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621|回复: 3

云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小辑(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小辑
  主持人语
1.《和谐绝妙的美学立交桥》于爱全
2.《诗人生命自我观照的范例》杨红巧
3.《倘佯在女儿国里的震撼》李川川
4.《怀抱诗歌的生命之舞》明飞龙
5.《用写诗的方式写诗评》 朱彩梅   
6.《情自诗出 大爱无疆》李智微
7.《是谁让“理想国”风起云涌?》 龙茜
8.《诗歌是心灵的家园》成春菊
9.《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李雪
10.王竞成的诗歌《白月》浅论  雷锦丽
11.《在白夜里逃亡的女人》郭艳丽
12.《王竞成诗歌里的美学意蕴》闫孝平

主持人语

   诗人王竞成的组诗《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一经发表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很多诗人和评论家都前来评论,场面异常活跃。为了增强现代诗歌在高校中的影响,我们在中文系的研究生中间组织了诗人王竞成诗歌作品的讨论,参加的人员大部分是文艺学和美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及时地将讨论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整理了出来,很荣幸得到了《黄河诗报》的大力支持,专门辟为专辑,全部收录在此。我们的文字或许还很幼稚,但我们已经很尽力了,希望我们能越做越好。祝福中国的诗歌有个光辉的前途,祝福中国的诗人有个幸福的生活。   
                                    主持人:闫孝平
                                    2008-11-1于昆明



《和谐绝妙的美学立交桥》
于爱全
一首好诗应该各种美学要素都显得和谐匀称,就像一个美丽丰满的女子。只有一双动人的眼睛或一个优美的身段是不能称之为美女的,一首好诗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要求它各方面都至善至美,但至少要做到瑕不掩瑜。王竞成这一组情诗规模庞大,能将各方面的美学要素调配得如此到位实在难能可贵。
这组情诗由100首小诗组成,说它首首精品、句句绝唱是不可能的,某些诗篇难免有为凑足总数刻意为之的嫌疑,可是从整体上看,并没有显出虎头蛇尾的迹象,也没有给人以良莠不齐之感。组诗,尤其是题材相近、规模较大的组诗,风格特征和词语运用上难免落入俗套,显得前后雷同,给读者以沉闷乏味之感,然而王竞成这组诗歌处理得极好,综合运用了多种风格和技巧,或朴拙,或美艳,有时恰如其分地调侃,有时又巧妙地作词语上的拈连,显得错落有致,异彩纷呈。
诗中各种美学要素交叉并行,仿佛一座立交桥。客观说来,参与立交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体的交叉。这组情诗构建了一个女性诗人榜,实际上可以写成诗人论或诗歌评论。用诗歌来写诗论绝非首创,金代元好问就曾写过一篇《论诗绝句三十首》评论了自建安至宋季一千余年间的重要诗人的诗歌。在当代诗坛上也有许多赞颂诗人、评论诗歌的诗作,但多为单篇,像这样一个宏大完善的诗歌构架实属罕见。用诗歌来写评论,这是一种文体上的立交,其难处在于既成为好诗,又成为好诗论。王竞成这组诗歌既实现了诗歌的美学价值,对诗人的评价也拿捏得准确到位。在这众多女诗人中,春树和郑小琼是我比较熟悉的80后女诗人,看得出作者对她们的生平、思想性格以及诗歌观念都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用短短数行就作出了精确独到的概括。
二、思想情感的立交。中国古代诗歌曾广泛地运用男女之情来比喻君臣之谊。到了白话诗流行的时代,刘半农的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则用男女之情来比喻爱国之情。可见男女之情在中国诗歌中有着广泛的象征意义。王竞成的这组情诗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爱情之诗,爱情只是一个招牌或一个借力打力的妙招。在情诗的幌子底下,各首小诗的主题思想并不一致,诗歌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王尔碑》是对前辈的敬仰,《梅绍静》是对赏识者的感恩,《杨如雪》是对曾经相识的诗友的怀念,《田暖》透露着对同乡女诗人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安琪》是对同辈女诗人的钦佩,而《春树》则同时表达了对女诗人个性的赞美和对后进女诗人诗风的认可。这多种思想感情都立交于标题中的那个“情”字,展示着作者与女诗人们作为知音之间的神交,或者说诗交。
三、灵与肉、真与美的立交。我这里说的灵与肉并非作品内容上对灵与肉的探讨,而是指诗歌的灵与肉,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一个美的女子既要有外在的形貌之美,也要有内在的精神之美,一首诗歌也是如此。看得出,作者十分痴迷于词语,并且用词语为诗歌建造了一个匀称美艳的血肉之躯,同时,作者的诗思又能戴着脚镣在精神的世界里飞舞。由于这不仅是一组诗歌,而且是一篇诗人论,这就要求在求美的基础上体现出求真的维度。诗人做到了这一点,他以理性求真,以激情求美,使诗歌称为真善美的结晶。
还有必要说一下作品的标题。这组情诗的标题乍一看,挺像网络流行的调侃搞笑文章,难免有炒作之嫌。实际上,炒作也未尝不可,在大众媒体流行的时代,炒作可以成就一个明星,拯救一个企业品牌,也自然可以支撑一个诗作的生存。
我们对一个未曾谋面的女子的想象,往往是从名字开始的。作者既然已经用神来之笔塑造了一个身段与容颜俱佳的美女,就没有必要给她起一个陈旧庸俗的名字,更何况这个名字起得还是相当巧妙恰当的。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在网络还是在纸质杂志上发表,这组情诗都没有更改标题的必要。这个富有吸引力的标题是作者精心建构的美学立交桥上的霓虹灯。(1522字)


