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49|回复: 14

直面汤养宗的三十三个瞬间之(五):到达的盐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0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达的盐味


    每个人吃水果的方式都不大一样。比如说橙,我就喜欢在连枝处切开一片,露出硬币大的一小口,然后不断挤压,把汁液先吸到嘴里,而后顺着破裂处掰开,一瓣一瓣地吃掉果肉。阅读诗歌,我也大致如此。当然,很多诗歌是派不上这一招的,因为它们过于简单,少有的汁液就附着在皮囊上,甚至用手指就能直接刮下来。但汤养宗不一样,他的诗歌作品几乎都是饱涨的橙,面对它时,我得注意自己入刀的技巧、挤压的力度、吮吸的频率、吞食的节奏,如此讲究不是因为我有怪癖,而是因为我对营养的需求。比如汤养宗写于今年10月中旬的那首《盐》,如果不是吸食,也就很难知道橙所具有的真正味道。
    这首八行的短诗对于汤养宗而言是一次意外历险。在他此前的众多文本中,几乎看不到抛开一切而由典故或传说直接对接完成作品的先例。就这一点,足以显现汤养宗取材的随意度和高超的驾驭技巧。对于一个已经进入中年写作的诗人而言,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技能,那么他便是极其危险的,要么弄巧成拙,要么前功尽弃。而我们所看到的是,汤养宗不曾有过丝毫的顾虑,顺手拈来,把一个简单汉字背后所具有的巨大幻像铺在了眼前。
    从某个角度看,作为调味料之一的“盐”和油呀酱呀醋呀没什么两样,在这首诗歌尚未出现之前,“盐”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我们对它的熟悉程度让我们拒于言说。这也充分暴露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文化传统的过分依赖以及对事物的多重存在缺少必要的探寻。可以说,《盐》的面世具有深刻意义:首先,这标志着诗人汤养宗的创作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大胆地靠近物质,摒除常理,实现精神力量得以多重依附的可能;其次,它对众多诗写者是一种告知,停留于词汇表面的分行游戏不是诗歌,而是一种可笑的聚合;再者,《盐》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份量,它在流失,但总有沉淀。
    《盐》很简单,但贴近时它又变得无比复杂。说“盐”简单,是源于我们对物质的直观判断;说“盐”复杂是因为它在文本里无限敞开,以至于我们无法确认它具有何种真实身份。“那牧师对我说:圣经对我们的提醒 / 就是盐对味觉的提醒。千声万色、众口难调的人世 / 只有盐在看住我们贪吃的嘴巴。”这是汤养宗摆出的第一个故事,实际上它来自牧师的一次教化,和《圣经》有关,和人的活法有关。《圣经》倡导从善之功,它是高于人世的行为之本,是亮在身体深处的一盏桔灯,它的存在时刻提醒我们要多行善事,厚德载物,换句话说,人要有知善行善之根基,切不可纵贪为孽,损己毁人。这是一种至高的行为规范,汤养宗巧妙地利用指代手法,把《圣经》与人的关系互换为“盐”与味觉的关系,“盐”的出场更为直白地揭示了人应有的真正活法。毕竟,“盐”是主味,而“酸”、“甜”、“苦”、“辣”等都是附着之物,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当然,这一节中出现的两个“盐”,其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它们具有各自的身份,前者仅仅被视为可食用的晶体碘酸钾,而后者,它已有了多余的侧影,这能看住我们嘴巴的“盐”瞬间有了化身,它不被叫出,但它如同《圣经》里的辞条,有着暗藏的力量。而那“嘴巴”也不应被视为人体器官,而是脱离器官之外的一种欲望象征。显然,停留于词汇表面的文本是不具备功效的,它必然要有沉淀或隐藏,那样才有告知的力量,才对生活本身产生意义。我想,这是优秀诗歌必须具备的一个先决条件。
    “而我村庄的说法更霸气 / 某妇煮白猴在锅里,本地叫妖,妖不肯死,在沸水中叫 / 她撒下一把盐,像一个朝廷水落见山石 / 沸水安静了,没声音了,锅里的肉与骨头,都有了去处 / 我的村庄说:“盐是皇帝的圣旨。”这是汤养宗摆出的第二个故事,它来自于民间(在闽东众多县市都流传着“白猴为妖”的说法),和习俗有关,和人的夙愿有关。妖入锅煮,这是常人不敢想象的事情;撒盐制妖,这是常人更不能想象的事情。问题不在这儿,问题在于,透过这个事例,我们看到了“盐”的另一种身份,它像皇帝的圣旨一样,具有神秘的力量。汤养宗要告诉我们的正是“盐”的这种在场的力量,它能管住人间,让人世少一点动荡不安,多一点平和安祥。此节中亦有两个“盐”,前者“她撒下一把盐”中的“盐”仍指可食用的碘酸钾,那是一种我们可以认知的身份;而后者,“盐是皇帝的圣旨”中的“盐”又有了另外一种身份,那是我们无法认知的一种身份,它不是简单的调料,而被指代为某种神秘的力量。更确切地说,这里的“盐”也不是那能管住我们嘴巴的“盐”,它是更高的一种呈现,甚至已被提升,成为一种非物质的存在。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诗人汤养宗透过这种力量完成了一次理想主义的飞跃——“沸水安静了,没声音了,锅里的肉与骨头,都有了去处”,这是人们所期求的,也是“盐”味的一次真正到达。尤其要加以强调的是诗句中“锅里的肉与骨头,都有了去处”,这是一个“眼”,它是隐含深意的,代表着驯服,代表着一种回归,代表着善的不可制胜。
    其实,细心的人都能看出,第二个故事和第一个故事是互相对接的,但笔墨着力点不同:第一个故事可看作引子或铺垫,而第二个故事才是要害所在,可视为核心。文本中,“盐”的出场,都没有离开它的日常功能,作为烹饪与饮食必备的一种要素被引出,而后,它被虚化、被提升,成为另一种符号,而这样的符号又指示着另一种存在。我个人极其推崇汤养宗的这种技法,于物质当中摸到非物质的能量;于有限当中挖掘无限的感知。对于每一个诗人而言,这才是应有的章法和追求。
    末了,说句题外话,如果诗歌仅仅是用来读的,那么我觉得它还比不上说话,因为它的简单或浅薄,容易让我们忽略了生命本身所具有的重量。当然,诗歌也不应是超越生命的魔方,它不能让我们受到折磨,而仅仅作为一个道具,让我们在把玩中看到奇迹闪现的另一面。


