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61|回复: 11

《镜中时》:理想现实的对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镜中时
             火狐

我的忧伤在镜子里
那是我常去的地方
没有人能和我走进同一面镜子
也没有人能看见我如何卸妆
在戏里我总是无法落泪
但镜子里常泪流满面
外面的世界太可疑
镜子里又太孤单
也许只有睡了,睡了
忘了红袍马甲,忘了烟火人间

.


理想现实的对峙
马丁
.

     仕途失意的李白,曾写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逆境中,我们说古人尚且能把忧虑移情山水,寄托大自然,找到属于自己的“敬亭山”;今人困居闹市,忙忙碌碌,却无暇眷顾名山大川,只好垂青于镜中,以获取片刻安宁与慰藉。
     《镜中时》作者视镜如知己,将其人格化,并作为随时可以倾诉的对象,“常去”那里。一来表现对现实的冷漠,二来体现诗人理想和抱负。30年代,戴望舒创作过《我的记忆》,诗中他称“记忆”为自己忠实的“友人”。《镜中时》虽与其表现手法异样,但在反映个人孤独、寂寥的心理活动上,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难怪德语诗人里尔克说,诗是经验。
     在这里,诗人的经验是什么呢?“忧伤在镜子。他把现实比喻为“戏”,“镜子”指作像“知己”一样的理想场景。换句话说,人有了忧伤,不必“外泄”,也没必要向人泣说。在他看来,人与人的痛苦不径相同,即便相同,也很难走进“同一面镜子”。所谓“知我者知我忧,不知者欲问我何求?”也许这即是诗人的担忧。
     诗人感到,人生如戏。与其不能“在戏里”悲天悯人,长吁短叹,还不如回到“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那怕镜子里太孤单”,没有人了解“我”的喜怒哀乐,但比起外面世界的“太可疑”,毕竟这片天地是真实的。这就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白天可想可做的事,现在可以不想不做;“戏”里打扮的装束,这时候也可以卸下来,还原自我,彻底解放自己,从而便成一个完全“自由的人”。
     镜子作为隐忍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承袭着“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铜为镜,可正衣冠”的王道,古往今来,被许多文化人为其所用。特别在诗歌这门艺术中,它经常以暗喻、代指、象征、隐含等表现手法,成为人们逃避、自检、反思、孤寂、落寞的情感符号。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它作为一种场景、一种理想,化身为“知己”,与其现实形成对峙,突出了诗人的另一番情怀。
     在镜中,诗人可以不囿于现实的局限,让情感尽情的发泄,以至“泪流满面”。反观外面世界,即诗中“戏”里的他,却感到压抑、失望或不自在,甚至“只有睡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才能感到“忧伤”的解脱。一方面,进一步阐明外面世界的可疑;另一方面,彰显诗人的用心良苦。其实,镜中的“孤单”,恰恰衬现出“外面世界”诗人的孤立无援,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束手无策。
     于是他只好叹道:“忘了红袍马甲,忘了烟火人间”。这红袍马甲”,也许是诗人理想抱负的代言,“烟火人间”是对人间疾苦的直诉。这首诗,总体看,可以用“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形容诗者的情怀。艺术成绩上,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它的特色,即以最少的文字给人最多的想象;以最直白的浅语给人最深刻的念想;以最平化的创作给人最纵深的愿景。这就是诗。

                                                                 二○一○年五月三十日


.

[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10-6-2 16:52 编辑 ]
发表于 2010-6-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点评得很好!先引用有其他的一些资料,再慢慢接近自己想要阐述的一个作品。
这样的点评,喜欢阅读!因为真的见功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正好重读了哈代的徐志摩翻译的《窥镜》,依然感慨万端,况且这火狐应该也是似曾相识的朋友吧!我们都是同样的忧郁,同样的悲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炼精华,合理升华

即以最少的文字给人最多的想象;以最直白的浅语给人最深刻的念想;以最平化的创作给人最纵深的愿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觉得两首诗中的伤感有些相似的缘故,所以把哈代的《窥镜》也帖来,便于大家交流,希望别牵涉什么侵权之类的纠纷:

《窥镜》

我向着镜里端详,思忖,
镜里反映出我消瘦的身影。
我说:“但愿仰上帝的慈恩,
使我的心,变成一般的瘦损!”

因为枯萎了的心,不再感受
人们渐次疏淡我的冰冷,
我自此可以化石似的镇定,
孤独地,静待最后的安宁。

但不仁慈的,磨难我的光阴,
消耗了我的身,却留着我的心:(附注:我的书里这里的标点就像是冒号)
鼓动着午潮般的脉搏与血运,
在昏夜里狂撼我消瘦了的身影。

——翻译者:徐志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马丁,中规中矩,点评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0-6-2 12:13 发表
不错,点评得很好!先引用有其他的一些资料,再慢慢接近自己想要阐述的一个作品。
这样的点评,喜欢阅读!因为真的见功底。

谢谢,内行看门道哈。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鲁 于 2010-6-3 04:17 发表
这两天正好重读了哈代的徐志摩翻译的《窥镜》,依然感慨万端,况且这火狐应该也是似曾相识的朋友吧!我们都是同样的忧郁,同样的悲伤……

问好古鲁,谢谢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士斌 于 2010-6-3 10:57 发表
即以最少的文字给人最多的想象;以最直白的浅语给人最深刻的念想;以最平化的创作给人最纵深的愿景。

谢谢朋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4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马丁 于 2010-6-12 14:31 发表

问好古鲁,谢谢阅读

马丁兄好,前段时间忙于修改第1篇小说了,——修改了近20天才完成。现在工作又忙起来了,所以要等到把工作忙完后才能再轻松地来了。刚刚结束修改小说的疲惫,又要开始困于工作的数据之海啦。现在,边喝酒解解困乏,边偷空上来看看,——忙里偷个闲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真挺不容易的。这句“艺术成绩上,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它的特色,即以最少的文字给人最多的想象;以最直白的浅语给人最深刻的念想;以最平化的创作给人最纵深的愿景。”直是用最少的字,高度地概括了这首诗的全部优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