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57|回复: 4

《弘基》版电视剧《走西口》的重大缺失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弘基》版电视剧《走西口》
的重大缺失及其他


近来,从网上看了几百条对电视剧《走西口》的评论,几乎一致地持否定意见,认为太乱,属拼凑之作。这结果令人震惊!人家弘基世纪(北京)文化传媒公司(以下简称“弘基”)心急火燎的不足月份就养出个孩子,叫你们一群北方的狼给七撕八咬,搞成了血肉模糊的垃圾,不是白费心血了?真是悲哉哀哉!
仔细地想过之后,觉得这种悲剧的命运,是“弘基”从一开始就注定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看过之后,你就会认为这种悲剧的结局是必然的。

[ 本帖最后由 闲散钓鱼人 于 2009-2-16 12:2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不知为什么要走西口,走西口往哪里走
电视剧《走西口》不知“西口”在哪里,这就够悲的了;而更悲的是不知为什么要走西口,走西口往哪里走……
“走西口”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产生于以下特定地区: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偏关三县;雁北的朔县、平鲁、左云、右玉、山阴五县;陕北的府谷、神木、榆林、衡山、靖边、定边六县。别的县也有,但为数很少,形不成规模。为什么“走西口”集中于这些地区呢?这是由其特殊的地域环境所决定的:
一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农民不得不靠迁徙维持生存。上述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植被鲜少,土壤贫瘠,降雨不足,同时也是灾害严重且平凡的地区。对没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小农经济来说,这种接连不断的灾害,无异于一种灭顶之灾。为了摆脱饥荒,只有另觅生路,而“走西口”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二是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促进了农民贫困化。以河曲县1942年的调查为例:全县农户共11254户,地主有674户,占5.98%,而占有的土地则为全县的51%。这个县前大洼村共有耕地1282垧,其中4户地主、7户富农即占有985垧,占88%;而70户贫雇农仅占有耕地41垧。无地少地,自然少衣无食,不得不受地租、雇工、高利贷等盘剥,加速他们的贫困化乃至破产的过程。这自然也成为了导致“走西口”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内蒙古的地域环境为“走西口”者提供了良好的谋生市场,与山西及陕西一水(黄河)相隔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地大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闭塞,既是官府统治鞭长莫及的地区,又正处在开发时期急需劳动力的广阔劳务市场。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与广袤的土地资源,吸引着大批的“投工者”。晋西北和陕北“走西口”的人们主要是到“大后套”,即今天的河套地区:包头往西——临河、固阳、五原、土左旗、土右旗、乌拉特前、中、后旗等地。
而电视剧《走西口》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根本不知道这些,胡编、瞎导、烂制,竟然抛开了“走西口”的主要原因,置大的历史背景不顾,去开门见山地写一个富家赌徒,因为豪赌输掉了家产、老婆而被逼走西口,这简直是糟蹋历史,歪曲“走西口”原因。把农民之根“土地”之矛盾给淹没了。
要知道:广大农民“走西口”是因为了土地;到西口外去谋生,也是看准了大后套千里肥美的土地。而不是花花公子豪赌,也不仅仅是到包头做皮业,开莜面馆。
按理,“弘基”是文化传媒公司,既想搞《走西口》电视剧,就该下力气搞清楚这些基本的东西。首先该让编剧深入生活,下力气调查,弄清来龙去脉再动笔。你下笔再有“神”,也该靠主点谱呀?结果是写得太离谱,把一曲千古绝唱《走西口》给写歪了,这真是千古遗憾。
额写到这儿,《走西口》剧组的该明白了吧?为什么要“走西口”?不是因为赌徒输了家产和老婆,而是因为“土地”;“走西口”往哪里走?不只是包头和恰克图,而是千里大后套,那是“走西口”老爷儿们广阔的战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西口路是一条艰难曲折的人生路,不只是与土匪、官衙冲突遭遇
首先听听“走西口”的人们用血和泪写成的歌:
   在家中无生计西口外行,
   一路上数不尽艰难种种:
   小川河耍一水拔断儿根,
   翻坝梁刮怪风两眼难睁。
   回头看:扔妻子,撇父母实实惨心!
