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的草坡上寻找生命的诗意平衡
----综述踩不死的小草挑战临屏诗 237期临屏诗赛的出题奇崛,特别是意象、赏图两题,破题的难度不小,但小草依然作出较为精彩的演绎,在很短的时间内写足了规定的三个题目并最终夺冠,体现了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成熟的诗意感觉。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灵魂的吟唱、物我的融合。诗歌作为一个依托语言的喻象存在,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或者说是主客一体的混合物,既有主体对外在的观照,又有外在对主体的投射。诗歌文本语言本身就有其丰富的诗意信息,而语言因为历史的现实的“惯性”也会成为诗意生发的障碍,而能否不断突破障碍甚至颠覆“惯性”,释放和新建语言动态的多层次多面性意义,从而“表现”出“引领”出主客相融的“生命尊贵的本质”和“生活普遍的真理”,成为区分诗歌境界高低的天平。
小草是个天赋较高又非常勤奋的诗者,而且写作态度认真,少有闲笔、败笔,语言技艺日益成熟稳健,灵台空明、境象舒展、质感圆润的笔态散发出很强的阅读美感和磁力,虚实交融的生活感悟和生命意识支撑起沉绵而畅达的时光动场,个人的小情绪中往往生发出大气象,对语言“惯性”障碍的突围往往产生大面积的情趣和理趣扩张,并能作自然松驰的收拢,最终归于文字和心灵的静持平衡,而又留下幽长的意韵。
女人的心思是复杂的,小草这次临屏的三首小诗《月半》、《从雨里经过的女人》、《空》,若隐若现地表达出不同层面而又相互联系的生活体验和心路历程,自然承转的叙述抒发,信手拈来的象征暗示,让我们若即若离地进入一个朦胧的忧愁的迷茫的生命存在的气旋,而这个气旋的背景又是明净的坚韧的,“日子在一个特定的关节,擦亮一根火柴/熠熠地闪烁”。生活是一段爬坡的路程,我们总会遇上一些磕碰失落,“这样的状态还不可以命名为迷茫/又有人在路口出现,只一晃就不见/清晰着一株风信子,紫色,偏淡”,而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顽强地向上攀登,哪怕生命的路上不再有鲜花,而灵魂必须保持原始的生命芳香,“麦茬轻轻划破忧伤,这是最后的高度/我还在,只是少了头顶的两朵菜花”。
诗歌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归于平静,愿小草在生活的草坡上寻找到生命的诗意平衡。 附:
《月半》(固定题目)
文/小草
日子在一个特定的关节,擦亮一根火柴
熠熠地闪烁。暗色的马,云下小憩
这个时候的风声一定从北边来
初夏只翻转了半个身子,轻微着
夜的骨架,在一首诗歌的中心部位升起
流水一如既往地向月光表达诚意
十五枚小果子,赶往更深的夜
等一只酥白的手,将他们依次剥落
《从雨里经过的女人》(意象)
文/小草
最先抵达的是一双眼睛
洗净的深邃,寂静得让人想到天堂
一如早年刻上陶土的画面
想不到哆嗦,想不到死去的露珠
这样的状态还不可以命名为迷茫
又有人在路口出现,只一晃就不见
清晰着一株风信子,紫色,偏淡
《空》(题图)
文/小草 不懂得怀念。此刻,我没有任何身份
记不得自己在什么地方停留过
小小的螺壳,曾经抽出一寸一寸的身子
整个家,如今只是空虚的包裹
被一个季节的镜头拉近,无处邮递
麦茬轻轻划破忧伤,这是最后的高度
我还在,只是少了头顶的两朵菜花
[ 本帖最后由 王晓辉 于 2008-7-1 00:3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