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623|回复: 40

观云说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看见诗歌的方阵就如丛林,有彼此的交织、纠缠和生存的竟争,却从来没有谁去推倒谁。

高者如松柏,低者如小草。松柏不以高为贵,小草不以矮为贱。

小草从来没有说过:去吧,松柏。老松从来没有说过:去吧,小草。它们彼此地生长着,朝着自己的方向……

而那些该去的会去,该来的也必来。现实的喧哗与历史的沉静,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留在后人记忆里的,是名字、断章、摘句、全篇,对作者本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曾经为诗所做的贡献。

摇旗呐喊是人类的行为,也是他面对自然界的羞愧。

10.1.6

评论的自由,不是肢解诗人,或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曲解作品。

无端的升华与恶习的捧杀,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丑陋者的嘴脸。因此批评家所做的就是一个多重的忠实:忠实于对诗学的理解,忠实于所读的作品,忠实于读后的真情实感和可能的理论上的疏导与陈情。

没有彼此的诗人或彼此的作品,可以左右一个评论家的自由与原则。

10.1.8

[回哑榴:看来,做小草也是很幸福的。 ]

松籽成长的是松树,草籽长成的是草,这不是血统论,这是物种的属性。而在它们萌芽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观云忘我就是一棵不名的小草。

10.1.8

《现代分行》的命名
任何时代都可以称自已的诗作为现代诗,那么我们怎样从形式上去区分它们呢?我选择了当下诗歌最具特征的分行。没有分行当下的诗歌便无法阅读。所以从诗体上我命名为分行。而不用时间段上的现代去命名诗体。
  多年来我一直困惑于“现代诗”这个命名,虽然在广泛的阅读中,发现了它在语言文体上的最鲜明的特征也许是它的唯一特征,于是我较早地提出了“现代分行”甚至用分行来代替诗,但那是在传统诗学的框架下对现代汉语诗歌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不断膻变的一声叹息。或者说多少含有轻视的成份,而在我们的实际阅读中,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字作为诗在无韵,无规则,无标点,甚至在无体之中的自由书写,所形成的客观存在又在不断地挑战着我们既往的审美观念。
  分行无异于句读,它使阅读的过程不断产生间隔,而这种间隔就产生了特殊的节奏感,让思维在短暂的瞬间形成思考,审视或感受。诗,这现代的分行,终于将我从困惑中解脱出来。成为一种自觉自由的写作方式。当然我更不敢否认人们对于新格律诗的尝试与写作,因为规范的语言模板一直是我们所期待的。
  当下的分行写作,我们几乎已无法分清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叙事或哲理的。它们是一种综合,这种综合包含了诗的一切元素,使我们很难判断与取舍。阅读和批评的指向也就当然地无所适从。
  诗从整体上讲是局限与局部的完美,它不可能概括或包裹一切,不要说一首二三十行的现代分行,就是被称为史诗第一人的苻马,他的《伊里亚特》也只描述了希腊民族包围特洛伊十年中最后五十天的故事。为什么说到史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苻马,因为他《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第一的不是史而是诗。(供参考)09年6月

补充说明:

又及

当下的一些诗歌写作,行的独立已受到挑衅,其排列体现为“行的破碎”从整体上看,行是存在的,但在独立的章节里,行已经被肢解。所以,分行在当下很难成立,诗的写作实际上已迈出了形的最后一步,只是还维持了分行的假像。

10.1.9

诗人创作的目的是一方面,有没有读者是另一方面,但我们毫不回避:创作与阅读的直通,恰恰是文学的最基础的常态,没有这个常态,创作与批评都相处于一种别扭之中。

2010-1-15

批判历史是人类多么愚妄的行为,因为后人再也无法还原当时的背景。所以现实的批评或许不定正确,但它也为将来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2010-1-16

让我们来一次形式主义吧!