   此一去:东三天西两天无处安生,
           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均。
           住沙滩睡冷地脱鞋当枕,
           铺竹机盖星星难耐天明。
   上杭盖掏银子(药材)自打墓坑,
   下石河拉大船驼背弯身。
   进河套挖大渠自带囚墩,
   上后山拔麦子两手流脓。
   走后营拉骆驼自问充军,
   大青山背大炭压断背筋。
   高塔梁放冬羊冷寒受冻,
遇“传人”遭瘟病九死一生。
沙蒿塔子碰土匪几乎送命……
听听这歌,够多曲折,够多凄惨……这种曲折是复杂的、自然的、令人可信的。而绝不是田青遭遇土匪一次次惊险,遭官府一次次入狱;更不是梁满屯招上门女婿那种经历。可以说,电视剧《走西口》里的那些人物,除了可怜又可悲的丹丹,谁也代表不了走西口。他们的经历,根本与实际生活中的哥哥们“走西口”的经历不沾边。让晋西北和陕北的农民们去评价一下:这哪里像走西口呀,简直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
而实际当中的“走西口”哥哥们,大多与土地有关。大体分三个阶段:即遭受穷苦和压迫被逼离乡阶段、到了西口外苦斗图存阶段、在觉醒抗争中自我完善阶段。而电视剧《走西口》却背离了这些历史客观,上演了一出恩怨情仇、江湖侠客的俗不可耐的打打杀杀惊险剧。正如楼主和网民们所说,编剧和导演的脑子真是进水了,白痴得很,难道真是一边啃驴蹄子一边编导出来的?真是糟踏了《走西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惊人的雷同令人生疑重重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人物关系构设与河北作家席满华的长篇小说《走西口》有惊人的相似。
席满华42万字的长篇小说,早在2006年4月就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出版之后,《中国文化报》、《文艺报》、《山西日报》、《忻州日报》、《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均给予较高评价,特别在山西有很大的影响。
据悉,席满华为写这部《走西口》,以山西河曲县为轴心,跑了内蒙、山西、陕西许多地方。他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受了不少苦,经历了不少事,但终于探寻到了“走西口”的历程,也找到了“走西口”的准确定位。说实际的,在时下的写作人群中,能像他这么真正地深入生活,辛苦地调查,大量地收集并掌握第一手资料,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打造一部作品的写书人,实在是为数不多。
据悉:电视剧《走西口》的编剧就不是这样的,他们简直是闭住门在编剧,为了抢时间,占据“走西口”这三个字的天下名牌,就抓东抓西地草草串起个本子……这样的东西通过机巧地运作当然也能抢先,也能占了先机,但有信服力吗?
所以,就会出现许多令人生疑的东西。比如:席满华《走西口》中有个鲁大浩,此人有一身武艺,又是革命党,每在男主角梁永生遇险遭难时,鲁大浩就及时出现了。后来,在鲁大浩的影响下,梁永生参加了革命,并在第二次“走西口”时,以地下党的身份踏上了西口之路。
而电视剧《走西口》中的许木匠与鲁大浩这一角色实在有惊人的相似。田青第二次“走西口”也是以地下党的身份走的。
再有:席满华《走西口》中主要写了四家:
梁永生家、乔来田家、刘秀梅家、胡守业家。
而电视剧《走西口》中的几个角色也与之有惊人的相似:如梁满屯与梁永生,田青与乔来田(可把乔来田的“田”字倒个序看),刘翠翠与刘秀梅……特别是刘翠翠,与刘秀梅的遭遇相似,刘秀梅爱上了“五哥”,却被财主抢了去做小,给人家生了孩子又被赶出家门。刘翠翠不也是爱上了田青,却又被夏三爷家抢了去吗?
还有:田耀祖与胡守业,都是两个大财主“走西口”,胡守业走西口半路被抢劫,田耀祖走西口也遭到抢劫,这太相似了。
还有:席满华《走西口》中有个蒙古王爷,是东胜的(今鄂尔多斯),电视剧《走西口》中也有个蒙古王爷,也是东胜的,这太巧了。
还有:席满华《走西口》中有个叫谷满仓的,“走西口”几十年未归,临死留下个兰花布包,这是谷满仓妻子当年让他带走的兰布包,梁永生把这个兰花布包带回了河曲,归还了谷满仓妻子……而电视剧《走西口》中的王南瓜爹也与谷满仓有相似的经历,且也有一个兰花布包,王南瓜只好带回去给他娘……唉,百家姓那么多,为什么要往一块儿挤呢?