附:汤养宗《盐》

那牧师对我说:圣经对我们的提醒
就是盐对味觉的提醒。千声万色、众口难调的人世
只有盐在看住我们贪吃的嘴巴。
而我村庄的说法更霸气
某妇煮白猴在锅里,本地叫妖,妖不肯死,在沸水中叫
她撒下一把盐,像一个朝廷水落见山石
沸水安静了,没声音了,锅里的肉与骨头,都有了去处
我的村庄说:“盐是皇帝的圣旨。”
(2009-10-16晨写于深圳某租房窗前)
发表于 2009-12-10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的透彻。提起来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可一读再读。建议作者,把几个系列全部发在一起,都放在置顶的那个帖子。以便让大家更好地阅读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写的精巧 又值得反复玩味。从深从浅都有可读之意。这就是工夫。
欣赏大评,同样给我很细腻的享受。挂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盐>也是倍受评议的诗,再来欣赏学习一下精到的评论.问好昌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甚至有些惶恐。越的大家赞誉的我越是不能进入,越是更加怀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排版上段落间隔一行,有利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xuexi  !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读,很感念这段诗评,无比透彻。好象我还未融通这首诗的妙处,却无比喜欢这段诗评的精辟。最初看到黑麻麻的差点绕过了。
继续学习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09-12-12 19:53 发表
诗写的精巧 又值得反复玩味。从深从浅都有可读之意。这就是工夫。
欣赏大评,同样给我很细腻的享受。挂这个
支持经天的解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俞昌雄 的帖子

诗写得好,评的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停留于词汇表面的文本是不具备功效的,它必然要有沉淀或隐藏,那样才有告知的力量,才对生活本身产生意义。我想,这是优秀诗歌必须具备的一个先决条件。


——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功夫在诗外,到达“盐”还需神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水准的诗和评,幻唯有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