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只眼

[灌水] 【半只眼看诗】只开刀不缝合,怕见血者勿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峡  谷

谁家的放牛娃
黄昏牧归
一记稚嫩的响鞭
打在苍老的山脊上
拉成一弯深深的峡谷
一道伤口

山风洗涤了多少年
雪水冲刷了多少年
某年惊蛰
沉默的峡谷终于忍痛
让一支探险的人们穿行
他们的润湿的呐喊
和着疲惫的开心的笑
刺激着
峡谷的每一根神经

谷雨过后
泉水滋润着泥土
绿色挤满了峡谷
这道风干的伤口
悄悄地愈合了
===================
【半只眼评】说说第一节,牧归,应当很惬意。至少牛是很惬意的。但是接下来显然不对劲了,“拉出一道深深的峡谷”。我问你,你是让牛吃草,还是让牛去干活?假如这道峡谷不是牛犁出来的,仅凭你“一记稚嫩的响鞭”就能抽出来?哈哈。我怀疑我看错了。
后边也是可笑,既然这道峡谷是伤口,你愈合得了吗?峡谷合拢了?
这首诗大概是赞美退耕还林政策的,但是绕的费劲。语言平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6-21 00:21 发表
旧作一首,是否磨刀石,试一下吧。

生气不?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0-6-21 12:33 发表
阳光真勇敢!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6-20 23:37 发表
支持一个……

把头伸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6-21 14:10 发表


好不容易没杀死


死猪不怕开水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6-21 20:22 发表
峡  谷

谁家的放牛娃
黄昏牧归
一记稚嫩的响鞭
打在苍老的山脊上
拉成一弯深深的峡谷
一道伤口

山风洗涤了多少年
雪水冲刷了多少年
某年惊蛰
沉默的峡谷终于忍痛
让一支探险的人们穿行
他们的润湿的 ...

呵呵,退耕还林政策比这首晚了好些年。1994年穿越河北涞水的野三坡,回京所作。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6-21 20:24 发表

生气不?哈哈

有啥好生气的,灌水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逻辑不错,感觉。但文字的东西,好像不应该如推理这样严谨吧。在理论版读了你的评,有这样的痕迹。诗歌应有它本身存在的基础和规律。如果非要按生活的常理来指导着写,我还真不知道怎样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6-20 23:55 发表
图2《阿雅》

阿雅喜欢侧身在窗前
东墙便有了美丽的剪影。

她常低声呼唤塘荷
就像满月下凉爽的风
像整个夏季抚摸那里的一切,
荷花就一直醒着。

我的身影已淹没自己
试图漂浮起来,去寻找
一个单纯的声 ...

哈哈
半只眼的无形资产从这里累积

摄影/曙东方
20前方妖雾又重来.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6-22 03:03 发表
你的逻辑不错,感觉。但文字的东西,好像不应该如推理这样严谨吧。在理论版读了你的评,有这样的痕迹。诗歌应有它本身存在的基础和规律。如果非要按生活的常理来指导着写,我还真不知道怎样下手。


沙沙,你基础还行,别听我打击,我就是以打击别人为乐的,职业病。
写诗要是理性的话必须有逻辑,但感性路线可以跟着感觉走。文无常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曙东方 于 2010-6-22 09:48 发表

哈哈
半只眼的无形资产从这里累积

摄影/曙东方


你很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顶,接生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败家子,兼题李飞骏式的变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有才人,我只有羡慕崇拜,自己不会写诗,想把自己摆在你面前,让半只眼君品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在心情,等你不去,帮我掌掌眼,快呀!

准备用于书的后记:最美的花



                          最美的花


   龙年生人,长大了未必是龙,比如我。
       高原、峡谷、绿树、小溪,拥挤的市街和落后的酒文化、古朴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本土稍显脾气火爆的待人接物,总是让我在喧嚣之后、尘埃之中,不断调适自己,才得已格格而入,继续怀揣梦想。
  我最早居住的县城,多山少水,数得出的那两条小泥河,都有几十里地,走玩一趟委实不易。看《泰坦尼克号》时,我很钦佩杰克和露丝的泳姿,一场伟大的爱情,要与海水相关,与游泳相连,换了如 “旱鸭子”一样的我,即使什么丝如何爱我,也断难演绎出这般高难度旷世空前的爱情故事。片中那幅经典的展臂飞翔的招牌画面,流动的云彩和跃动的黑鲸、欢呼的鱼群,让我心潮起伏,顿入博爱之境。
  现下居住的城市地儿,位于滇黔桂结合部,鸡鸣三省可闻,水旱两路可通,湖光山色皆可入画,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独喜惊蛰前登高临风,面对夕阳谴怀追思。那些或高昂如云雀,或婉转如溪水的天籁之声,此时刚刚才从呼唤中睡醒,距青春的激情在绿色中点燃,还有些时候。独木小桥开路,绝壁上的榕树,用百年气根,演绎千年传说,布苗民族携手走过的风采,常常让我留连忘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是我的梦想。
  隔河相望越南,薄雾中,各色人影绰绰,唯不见戴棕色斗笠和着白色长衫款款而来的女子,这一路奔来的热情,便在渴望中开始消退。脚下的红河,也如我一般露出渴望的牙床,轻轻地咀嚼,再静静地呑咽着桥上的过往。夜色掩映着椰树,看一群群人简单通过边检,走上海关大桥,走出国界。说什么口岸贸易、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太抽象了,他们只是附近两国的边民,通婚通商,普遍模式是白天在中国找钱,晚上回越南生活。这平和进出的队伍和大包小包的行色,有点赶乡场的款式,在国微的映照下,却也熙攘有序,平和而生动。
  在吉隆坡的礼拜寺,我读出了喧嚣后的一种宁静,沧桑中的一份安详。站在金角湾北坡的最高处,面对斗圆型的这颗明珠,我轻轻说:海参崴,我来看你了!我是海参,海一样唱歌的海参!在曼谷看人妖之美,我反复问自己:台上是人还是妖,台下是妖还是人?
  这么多年了,是生活,让我学会了感恩、感动和感谢。
  我在路上,你在路上,其实我们都在路上。我的独到,未必是你的见解,但你的创意,正是我学习的地方。
  不要和我谈诗,我只用我的眼光和脚步,去考量社会和生活,并且忘记姓甚名谁。此生,无法冒充海,那就继续做一朵浪花。
  不要妄谈如何去营造诗意,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最美的花,眼睛都没有见过,时间的箭,总是让心弦打颤。
  当下,尽管风云幻变,经济低迷,谋生艰难,瘟疫肆虐,可以肯定一点,中国的网络诗人没有死去。他们,依旧怀揣梦想,行吟在生活的坎坷路上,用形形色色的诗篇击打着人性麻木的迷走神经,在抱团取暖中艰难抵达乐观愿景的前沿阵地。身为论坛版主,有幸置身中国网络诗坛最前沿,与众多同好像原野上顽强生长的草根,在流感幻变的天空下蓄势以待,生生不息。

  当寒流来袭,让我们紧紧相依。
  当黑夜围城,让我们遥相呼应。
  拿起诗的武器,去捍卫人间真情。
  因为有爱,我们不曾溃散。
  传递祝福,从心到心!
  我时常对自己说,为了寻觅那朵最美的花,请继续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3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