还有:席满华《走西口》中有个既匪又特又流氓的角色叫刘贵智,而电视剧《走西口》中的土匪头子也姓刘,这姓氏也太巧合了。
咱别的不说,一部长篇小说,一部电视剧,人物设置、取名设姓,竟如此地雷同,这实在是不好说了。当然了,你席满华写了,就不允许人家后写了?哈哈!人家席满华可没这么小心眼,本人也没说个啥,咱只是看后好笑,生疑就容易发笑,这是生理现象。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一件事:有个考生偷看人家的考试卷,结果因为太蠢笨,连人家的姓名都搬过来了……哈哈,令人捧腹。

[ 本帖最后由 闲散钓鱼人 于 2009-2-16 12: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重大建议
“弘基”版的电视剧《走西口》既然有这么大的缺失,就该设法补救一下。
建议弘基世纪(北京)文化传媒公司应当主动地堂堂正正地与作家席满华联系,合力再拍一部黄河版的《走西口》。
据说,《闯关东》又在拍之二,《走西口》就不能拍系列?“走西口”走了几百年,那么广的地面那么多人在走,你一部小剧就能涵盖了?所以,应拍摄系列《走西口》,收视率肯定低不了。
据悉:2008年仲夏,席满华版的《走西口》已编创成40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其中增加了十集清末的戏。这样,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就比较全了。当时,北京一家投资公司正准备投2400万元拍摄席满华版的《走西口》,连委托书、意向协议都签了,结果听到“弘基”在晋中开始拍《走西口》,投资老板便撤资毁议了。
这太可惜了,是历史性的遗憾。其实,这更有市场,更有卖点,那家投资公司没有胆略和眼光,犯了个历史性的战略错误。
“弘基”版的《走西口》走的是旱路;席满华版的《走西口》走的是水路。
席满华写的是“走西口故乡”河曲人走西口,这里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有滔滔的黄河,有沿河而筑的长城,有浓郁的“走西口”文化。“走西口”的人们临走时都要在河神庙前焚香跪拜,都要过黄河,农历七月十五都要祭河灯,都要在河边戏台上唱二人台走西口……拍摄这样一部走西口,才是触到了“走西口”的源、根和核心。而且,这里的人“走西口”不仅去包头,更主要的是去千里大后套,故事丰富而复杂,情趣无限。
“弘基”公司应当大肚些,看开些,不要拉不下脸面,不要光考虑那几个“稿酬”,人家席满华是个诚厚憨实,深明大义的作家,只要为了很好地反映“走西口”,是愿意积极配合的。前不久,山西省黄河电视台主持人褚林采访席满华时,席满华就真诚地表示过着个意愿。
席满华和郭郛的4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走西口》已在河北省版权局注了册。“弘基”公司应当“引”过来,稍加修改和充实,就可拍摄《走西口》系列之二。如果真这样做了,人家忻州市和河曲县会大力支持的。对历史也有个圆满交代。谁让你先挑了头呢?就担此历史重任。要做就把事做好。
“弘基”公司,应该补这个重大的缺失了,听人劝,不遗憾!
这个网评写得长了点,但意犹未尽,许多话不便说得太直太深了,就此打住吧。但愿我的点评和建议能为《走西口》这部历史大剧做点贡献!
唉……一条古黄河流淌了几千年,却始终没有失去她那巨大无比的魅力……
一曲“走西口”唱了百十年,却依然让今天的人们惊心动魄……
只是太可惜了,看过“弘基”版的电视剧《走西口》,怎么也没看出那种味道,更谈不上巨大无比的魅力和惊心动魄了……只有扼腕失叹了……“弘基”公司的文化传媒者们,你们真该坐在河曲的西口古渡边,背靠千年大柳树,面迎鄂尔多斯刮来的大风,对着古黄河想想了……你们拍出这样一部《走西口》,对得起300年来走西口的先民们吗?对得起中国“三大”移民史之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0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