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情炽热 苦味绵长
东北浩组诗《城市和它的建筑工人们》赏读
痴 山
2009年9月19日,周六。浏览网络读网友文章诗歌。读到《天下诗歌论坛》东北浩组诗《城市和它的建筑工人们》,读后眼眶湿热,心头苦涩愈嚼愈重。感慨系之,赏而读之。
组诗结构紧凑,简短凝练。对当下农民工建筑工人群体寄予深情厚意。笔者失业,四十七岁时曾进建筑队伍做建筑小工。其感触虽成小诗《城市的骨骼——建筑写意》,自觉比这组逊色多多。
还是读东北浩《城市和它的建筑工人们》:
第一首《高处的风景》,四点、四跳,弹奏四重奏,一曲塔吊工人的颂歌。从太阳帽,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舞蹈;至如建筑工人长臂的塔吊机,抓取大把阳光;有鸟儿像工人随手抛起的烟蒂,幻天空绚烂的火花;有斯文的风,一遍遍翻动白云的图纸。到“我们只有仰视,才能看清那些建筑工人的身影”。即完成现实中空间写照,更升华形而上情感哲思。虚实融为一体,不着痕迹塑语言弹性。诗如下:
“太阳帽,太阳的追随者
他们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舞蹈
塔吊机是建筑工人的长手臂
抓取大把阳光,堆砌美丽
鸟儿像他们随手抛起的烟蒂
成为天空的火花
风,带着些许斯文
一遍遍翻动着白云的图纸
我的城市在长高,我们只有仰视
才能看清那些建筑工人的身影”
第二首《低处的潮水》,“在城市和乡村之间,那些建筑工人,就像迎着晨昏的潮水,在天亮前涨潮,在日落后退去”。“城市”和“乡村”,先进与落后、繁荣与寂静统归为高、低两点对比。农村里走出来的建筑工人如“迎着晨昏的潮水,在天亮前涨潮,在日落后退去”。回想建筑小工经历,筛沙、和灰、搬砖,如穿梭于城乡间的一滴水,对“潮水”有更深刻的体验。
“做建筑者,他们在高处
做奔波的水,他们在低处
他们皮肤黝黑,像一群乌鸦
生存的盐,常在脊背上留下纹身”
此节从外视角转到内视角,以自然空间高危作业,揭示处境恶劣底层生存。立足高、低两个视点,衍生出“皮肤黝黑,像一群乌鸦;生存的盐,常在脊背上留下纹身”之奇崛比喻。
诗句“他们更像太阳的信息鸟,清晨,他们把朝阳送进城市;黄昏后,扯着一缕月光回村”。诗人更把常见具象“朝阳、月光”,托“信息鸟”衔住,赋予其时代表征。
《低处的潮水》以高、低两点构成诗意层面,立意高远,视角层递。逻辑严密,有整有析。至“那些城口的路灯,记着他们”。一个深深烙印,刻进城市灵魂。
再进一步,赏读《城市脚手架》:
“脚手架在大楼的影子里
就像那些建筑工人
在一座城市的影子里
被街头的风一再忽略”
脚手架用肩膀扛起了楼群
建筑工人用肩膀扛起了城市
他们像鸟儿一样穿越夏天的烦躁
筑起千百万个巢穴
阳光一千万遍照在大厦的屋顶
如果有一次走进脚手杆的心中
它的骨头里就会下雨
就会灿烂终生
燕子在高处
把安乐窝建在大楼的屋檐下
脚手架默不作声
却将千百个家园举向天空”
读到《城市脚手架》,眼前一亮,此诗结构严谨、平实醇厚。由脚手架、建筑工人、城市的影子、街头的风、肩膀、楼群、城市、巢穴多意象回环丛生,形不接而意联的象征暗示群,生发出对劳动重重的感恩与对建筑工人深深的敬意。
缘于笔者存身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更具切肤感受深刻关切。曾撰写关注建筑工人生存之《为口饱饭,咱拼命的干——建筑工人生存性状关注》;撰写关注建筑行业发展的《一标五面翻——《招标投标法》十年祭》。加之建筑小工经历,对建筑工人更有血浓于水的深情。
《城市脚手架》,其“燕子在高处,把安乐窝建在大楼的屋檐下,脚手架默不作声,却将千百个家园举向天空”已令人感动;“阳光一千万遍照在大厦的屋顶,如果有一次走进脚手杆的心中,它的骨头里就会下雨,就会灿烂终生”。更是中国亿万底层百姓无私奉献,只需丝毫温暖就会无限满足的真实写照。
如说这组诗的不足,笔者窃以为:《高处的风景》中“抓取大把阳光,堆砌美丽”之“堆砌”如为“垒砌美丽”当更贴切;《低处的潮水》中“做建筑者, 他们在高处;做奔波的水,他们在低处”,虽直抒胸臆,却也略显直白;而《城市脚手架》中如将诗中第三节,同第四节调换一下位置。虽然起伏上少了些许波折,但从逻辑层次上可能更畅达通顺。
又是素昧平生,嗜诗如迷,思凝寸文。
2009-9-19日于鲁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