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39|回复: 0

姚学礼论-兼谈中国当代新诗的创作与发展(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部分  诗  论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现代乡土诗

    中国六、七十年代有没有现代诗,这是一个议题。我们要不要尊重历史,将六、七十年代中国现代诗甚至后现代诗的萌芽和真实性状况予以肯定和写入中国诗歌史。
    历史正如犬牙或起伏连绵的山地,有高峰也有平地,还有谷峡,历史在某一个地域或平或凸或凹呈不平衡发展。故不能以大城市,正面刊物呈现的诗状况为唯一事实依据,也不能以几个评论家在某一地域的视野范围内的眼光为依据,而应以不同地域所呈现的“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真实事实为历史事实。
    诗歌在某一地可能这样,在另一地又是那样,在这个人是这样,另一个人又另一样,如同一个形形色色的世界。诗坛总是呈现千姿百态,把一个时代大体划分为某一特征时代,但这并不代替所有状态。正如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国以“革命诗歌 ”为主流。但同样有现代诗,后现代诗的流淌。
    姚学礼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大才少年式的诗作名噪海外,台湾评家认为中国的新诗并没有停滞,在海外被认为是“中国新诗的希望”。特别是姚学礼的语言构造和意象的特质而卓异地成为六、七十年代“中国最值得记忆的诗人”。他的《姚学礼海外诗选》和《苏阿芒诗选》成为中国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既享誉海外又饮誉国内的两位最有影响的诗人。姚学礼和苏阿芒的出现,为中国六、七、八十年代的现代诗,特别是姚学礼的后现代式的“东方性”成为中国早期现代诗的“不可多得的惊异的诗学标本”。姚学礼在六十年代将传统汉诗与现代诗品格相融合,成功地以文本证实诗的多义多主题多视角的叙述和喻体相生,他历史性的完成了八十年代来朦胧诗的所有表达手法。从而成为西北诗歌和中国诗歌的开拓者和一面旗帜。
    我以上评论姚学礼,也许使一些狭隘的评论家会有疑议。这很正常,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圈子人内、或局限在有限层次上。当我们都在自己的山中,从这一个山中发出呼唤或在那一个山中呈现出景色,彼此因山的阻隔,一时还看不到或听不见,这又很正常。毫不奇怪,当姚学礼以自己地域神话系统,为另外山中的人找到了一条宽阔的隐喻通道,互相还需走去相见。
    在诗歌发展史上,姚学礼是在大家还未走过迷失通道时,他已触及人类人生和西部地域的根本主题: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当然,姚学礼一些极端的观点在六、七十年代遭到批判,甚至到八十年代还为主流主潮诗所不容,但作为一种学术、艺术的研究和产生,作为时代思潮的出现,从社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讲,应宽容各种学术的探索的试验的研究的诗歌艺术。姚学礼的率先和大胆探索,正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连研究也不允许,我们如何进步?正如自然界的所有植物都是在生存遗体变异中各具特征,甚至互相敌对,但相克又相生,研究利用才是人类的科学态度。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中之一种文体,其手法的试验,创新,探索,变异是应该允许的,但我们偏偏连一种表现手法也要取掉,甚至上纲上线从政治思想上去打倒这个人。岂不可悲和荒唐。我认为探索科学和艺术的手段越多,会有多种途径获得新发展。像中药有许多药方,像西药有许多医术和经验,像获得世界各种物质品需要各种方式和技术一样,我们应该允许姚学礼的存在和他的试验。