《诗人生命自我观照的范例》
云南大学中文系  杨红巧

诗歌应该是美的诗歌,惟有美才是她真正的品质。古希腊著名的哲人柏拉图在他的传世名作《大西庇阿斯篇》里,借着苏格拉底的口说道:美不是一位漂亮的小姐,也不是一匹可爱的母马,不是竖琴,也不是陶罐,美是难的!柏拉图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清楚的意识到对一个东西下定论的困难。难怪有人说,后世的学者通通都是给柏拉图作注的。诗歌作为一种最具本己性和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其难点同时也是她的最大的魅力之处,就在于真实地观照自己和世界,还自己以及自己和外界之间的关系一个本真。这是不易的,只有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也只有这样,他的诗才能真情流露,优美动人。
王竞成的大型组诗《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情诗》规模之庞大,上下几百年,纵横几万里,在咱们中国的新诗创作中恐怕是首屈一指的了。这样的创作规模再加上组诗的标题,难免叫人有矫情之虞,然而,披文入诗,情泻于中,动人之处,无法掩抑。他的情诗之“情”岂是耽于情爱之“情”!他的情既是对自我生命历程的关怀也有对他人生命历程的观照,只不过入他胸中与他对话并借以相互观照的全是女人,是女诗人。观照对象的选择细腻入微,充满了人情味。或许,这才是真的“情诗”。这才是王竞成“情诗”的真正意义。
王竞成的诗里塑造了太多太多的女性,形象鲜明动人,而且各不相同。她们中既有宽容慈祥的母性形象,也有参阐悟道的慧女形象;既有空灵素雅的传统女性,亦有生活在灯红酒绿之下的现代女性,甚至还有行走在古今通灵之道上的女性。诗人是她们共同的身份;美丽、智慧、善良的光环戴在她们头上。在这一层面上,以审美的眼光与她们神交,既是作者得以生动地发现并展示自己生命本真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这些女诗人们得以在王竞成的笔端之下生动地呈现出来的一个渠道。
人或许真的有恋母情节?如若这是真的,那么这肯定是一种最深的情节,是最本真的深层意识。这是孕育于母体之内的躁动胎儿所具有的原生情感,真实之处无以复加;这同时也是伴随着男性一生的既朦胧却又最真实的情愫。王竞成的诗歌里不乏这样的情愫,如《王尔碑》:

  我的母亲1928年出生,去世了
  因为她不会写诗歌,生命的痛楚无法释放
  而您还那么健康,都是空灵的禅诗带给您的福音
  八十年代我就读《美的呼唤》,那是一个沂蒙山少年
  拥有的第一本智慧的答卷,写一首情诗
  为您祈祷,我诗歌的母亲
  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植过真善美的诗芽
  那个孩子已经长大,不惑之年记起
  沂水高桥八十年代的小镇书店,一本王尔碑的《美的呼唤》
  把叫王竞成的那个孩子,诱惑进了给时间分行的苦难
  您的诗歌一首首那么短,它的寿命却胜过一些所谓的大诗人的鸿篇巨制
您一生淡泊,为他人做嫁衣;到如今活的赛神仙

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总要寻找一个归属。人类学家们为人类的这种归属感寻找到了许许多多的理论依据,并证明了归属心理的种种作用。然而,到了最后谁也无法不将归属感归结为人类安全与宁静的需要。司马迁曾经说过: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其实,只要是离了群的落单者,无论谁,在其内心深处都会有这种感觉。生命体验中有了这种经验当然就会有一种“不如归去”的感觉。母亲那里,故土那里才是最安全最宁静的栖身之地。因而,王竞成总对故乡、老乡、以至于与自己的老家牵得上一点关系的人都怀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切质感。如《鲁娟》:

这个神秘的数字,60年轮回的一个甲子
深夜降临,它是《五月的花篮》带来的占卜
孔子是我的先生,也是同乡;回到“鲁”国看见的月亮
也是千里共婵“娟”,命中注定你是与我有缘的
诗歌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鲁国的月亮;这就是神赐予你的笔名
你所有的词都是神授的法典,瓦岗;它与隋唐演义里那个“首都”
多么的巧合,瓦岗寨的英雄出自山东;拜倒帅旗的程咬金与秦琼
都是我“鲁国”的弟兄,看来我们是有缘分的
碰见美女诗人,我是多么无耻;为套近乎,竟然借了古人的东风

