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50|回复: 11

一日杭城满桂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哪一座城市可以像杭州这样,因一座湖而享受到如此多的盛誉。


并不能说杭州得到了上天特别的优待,很多城市都如杭州一样,在偌大的城中拥有一座汪汪粼粼的湖。南京的玄武湖,武汉的东湖,扬州的瘦西湖,都是很有名的。可是唯有杭州,城与湖的命运,才结合得如此的紧。或许可以说,没有玄武湖,南京还会是六朝金粉的南京;没有东湖,武汉还是楚天开阔的武汉;没有瘦西湖,扬州也还依然会是“天下明月共三分,独有二分在扬州”的扬州。可是,如果没有了西湖,很难想像杭州还会是现今这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城因湖而盛,湖则因荷而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笔下的西湖,是荷的世界。春天,小荷初露,如湖面泼洒的一点一点淡绿的晕痕;夏天,亭亭如盖的荷叶,粉红白嫩的荷花,交织成一幅明媚的画布;秋天,荷花虽逝,而荷叶依然翠绿,点染着波光漾漾的湖水,叶与湖相映成趣;而冬天,枯瘦的荷梗在波光的映衬下,则有着一份萧疏的瘦硬之美。


湖中有荷,便不管浓妆抑或淡抹,都那样惹人喜爱。难怪小时候父母们从集市上买的西湖图画上,十之八九都是一角灰色的屋檐下、一丛蓬勃绽放的荷群。若我们做个有趣的调查,询问外地人提起杭州便会想起什么,十有八九的回答必是西湖吧,而提起西湖,则十之八九的回答又必是西湖之荷了。


以荷来做这座城的代言,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一直以为杭州的市花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荷花。

可居然不然。


来杭州后,有一次偶然听一位朋友说起,杭州的市花是桂花。顿感诧然,杭州的市花居然不是荷花么;在杭州,居然有别的花能抢得了荷花的光芒么。

可杭州的市花是桂花而不是荷花,这是确凿的事实。

去年九月底的时候,从上一家公司辞了职,没有马上找工作,而是背了个小包回了曾短暂停留了四年的重庆,又去了自贡见一位同了四年宿舍的兄弟,回重庆后又同两位好友一起去了趟九寨沟。待十月二十左右返回杭州,已是习习的秋风吹拂,离开前的暑热已消散无遗。而夹杂在习习秋风中、拂之不散的,便是浓郁的桂花香。


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一座城市被花香包围的景象,不管走在哪条街道,不管是在哪个角落,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意,唯一的区别只是或浓,或淡。人行走在城市里,便如漂浮在弥漫桂香在空气中,似乎连衣襟上、肌肤上、甚至是那发梢上,不经意间都将沾染上一层薄薄的桂花露。


中国人对于桂,素来的宠爱,其实是并不亚于荷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桂之弹压西风擅众芳,都很合乎中国人对于高洁品性的礼赞与追慕,所以夏日赏荷,秋日赏桂,历朝历代就是那些文人雅士乐此不疲的事。


明月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说到桂花,中国人自然而然地便会想起明月,想起一轮明月皎洁地高悬在空中的中秋佳节。农历八月,桂花与中秋相伴而至,桂香与思情相酬而唱,历朝历代,这一缕缕桂花香,那一片片明月光,也不知让多少天涯游子醉倒在它们的怀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千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建该是在怎样的一棵桂花树下,遥遥望着那明月下的故乡呢。而今,诗人早已杳逝,那曾倾听过诗人感慨、吟哦的桂花树,想必也早已化为了红泥黑土了吧。唯有那一轮明月,依然年年中秋日、皎洁如唐时,用它洁白如霜的光、照耀着这九百多万的山山水水、村村镇镇。


曾站在桂花树下,细细寻找那一缕楼桂香的来源。淡黄的桂花,细而密,并无太多的可观之处,别说与牡丹芙蓉这样鲜艳夺目的花相比,就是和野菊幽兰这些原本就很内敛的花相比,外观上也逊色许多。原来,这受尽人间宠爱的桂花,竟是如此的平凡么。然而当一夜秋风起时,那空气中飘拂着的扑鼻而来的浓浓淡淡的桂香,却又丝毫不让人觉得这花是平凡的,难怪古人要写诗感慨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这看似平凡的花,竟果然是从月宫中移植而来的吧,要不然,这小小的花里,又如何能蕴藏着那么多的馥郁呢。