    姚学礼的诗是面临两种精神和一种机械语言大胆开拓了现代诗的新空间。这两种精神一是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即以老以释、以孟以孔、汉儒宋贤,元士明遗,程朱陆王,诗书礼易,崇法谋道,格物致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精神思想;诗性的精、气、神、体,诗艺的平仄格律。二是“文革”的大革命,以阶级论摧毁传统;创造一个没有“四旧”的新世界,诗歌的口号化、政治语言化、思想精神的“语录化”;特别是诗歌艺术的机械统一,口号政治术语化、平直,只有一种简单比喻,全部取消诗的“个人化”风格和现代语言的歧义使用。诗歌近乎一种社火词,顺口溜或快板书或分行的政治口号的排列。在这种情况下,姚学礼却一面不弃传统,他辩证且审美地处理诗的文质、因袭、言意、形神以及多少、大小、远近、高下、浓淡、粗精等等为艺之道,又以诗为心性、生命、人性的投射、大胆求深奥,蹈虚,歧义,多主题。在语言上他不理踩“文革”的套式口号标语用语,坚持汉字的以象为本,充分运用字句的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语言符号,生命符号,从用字用词中强调字面的各种感觉,使诗的字面多义,弹性,隐喻,佯谬,强力,意象碰撞,复述,谐音关联等,这无疑在“一片萧杀”中具有创新里程碑意义。还对当时倡导的诗歌思想贫困化,构思单调化,语言粗鄙浅显,水平低下如少儿读物的“非诗”有全新意义。当然同时对传统的文本,规范,典律也是一种新解,对诗歌美学历史的重建和改进是一个飞跃。于无声中听惊雷,这是默默的地下河而流出地面,又注入黄河,成为今天的诗歌大潮。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文革”中“反人性话”中,姚学礼能坚持“有人性”的观点,姚学礼在文章及与我通信中说:“人毕竟还是一个动物的肉体,要承认人是肉身这个事实,不要一谈起人就是如何高级,把人说成与动物两类的事。既然承认人是“高级动物”,也就是说,把人再拔高,还是“高级动物”,既是动物,动物就有动物性。”他在信中说“人是肉做的,人的肉身就有肉的功能,这就是:性、吃、死。肉以吃维持自己活下去。肉要与肉交流才生下新一个肉体。这肉体本身就会死去。故,吃、性、死是肉的三大本能。性是为了生育下一代,即是生与死构成肉体的生生死死的循环繁殖。”当然性在发生时又产生爱欲,欲望中的钱财又是这个肉体的自私和占有的基因。不承认人有吃,爱钱、性和死的本能,这是不真实的。这里姚学礼并没有只强调感性、非理性本能,他是将问题提出让大家共同研究,认真对待,不要采取不承认,闭着眼睛说没有。姚学礼以中国古典美女为题材,写了三百多位女性诗:《色卦》、《水筮》、《柔土》,在新加坡等地热销。对于七、八十年代的这些作品,我们不能不叹服姚学礼的创新和大胆试验。这些诗中他的一些关于对传统的反思和新诗歌手法的娴熟应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姚学礼现代乡土诗的另一特点;是姚学礼对原生态的看守。什么是原生态?姚学礼当时 的理解是在“文革”破四旧中将一些民间的、民俗的、平常的、普通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反传统”破坏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在当时认为是一种“落后”状态,但姚学礼明确认为,“我所理解的原生态就是普通生活和平凡世界中对人性真实和情感的看守,是一种情境化抒写。”从而使他的诗由意象的实步虚,即由现实生活走向与富有浪漫韵致的情感融合,而显然是有血有肉的心灵内核。
    试看1970年12月17日姚学礼写的《泾河之晨》:
               
