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2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一部长篇事
偶发感触五年妖
纵横交错地球村
眼前生活任狂飚
注:伊沙回答:走向现代,在现代中找到传统,在创造中弘扬传统,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兼具。伊沙回答:你还是多琢磨诗本身吧——正常的阅读效果也包含在其中。
伊沙回答:你的比喻很妙!
诗是语言的铀、智慧的钻石、灵魂的皇冠。
伊沙回答:有价值!只是不能以乡土意识来写作乡土诗。
伊沙回答:1。影响了就影响了,音乐性是死的,押韵就像穿小鞋。
2。别怕打击。以我之经验,所有传下来的好诗,口语化的程度都比较高。
伊沙回答:一、20年,有大的改变,至少现在不是满诗坛种麦子了,越来越现代了吧,现代诗当然要向前走,走向现代,走向未来。
你提到的两支球队都是我喜欢的!昨晚我下线早就是为了看联合会杯。
伊沙回答:下次到西安,咱们单独见,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伊沙回答:我个人不大关心读者的话题,随缘,与有缘的读者相遇。
伊沙回答:整天琢磨读者的人,往往得不到读者。
伊沙回答:如果我们是生产者,也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情况没这么简单。
伊沙回答:我反对诗歌商业化,写诗的谁琢磨这事儿谁死。
伊沙回答:无须强调“网络诗歌”,好诗在网上,足矣!
伊沙回答:请原谅,我不了解你的忽悠派的主张和作品。
我认为诗歌至少不应拒绝娱乐性和通俗化的因素,但它的精神应该是高贵的,它的智慧应当是高级的。
伊沙回答:就是不在语言的表面做文章,而要直捣诗核,直取诗意本身。
伊沙回答:我看到的情况与你正好相反:现代诗歌正变得越来越有力量,不论是在表现人类的情感,还是社会现实,都是如此。它不是装饰和点缀,而是时代的灵魂。
伊沙回答:我个人不大关心读者的话题,随缘,与有缘的读者相遇。
伊沙回答:网络救了诗歌,让诗歌回暖,这是新世纪的一大现象。
伊沙回答:你也来了,好高兴!
主义和流派都不是我所喜欢的,你肯定了解我从未自己搞过主义或流派,也从未加入过任何一种主义和流派,事后被贴上标签,我当然管不着。
我刚说过诗歌是“观念集中营”,观念含量较高的一种文学形式,但观念与概念还是不同,概念的写作肯定产生不了好作品。
至于那些编书的和写文章这么做,我想是因为偷懒与藏拙。
伊沙回答:我还越饿越胖呢,但后来自己减了肥。诗歌环境在新世纪以后再回暖。
伊沙回答:要看到希望:有多少年轻的朋友是在今天喜欢上的这泡二十年前尿。
伊沙回答:好诗的标准不是条条框框,有时看不见但摸得着。
伊沙回答:诗歌在网上,争鸣还是较多的,相比小说等其他品种。
伊沙回答:才不到一百年,发展空间大得很。没有限度,只管超越,我们这一代会写出无愧于人类的作品。
伊沙回答:身心俱可写。诗歌将永存。
伊沙回答:我再说一遍,不要管市场。
4中国当代的新诗的地位,你是怎么看的?——伊沙回答:国际一般水平,但是潜力巨大。
伊沙回答:但不是人人都能写出好诗,好诗自有其特殊的地位。
伊沙回答:要对现实保持一个敏感度,中国特色纷繁复杂的现实应当成为诗人们的一个巨大的灵感源——也将成为未来诗歌的主流。
伊沙回答:最近的体会要用一句话说便是:写自己的诗,让别人说去吧!
伊沙回答:写诗无法成为职业,这是常识。想写的人必须认清这一点,做好思想准备。(关于这一点,曙东方非常欣赏.)
~~~~~~~~~~~~~~~~~~~~~~~~~~~~
引用:
原帖由 风筝没有风 于 2009-6-20 22:00 发表
时间已经过了二十年,当年这么写无可厚非,被人记住了二十年同样不是作者的问题。只是作者若自己依然沉浸于此,就少了点性情。当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体谅一下了。
伊沙回答:我没有沉浸于此,后来的写作就是回答。
(一泡尿,过了二十年.伊沙回答他没有沉浸于此.关于这一点,曙东方认为,伊沙很坦然客观存在.)
伊沙回答:诗人就是语言的高僧。
伊沙回答:那黄河说事有何不可?说明好诗穿越了时间。我自己不躺在上面睡大觉便是了。
伊沙回答:1、不宜定得过死,好诗来到面前,方才顿悟其好,不是套标准。
2、方式多样,不一而足。
伊沙回答:每个人都会经历,但一部分会坚持下来,将一句激励我很多年的话送给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原帖由 刘诺 于 2009-6-20 23:09 发表
为自己创造传统(于坚评伊沙)
这篇文章很好,建议大家读一读!
伊沙回答:我也认为是篇好文章,几乎是作者最好的文章,最后的好文章。
原帖由 随风埋伏 于 2009-6-20 23:45 发表
1,如果方便的话,请伊沙老师谈谈江一郎、老乡、白连春、雷平阳,当然,我只是好奇而已。
2,另外,我的家乡有一位叫温永琪的诗人,我无法断定伊沙老师是否读过。如果没有,当然这问题作废。如果知道,我很想问:什 ...