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在寻找形式的区别,植物,动物,人。男人,女人,老人,成人,小孩,少年,青年,已婚,未婚,离异……并于意识、无意识中将其归类。

或者,诗的创作有如活生生的人,那样与众不同,那样自以为是,以为别具一格,而最终才发现:我不仅和我的兄弟姐姐、和我的近邻、族人、老乡,和同种、同属,甚至和我的远祖也没有什么不同。存在的只是时间之差。我为我的“独特”所付出的一百倍的努力,结果也不如他人只轻声地咳嗽了几声,就轻易地得到了回应。

形,就是那么的不可抗拒。万物以其形而储存了内容。因此当诗在粉碎了形式之后,诗的内容便成为流水、空气和沙尘,成为风,成为人不可捉摸的浑然之象,而你却说:我是盲人。说不认识或不愿意认识你的人都因为眼盲。

我无言了……但我却认识了过去,认识了比你更长更久的时间,认识了比你更大的天象,认识了比你百倍的诗。他们于形式之中,他们分类了。你说:“这是过去,而我是现在,属于未来者。未来也会为它分类。”

呀,多么妙不可再言啊!“属于未来者,未来也会为它分类。”于是,从现在起我们得认清珠子与鱼目的区别,认清水晶与玻璃,认清碳的不同结构所形成的物质的区别。认清形式的重要。让我们来一次形式主义吧!并尽可能地复制它们,而不是因为唯一而无法归类。

                       2010-1-18于中成

题材、主题与诗没有必然的等号。但题材、主题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构成了诗的基本的质地,也止于此。所以必须由诗人划上等号。

2010-1-20

当下诗歌初探

这里的诗歌当然更主要的是指诗,尤其指当下的汉语诗。

1、割断联系

如果这个假设能够成立,那么当下的诗就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全新得没有任何记忆,没有可比性和没有参照物,每一首诗都是崭新的,若干年后它们会被反复复制从而成为形式。

2、时间指向

当下的诗歌应从什么时候算起?最佳的答案就是今天,是你的诗产生的那一时刻。如同没有过去一样,当下的诗也没有未来,只要人类的创新意识还在实际地主导着诗的写作,只要自由还在无限地的扩张,只要诗还没有从诗人的手中成就他人的需求,那么上文的复制就只是一种假设。

3、分类

当下诗的分类不是理论上的也不是时间上的,它是同一个时段的空间。因为在本质上当下的诗和时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个诗人都想把自己作为诗歌的起点,只有那不写诗的人在诗的长河中认识诗歌。

A、散文

我这样说没有诋毁当下诗歌的意思,因为当下的诗歌事实上就是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甚至议论文、杂文和说明书。它们所求的就是抒情、叙事、议论和说明并到此为止。它们的文字体现为记录的功能。而这一切的功利性是那样的明显,全然不顾诗性的曲线。

B、小说

一个比之散文更复杂的结构呈现在诗中,一个鲁迅式的对小说的定义,完全地解剖在诗行里,诗人成为广义的万能者,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第一人称的写作与小说的第三人称相比始终显得单薄。诗人企图建立自己的立体形象——诗人高于诗之上。

C、独白

戏剧在当下诗中,还没有形成一足,它的戏剧性在单一的分行里没有挪腾的空间,人物难以在多重的情境中展示自己,因此更多的诗人选择了独白——这一戏剧的语言之一,并旁若无人。

D、摄影
单镜头或多镜头并由此构成幻灯片。它们不能成为电影也不是电视连续剧,缺少内在的情节与冲突,形成了事实的单调与图片展。

E、建筑
由于网络排列的便利,使图象诗更成为一种可能。文字成为砖瓦,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拆开来实现诗人愿望的排列。从而表达形象或抽象的主题。

