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663|回复: 40

鹰读大厅之《一周精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期的精华较多。除了无哲、健如风是单首诗歌被精华外,其它都是一组诗歌的精华。阅读起来已经非常累。评论的艰难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只能反复挑选其中具代表性的诗歌拿出来做点评论。再次呼吁大家发诗歌时不能再这样一堆一堆地发了。斑竹精华或置顶时,也请注意三篇以上的诗歌(组诗例外)不允许再精华或挂起。

目前尚在首版阅读中的精华帖没有收入这次评论。


《旧石器时代》
   文/炉子

在一个遥远的世代
数轴上距零最远的一点
我可以乘坐马车


或者是超光速飞行器
或者是扇动天使的翅膀


我进行这一次
无时空真实的远游
携带一纸书卷
一江烟愁
抵达我隐居的星球


和家园说再见
和战争、污染物
以及能刺伤我的
忧郁的往事


遥望1光年远的陶氏渊明
40光年之外的卢梭与高更
他们拥有自己寂寞的星系


朝露和稻禾

我要建起自己的房子
用矿石、真趣、陈旧的理想
我要种下相依为命的种子
排列天真的元素


如果他们能组成枣树和牵牛花
我愿坐在花下


绕着恒星
度过岁月



炉子在大厅将火烧得旺盛时,我大多阅读的是他精准的点评。他的诗很少能够读到。再读他时却已经是三年以后。论坛的风起云涌让我们这些老一点的会员已经可以感叹时光的无情穿梭。

这篇诗歌呈出一种后浪漫主义文字的光泽。传统的浪漫主义想象的大胆、旖旎和上天入地几乎养育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诗歌文明。上论坛之初,我也曾经将“星球”和“宇宙”作为自己寄予情感的载体写过一篇《你是否支起身,在月里张望?》,但我那篇从语言和手法都是传统的、守旧的。炉子这篇一任想象的天马行空,又添进去一些属于我们琐碎生活的平常意象。浪漫的神话空间和朴素的生活场景,这种真实又奇妙的对比,让文字产生了非比寻常的美感。同时新颖的叙述技巧的利用又让离我们平常人很远的诗歌读来亲切、可人。

不足的是情感的淡化处理让诗歌少了一些共鸣点和穿透力。


《 你说起桃花 》
   文/健如风

你说起桃花,雨就落下来
一滴一滴敲在心上
湿了归路
你在远方兀自笑:
又是春天了
你说,妹妹快回家

我该怎么说呢
二月的风,吹乱青青红红的句子
折不进诗笺
我不敢答应,不敢唤你
怕一出声,这个春天
就再也拧不干

这篇文字初读时最打动我的是那种虚化的技巧和不事雕琢的自然天成。能同时做到这两点其实是很难的。

桃花让人想到那种粉色的情事,雨让人想起泪水。文字在写诗人的脑袋瓜里产生时可能原初的语言是:你说起那段情话,我泪就落下来。这里健如风巧妙地将真实的事情用“桃花”和“雨”虚化了。带来了别样的美感。

第二段将小女子话语的软媚继续发扬下去。“二月的风,吹乱青青红红的句子/折不进诗笺”,这里面“青青红红”几个字用的妥帖、奇妙,令人赞叹!句子用青青红红来定语,让人联想到春天色彩斑的花朵。“吹乱”二字又将这一切静态妖娆了起来。而这些又只是写作者的一段情绪虚化后的美妙呈现。等于一般人要用三到四个联排比喻才能说清的一段回函。

“我不敢答应,不敢唤你”,小女子面对爱情到来时的羞涩和慌乱在这两句里细腻、真实的涌现出来。又是怎样一个美好、如画的心境。

“怕一出声,这个春天就
再也拧不干”

春天拧不干,拧不干的其实是泪水。这里“泪水”又虚化成相对更为丰饶的“春天”。与第一句的“雨”,一起笼罩在这一篇“青青红红的句子”上面,形成了别样纷飞的情感空间亦增加了意境的优美和丰盈。

文中的“敲”字,我原来感觉也有些用力,失了自然。键如风解释是为了增加那种“惊心”的感觉。想来又有些道理。其它字目前好象还无法取代。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3-9 13: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L,我怎么看不到你?》
      文/轻轻离人
  
又到了晚餐时间,L在七色盘子里摆上
地球仪、玫瑰花瓣、火腿、三分夜色
她的天堂无所不在
风的速度减缓,尘世静美
  
L拿着一束光,声东击西
可她连一扇锁着的门也打不开
于是大水漫过来
风儿完全消逝
熙来攘往的人群上下漂浮
黑夜没入一棵柏树的纹理
而我再也看不到 L
晃动着耳坠,风情万种地走过
小小宇宙的样子
  
