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101|回复: 23

还是无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5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诗的日子,匆忙
如特快列车
跑在光光的铁轨上
一道粗粗的叹息
在下一站装载
更多的重量

没有诗的日子过得很快
实实在在地活着
为他人作嫁衣裳
却总是有
偷着的爱藏着的梦
童年一样不老的幻想

偶尔看诗
哑巴给瞎子手语
瞎子在动听地歌唱
美丽关进监狱里
监狱在台上跳舞
台下无动于衷地热烈鼓掌
铁轨上的人
诗活了
活着的诗人
总想着死亡

还是拉一声笛吧
铁轨的远处其实更长。。。

[ 本帖最后由 超侠 于 2008-9-25 07:58 编辑 ]
发表于 2008-9-2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尔看诗
哑巴给瞎子手语
瞎子在动听地歌唱

呈现出一种无奈的心境和现状.没办法..各人有各人的鉴赏能力.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8-9-25 11:52 发表
偶尔看诗
哑巴给瞎子手语
瞎子在动听地歌唱

呈现出一种无奈的心境和现状.没办法..各人有各人的鉴赏能力. .问好


也许不是鉴赏能力,而是西方诗歌的基本知识本来不懂,却慌忙地丢了中国诗歌的本源,崇洋媚外地效仿现代西诗。意象诗的关键在于“相关”,每一个意象有着“相关”的含义,恰如其分地相关到“根”。优秀的意象诗,认真读,都能够看到“相关”点,或者是“密码”。找到了密码,诗就能够懂得。可是读诗的人都不懂得寻找密码,跟贴就总是不得要领地不懂装懂,或是怪诗如鸡肋。

举个例子:
“田埂上的月亮尽力地放大
微暗的近处,模糊的远方
我们呼吸过的时间
长出蘑菇状潮湿
点点开放着淡白色
那是谁的眼神?”

“那是谁的眼神”是相关点,是密码。就指出来,这是说的一个人。从诗的下面看,肯定是一个女人。“我们呼吸过的时间/长出蘑菇状的潮湿/点点开放着白色”就是女人的确切描述。恰如其分地精确,相关得如画入神。“我们呼吸过的时间”就活灵活现“蘑菇状的潮湿/点点开放着白色”就一定是女孩的特征了。如此准确,精致,却又相关得体的意象需要功夫才写出来。

这样的西诗写法其实也是浪费笔墨,可是作者这里不得不浪费,因为他不能够直接了当地说出女人的名字来。

找不到相关点,解不出相关来,意象就是一堆优美词句画出来混乱的图像。就是哑巴听歌,只看到嘴动。有些诗人写意象诗,并不给出任何相关点,不给相关的提示,硬性地自己编码。这样的诗,无论欣赏水平有多高,都看不懂。

西方诗歌没有太多的好处,要累死累活地寻找相关,许多时候找到了,意思很浅显,爆米花的诗句,而中国古诗句是浓缩铀。中国诗歌的意象如花朵,是开放的,看了就懂,越看越有味道,意境越深远。西方意象主义的意象是封闭的,看了不懂,越看越懂,终于明白了,不过是一个乱根。我这里夸张了,但大体是如此。




[ 本帖最后由 超侠 于 2008-9-25 17: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一个例子-看相关点的重要性:

《诗的成因》-作者:踩不死的小草

就这样疯了,夸张的想法
随时可以让人苍老、年轻,风景只能在远方
年年高山流水,饮完酒就可以不好好说话
最先的火,大多起于内心
月亮更是纯粹得让人想哭,无病也呻吟
死去的人,活着的草,乡下的那些旧事
轮流穿过我的身体,小小的迷失
走出来,用善于叙述的方式
把过去和未来揉在一起重新算计
如果最好的结局就在中间,那么
一不小心,我就可以阅读到春光

意象很散,跳跃,不连贯。左看右看,看不出名堂。看了许多遍,发誓要解出她的诗来。反反复复地看了标题,再看诗,看了诗,又看标题。终于明白,相关点在标题:诗成的原因不只一个。

原因一:就这样疯了,夸张的想法
随时可以让人苍老、年轻,风景只能在远方 (随心所欲,尽兴)

原因二:年年高山流水,饮完酒就可以不好好说话 (借酒撒疯)
最先的火,大多起于内心

原因三:月亮更是纯粹得让人想哭,无病也呻吟 (无病呻吟,高兴)

原因四:死去的人,活着的草,乡下的那些旧事 (记忆和怀念)
轮流穿过我的身体,

原因五:小小的迷失
走出来,用善于叙述的方式
把过去和未来揉在一起重新算计
如果最好的结局就在中间,那么
一不小心,我就可以阅读到春光 (及时行乐)

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写诗的原因很简单(庞德所言意象的“根”):疯话快活,借酒撒疯,无病呻吟,怀念过去,及时行乐。为什么要费了这多意象说出来?