杭州的赏桂处,自然当以“满陇桂雨”为最佳。满陇,也即满觉陇,自明代起就是杭州观赏桂花的首选之地,也是新近评选出来的西湖“新十景”之一。目前满觉陇内中栽种有桂花7000多株,每至金秋时节,则见满陇桂雨桂花盛开,秋风抚动之时,浓密的桂栗纷纷而落,穿行于桂树下,有如行走在桂雨之间,沐雨披香,其间意趣,真非浅陋之笔墨可以一一表述。


去年十月的时候,我曾于满陇桂雨游玩半日,犹记当时,方一下车,扑鼻间已是浓浓桂香,待至愈行愈深,则桂香亦愈发浓烈,等到要返回的时候,甚至感觉自己的身上也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香雾。唯一可惜的是,游玩是当时的下午,若是晚上游玩,行则有月光相随,卧则有月光相覆,眼可不必视花,鼻自可嗅其臭,势必比白日游玩更要增添几分情趣。若更有一二好友,就着月光温一壶清淡的花雕,剥几碟自家煮的盐水花生,其情其景,则想必飘飘然若御风而行之仙矣。


今年的桂香,似乎也还是十月才渐渐浓起来的。国庆节的时候,沿着上海无锡昆山匆匆兜了一圈,上海的外滩与无锡的鼋着渚,都不如想像中的好。倒是在昆山等车那几个钟头的间隙,去了位于昆山市内的亭林公园转了一圈。公园内有一座并蒂莲池,西湖的荷虽多,似乎并蒂莲却并没有,或许是有的,但我没见到过。只是早过了荷花的时令,池中只剩下簇拥着的半枯的荷叶,虽然池子旁边贴着几幅并蒂莲的摄影作品,终不如实物来得吸引人。但甫一进公园时,鼻子里就吸起来的一股淡淡的桂香,着实让人欣喜,等穿过并蒂莲池再往前走得十余步,便见一座桂树林赫然在目,而在往前走,一路上小径两旁,也都零零散散地种植着或高或低的桂树,整个公园,全笼罩在桂花的香味里。


待回到杭州,才恍然发现杭州亦已开始笼罩在或浓或淡的桂花香里,而这浓浓淡淡的香,在国庆前似乎还没有的,让人觉得,那几乎有着“一日杭城满桂香”的神奇。


今年的中秋,按阳历换算过来是九月中旬,那时的桂花,似乎并不浓烈。刚才偶然在网上看见报道说,上海的桂花,近几年的花期明显比过去晚了许多,而杭州的桂香,似乎也都是在十月之后才日益浓郁起来,由此推论,桂花的时令与中秋日,似乎一年比一年隔得远了,这大约是因为随着气温的升高,夏日愈长冬日愈短,所以桂花的花期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往后延迟了吧。


但愿不要有一天桂花要等到十一月十二月才盛开,那样虽然花香依然,可是总不如花期与佳节同至,赏花与赏月并行的乐趣来得多,来得深。
发表于 2010-3-1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曾置身杭州城浓郁的桂花香里深深陶醉过。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大自然似乎是有些乱了脚步,迟了花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推荐
从开始的常识性认识,到转,到对转的多角度论据支持,再到最后来的因气候而生的些许意外和感慨
行文华朴风茂,丝丝入扣,极富耐心。隐现作人大家之风
看好兄弟,先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嘿,你一写散文

我就崇拜。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花,确是杭州的市花。两种市树,一桂树,一香樟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是天堂,当然要蟾宫折桂了。这是原因之一,我去年到位杭州时,就是这样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香樟

我们年时在杭州一山园里,竟然背了一树杆回来,嘿,现在叉着腊肉呢:)

代莫遇问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与月渐远,确是一憾。莫遇啊莫遇,因憾生美,倒是另一种意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10-3-13 20:31 发表
好文。推荐
从开始的常识性认识,到转,到对转的多角度论据支持,再到最后来的因气候而生的些许意外和感慨
行文华朴风茂,丝丝入扣,极富耐心。隐现作人大家之风
看好兄弟,先亮

天空有荐,精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桂与荷,也是我挚爱的。来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3-13 21:23 发表

天空有荐,精华了!

这个精华,值!严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因湖而盛,湖则因荷而美。

美丽的人间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