2009-5-30


离人的这篇已经不是传统的平面写作。她虚拟了一个真实的空间。让宇宙万物都带着情感走了进去。虽可能会有点拥挤,但却意象丰盈。是我一直推崇的那种立体化写作。就像我们原来的黑白电影,现在又加进了色彩,加进了科幻,加进了音乐,加进了蒙太奇的不同剪接、组合的手法。原来简单的故事描述现在已经更具可观性和感染力了。

这一点其实也正是传统诗歌和后现代诗歌的本质区别之一。

读这类诗歌一些已经习惯传统手法的人可能会不太容易进入。你要学会找她的主线、找她的诗眼。有时题目或者最后一句、最后一段往往就是她的诗眼。诗眼就是作者最想表现的主旨所在。

这篇文字的主线就是“晃动着耳坠,风情万种地走过”的“L”:L在用餐;L试图打开一扇扇门;L被自己的思绪或者涌来的大水、黑夜淹没。——“我”再也看不到。而看不到后面的理解是歧义的。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会有不同的理解。已经不需要歌者自己去解说。

离人这篇的诗歌技巧是:上天入地的广大意境和个人情绪的巧妙融和形成的强烈对比。不足的仍是情绪没有在黑暗的那一片角落豁然地明亮起来。让我们触摸到那一片深藏的情感的闪电。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3-8 1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月亮和她的反光 》
     文/无哲

1.灯盏
久悬夜空的灯盏,风吹不灭
如水,如银的微光
顺着枝头泻下,堆上我的掌心
经年过往的暗色
被反复锁进角落,或洞穴之黑
有人在微光下奔跑
赴约的灵魂,与影子一起
被随身携带

2.像手指
微光幽幻,涂上美人的手指
美人拂开轻掩的窗子
与一支红烛相逢
烛光与月光,重叠于红酒的杯沿
万千皎洁不是梦的入口
今宵醉卧的,是一片月色

3.河面
冰封的河面今夜退出静止
月色和她的反光
沿河面冰层,向暗夜的远处漫延
冰,因为月光的到来
削薄了昨夜的厚度
找到幽径的月光深入水底
帮助潜行的鱼,摆脱暗流的尾随
在月光里游动的鱼
不肯入眠的一群

4.寒光
那柄注入热血的利剑
寒光刺眼,急躁源自一只手的舞动
直到落叶纷纷静下来
直到月色浸过剑身
逼人的锋芒,被剑鞘隐去锐气

5.山峦
天色暗下来,山峦蹲下来
为石头御寒的草木
替兔子掩起洞口,替翅膀收回飞翔
月光下的山峦没有停止延绵
石头们堆起的暮色轮廓
清晰了旷野上的灯火

6.月殇
草叶上的浮尘被月光涂去时
月光正为今夜的污秽举行秘密葬礼

7.不一样的月光
都市的月光表情丰富,像夜里的水晶
被月光穿透时盛开的高贵面孔
乡村的月光单薄,未能及时绞杀贫穷
月光陪伴的那个孩子
正在牧归的路上

2010.2.27

无哲的这首让我一改对他原本的观感。这个粗旷的男子,用“细腻入微”几字去形容他的这篇关乎月亮情色的文字竟然一点也不为过。写月色、写月光古今中外但凡文人都会自然地去描摹。所以这样的题材如果写不出新颖一定是败笔。如此文章落笔之前的酝酿、构思、立意是尤为重要的。

无哲题材上的选择是平凡的。主要是描摹春寒料峭时,月光下的丰富物象——从城市到乡村、从河流到山峦、以及诸多个体融入月色时表情丰腴的情感景像。立意缺少高深。取之平凡却又有着犀利的不凡刀尖和工笔。大多章节读来都充满韵味和意境。又富有象征派诗歌那种古铜色的音乐的光泽。

这样的文字需要你收起翅膀,静心地去品味、阅读。

耐人咀嚼的文字反倒不需要你的解析,阅读的人自然地会潜入纹理,一直深入下去。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3-8 10: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正午 》
  文/海媚

最安静的,是植物接触植物的声音
我真想在上面跳一跳
或埋头哭泣一会
之前,我蜷缩着脚
茅草蜷缩着另一只脚
每一节草根都纠缠在独立中
每一寸茎都保留着被割到的声音
我不是身负割草机的人
我俨然是草
跟着草丛俯仰,又随着风死去活来

这是在一堆诗歌中反复阅读,挑出来的一首。整体的感觉海媚的这组诗歌有一些密集。几乎没有空间。这也是叙述类手法一个显而易见的通病。因为线型的叙事机构无法构造好诗歌的空间。但这样的手法目前又在网络极为盛行。已经到了不用这种手法就会被归为落伍的传统诗歌的地步。不能不说是网络诗歌的一种盲从和悲哀。