这不是小草的错误,正相反,小草把握了西诗意象,我是跟意象主义在斗争。是庞德老兄的错误,只不过小草学西式意象学得太好,我才用她来做例子。是西方诗歌在爆意象的玉米花。画出诺大的叶子来,细小可怜的“根”埋在土里,需要你弄脏了双手,好不容易挖掘出来,看看,不过如此。再看看:“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用动手,看不到边的意境。

[ 本帖最后由 超侠 于 2008-9-26 01: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偶尔看诗
哑巴给瞎子手语
瞎子在动听地歌唱


诗意在不经意间萌动,生活处处洋溢诗情画意,不必刻意创作,保留内心的真实,对心血来潮的灵感保留一些膜拜吧

问好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超侠 于 2008-9-25 15:53 发表


也许不是鉴赏能力,而是西方诗歌的基本知识本来不懂,却慌忙地丢了中国诗歌的本源,崇洋媚外地效仿现代西诗。意象诗的关键在于“相关”,每一个意象有着“相关”的含义,恰如其分地相关到“根”。优秀的意象诗, ...





我说的鉴赏能力其实就是你说的那些知识以及人生经验的积累 加上自己底蕴的厚度和感悟的深浅..不具备这些,能力当然可想而知了... 宽容地说,不懂装懂也是成长的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8-9-25 18:44 发表





我说的鉴赏能力其实就是你说的那些知识以及人生经验的积累 加上自己底蕴的厚度和感悟的深浅..不具备这些,能力当然可想而知了... 宽容地说,不懂装懂也是成长的一个过程..

“不懂装懂也是成长的过程”,有一点赞同。自家里更喜欢k弟那样,看不懂不但说不懂,更说鸡肋,至少露出真实来,虽然他被沉默了。

问题是,大家都写诗,都不会读(也许我夸张了),就成了大问题。若干年前,看一首诗,用晦涩的意象来描写男人的私处,男孩女孩们都没有看懂,却跟贴叫好。如今上来看看,依然如此,无多变化。虽然我反对西式的意象形式多年(不是反对小草),但还是建议大家学习如何读西式意象,找几首诗来,用功地翻来覆去读,找到相关。不能只会写来,越写越飞,但连最浅显的意象都读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仙草月兔 于 2008-9-25 17:26 发表
偶尔看诗
哑巴给瞎子手语
瞎子在动听地歌唱


诗意在不经意间萌动,生活处处洋溢诗情画意,不必刻意创作,保留内心的真实,对心血来潮的灵感保留一些膜拜吧

问好欣赏


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的帖子

那个...我学习一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超侠 于 2008-9-25 16:55 发表
再举一个例子-看相关点的重要性:

《诗的成因》-作者:踩不死的小草

就这样疯了,夸张的想法
随时可以让人苍老、年轻,风景只能在远方
年年高山流水,饮完酒就可以不好好说话
最先的火,大多起于内心
月 ...



超侠,我开始崇拜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仙草月兔 于 2008-9-25 20:49 发表



超侠,我开始崇拜你了


我所讲的都是西方诗歌的1+1=2,不需要什么功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超侠 于 2008-9-25 21:30 发表


我所讲的都是西方诗歌的1+1=2,不需要什么功底。


可我什么都不会,我长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西诗,也许更好。但是西诗发展了“意象”语言,再不仅仅是眼看到的,诗人可以随意编制“意象”,比如“秋色掠去土地的骨头,生命轻脆”(小草),这不是看到的,是凭想象编织出来。如此西诗的意象主义就把了诗歌的意象语言推到了五维空间,多了时间和幻想两个维数,就再也不是”物象”的描写了。如此就有了无限丰富的诗歌语言。但是不能忘了为什么要写诗。把西诗的意象语言敞开来用,追求中国诗歌的意境,就会有非常独到的现代诗意。 

那年中秋,曝光不足
留下薄薄的底片
暗房处理不掉那些浓重的阴影
相纸浸泡过度,柔软的黄色
拎出来始终凉不干
上面的忧郁

这就是用了西诗的手法,但是敞开的意象。“拎出来凉不干/上面的忧郁” 比如他说:拎出来凉不干/上面的潮湿“ ”潮湿代表忧郁“就是西诗的编码了,很客观,作者消失了,但就很晦涩了。写出”忧郁“两字,主观了,但是一看就懂得,意象就敞开来给人看,一径地看到诗人的心情,这就是中式的意境了。西诗,无论你学得多莫得体,多莫学院,越得体,越学院,就越有这样的问题。

80年代初的时候是不能说真话,怎么办?就把真话藏起来说,西方诗歌的这种晦涩编码,正适合于地下工作的诗人们。于是西方现代诗就在中国疯狂地发展起来。

[ 本帖最后由 超侠 于 2008-9-26 02: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叨有道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超侠,是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8: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