               
                玄鹤足下的雪
                是泾河的雪  这雪
                丝绸般  很白  自由飘动
               
                昂首山岗  见远方
                渺渺茫茫
                将白嫩
                低垂云月   还是
                软的自由
                一声鹤唳
                随便滚来一个太阳
                娇滴滴的红
                溅着水珠
                发着鸣音
                             1970年12月17日

    这和当时盛行的传统诗和“文革”红色标语诗判若天地之别。“早晨”这个时间概念被生命化为“一只玄鹤”。泾河水被再物化为“雪”,这“雪”有“软的自由”,“丝绸般”白嫩,最后竞由鹤变为“一个太阳”,而且这个“太阳”发着鸣音,这一下写活了一个不动的太阳,这是由意象的明喻到隐喻,河水和阳光都生命化了。
    再看1975年3月8日姚学礼发表的“今宵’,在那个时期,其语式词汇是惊人的,是开创性地建立了自己的语言世界。他以一个真正的诗人创造着前所未有,而引起后来者模仿的生命之作。姚学礼懂诗,会用字,有绝对的原创力和万钧雷霆的诗句。在那个年代,他不同凡响,有气氛,有动,有静,有形有色,有力气有血肉的语言创造,可谓有西部诗人第一人。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评论家总目光只盯在政治风向坐标上,我们的读者只是一声呼应,并不细想也不去想为什么。姚学礼的写作正是精英写作,我为舆论对他的忽视而不去读他的诗感到悲哀。我们需要科技进步,但不需要低度阅读。我们不需要只盯着大片的沙漠,不要因为沙子很多,地域很大就重视,而不去发现沙子里的金子,虽然很少。
                    今  宵
                    
                    水的文字
                    在竖排的线装本上
                    写满天地
                    活蹦乱溅的语言
                    碰疼了目光
                    红袖再添一次灯吧
                    我读累了
                    而这意味深长的句子
                    流畅得
                    使我却想知晓  花落多少
                              1975年3月8日

    这是一首写“夜雨”的诗,诗中没有一个“雨”字和“夜”字,可生动可感地写出“水的文字/在竖排的线装本上/写满天地”,雨是“活蹦乱溅的语言/碰疼了目光”,目光被“碰痛”,目光的感觉正是人的“痛心感觉这雨下的打痛了人,”“我读累了/而这意味深长的句子/流畅得/使我却想知晓  花落多少”。夜的雨下落了多少的花,我与雨一起感受这流畅“的大雨” 意味深长的“句子”,这是读雨,亦是读书,所以“红袖再添一次灯吧”,这种雨夜读书用短短数语,脱口而出又深含味道的诗,不但在七十年代绝无仅有,在八十年代也是一种先锋性的现代诗的最新样板。
    1969年9月15日姚学礼的《山气》更是六十年代中国早期现代乡土诗的样板。
                     
                    山  气
                    
                   唉―――                                         
                   一声舒心的高喊
                   我土音扇起的微风
                   使沟沟峁峁都活了
                  
                   吆喝路过的地方
                   呼吸的苍茫无处不有
                   又无时不显现于云
                   云的深处
                   清气作影
                   山树为门
                   关着的嶙峋回声
                   风拍更飞
                   日烈更荫

                   品一品苍茫的味道
                   远岚更野
                   氤氲挺甜
                   乌烟好焦
                   瘴气特痒
                   憋不疼的山花  摇头
                   闷不死的小溪  摇尾
                   都顺声浮动起来
                   浮的山更深了
                   深的山更远了
                   远的雾蒸霞蔚
                   渺小了我的耕作