F、速写
没有比这个更令当下诗歌丰富多姿的线条式的书写。

G、交响曲
难怪有人将音乐家归为诗人,尤其重交响曲。因为相当数量的诗篇所复杂出来的确实就是一部部交响诗,浑然了几乎所有的音响。使其小夜曲式的独奏已难再现。

H、舞蹈
是独舞吗?当然首先是独舞,然后是二人转并最终演化为街舞。肢体的语言和跳跃同时在诗中出现。莫明的节奏和听不清的歌词的伴唱。

I、神话和游戏
不仅是作者的心态。虚拟成游的内容也会突然间插队诗中……成为游戏的补充。

J、诠注
如同学者对所学的专注,诗人的写作也成一种笔记的形式,成为学识的堆积。主要来自于宗教和传说。

K、新闻简报
诗人就是记者并且是忠实的记者。遵守着新闻的规则。

L、小结
总之,除诗之外的一切文化因素都构成了诗,并反复地以诗的名义出现。

4、标志

分行。如果当下的诗歌取消了分行,那么可能令所有的诗人都不敢再称自己的创作为诗了……所以分行是当下诗的唯一标记,并且被有意识的常常破句分行。

5、结构

说当下诗没有结构,那肯定是错误。主要的为意识流和随心所欲。

6、本质

自由。自由地书写,自由地命名。并自由地肯定和否定。无论得失,诗人以自我为中心。

7、总结

割断了诗的过去,我们将会对当下的诗歌产生认识的飞跃。

——作者张三阳写于中成

诗陈述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和评判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诗人思想的过程。

在三阳所列的诸多分类中,其意是说一切的文艺形式都有了,唯独没有诗。那么这里的问题是不是读者首先就局限于诗表面的文字而把它们只当散文、小说来读,而忽略了诗人肯定和否定的态度呢?而这种态度不正是中国诗的根本:诗言志吗?人各有志。说的就是每个有都有自己的志向愿望。因此,当我们在阅读那些文字时,是不是也应当思索一下它们的所指或能指呢?而不是被它们表面的文字所俘虏。

诚然,如果你(读者)新颖于诗人的陈述而不能比其有清醒的认识时,你(读者)确实无法明白诗人到底在说舍?

2010-1-24

总是为诗做一些莫明的思考。
诗是思想的,诗是生活的,诗更是艺术的,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应当是可以通众的。

人与人之间没有天堑,没定谁比谁更聪明,他们的技能来自于后天的实践与积累,来自于天时地利人和。

阅读的障碍,不是不懂——不懂可以外行地看热闹;阅读的障碍,来自于过往的阅读经验。但是,越过了这一障碍,那经验便又成了打开今日之门的钥匙。

2010-1-25



[ 本帖最后由 观云忘我 于 2010-1-29 21: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的自由,不是肢解诗人,或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曲解作品。

无端的升华与恶习的捧杀,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丑陋者的嘴脸。因此批评家所做的就是一个多重的忠实:忠实于对诗学的理解,忠实于所读的作品,忠实于读后的真情实感和可能的理论上的疏导与陈情。

没有彼此的诗人或彼此的作品,可以左右一个评论家的自由与原则。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观云忘我 于 2010-1-8 15:00 发表
评论的自由,不是肢解诗人,或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曲解作品。

无端的升华与恶习的捧杀,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丑陋者的嘴脸。因此批评家所做的就是一个多重的忠实:忠实于对诗学的理解,忠实于所读的作品,忠实于读 ...

我就经常说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一直说得很在理,我也相信:道,法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洛 于 2010-1-8 15:39 发表
观云一直说得很在理,我也相信:道,法自然。


是一个开始,请阿洛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雪飘扬 于 2010-1-8 15:08 发表

我就经常说真话


可惜,有人就专拣好听的说。

其实,如果诗人在真情,而评论家确实只在实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做小草也是很幸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观云忘我 于 2010-1-8 16:26 发表


可惜,有人就专拣好听的说。

其实,如果诗人在真情,而评论家确实只在实感。

恩,就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端的升华与恶习的捧杀都是对诗歌的一种损害.
客观的理解和深入才能真正探索和揭示出文字内部的秘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0-1-8 16:27 发表
看来,做小草也是很幸福的。


松籽成长的是松树,草籽长成的是草,这不是血统论,这是物种的属性。而在它们萌芽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观云忘我就是一棵不名的小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0-1-8 16:32 发表
这个,这个,是不是应该在理论版比较好?


这还构不成理论,只是接近于自由体诗的另类写作。

问好堰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9 0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