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61|回复: 22

◆心里的周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柯默默

福气不在今生,那么一定在下世——可兰经

◆轮回

干嚎,醉酒,模样狼狈
等待纯净的轮回
无法实现的在来生
遗憾的会再重生

真切地付出
人生难得的珍贵
记住苦痛
愉快穿越忘川

◆福气

刺绣的麻布慢趋清晰
世间的清静平和,渐是福音
笑眼弯弯向醒来的婴孩
日炎炎,清清夏
摇纸扇,数指尖的气味
无论荒凉,抑或荒芜
福至心灵,植物般静止

◆轻淡

在人后埋起头哭泣
天明后仍嗅着桂花香
清茶浅酌,行走纸上
谁记得谁,过于生硬
当重若磐石的心事
晃如一缕风痕
那么,开成暗香浮动的蔷薇
那么,泅过水,风来自然干

◆笃定

拥有秘密
开始骄傲

◆归宿

桂花落叶未成知

[ 本帖最后由 柯默默 于 2009-7-29 12:45 编辑 ]
发表于 2009-7-29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愉快穿越忘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边青艾 于 2009-7-29 12:34 发表
愉快穿越忘川


你飞过去就得了,对吧、、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墨西哥大臣 于 2009-7-29 15:27 发表
问候,学习

客气了。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笔墨思绪干净节省,有自己的思与诗的结合和呈现。《轻淡》 亦有内心的曲折《福气》亦有对世事的感知。

第一个有点象总结了,留给读者参与的空间不多。愚见,不必介意。问好默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稳、干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气


刺绣的麻布慢趋清晰                      (从语词和句式的潜在对仗中,可以感知这是种在受抑制的情绪中建立平衡的尝试,
世间的清静平和,渐是福音                  诗意似乎要传达出内心的宁静导致幸福的意思,但这种倾向有时也是危险的,宁静

笑眼弯弯向醒来的婴孩                       与呆滞只是一墙之隔。“慢趋清晰”“ 渐是福音”这样的对仗斧凿的痕迹过于明显,
日炎炎,清清夏                               有牵强之感,因此在后面出现的俗套的句子也在所难免。                        
摇纸扇,数指尖的气味

无论荒凉,抑或荒芜                           荒凉+荒芜,枯竭的内心被一种虚妄的幸福感所取代,植物人的状态被作者无意识地流
福至心灵,植物般静止                           露。这是共同的困境。)


诗的情绪和结构总体是完整的,跳跃性不大,所以给文本解读留下了一定的阐发空间。
从诗歌是交流这一角度来看,任何创作(包括最肤浅的和最能打动人心的)都不会是徒劳的,只要夜晚还在继续,
仍会有彻夜不眠的人。


[ 本帖最后由 野兽良民 于 2009-8-2 18: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9-7-30 13:23 发表
笔墨思绪干净节省,有自己的思与诗的结合和呈现。《轻淡》 亦有内心的曲折《福气》亦有对世事的感知。

第一个有点象总结了,留给读者参与的空间不多。愚见,不必介意。问好默默

嗯,谢谢迷雾姐姐点评。

思与诗的结合和呈现,这点评价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8-2 10:54 发表
沉稳、干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野兽良民 于 2009-8-2 14:38 发表
◆福气


刺绣的麻布慢趋清晰                      (从语词和句式的潜在对仗中,可以感知这是种在受抑制的情绪中建立平衡的尝试,
世间的清静平和,渐是福音                  诗意似乎要传达出内心的宁静导致 ...

谢谢良民的认真解读。。

“这种倾向有时也是危险”,我倒不认为这种倾向具有危险性,历经折磨看开后所能得到的宁静,犹如暴风后的清爽和自然,危险性何在?或者是我未能表达清楚。

“宁静与呆滞只是一墙之隔”:这话不假,谢谢提醒呢。

“对仗斧凿的痕迹过于明显”,我没有刻意呢,这些都是自然想到的句子,写下来的时候更没有刻意想过是为了对仗,只是在表达。
                             我从来是认为如果形式拘泥 了思想,通常是取思想。
                           或者表达还是不够好,让兄台见笑啦。

其他,非常谢谢。喜欢这样交流,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8-3 20:27 发表
妹妹好象有种逃避的情怀
逃到佛门去

学历不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步白桦林 于 2009-8-3 20:41 发表

笑得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柯默默 于 2009-8-3 15:32 发表

谢谢良民的认真解读。。

“这种倾向有时也是危险”,我倒不认为这种倾向具有危险性,历经折磨看开后所能得到的宁静,犹如暴风后的清爽和自然,危险性何在?或者是我未能表达清楚。

“宁静与呆滞只是一墙之隔 ...


柯君此诗我诵读多遍,甚至都可以背下来(幸好不长),因此才有感而发,不过我之感与君之感肯定是有距离的。我非鱼,安知鱼之乐。
之所以说“这种倾向有时也是危险”,其由有三:
1.宁静乃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古代诗歌里只有那些所谓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才表现得很好,连李白这样的天才在处理这样的主题的时候,也只能采取旁观的态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境遇和修养使然,和才气无关。
2.现代人纠缠于物欲和情欲很少人能超然而自拔,我们在当代汉诗中能感知宁静和纯净的,恐怕只有自我放逐的昌耀和自杀的海子,这是境遇和修养使然,和才气无关。
3.高僧打坐是冥想,虽无欲无思但保持着心灵的警醒,而寻常人打坐的话,则因困倦而昏睡。当然昏睡有时也是身心因对创伤的保护机制,但绝不会达到宁静的强度,更谈不上“物我两忘”。

笑眼弯弯向醒来的婴孩         (暗含昏睡过的意思,但是否真的醒来却有疑问。笑眼弯弯有某种掩饰的味道,
日炎炎,清清夏                    为什么这样说,请看“摇纸扇,数指尖的气味”,纸扇(道具),“数”这个词用得很特别,
摇纸扇,数指尖的气味         为何 不用“闻”、“嗅”、“尝”甚至“掂量”等等,说明记忆过于深刻,历历在目而有也。
                                            本诗中作者虽要传递出内心宁静幸福的感觉,但在用词遣句间却体察到某种矫饰的氛围 。)



文字有时候并不完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也不见得会随着我们思想情绪的魔棒而起舞。
我们想要表达的和通过文字表达的是否一致?
不管刻意也好,自然也罢,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控制。
不要说我们能抵御诱惑
但一定要体味与认识


最后,请原谅在下的胡言乱语和故作高深,我似乎不是在读诗,而是在法医探案,但态度绝对是恭敬而严谨的。
也希望能多拜读柯君的诗!

[ 本帖最后由 野兽良民 于 2009-8-5 18: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