王竞成将自己的独特感触,以亲切的笔调,将之冲淡地表达出来。如此娓娓动人的情调,作者是在与人对话,同时也是在与自己对话啊。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他还以空灵的文字为我们构造了一个个色彩斑然的奇幻意象。不但在技术层面为诗歌涂上了一层烂漫色彩,同时又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使文化和哲学的更深层思考成为可能,而他的冲淡亲切的笔调,巧妙的构思又保证了那些思考以艺术的形式传递出金石之音。如《胭痕》:
  
  行走在湖州笔锋上的女子,胭脂留下的一点红
  那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点在湖州山水上的美人痣
  冷意的智慧,是内敛的禅;痕也是江山的遗憾
  道尽文字的瘦骨,夜夜珠玑;煎熬岁月的容颜
  低吟浅唱,没有登上顺风的帆船;半湖忧伤
  迟迟没有敞开遮挡风景的窗帘,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
  怀抱诗歌,孩子般忘记了睡眠
  
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是因为解读角度的选择有所不同。我按照我的选择解读了王竞成。相信,按我思考者能懂我,也能懂王竞成。或许,按这种方式披文入情会有更多的收获也未可知啊!


《倘佯在女儿国里的震撼》
李川川

王竞成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是一种大爱,源于对诗歌的热爱,是一种纯洁的情感,他用一种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个性鲜明,没有重复的绚丽形象。其诗感情真挚,意念赏心而敬重,风格朴素而大胆,这是一种自然而超然的表达。阿尔贝.加缪曾言:“没有现实,艺术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看多了很多所谓诗人那凌空蹈虚,不知所云的东西,读王竞成的诗歌就有一种返朴归真的亲切感觉。他的诗歌都是以现实为依托,凭着他对女诗人的认识,毫无做作和矫情的噱头,他的诗歌有的如泣如诉,有的如梦似画,有的渐入佳境,有的诙谐可爱,随着他的语言,顺着他的情感,在不经意间给人的心魂以震撼。
他的第一首《胭脂》写道:“行走在湖州笔锋上的女子,胭脂留下的一点红 / 那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点在湖州山水上的美人痣”。闭上眼,生活中一个虚构的真实跃然心中,一个栩栩如生的美女诗人浮现,还能看清她动人的美人痣。“冷意的智慧,是内敛的禅;痕也是江山的遗憾 / 道尽文字的瘦骨,夜夜珠玑;煎熬岁月的容颜 /低吟浅唱,没有登上顺风的帆船;半湖忧伤 / 迟迟没有敞开遮挡风景的窗帘,一个清心寡欲的女 / 怀抱诗歌,孩子般忘记了睡眠”。还能品出她清心宁静的性格,这是在中国诗歌里的一点红。这些都让人感到她需要疗伤,需要安静,需要真诚,需要爱情,需要在物质之外寻找一片心灵的沃土!王竞成自然的诗语道出了她的内心和现状。
而《红娃》中: “让我喊你一声妹妹,当词语只剩下骨头 / 时间只存在精神,我不知道穿红棉袄的汉字 / 在辽宁哪块土地上,温暖乡下的姐姐”。多么的亲切,多么德温暖,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下子拉近了与这位辽宁女诗人红娃的距离,也同时感受到女诗人的精神和力量。“你的诗歌就是记忆的伤口,每一个词语节俭的发音 / 都为歌唱善良的幸福时光,精神的光洁 / 成为一种甜,妹妹;诗歌是你回避世俗的借口”。这样的一个女诗人,让我心痛,让人掩泪入心,记忆的伤口成为她诗歌内涵与灵魂,这一切只为了追求幸福和精神的净洁,让我感受到这是个忧郁的女诗人,用诗歌来逃离时间,直抵生活中的狙心。这样的诗人,令人敬佩,因为她的诗歌一定是精哲的,是情境相宜,其意义简明而深刻,是历史受难的记忆,是命运情绪的迸发。这就使王竞成诗歌给人难以道明的主体意识和深刻真实的心境体验,体现了他的诗歌智慧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写给《春树》的诗句:“摇滚的汗珠死亡后深夜再生,尖锐的青春与文字一起燃烧 / 逃出课桌的屁股,坐进网吧坐到香烟上贴上疯狂的商标。”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有过的叛逆和疯狂。年轻的女诗人离开课桌闯入了世界,成为了讲述的主体。“写诗就像是做爱,率真;直白,忘记周围还有那么多偷情的妖怪 / 北京娃娃,蔑视权威;傲视世界,没有背叛 / 说出真理,才是孩子;吐出痰,身子内部才是纯洁地带/ 不要那样看我,你们的眼光透着一脸的坏;我的文字我自由 / 我们抢劫青春,灵魂的骨头就是一把铲;清除吸食虚伪的时代”。于是乎,年轻的女诗人迷恋语言文字,写作意识强烈起来,在语言文字中遨游,把写作当作主动自觉的行为,当作生命中应有的部份,寻找自我。自我发现。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视角,鄙视别人的异样,铲除精神的萎缩,在这虚伪的时代有自己的憩居点。王竞成对年轻女诗人,没有狭隘的理解,更多的是公开的关怀和就事论事。
王竞成的100首情诗是个庞大的工程,这是部伟大的诗史,然只能浮光掠影浅谈一二,还有《舒婷》:“我担心顾城朦胧后,他诗歌的斧头向你押韵/现在看来是多余的,那棵橡树承受了可能劈来的寒光”。还有《三色堇》:“ 三色堇,一种花的名字;像你斑斓的诗歌多种飞翔的姿势 / 蝴蝶花一样的翅膀,像你多变的语言;词的灵动与诡异 / 鬼脸花一样的调皮与精怪,带着海妖的神秘芳香 / 华清池历史上的花魂也嫉妒你弥漫的高贵气息,大雁塔也倾斜身子”。 还有《兰逸尘》:“大雁塔也不过是历史的忧伤,词语也成了爱情的尤物 / 内心的冰是一种纯洁,只有古典的乐曲才可以颠覆 / 这千年不变的长笛,时间的箫是一条河流的出口 / 人间一缕高贵的幽香,躲进尘世的一隅 / 修炼词的佛法与情的柔韧,没有人能逃出她低头回眸的一劫”。。。。。诸多好诗显灵般闪现妙句,不同角度的呈现蕴涵丰富的景境,王竞成以他卷舒的文字还原出当代华语诗坛的女诗人群像,他是进入这个女儿国的钥匙。我们处于一个拒绝倾听诗人声音的时代,一个平面、拒绝深度、意义丧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用电视系统哗众取宠的声音,用报刊杂志铺天盖地的黑色铅字,用虚伪的假笑以及广告词那毒药般的花言巧语来抵制和消解着诗人的良心与声音。生存于这个时代的诗人是不幸的,这个时代像给诗人带来如此巨大的生存的考验与心灵的重负。然王竞成却在诗歌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