叙述性的诗歌之所以流行也有它的必然。诗歌是需要静心、甚至全部身心去阅读的。否则就不容易进入。所以在文学中千百年来它都只是小众。而散文是广被大众广泛阅读的。而叙述性的诗歌其实就是浓缩的散文的结构,所以阅读起来会更轻松、更惬意。而且一些高手又将语言做的新颖、富丽、生活。但缺点是有句无篇。阅读完了,一切又都放下了。不会给你留下什么。因为没有空间,你随后即被踢了出来。古语有云:以词害意。也是这个道理。

如何让这叙述性的诗歌语言的技巧运用在现代诗歌的创作上,倒是一个很好的值得探索的课题。

海媚这篇抓住草“随着风死去活来”的外形特质。将自己巧妙地移情过去。合二为一。相映成趣。这一点还是值得人学习的。


《 不开花的树 》
   文/俞昌雄

在高耸入云前,这棵树
要收回那在人世间行走的影子
很多人都看到了,它不开花,或者说
它根本就不会有自己的果
我也看到了:它攀援!学着人群中受难的那一位
踮起脚尖露出自己的脸
不要喊它的名字,也不要偷偷递给它
雨水,这和梦中的想法是一样的
半山寺里的和尚有一天会
路过这儿,取走少量的叶和旧时光
还有我不小心刻下的名字
把它们变成一粒种子
种在陌生人脚下,或直接送入云端
看那奔跑中的大地如何在一棵树的血里
注入,另一棵树的魂灵

2009.12.13

这是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立意高远的文字。不确定性的描摹让文中这棵“不开花的树”赋予了诸多象征性的唇语。

它是一棵清高的树?以至于“在高耸入云前,这棵树要收回那在人世间行走的影子”,“它不开花,或者说它根本就不会有自己的果”;“它攀援!学着人群中受难的那一位踮起脚尖露出自己的脸”这些细腻入微的着于型却潜于心的灵魂刻画,让这棵树的特质一下子生动形象起来。


“人群中受难的那一位”又指的是谁?耶稣?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抑或那位舍身就义的佛?或者先烈?歌者没有明说,又让诗歌发生了诸多歧义。但后面半山寺和尚的出现让我们或许有点清晰这位受难者应该是属于佛之类的,或只是一位当地寺庙里久远的传说。作者看到这棵寺庙前树时引起的一系列感悟。然后将自己的魂灵、精神附着在这棵高耸入云的树上。借以抒怀。


然而这种抒怀却是现代的,新颖的。引入了叙述性的技巧,又照顾了思想、空间。一篇值得称道的上乘之作。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3-10 19: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醉之夜 》
文/柳重烟深

酒醉的你 酣睡
腹部裸露
我轻轻的搭上毛巾
以爱人的嗅觉
母亲的眼神 注视
你脸红到了脖子
青筋涨突 此时你的夜
刚好25岁 在烈性中
一呼一吸的颤抖。。。

我的夜 被你凝结一方
充值酒的甘醇 倾注入杯  
伴着呼噜 自杯口涓涓外溢
我看见了紫红的潮汐。。

拉上窗帘 屏蔽月光
被局限的二人之夜
浓了又浓

有古语云:文如其名。柳重烟深的这首诗就如她的名字,幽深、娴静。有着独特的气质和意境之美。诗歌用简洁的女性的字将母亲的情感写得柔软、生动。恍若世外。特别是收尾处异常瑰丽:

拉上窗帘 屏蔽月光
被局限的二人之夜
浓了又浓

让我看到了传统诗歌令人久久徘徊、迷恋的空间之美。

第一段处再虚化一些会更好。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3-8 23: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精华就是精华!无论从哪个方面考究都无可挑剔!
鹰兄的分析也精准而有新意,或许深化了诗歌原本张扬的主题,或者进一步开掘了诗意。
还是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精巧到位。这个要挂起来。期待鹰继续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哲那几首确实不错。点评得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纯的,评是精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进来学习首席的点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那些写着让我们不知所曰无所适从的高贵诗篇的伟大诗人们来看看我们这些卑微的草根一族写的卑微的诗歌吧,那些什么梨花体什么下半身什么口语诗的大诗人们来读读这些卑微的人写的卑微的诗歌吧,是否会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
我从不自大,但我不能不说,这些诗歌以及它们的主人可以毫不羞愧地和那些大诗人以及他们的鸿篇巨制站在一起!
有点激动,请鹰兄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学点,受益点。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鹰评,一并问好各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鹰真是个好老师,解析的很细致,我要慢慢细读呀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鹰眼看诗,诗别样。
大厅周评,评非常。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0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