顶上
仿佛蚂蚁高举着在路边捡来的幸福
一心向家走 不回头 不说爱
幸福,像天空上的星星
那么多
对于“幸福”,人们有很多的表达和体悟,有人说“幸福总在遥远的山那边”,有人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有人说“幸福是与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成反比的”……幸福,看来是复杂多姿的,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看法。书明将“幸福”这个大的哲学命题阐释得很简单:年轻的父亲,带着三岁女儿在公园玩耍,父亲给女儿糖果,女儿露出可爱的笑容,父亲将女儿举在头顶,这就是幸福的一幕,这是生活中最平凡最自然也最动人的瞬间。“仿佛蚂蚁高举着在路边捡来的幸福/一心向家走 不回头 不说爱”,天伦之乐满溢于心,幸福之感无需说出。朴实而真诚,是这首诗最感人的特点。
从下面这首诗可以看到书明的生活追求:
退休以后
从明天起,做一个正常人
一日三餐、陪老伴吃饭,喂孙子成长
夜夜按时回家。我有故乡
青山绿水,收容我白发如霜
从明天起,关掉手机
远离领导、工友、喧闹的流水线
远离单人床远离车票远离打工的城市
我有天伦之乐,一块无价之宝
从明天起,订一沓报纸和往事
我老眼昏花地像一只蚯蚓钻进字里行间
寻找我带不回来的青春和遗漏的
异地讯息
语言直白如话,表达朴实无华,全诗颇有点海子的味道。享受平静,淡泊生活,其实是人间至乐。
别光被这些平静的诗句所迷惑,其实男人也常做梦呢。书明也有浪漫情结,在《为你守候》一诗中,他写道:“为你守侯/我懒懒的腰肢/旋一室寂寞的风铃/独自敲响美丽”,颇有些柔婉的味道。看下面这首情诗:
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
马已备好。亲爱的,今夜
我们就远离戈壁、草原、额尔泌的星辰一路向南
去杭州城下登兰舟、摘十里荷花
采红菱、种相思豆、淋一生梅雨时节
到天涯海角做千年的礁石,面朝大海
天蓝得不能再蓝像一块宋瓷,云朵如裂隙
一只海鸥侧着身子迷失在
自己的伤口
这是诗人与爱侣私奔的行前誓言。“马已备好亲爱的,今夜/我们就远离戈壁、草原、额尔泌的星辰一路向南”,干脆利落,有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并不考虑天气粮食及其他阻碍。南方,已成为爱情梦想的终点,兰舟,荷花,红菱,相思豆,礁石,大海,海鸥,这些美妙的词汇构成了一个爱人心目中理想的圣地,自由,纯净,诗意……
三。深思处:哲理与感悟
生活给我们的往往是芜杂的表象,透过表象的泥土,得独具慧眼,细心发掘,才会发现埋藏深处的矿藏。好的诗人善于把这些深处闪光的精髓提炼出来,使之成为金子。书明在提炼生活这方面也做得不错,诗句凝练而富含哲理。
头发
一根头发的颜色
轻易地丈量出年少到暮年的距离
岁月光怪陆离。坚持站在高处
充分承载朝花雨露的青睐
一根头发倒在大地上
像一道门坎,将奔跑的时间
绊了一跤
这首《头发》,诗短而内涵深。“一根头发的颜色/轻易地丈量出年少到暮年的距离”,典型的以小见大,谁能不在这样一根头发前唏嘘不已?结尾处更强化了头发的巨大力量“像一道门坎,将奔跑的时间/绊了一跤”,其实被绊倒的,是无数颗在尘世劳碌奔波的心呐。
向下
鹰的胃,恰好
装下野兔逃生的路径
捍卫一顿晚餐
远比捍卫领空更显智慧
一生归去来兮
以草根的方式
抓一捧故乡的魂魄
——远走高飞
向下,是一种生活的眼光,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作者用鹰来作引,“捍卫一顿晚餐/远比捍卫领空更显智慧”这句话精练而深刻,是作者歌颂“草根的方式”的一种铺垫,那“故乡的魂魄”,时时伴着游子游走他乡而不忘根本。
铁钉或位置
一根铁钉,扎在脚掌上
它把我当成一堵墙,一棵树
将痛种入骨子里,发芽
其实,我也是一根铁钉
如毛发,锈在
生活的表层
什么地方也去不了
我要到内心的铁里去。一路奔跑着
我,要亮了
最后,我读到这首诗。铁钉,也许是书明对铁路工作的无比熟悉后的信心拈来之物,它细小而平凡的外形,它锐利而深入的钻劲,它固定与生锈的悲哀,使它具有一种复杂的象征义。书明用铁钉来象征位置,象征人生,同时用铁钉自比,即使锈在生活的表层,依然不改奋斗的初衷。他说:“我要到内心的铁里去。一路奔跑着/我,要亮了”,看来他不愿意生锈,要用一种的奔跑,让自己发亮,发光,终于打磨成“一枚透亮的钥匙”,实现了从“铁钉”到“钥匙”的完美变形。
愿书明这枚钥匙越来越亮。
(08.4.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