               《怀抱诗歌的生命之舞》
                             明飞龙

在今天的诗坛中,不管是将成名或已成名的宿将,还是未出道或刚出道的新秀,都在竭力表达自己,试图以自己的言说来昭示“诗歌”本色,证明自身的存在。在他们看来,维特根斯坦那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对不能说出的我们只能沉默”,只不过是一句话语。于是,在一片喧哗与躁动中,有人以“我为下个世纪而写作”作为烂漫而虚幻的想像,在故弄玄虚与极度自恋中越走越远。有人则把“诗”写得越来越白,白得根本不是诗,连白痴都能读懂,却还以“白居易”来标榜自己。而不同的诗学观点则已紧张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大有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架势,那种因利益而导致的狭隘使诗坛只有“坛”而没有“诗”,在“坛”外静静写诗的人已不多了。但《黄河诗歌报》主编王竞成先生是这不多人中的一个,08年他在网络上引来一片叫好声的长篇系列性组诗《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犹如一支响箭,在这纷扰的诗歌世界中发出了一种嘹亮而不刺耳、明丽而不张扬的声响。他在诗篇中进行一种安静而祥和、朴素而诗意的灵魂吟唱。
诗歌终极关心的是人的存在,诗歌的精神在于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爱和真诚,这种爱和真诚的表现方式与诗人的文化积淀、审美倾向以及生命价值、人生追求紧密相连。也许表达的方式迥然不同,但要成为一首优秀的诗作,其精神内核必不可少。当然,杰出的作品在表达这种精神内核时,必须打破语言的常规化与平面化,构造诗歌的当代性多重空间向度,给读者以无限想像生发的可能,而不能仅仅是用一些所谓明晰诗化的语言表达某些诗意的情绪。王竞成先生的《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拥有作为一首优秀诗作的品质。他不像某些诗人一样,在创作中溶入太多的个性意识,把诗写得晦涩难懂,也不执意潜入个体的狭小空间,从而与广阔的现实生活和生命相脱节,更不是竭力进行着语言雕刻和文字游戏,让个性思维跳跃的空间变得四分五裂。 王竞成先生以给100位中国当代女诗人“列传”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她们诗歌精神和生命情怀的尊敬和赞美,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生命状态和人生追求进行理性思考。
王竞成先生在《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系列组诗中,以含蓄、优美、凝炼、内蕴、厚重,富有张力、感悟性的语言呈现内心深处对各位女诗人灵魂世界的解读及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这系列组诗中,诗人从她们诗歌的美学特征和诗学品质的丰厚内涵出发,在生动的意象转换中蕴涵着王竞成先生对这些女诗人在现代汉语诗歌创作中的独特个性及所取得成就的钦佩和称赞。比如在《海男》一诗中:“走近香格里拉的孩子,爱情在词语中死去∕灵魂没有复活,只剩下尼采的声音∕博尔赫斯迷恋的游戏,被你一次次针灸∕那么多诗人喜欢的语言,你像赶一群绵羊一样把它们驱逐∕海底,地壳中发酵着你诗歌的骨头,而陌生由生命的鸟巢预谋∕一个个词语的幻象,遇见它的神从此不再说话”。这首诗可以说是建立在王竞成先生对诗人海男及其诗歌的深度了解和把握上,把海南的诗学源泉和她那种特立独行的诗歌内容及语言风格表达得含蓄深沉而诗味盎然。