                                   1969年9月15日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再到八十年代,姚学礼以超前意识和预见性而写出《山气》这样的现代乡土诗,这与当今所谓新乡土诗相比,起码早了三十多年。可我们的评论家和编诗歌的专家竞只将目光盯住政治风向,对真正的有前卫和预见性的好诗不敢提及,这是中国诗歌的悲哀,也是编史者的目光短视。这里我全录了这六十年代的诗“山气”,就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象征意象。山气是什么?是“一声舒心的高喊”,这声音是“山气”,“ 呼吸的苍茫无处不有”,山气的“苍茫”是云,“云的深处/清气作影/关着的嶙峋回声/风拍更飞/日烈更荫”。山气的喻体被分解开来,成为“影”、“日烈更荫”。这“影”又是“远岚”,“品一品有苍茫的味道”,同时,这味道还有“氤氲挺甜”,“乌烟好焦”,“ 瘴气特痒”,暗喻意象中的味觉——甜、焦,感觉——痒。视觉——苍茫和影、荫。并有生命化人格化的山花“憋不疼”——花的感觉,摇头。小溪闷不死——小溪的感觉,摇尾。这两者“都顺声浮动起来”。声音浮动走了山花和小溪,山花和小溪的摇头摇尾是在这气味气感气形气性(野)中活起来,而“浮得山更深了”这是人所错觉“深得山更远了”,再错觉下去;“远得雾蒸霞蔚/渺小我耕作”。原来这一切都是“渺小我耕作”,只因我“哎——”的一声吆喝。这是声音的幻化幻境,是诗意的表达一个农人耕作时的心绪。这种诗在“文革”中是无人欣赏的,但它是好诗。好在:1、现代意识。2、现代手法,暗喻意象。3、冲破传统格式。4、内核内敛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5、西部诗的西部精神的地域性的表达。6、个人化的自我表达。7、心理的内心情绪和情境的抒发。8、对意境的淡化。9、追求个人化的语境。10、对粗浅理性的拒绝,而采取隐喻表达抽象的含义。当我们今天夸耀朦胧诗时,姚学礼的这首诗与北岛、顾城、杨炼、欧阳江河,舒婷等人的最好的诗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起码姚学礼比他们早了二十年写了他们才写的现代诗。姚学礼与之相比,才是最早的先锋诗。
   《牧归》是姚学礼1968年8月1日在崇信县乡村写的一首诗:

          牧归

    草地上,圆圆的牛肚儿总算升起来
    升起来了,太阳
    从牛背上滚下山时
    恰巧被尖尖的牴角划破
    顿时,几道鲜亮的霞光
    染红了半边天空
    缠住杆梢上的鞭声
    跟着甩出了一串沉甸甸的蹄印

    山峦松开雾幔
    把那么多蓝幽幽的绸纱
    盖住我的背影
    轻轻挂在晃来晃去的牛尾巴上
    我两腿贴紧着牛脊背
    任凉快的晚风给我光溜溜的身子搔痒
    不料,短裤兜里的那只黄蚂蚱
    却被风拣出来扔掉
    路旁草丛里,也就多了一只欢歌
    只是嗓门儿越来越小
    于是,我取出腰里别着的小竹笛
    一曲小放牛的调儿,吹出活泼的星星
    直飘过村头香甜的炊烟里
                1968年8月1日于崇信

    在中国六十年代农村公社化,“标语口号式”诗歌到处张贴时,这首诗是不入时的,而这时所谓的“中国朦胧诗”还没露头或崛起,但姚学礼写出来了,早早发表了,并率先将诗的意象人格化,景物拟人化,属于印象派,象征派的油画画面。从这首诗可看得出来;吃饱了草的牛肚子“圆圆升起来”“升起来了太阳”,由牛肚子上升起太阳,金黄的牛肚被太阳化,太阳又成“夕阳”从“牛背上滚下山”,太阳又被牛角划破,“顿时,几道鲜亮的霞光/染红了半边天空”,这牛角上的晚霞映红天空,“缠在杆梢上的鞭声/跟着甩出了一串沉甸甸的蹄印”。这是牧童赶牛回家,一个“缠”字将鞭声解开,鞭声却甩出“一串蹄印”,声音被物化为“蹄印”,“ 山峦松开雾幔”,一个“松”字,是生命化的行为,而“雾幔”又喻为“那么多蓝幽幽的绸纱/盖住我的背影”。原来这是夜雾用暮色盖住牛走后的山路,并和我背影融合一起,成为“夜色”,多么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这在六、七十年代是卓越的创造,这在八十年代是无愧于后者诗的精品。下边继续是鲜活可感的句子,由“黄蚂蚱”的欢歌到竹笛调儿,在村头炊烟里“香甜”,对“烟”的味觉也写出来。这与同时代的“田园诗”“牧歌诗”相比较,既有同类诗的意境,却在表现技法上大相径庭。同代诗人的明朗、直白、简单、欢快在姚学礼手里变得隐喻、深入、复杂、沉重、多解。
    姚学礼曾对我讲;“文学艺术创作不能1+1等于2,创作必须是1,绝不能成为2。”这意思是,创作必须是第一个,独有的、绝不能重复。一首诗有没有价值,是看他与同时代的诗相比是进步了,还是保持相同,是艺术水平提高了,还是没有?姚学礼在六、七十年代的诗与同代诗相比,是一大进步,是一种独创,是第一个;他使用暗语多义词汇手法,特别讲诗性感觉的用字用意象,是一种诗歌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所以他有方向性、导向性的价值和作用。时隔二三十年,使用暗语意象和讲求感觉的诗大量出现,并在八十年形成诗潮,这不能不说是姚学礼先导的作用。姚学礼的现代乡土诗成为今后现代乡土诗的方向,姚学礼诗歌的价值就由此凸现出来。历史是先导们一个一个在改进现状中写成的。
    1971年2月14日姚学礼写的《陇原冬末》一首诗,则是诗人自己个人情绪的宣泄,他借“二月”说的是一种大气候中不可逆转的方向。
      
