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92|回复: 1

归去来兮的咏叹——解读陈功的诗歌《水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归去来兮的咏叹
               ——解读陈功的诗歌《水调》
  
  林仕荣

     对于厦门陈功的诗作《水调》,晓寒深处道出了一种“地老天荒的苍凉”,也道尽了诗意。我在此从另一个侧面进行一次尝试性的剖析,将与晓寒深处的理解不尽相同。这种不同,我想正是诗者与读者间不存在零距离的真实证据之一。
     诗作《水调》给了读者这样的场景:1、诗中人所画为山水画,用的是宣纸和笔墨。2、给出的时间意象是宋代的某个有月色的晚间。3、画者作画是在一个有长板凳的客栈4、情节是画者夜宿作画酒醒后被提示回家。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无形的画”,晓寒深处在其《地老天荒的苍凉》中已如数家珍。我想这“有形的诗”,就从原诗中的那幅画说起。
     “笔墨未干,画中山水已走失”。所以,那应是一幅山水画。山水画是什么?诗中人为什么画山水画,不画花鸟画或人物画?宋朝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危害出之,下不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荡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意也。”另,《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庄子·天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敖倪于万物。”因此,山水画也就成了文人特别是在生活中、官场中那些失意的文人的另一个自我精神中的家园。
     陈功诗中的宋代画者正是这样一个在客栈宿酒的文人。诗中所写的“笔墨未干,画中山水已走失”一句,我不认为如晓寒深处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本意的“走失”。事实上那画还是在的,只是画者对那幅画的存在已漠不关心了,那是一种对那种山水家园失去了信心的万念俱灰。一幅不能让画者有所收益的画,一幅画了再画而仍然在生活上情感上仕途上一无所有的画,能有什么价值呢?假若天才的苏东坡或唐寅在仕途上一帆风顺,那哪里还会有《赤壁赋》?哪还有《桃花庵》?失落,让人心痒心恨心不甘,这是文人的自我阿Q精神和生存的动力。
     厌倦了俗世,那就画画,画山水画以寄情怀。如若连山水画也厌倦了,一个生不逢时或江郎才尽的文人,能够苟活于世的,除了酒,还有什么?为什么是酒?因为,酒能麻醉一个人内心的脆弱,在酒里,天大地大自己最大,要是没有酒,李白能写出《静月诗》吗?
       这里说到“月”,与陈功诗“长板凳上木纹蓄满月色”中的“月”是有关联的。古今多少和月有关的诗文,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诗的意象为什么要用“月”?因为月色的不黑不白!《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门......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而月色正是这样能让人得于平静去超象虚灵,养育创作的灵感闪光。也正是这样富于朦胧的不确定的月色,孕育了乡愁冲动的温床。 
  进一步,我甚至想,那书生并没有画画,那张宋代的纸还是一张白纸。只是笔墨初醮,心已冷绝。为什么这样说呢?——欲语,语还休,欲画,画无画。
  再进一步,你也想,诗中的人不是所谓的文人,而是作者自己!我不道陈功是否画画,但完全可以想象,在当今生活的压力下,语还休或画无画是每一个为生存忙碌者的一种心态。
但是,陈功的这首诗我不想纠缠在这里,因为我觉得“诗眼”是“来则去,去则来,来来去去,去去来来”这段。
  一般人把握人生的本质较迟,所以就推崇具有伟大创造力的人是先哲、圣人。大多数人对一个时代的生活的特殊脉搏,只是在当它开始失去其强度时,当它开始冷落时,当它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时,才刚刚注意到它,这的确是人生的一个悲剧。当然,更多的人刚是终生执迷不悟,那就连悲剧的角色也不配充当了。于是,我常对于的过往长嗟短叹同时又对此时何去何从迟疑不定。在一而再,再而三之后,我们剩下的就只是红尘中的一粒随风而去的沙了。而生命的顽强,和骨子里的那一点点不甘寂寞又让我们不停地思考着。这种思考的停顿处,就是李白《菩萨蛮》诗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和山水画中的那一处处的亭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家园的本质和原因。
  而精神家园是不存在的。如若存在,也只是在个人的主观意识里。在人生的入世与出世之间,我们有着太多的不相称心的命运。“来则去,去则来,来来去去,去去来来”,又何尝不是“得则失,失则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生命有多长,这种纠缠就有多长。于是,画已多余,诗已多余,只有希望在酒后能已是千年!只是那笛声中,还原了一个现实的清早,小二也还是那小二。  
  曾经看过一节尼采的文章,正好用到此处:摆脱人生苦恼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逃往艺术之乡,另一条是逃往认识之乡。尼采也是江郎才尽,用的都是一个“逃“字,可见生存之残忍。摆脱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琐碎之事,寻找到一个能安身立命的空间,这是所有人的梦想。而现实是,小二还在,晨笛仍然悠扬。于是我们只能把所有的理想和未能实现的希望,全都寄放在脑海深处某个隐秘小岛上,那个只有自己才能得以回归的家。
    又或者,我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和自己。
    陈功在诗里说了:“客官请回吧。”

附原诗如下(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a2fa80100bxjv.html):

 水

  作者:陈功

笔墨未干,画中山水已走失
一张空下的宣纸
挂在宋时某个客栈。酒下肚
长板凳上木纹蓄满月色
来则去,去则来,来来去去
去去来来
笛短声长,小二轻叹:一宿已千年
客官请回吧
发表于 2009-11-2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林兄妙解,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0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