以“爱情在词语中死去”和“海底,地壳中发酵着你诗歌的骨头,而陌生由生命的鸟巢预谋”这类富有内涵向心力和情感张力的诗句表现着自己的生命波动和心灵震颤。而在《郑敏》《舒婷》《柯岩》《王尔碑》一类诗歌中,作者以“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站在那里;将成为诗歌的一个界碑”(《郑敏》),“歌唱祖国的花朵与大地的儿子,与疾病斗争∕也决不放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以笔为枪”(《柯岩》), “沂水高桥八十年代的小镇书店,一本王尔碑的《美的呼唤》∕把叫王竞成的那个孩子,诱惑进了给时间分行的苦难”(《王尔碑》)那些朴素得无任何雕琢的诗句,在强烈的节奏感中,表达那种饱满的赞美与感恩之情。这些情怀是一位现代诗人开阔胸襟与高贵品格的真实而富有魅力的写照。
任何诗歌其实都是诗人的一个影子,不管诗人是采用冷峻的语言建构还是零度的情感叙述,他都会在文本中显示自己的“在场”,作为“在者”的诗人势必借助语言的形式来彰显自己对人的生存状态及生命价值的思考和美学品位及诗学观念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竞成先生的《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系列组诗其实就是他写给自己的“情诗”,他把对人生与诗意的追寻渗透于这100首情诗之中,渗透于时间与空间的内部,建立一种充满质感的精神感召,在诗句的流动中得到敞开与深化。从具体的各位女诗人转入抽象的诗人自我,这种生命诗意的把握不是借用凌空的抽象符号,而是置身其中的、带着不同温度的触摸与感受。在这种心灵对话的叙事场中,诗人达到一种内在的丰饶与真实。
这种思考与品位的追寻、丰饶与真实的渴望在组诗中清晰可见。在《胭痕》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行走在湖州笔锋上的女子,胭脂留下的一点红∕那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点在湖州山水上的美人痣 ∕冷意的智慧,是内敛的禅;痕也是江山的遗憾∕道尽文字的瘦骨,夜夜珠玑;煎熬岁月的容颜∕低吟浅唱,没有登上顺风的帆船;半湖忧伤∕迟迟没有敞开遮挡风景的窗帘,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怀抱诗歌,孩子般忘记了睡眠”。此诗意境平淡清晰而内涵丰厚、语言透明清丽而高雅不俗,这与其说是对女诗人胭痕的称赞,不如说是诗人自己对诗歌的那种执着与虔诚的追寻,“怀抱诗歌,孩子般忘记了睡眠”写出了诗人把诗歌当作情人的动人情态。“走进你的堡垒,诗歌的意象太沉重;我更喜欢朴素而高贵的川美”(《川美》),“弯下腰来,甚至用生命表达了一种情愫;而我的诗意的拜访∕也就是一次诗歌的精神漫游,你的那些冒险的词;就是我喜欢你的眼神”(《卢文丽》),“节奏,内外的词;像潮水击打两岸”(《周瓒》);“礁石比以前更是礁石,孤独更加孤独;坚硬更加坚硬∕词语是一首诗歌的饥渴,你是大海;收回所有的水”(《池凌云》),“一只苹果,一只怎样的苹果;在一只豹抵达之前∕拒绝内心的成熟,一只成熟的苹果;是一只豹的姿势”。这些诗句则是通过对不同女诗人的诗歌风格的把握来昭显自己的美学追求和对时间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是一种个体生命的舞蹈和诗意灵魂的飞翔,它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舞蹈韵味和飞翔痕迹的差异。我想,王竞成先生的《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定能以其独有的韵味在当代诗歌的天空中留下它那清晰的飞翔印痕。