        陇 原 冬 末

    二月  沿秦腔吼得不平的山路
    走出来
    用雪白的手指
    举起来
    蘸着霞光
    这儿写写  那儿描描
    轻轻涂上一朵花
    慢慢抹翠一面坡

    它就敢渲染自己
    大肆宣传
    自己就是
    春
               1971年2月14

    这里也昭示了一种诗歌春天的来到,虽然作者身处冬天,在冬末了,姚学礼“举起风/蘸着霞光/这儿写写  那儿描描/轻轻涂上一朵花/慢慢抹翠一面坡”,他就是凭着自己的埋头苦干写,同时,他又不畏气候寒冷,“就敢渲染自己/大肆宣传/自己就是/春”。这里充满了自信和使命感,八十年代的诗潮证明了姚学礼就是春天的使者。
    兰花花和红线线是相传于陇东民歌中的歌谣意象,这个唱了千万遍的诗歌意象,到姚学礼手中,民歌和古典变成了一种新时代的抒情;

         红  拧  条

    自从我们的生活被一阵风吹热
    我们的世界就变得璀璨陌生
    从窄窄的田陌走向宽阔的马路
    你依然和火红
    火红的情绪便牵住一座舞厅

    我却被一种诺言捆在一颗树下
    我却被闪光的名字拴在一条路上
    依然暖和的太阳
    红红的光线缠绕着我的手脚
    南墙下我被柔柔的风抚摸
    没人知道有几只麻雀徐徐飞来
    还放肆的跳在我身上啄馍花
    没人知道一树秋叶
    是在日落前能为脚下落来几片

    一条光亮的红线线
    一条系着的红线线
    在远方弹动亢奋的琴弦
    去远方牵动迷朦的视线
    而我以一根粗针
    扯起半截短线
    补我破烂的旧棉衣
    在南墙角下晒太阳
    密密弥补我孤独的幽怨
                   1967年9月14日于关山

    独异是一种区别,更重要是一种创造和创新。创新是诗歌的灵魂,民歌的“红线线”在姚学礼笔下已将古老朴素的风情融入现代思维中。乡间的红线线已经进城,红线线已不再是那“红线线了,是城市的一种吸引的火红情丝,是太阳下的红红光线”,是“亢奋的琴弦”,是“远方牵动迷朦的视线”。用这些“线”缝补农村旧棉衣,“弥补我孤独的幽怨”。这是现实中的生活在迫使诗人反思农耕时代的缺失,这里不独诗艺新颖,主要是一种现代情感审视自身,这种大胆在“朵朵葵花向太阳”,千缕万线抒真情的歌吟中。显而易见,这首诗才真实抒发了当时城乡的现状。衡量一个诗人是否优秀,是看他对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传承是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姚学礼是在思想开放,艺术开放和坚持前进中做出了贡献,它的诗就是实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0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