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70|回复: 3

作为雅致生活情趣的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萍居士 于 2015-3-18 19:13 编辑


——诗歌与文学本体



        生活塑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我们把人的认识粗略的分为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升华为艺术,理性认识升华为科学。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它们的魅力都来源于“真实”,这就是艺术真实或科学真实!相反,脱离了“真实”的艺术就是虚伪的艺术,脱离了“真实”的科学就是伪科学!
       何为“真实”?这就需要区分现象和本质,换言之,就是区分“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现象世界就是我们的感性和理性加以认识的表象世界,而本体世界就是潜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为什么自然景物在我们眼里是美丽的?因为自然摹仿了真实世界!为什么有些人或事在我们眼里是丑恶的?因为这些人或事背离了真实世界!老聃说:“道法自然”,真实即自然,自然即真实,矫揉造作即是虚假。《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坤卦是太极八卦的两个基本要素,乾卦代表刚强、正义,坤卦代表柔弱、慈爱。刚柔相济表示真实世界的存在状态,即作为真实世界的大道是至真、至善的。
        所以,艺术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至真、至善!
        艺术的夸张、变形不是脱离真实,相反它是将本质的至真放大、凸显!比如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里就是艺术真实,是本质的至真、至善的放大!
       我们的感官与生俱来都喜欢接纳赏心悦目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和可口的美味,无疑,本体世界发出的光波、声波频率是均匀的,振幅是稳定的!五色混杂变成泥土,五味混合难以下咽,是因为现象世界掩盖了本体世界!
        本体世界至真、至善,因而也是至美的!
         一首歌如果旋律优美、悦耳动听,一首诗如果情景交融、引起共鸣,那它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相反就是假的、恶的、丑的!我们心灵的基质是自然地,能够引起它共振的声、色才是真实的,真实的声色使心灵以自然而健康的状态运行下去,反之,迷惑心智的声色就使我们耳聋、色盲、心智发狂!
       我们通常认为美是可以创造的,无论是自然的创造物还是人工的创造物,是美的还是丑的,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与身俱来的“先验的理念”。与其说是创造了美,还不如说是发现了美。换言之,我们的创造必须要遵循普遍的美学法则。“孤帆远影碧空尽”,大家都觉得这个意境很美,不是作者创造了美,而是他发现了美。
        纯正的审美意识来源于天性,但是,人后天的生活阅历将改变他的审美意识!一个生活在美好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人,他会将纯正的审美意识不断强化、升华,而一个生活在丑恶环境中的人,丑恶的意识就遮蔽了它的纯真和天性!这样,审美意识就变得纷繁复杂了!花枝招展的少女,浓妆艳抹的少妇,单纯靓丽的美人,是世俗之美。鬼话连篇、精神颓废,是没落时代的象征。颓废之美如荒冢、破罐、裸露的怪石、荒废的小庙,本非艺术的表现对象!
        如果诗歌日益偏离了普遍的“先验”的美学法则,它就会逐渐走向没落。
       人的审美意识是天然的,教育不能生成审美意识,教育只是把沉睡的审美意识唤醒、升华,所以,好的作品通常能得到多数人的公认。艺术的创作在其实质上是把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甚至是我们心灵中被遮蔽的美显现出来,自然和社会在我们眼中的美只是璞金浑玉,只有通过提炼和雕琢才使被遮蔽的精华显现出来!所以,如果作品在人们的眼中显得怪模怪样,那就偏离了美的本体!艺术的本体高于世俗生活,但是,本体之灵魂潜藏在世俗生活中,并被生活所遮蔽!一个在山村长大的人是感觉不到环境的美的,因为他对生活的环境太熟悉,以至于抓不住潜藏在自然中的美,但是,一个游客猛然到了这里就会被这里的美景所震撼!
         我想,最原始的诗歌可能是情歌、牧歌!
         诗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来也作为雅致的生活情趣,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使人淡定、不妄想、不逾规矩,一切言行和于尺度。托尔斯泰说文学即人学,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准则。因而“人”是文学之本,文学是人的生活、思想感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摹本,是人类精神的结晶体。
        诗歌作为精神生活的一种,和功利是不沾边的。诗歌的确为桂冠的诗人们带来了一些名利,但是名利并不是诗歌的创作动机。诗歌只可用来交流,而不可用以交易。历史以来,谁曾见专业诗人?屈原流放始有楚辞行吟,曹植感怀造就邺笔朱华,陶潜归隐适情于归去来兮,太白迷茫高歌猛志。诗歌不过是情志郁结有感而发借诗咏唱罢了,诗歌岂可当做事业追求?诗歌精神乃本真心灵的表象化!诗歌毕竟有感而发,犹如节气既至当然秋风萧瑟、枯叶飘零,又如天数轮回必将春风化雨、滴露风铃。岂可东施效颦、无病呻吟!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亘古虽然变易无穷终究有不变之真谛!中国的唐诗宋词是汉文学艺术的颠峰,后人已难以超越。历史以来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还在传唱,那么多的散文还在影响着我们,那么多文学巨著成为典范,说明了文艺存在着永恒的“文学本体”或“审美本体”! 这个艺术的本体就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人的真情实感,表达真、善、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是艺术返璞归真达到至真至善的必然途径。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是诗歌写作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