《用写诗的方式写诗评》

                              朱彩梅


极目当今中国文坛之四野,无数诗歌批评家们正惶惶然徘徊在诗歌边沿的戈壁滩,不知路在何方!他们或扬起西方借来的理论手术刀,把鲜活的诗歌花朵肆意切割成残片,或是目光闪烁含糊其辞念叨一串不痛不痒的金刚经,把仪态万千、美丽多姿的诗歌论说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至于当代诗人在艺术探索之途中的艰辛跋涉,他们似乎视而不见,也可能是视而不懂吧。因此,中国当下有众多杰出的小说评论家、散文批评家,却难寻耀眼的诗歌批评家。这也难怪今天的诗人对大多诗评家心生失望,尽管伟大诗人的桂冠从来不是某位批评家给冠上的。
阅读王竞成君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100首情诗,居然饶有趣味地发现,这些诗篇与其说是写给女诗人们的情诗,不如说是对女诗人的“浮光”简评或“掠影”点评。诗意点说呢,是王竞成先生对中国诸位女诗人的一次别有意味的回眸,回眸处纵然没有“百媚生”,却也秋波荡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边按鼠标一边聆听王竞成对一个一个熟悉的女诗人“倾诉”绵绵“情话”,王小妮,翟永明,陆忆敏,郑小琼,海男,安琪……不禁愕然!诗评家的王竞成君对女诗人的一路秋波,如隔岸遥送,竟也频频命中“要害”。对于翟永明,这个在《静安庄》“赶上漆黑的日子”的中国当代女诗人,他赞之“她就是时间之水,流动而不枯竭”,“她是纯粹透明的词”,“是为世间心灵疗伤的药”,“现实主义诗人放下架子 / 一睹先锋女诗人的风采”。对“家门”王小妮,这位看见在《白纸的内部》 “永远包着我的火”却依然表情从容神情淡然的女巫“诗”,王君语气亲切:“你的词语,是最隐秘的骨头长出的芒刺,给诗歌的痛针灸 / 给时间的萎缩,给词与词的消耗;找到了精神的替身”。诸如此类的生花妙笔,在这首“长诗”中俯拾皆是。所谓妙笔,其妙在于,尽管因爱惜笔墨王竞成君只三五笔勾勒其轮廓,影影绰绰之间但见疏影横斜,他不求面面精雕细琢但求偶得一缕神气,其间也可见他对诸位女诗人了解之精到、准确。
“诗是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上学年在文学创作与批评课堂上,听得云南大学“驻校诗人”李森教授如是说,不才虽漫步于诗门外,对此却也深以为然。诗歌的语言是隐喻的,那么评论隐喻的诗歌,想来若是用隐喻的方式,应更能尽味吧!用写诗的方式写诗评——这也是诗人于坚寄予当代诗评家的美好企望,庆喜的是有一些胸怀抱负的当代诗人与诗评家正努力达成此“共识”。但在成堆的中国当代诗歌评论文集中,尤其是那些不苟言笑的硕博论文,能把诗评写得像诗一样美的文章简直是万里挑一。叹息之余,反倒是在20世纪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那里偶遇了诗与诗论水乳交融的诗歌珍品,面对《坛子的轶事》,敏锐的读者不难感知到诗人潜藏在诗意背后对诗的艺术想象力的奇妙思索,转向他的《看黑鸟的十三种方式》,细心的读者又会惊奇地发现,居然可以用这种诗歌的语言、形式、结构神奇地暗示出想象力在诗歌中发生作用的无数条道路。而此刻在电脑屏幕上缓缓流动的王竞成君的这100首情诗,也可以说是用写诗的方式来写诗评的一次尝试吧。迈出这一步,是对时代的追逐,也是从时代后退。自遥远的古老中国起,古典汉语诗论无一不美如诗,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然而,把王竞成的诗当情诗读也好,当诗评读也罢,或者是回到纯粹的诗,其实都不过是作者借了写情诗的名目写自己而已,无论如何,这是“王竞成”的“作品”,在这些文字背后,读者可以领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并透过诗歌洞见诗人心灵之一隅。今天的诗人们,有的穿梭在语言的迷宫中,有的跋涉在“思想”的荒原里,有的,守着寒窗夜夜低吟,有的,爬上山头摇旗呐喊。王竞成既不先锋,也不卫旧,他是以退为进,在古典中孕育出雅致的韵味,在新词里赋予诗歌以灵魂。一句一句,一首一首,读着读着,一股淡淡的薄荷味从字里行间袅绕而起。美兮!醉兮!不过,美是美了,醉也醉了,却感觉这语言过于滑腻,词与词相遇发出的是一串光滑的珍珠轻轻碰撞的声音,这些声音也许比较契合中国传统古典诗歌构建的心灵结构的审美期望,但是,太“顺”耳了,“顺”得依了语言的雪橇一路滑下去,难免缺乏粗粝的摩擦给人带来的语言的质感和心灵的撞击。此种语言的滑腻与诗歌远离具体事物的“漂浮”难脱干系,就像在诗中某些频繁露面的语词和语词的换位组合,如“时间只存在精神”(《红娃》),“低吟浅唱,幸福精致的时光”(《娜仁琪琪格》);“时间的灵魂,说出的日子”(《李成恩》);“我们抢劫青春,灵魂的骨头就是一把铲”(《春树》);“一位纯真的天使拒绝我的梦游,那中间内敛了时间的黑夜与白昼”《马莉》,“逃出古典的女巫,连根拔起的灵魂”(《余小蛮》);“蓝色的水声,覆盖黑夜与时光的邪念”(《蓝蓝》);“《看见》词语的漏洞,正在被时间修补”(《荣荣》);“走近香格里拉的孩子,爱情在词语中死去/灵魂没有复活,只剩下尼采的声音”(《海男》);“三十岁以上的诗人心慌意乱,这群男的忘记了日子的封面 / 我也是其中之一,在纯粹与纯净之间”(《代薇》)……“精神”、“灵魂”、“时间”,不知是作者的偏爱还是辞穷的空城计,这些无比“大”也无比“空”的语词,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突兀冒出,没能拓展诗歌的空间与时间向无限绵延,反使整首诗的结构显出断裂的痕迹,语调也随之滞涩了许多。
不过,用诗歌来写诗评,这样的尝试和探索令人起敬!何况,诗人(更是诗评家)王竞成对各位女诗人的“掠影”点评竟是如此多娇!为此,谨向王竞成君致敬!