伊沙回答:你提到的这些名字中,只有温永琪是我眼中的好诗人.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6-21 21:50 发表
伊沙老师,如果诗歌和足球让你任选一种,且只能选一种,你选那个?并请说说理由!
我认为中国足球和诗歌现在一个起跑线上,这话你认为对吗?
伊沙回答:1。这还用问吗?这还需要理由吗?
2。你简直在侮辱中国的诗歌!假以时日,中国的诗歌与中国的乒乓球是同一水平,小巧项目,我种擅长。
原帖由 莫求 于 2009-6-21 21:53 发表
可以透露诗人伊沙和诗歌之间最值得回忆、最有趣的一件事吗?
伊沙回答:我有三次代表中国去参加世界著名的国际诗歌节,那种荣耀之感难以形容,像梦一样!诗给的!
原帖由 渔郎 于 2009-6-21 21:52 发表
在你心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诗人?
伊沙回答:写出好诗的人!这不是在选先进评三好。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6-21 22:19 发表
伊沙同志,你不要激动嘛,假如论人气和和受众程度,诗歌比足球好吗?好在哪里?你怎么只说我侮辱诗歌,不说我侮辱中国足球呢?
伊沙回答:没激动,无知者不为过。是李白是容志行的水平呢?还是北岛是郝海东的水平?别丢脸,行吗?
这首写于大四,在我女朋友宿舍完成的诗作完全是对韩东那首《有关大雁塔》的仿写。韩东写道:“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下面的大街/转眼就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我把韩东的“大雁塔”置换成了我的“黄河”,这也不算多大的灵感,因为当时在各大学中正在盛行“《河殇》热”。但这个纯系偶然的置换却让我得了利,作为解构对象,“黄河”似乎比“大雁塔”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还有那一泡恶尿--我用身体语言代替了韩东的诗人语言(我得声明:此点无错)。灵感来自那年夏天,从西安到北京的列车经过黄河时我正在厕所泻肚,一泡尿的灵感来自一泡屎。我的创作总是这样,一旦在案头运作时就问题多多,破绽百出,一旦回到身体就变得坚挺有力、酣畅淋漓。选择“黄河”的文人气和一泡恶尿撒出去的爽组成了我的大学习作《车过黄河》,败一半成一半本来可以五五开,但因有一个具体而又明显的摹本存在它也只能三七开,一首失败之作。
这就是所谓一个是观念,一个是诗歌的由来。也是前文踏雪迎风所谓杀死三个孩子的由来。不过三个孩子命大,今天又活过来了。嗯,写书时的作者是谦虚着的,因为他不知道要面对着的读者都是什么人。今天再来诗歌报访谈就不一样了。他会只当这里是民间,而他反成了知识分子,在朝圣者面前,是不用自谦的。所以韩东就被轻松PASS,反正韩东是不屑于争这个的,他大约也不会来这里看看)
2、李白与杜甫你更喜欢哪一个?能说说简单的理由吗?——伊沙回答:更喜欢李白,他写得更好,气质我更接近。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6-22 11:33 发表
伊沙是横在中国诗歌自由前行道路上的最后一道路障。
哈哈,有意思,这说明伊沙真有能量。继续提问、请教和学习!
伊沙回答:那我就做好这个路障!
诗歌是分观赏性好还是哲理性好。此谢为先
伊沙回答:兼而有之为好,诗歌是巧克力。
伊沙回答:“无技巧”绝非没有技巧,而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玩起来了无痕迹和破绽。
伊沙回答:仓央嘉措情歌堪称伟大和不朽,高僧才说家常话,高僧才唱真情歌,当时是清朝,主流的汉诗已经很弱了,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高点!
伊沙回答:口语更接近语言的泉眼,有其天然的优势。
伊沙回答:我是“身体写作”,他是“下半身”。
原帖由 刘诺 于 2009-6-23 19:29 发表
下午好 伊沙。
在当下诗坛有没有你以为还过得去的诗人?都是谁呢?欧阳江河怎么样?他的诗歌你欣赏吗?
伊沙回答:岂止过得去?优秀的诗人我列几个:徐江、侯马、沈浩波、马非、唐欣、贾薇……
欧阳江湖,曾经写过几首好诗。此人太虚。
伊沙回答:一句忠告:老提市场并为此忧心忡忡的人,不是诗人!
另:于坚和朵渔前一段在关于诗歌写作上有这样的意见分歧:朵渔认为当今诗歌的问题仍然是应该注意写什么,老于认为应该注意怎么写。请问你如何认识?——伊沙回答:幼稚不堪的讨论。
另:你认为诗歌的写作哪一种更适合中国?比如臧棣为代表的学院派写作,沈浩波的下半身,陈先发的,以及你的。——伊沙回答:谁写出了中国的现实与历史谁就更适合。舍我其谁,当仁不让!
伊沙回答:我认为是诗,诗可简洁(少言),亦可絮叨(多说)。
伊沙回答:看菜下饭者,也不能成为顶尖人物,天下自不会流失。才高、志大、深入,自会精心。
[ 本帖最后由 曙东方 于 2009-6-23 23: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