       形式是表象,内容是本质,表象是内容的自然外显。语言只是手段,同时语言作为本真实体的载体,它也是目的!手段和目的的辨证统一,才能克服空洞的语言音响和意象!诗人是不可以以数量来取胜的,张继仅以一首《枫桥夜泊》流芳后世,李白著诗八百余篇,朗朗上口的名篇也只是十几首!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是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积累提炼而成,是呕心沥血之作!“文章本天成,天然去雕饰”,那是因为作者的手法高超,使人看不出雕琢的痕迹!味如嚼蜡的诗不是好诗,这是显而易见的,多数人不喜欢的诗歌也不是好诗歌!如果诗歌远离了大众,远离了艺术的审美本体,那就走向了没落!
        诗歌无非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工具,叙事写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是诗歌以一贯之的完美境界,所以古典诗歌有“意境”之说。为了使表达更具有效果,借助韵律和节奏,所以平仄格律和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就成为形式,但是,形式只是内容的匡架,而不是目的;同时,所要表达的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式来表达,就像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衣服。所以,为了适应某种格律和词牌形式而限制了自由的表达无异于“削足适履”!把形式作为规范,将使诗词沦为文字的游戏!有人说崔灏的《黄鹤楼》怎么出韵,颈联似对非对,岂不惑乎?
       不同的时代诗歌具有的独特形式,与时代的生活情景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其实是互相制约的。比如《诗经》、《楚辞》的诗歌形式与它所处时代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相关联的,唐诗、宋词的形式与时代的生活形式密切相关等!韵律诗歌在本质上是农业文明的文化现象,如果今天我们还写,那么只是一种对远古文明的怀念,这就是为什么总是有些辞藻比如“风、花、雪、月”在韵律诗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果用律诗、绝句来描写比如汽车、电视机、立交桥等,就会显得油滑了,往往只具其形而不具其神,就象用钢筋混凝土盖起的古代庙宇,形似而神不似!所以,反映当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自由诗无疑是最恰当的形式!但是,自由诗如果写的不好,就会平白如话,使人感觉如喝凉水索然无味;所以,自由诗体在自由表达、表现的过程中在向一种语言的“陌生化”方向发展,这种情况在“朦胧诗”后走向了极端,从而脱离读者变成“不知所云”的怪物!与此向背离的是一些诗人向低俗化和粗俗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脱离了诗歌的基本精神!无论是古典诗词的格律形式还是自由体的形式,都不是艺术的根本目的,诗歌艺术的根本目的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或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现实!离开了这一点,诗歌的艺术也就走向了没落!
        一首诗的好坏无非要看诗歌的表达力和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相对论”尚且能使人理解,诗歌有什么神秘的不能使人理解的东西?那些使人无法理解的语言只是毫无意义的形象、影象和声音的混合物!现代诗歌的“神秘主义”是现代艺术走向衰落和颓废的标志之一!意义的模糊和表意的含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昏昏然不知所云,疯话连篇的“诗”,实为故弄玄虚。如果把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比作目的地,那么语言就如同通向诗歌所蕴涵的意义的道路。诗歌的语言就是曲径通幽的小路。语言给阅读设置的障碍会使读者望而却步,使一个空空如也的房屋显得异常神秘。诗歌语言必须符合语法规范和修辞手法,这是基本的要求!曲高和寡和故弄玄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首诗如果“高”到只有自己能欣赏的地步,那就自我欣赏不必发表!
       什么是诗歌?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集中的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这个解释是比较准确的,也是权威的!尽管诗歌在发展,但是诗歌作为反映人的情感、思想、意识的形式是不可能改变的,当一些所谓的诗句已经背离了语言的基本规范变得不再是语言时,它就不再具有反映主、客观的功能,从而脱离语言的基本功能!
        诗歌原先是用来歌唱的,在盛唐时期也是可以谱曲弹唱的,演化成词曲后仍然是可以唱的。西方诗种引入后只能用来读了,但是,至少可以朗读。现在的诗歌只能默读了,有些“诗”是无法读了!诗歌已经变成了奇形怪状的东西了!
        诗歌之灵魂乃是人之心智的情感外显。意象是表情达意之手段而非目的,花拳秀脚终不敌于气韵生动!艺术于我们来说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建筑必以观展,园林适与雅趣,陶瓷达之玲珑,歌舞用之观赏,诗歌用以感怀抒情、雅冶清趣!诗歌岂可以扭曲语言而达造化之境!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所以区别于散文和记叙文,在于它的语言的韵律性和节奏感,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意境和情感,然意境非诗歌所独有,亦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当我们用语言把情境音韵和思想融为一体时,诗歌的语言也就炼成了!
       自清代蒙受外辱以来,代表我华夏清高节气之古文被俗语白话所取代,致使人文精神日益世俗化、庸俗化,先贤之谆谆教诲弃之如敝屣,华夏之气节丧失殆尽!
       诗人们通常认为现代诗歌已是一只躲进深林的雎鸠 ,不为世人问津,但是,不为世人问津的诗歌,只是现代诗歌退化的一支,它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故弄玄虚!所以,大众化和通俗易懂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以来的诗文佳句都是通俗易懂的!
        我个人认为现代诗歌、音乐的典范应该首推类似《云水禅心》的曲辞,一些流行歌曲,比如周杰伦演唱的歌词《千里之外》、《青花瓷》,还有章子怡、梓雅演唱的《天女散花》都是很好的作品!


发表于 2009-8-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提下,再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求 于 2009-8-20 17:24 发表
先提下,再来细读!

你好,欢迎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1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