《情自诗出 大爱无疆》
                           ——读王竞成情诗系列
作者:李智微

    100首情诗,100个女人,100个如花似玉的名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当我怀抱诗歌如醉如痴时,明显感受到一群摇曳多姿的女性形象跳出作者的笔尖,跳上纸墨,翩然而至我的身旁。她们有的清丽雅致,有的优柔娴静,有的高贵典雅,有的率真直白,有的坚强柔韧,有的忧郁智慧,有的性灵傲雪 ......不一样的诗句,不一样的女子,不一样的风情,却有着一样的追求。那就是她们都将诗歌视作自我生命的展示,用诗来诉说全部的心灵感受和内心独白。一首情诗一个风味,一位女子一种风情,一个名字一段遐想。王竞成用诗歌语言为我们奉献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种种独特的诗风,一曲曲醉人的音符,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和沉醉。
    这一百首诗贯穿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情”,或者说“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情,一个多么高贵而典雅、神圣而优美的浪漫词语,一个多么难以言喻、古老而常说常新的情感话题,一个生命流程与人类历史一样深厚悠久的文学主题,千百年来诱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孜孜情深地歌之吟之。因为爱情,人们演绎了一幕幕或悲或喜的故事;因为爱情,社会生活中又多了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无端隔水抛帘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的初恋羞涩,“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相通,“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热恋烦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刻骨铭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渝……这些深情地倾诉,在人们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然而读诗人王竞成《写给中国100个女诗人的情诗》,却使我又领略到了另一种情真意切的“爱”。这种爱不是一般男人所拥有的“爱”,而是一种博大的诗歌情结,是一种对女性超越个体情感的“大爱”,是一个血性男子升华了的火焰,是一份空前绝后的无价真诚!
    诗人以情诗这种敏感而独特的方式,向100位有着天生“水性”的女诗人们献歌,表达着对她们才情的仰慕、感恩和赞美、怜惜之情。同时从个体精神出发,为她们进行创作点评和印象立传。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是“情到诗歌为止”、“没有一点恶意”、“只是文字的倾心”、“没有一点君子夺人之美的意思”。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诗人的倾慕对象既有80后(郑小琼、李冰、叶觅觅)、90后(苏笑嫣)的女诗人,也有20后(王尔碑)、30后(郑玲)的女诗人了。其实这是一种超乎年龄,超乎时空的珍贵情愫,是对自己内心美好情感的一次完美的释放。如《胭痕》:“道尽文字的瘦骨,夜夜珠玑;煎熬岁月的容颜/低吟浅唱,没有登上顺风的帆船;半湖忧伤/迟迟没有敞开遮挡风景的窗帘,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怀抱诗歌,孩子般忘记了睡眠”这是对胭痕这位执着的古典美女的欣赏和爱怜;如《王尔碑》:“为您祈祷,我诗歌的母亲/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植过真善美的诗芽/……您的诗歌一首首那么短,它的寿命却胜过一些所谓的大诗人的鸿篇巨制/您一生淡泊,为他人做嫁衣,到如今活的赛神仙”,这里既有对老诗人启蒙智慧的感恩,也有对老诗人诗歌成就及人品的高度评价和认同;如《郑玲》:“二十年三缄其口/良心不肯跳动‘红色歌谣’/时过境迁,诗神重新回到老人的心灵呼啸”,这是对历史受难中“过自己的独木桥”的女诗人品行的赞歌;如《春树》:“写诗就像是做爱,率真,直白,忘记周围还有那么多偷情的妖怪/北京娃娃,蔑视权威;傲视世界,没有背叛/说出真理,才是孩子;吐出痰,身子内部才是纯洁地带/……我们抢劫青春,灵魂的骨头就是一把铲;清除吸食虚伪的时代”酣畅淋漓的写出了80后诗人的自由和率真;如《郑小琼》:“我们的肉体是资本的俘虏/心灵是异乡的奴隶,家乡话跟随我们遭受白眼/……从工厂噪音中提炼的语言,让居住在书橱的里的诗人与评论家/羞怯的低下头嫉妒。异乡不但养活流浪的胃/还压榨出骨头里的忧伤,肉体与精神一起超负荷的晕眩”,这是对打工诗人群体艰难生存状态的理解、同情与忧虑。因此说诗人的“爱”是一种超越个体情感的“大爱”,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世界和人格价值的追求。
    诗歌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不仅是一种心灵的杰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写照;不仅是诗人对日常烦俗生活诗意的逃离,更是为守护一种高洁的精神而忘我的投入。如同画家对颜色敏感,音乐家对声音敏感,诗人只能对语言敏感。王竞成是一位有着成熟诗歌语言技艺的诗人。他的这组诗歌,立意准确,语言纯粹,意象深邃,如《潇潇》:“一些生锈的记忆,抵达;灵魂胀痛的暗处;贞洁的寂寞/焚烧黑夜的肋骨夭折在神灵失守的城堡,所有的词是风干的尘埃”如写三色堇:“蝴蝶花一样的翅膀,像你多变的语言;词的灵动与诡异/鬼脸花一样的调皮与精怪,带着海妖的神秘芳香/华清池历史上的花魂也嫉妒你弥漫的高贵气息,”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展示了女诗人高贵、灵动的气质。如写翟永明:“成都因一个女人的存在而日见衰老,她就是时间之水/流动而不枯竭,词语与词语对坐;一堆词语的幸福也抵不上她那灿烂的一笑。”显得非常轻盈随意,但却力透纸背,色彩明艳,使人过目难忘。如写胭痕“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怀抱诗歌,孩子般忘记了睡眠”,显示了诗人对语言沉稳的把握能力。他根据不同女诗人的不同创作特点进行谋篇布局,运用象征、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时常常感受到语言的内涵之美与外延之美,感触到诗人那样浓烈深切、那样悠远绵长、那样温情如水、那样令人为之心颤的对中国现当代女诗人们的敬慕情愫。
    当我们在欣赏这些新鲜、生动的诗句时,不会仅仅停留在“写得好”这样的赞叹。透过诗句,我们会不得不叹服诗人真切、细致的体察和灵性、独到的感悟,正是这种体察和感悟,使他的诗句有了生命。通过他的诗歌使得我看到了来自他的生命心灵上对一些意象的精美再现,他借助着词语不断的吟唱着自己丰富的情感,享受着诗带给他的乐趣与满足,这也是一种幸福。

