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441|回复: 24

强烈提议停发全国地震局人员工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着四川地震死亡报告从7900人增长到现在的10392人,强烈提议停发全国地震局人员工资,全部捐往灾区
发表于 2008-5-1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难言之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是无法预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祈   祷        作者;心文花雨

      这天,山摇地动
      高压电线跳起了空中的舞蹈
      楼房扭伤了自己的腿脚
      大地发出了一声吼叫

      这天,惊恐的人们
      冲出了屋外
      侧耳 倾听风儿的诉说
      刚才所经历的一切

      这天,糊涂的诗人
      依然呆在破屋里
      拿起了手中的笔
      为一方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
      祈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建彬 于 2008-5-13 21:36 发表
地震是无法预测的!


地震不是无法预测,而是等灾难发生了才去吸取用生命及血换来的惨重教训,这个很不人道!现在的科技手段虽然不能百分百准确预测,但大致的预测是可以做到的,这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及所谓的专家们,这些人干什么去了?今天的我心情既沉重又愤慨,晚上在网上看到那些已经没有生命的学生一字排开在地上,还有好几万的群众仍杳无音信,这就是一句“地震是无法预测的”所能说明得了的?!

不好意思,我说话偏激了一些,不过说的句句是真心话!为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致以深深的哀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被压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应该可以预测出来的..大概不能报出的原因是怕人心涣散,提前扰乱秩序吧?总之,如果真的预测出来,而封锁消息,是太不人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军队是全天侯的,可是关键时候因为天气原因飞机为什么不能够起飞?!如果是战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部演火山爆发的美国片,也是说专家观测到"波形?",但最后只有几个人认为火山会爆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许愿沙 于 2008-5-14 00:12 发表


地震不是无法预测,而是等灾难发生了才去吸取用生命及血换来的惨重教训,这个很不人道!现在的科技手段虽然不能百分百准确预测,但大致的预测是可以做到的,这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及所谓的专家们,这些人干什么去了 ...
地震是无法预测的
准确预测更不可能。从目前的简直技水平看,只能在地震前数秒做到准确预测,但这个“准确”是毫无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去了人道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疑问和思考 四川大地震给中国留下四大悬念 / 亚.洲时报

中国大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突发7.8级大地震,据5月13日早上7时的统计,全国已有9219人在地震灾害中遇难,仅汶川附近的北川县估计死亡人数达 3000至5000人,受伤者1万人。中国政府闻风而动,紧急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措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总理温.家宝亲任总指挥,火速飞抵四川成都,赶往地震中央,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大量中国人对这次地震都有切身体会,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来形容本次地震再适合不过。由于震级很高,释放的能量巨大,大陆广袤的土地均受到地震波波及。据大陆官方媒体报道及网民感受,中国西部大都市成都有强烈震感;除东北外,中国西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的十多个省(市)及港澳台均有程度不同的震感。地震波及面积接近中国国土的一半,人口则可能超过一半;因此有媒体形容为“全国都在震”。此外,泰国曼谷、越南河内等地也有明显震感。

  在飞往成都的专机上,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同胞们,同志们,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我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温家宝用“特别重大”来描述是次地震灾害。

  作为抗击自然灾害的王牌主力,大陆解放军此次行动极为神速。总参谋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七大军区之一的成都军区作出快速反应,包括武警在内的大批官兵迅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大陆各路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也立即跟上,及时通报灾情和救灾信息,宣传震中逃生自救知识,紧密配合抗震救灾工作。

  相比之下,在今年1月中下旬的大面积低温雨雪灾害中,大陆的抗灾救灾工作就显得有点迟钝。当然两者具体情况不同,地震灾害突然、迅猛,来势汹汹;上次的低温雨雪灾害则徐徐降临,渐渐加重,事前可能未有充分估计到严重后果。

  汶川“5.12”大地震恰巧与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相同,皆为7.8级,专家说两者释放的能量也相等。后来证实,唐.山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共造成242,769人遇难,16万多人受重伤,54万多人受轻伤。唐.山大地震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5.12”大地震发生在人口稀少地区,震中心汶川与西南最大都市成都相距较远,约159公里;加之现在科技大为进步,特别是大陆高层极其重视灾情,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措施迅速有力,故是次强烈地震造成的伤亡不会太大。

  温.家宝总理亲自坐镇,及各级政府官员的强有力指挥,使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迅速全面地展开,井然有序。由于信息的透明和公开,使得谣言没有市场,大陆社会秩序良好,民众情绪稳定,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恐慌。距离地震中心较远的许多省份,虽有明显震感,民众在迅速获得官方权威消息后,方知只是地震波波及所致,立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见信息畅通极有利于消除流言、安抚人心。

  本次大地震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些疑问和思考。一、对地震的预报水平有待提高。是次大震,事前无声无息,悄然而至,猛然爆发,几乎各级地震部门均未提出预报和预警。地震专家解释说,准确预报地震属世界性的大难题,中国地震的预报水平在全球算是高的了,专家几年前即预测未来中国可能有大地震发生;专家进一步解释,气象预报是近期预报易、远期预报难,地震预报则是远期预报易、近期预报难。

  二、中国大致有三个地震带:华北、西北、西南及东南沿海,这并不意味着其它地方就可以高枕无忧。本次地震波及极广,地震很罕见的江苏、湖南、湖北也有明显震感。而中国大部分民众对地震麻痹大意,缺乏抗震自救逃生知识,媒体平时很少有这方面的介绍。未来政府和媒体要加强这方面的宣教,必要时开展一些演练,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三、减轻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最大的关键是保证各类房子等建筑物的建筑质量。有一种说法,大陆最近一二十年来建筑质量尤其是住房的建筑质量有下降趋势,若属实,无疑为地震危害埋下了巨大隐患。未来大陆应适当提高住房、办公生产用房、商场、桥梁等各类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并严格执行验收程序,杜绝豆腐渣工程。

  四、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三峡大坝。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童崇德12日表示,大坝没有受到地震影响,目前安然无恙。童崇德用了“目前”两个字,说明他也有些替三峡大坝担心。对超级巨型工程,特别是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可能带来巨大灾难的工程,在决定上马前一定要全方位反复论证,必须慎之又慎。

-----------------------------------
不过这句 ---- “专家进一步解释,气象预报是近期预报易、远期预报难,地震预报则是远期预报易、近期预报难。” ---- 当时,事后追究国家气象局责任时咋没人这样说?也是一推溜干净,说预报天气难啊难。

先抢救受灾/被困废墟的伤员吧,这也是“倒计时”的事情:时间就是生命。
事后,要反思/深思的事情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十三不靠 于 2008-5-15 11: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痛心..竟没有一点震前预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7 2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