   《 是谁让“理想国”风起云涌?》
云南大学中文系  龙茜
   作为西方文艺思想始祖的柏拉图从一个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视角,认为有些诗歌远离真理,编织谎话,摆脱了理性的控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就是不利于理想城邦的建立。因此应将那些宣扬非理性的诗人驱逐出“理想国”。他从政治意义上限定了诗人的生存空间。殊不知,古往今来,他的一声驱赶扼杀了多少诗人的生命。在中国,这种功利性的毒害也何其深深。随着现代物质欲望的膨胀,文学简直变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愈来愈边缘化的诗歌也在用一种极端挣扎着呼吸,导致了众多商品诗歌的昙花一现。但也不能否认仍有些许诗人在心中寻找着那一片桃花源。我并不是一个诗人,但我初次读到王竞成的诗歌,发自内心的有一种朦胧的冲动:想写几首诗。他的诗让我感觉到了曾经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般的诗歌也可以离我如此的近,仿佛她就在我的身边我的眼前甚至让我随手可以抓到她。理性在这里干涸了生命的血液,去缺理性的自由是思想驰骋的平原。
   你看他的题目: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一百个女人的一百首情诗。难得的狂妄,就像生活中的一句玩笑,却又深藏着他真的情思:生活就像形形色色的女人。让你情欲膨胀,像“泥土膨胀的词语的卵”。让你享受“魔鬼的快乐”。让你“晚上做着白天的梦”,“冥想在小小的灯光回忆爱情”。让你“在那里注定没有座位,只能站立在散席后的空地”。让你,“沾带城市污浊的目光”,“在一个季节,遇见了白雪,遇见淮河两岸的鸟语花香。”让你,成为诗歌的“海伦”,下半身沉沦海底;上半身升向桅杆。一百个女人是他诗中的情人,但他终究还是孤独的,他逃不出自己孤独的影子。
    他的心灵承受着透彻心肺的寂寞,只有诗歌是他唯一的伯牙。他为此尽情享受着诗歌散发的甘甜,在诗的世界中寻觅着精神的爱人。他在一百个女人的诗中徜徉,仿佛沐浴在春光里的一个孩子,企望相互间爱的滋润。他说,“口袋里揣着成熟的寂寞”,我不想您是仅剩的那一片叶子,孤独立在历史高处的树梢,承受太多仰望的目光。真正的诗人都在承受着孤独,心灵的狂放和表面的平静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在非诗的世界中陷入了孤岛。没有话语的孤岛。只有思想的喧嚣。诗人在寻找,心灵渴望着母体。就像鲁滨逊,在一个荒漠的世界中没有忘记寻觅回家的路。“寻找,寻找;一朵寒武纪的蓝莲”。孕育生命的母体始终是生命的源泉。“哲学回到灵魂,诗歌回到家乡;我是时间死了之后,回到永恒的孩子,梦里也吮吸您精神的乳汁”。“遥远的幻象中取回漫游时空的语言”。在寂寞中灵魂的哺育远远胜过躯体的狂欢。狂欢刺激感官,哺育则让灵魂复活。
   在他的失乐园中,一百个女人都是赐予生命的夏娃。在创造生命的极限中,词语变成了冷漠的墙,无法释放心灵聚集的能量。声音的苍白抵挡不了初生的涌潮。词语和时间都在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多诗人喜欢的语言,你像赶一群绵羊一样把它们驱逐。海底,地壳中发酵着你诗歌的骨头,而陌生由生命的鸟巢预谋,一个个词语的幻象,遇见它的神从此不再说话”。“没有灯盏可以拯救时间的衰老,记忆也在词语中为灵魂的尘埃哭泣”。唯有沉默交流的气味成为跌入爱情围城的缺口。“贞洁的寂寞,焚烧黑夜的肋骨夭折在神灵失守的城堡。”
    一百首诗,一百个女人的狂想曲,一百把灵魂解救的钥匙。
发表于 2008-12-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楼主是某诗歌刊物的主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777 于 2008-12-1 17:07 发表
听说楼主是某诗歌刊物的主编?

欢迎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