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烈火的轻云

[灌水] 不要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景观介绍
  大峡谷广阔无垠,即使在视野最好的地方,也只能看到365.2公里中的一小部分。 尽管全球已有数百万人游览过大峡谷,但至今无人见过它的全貌。   大峡谷国家公园大峡谷的壮观,不仅在于其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还在于其色彩的变幻。由于峡谷两壁的岩石性质、所含矿物质的不大峡谷国家公园同,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彩,如铁矿石会呈现五彩缤纷,其他氧化物则呈现各种暗淡的色调,石英显出白色。如此一块块鲜红、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一方方深赫的色彩,使峡谷壁成为一块巨大的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尤为神奇的是,谷壁的色彩还会随天气阴晴的变化而变化。在阴霾的日子,大峡谷中像是弥漫着紫色的烟雾;旭日初升或夕阳斜照时,山山水水又尽染成红色和橘色。由于峡谷天气多变,时而骄阳直射,时而风雨大作,更使峡谷风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大峡谷分南、北两岸,中间有水相隔,气候差异很大。南岸的大部分地区海拔1800~2000 米,而北岸比南岸高400~600 米。南岸年平均降水量为382 毫米,北岸高达685 毫米左右。北岸的气候比南岸冷,冬季下大雪,麋鹿成群。   著名景观:   南缘:很多大峡谷的游客都是从这里欣赏国家公园。 南缘沿峡谷边缘延伸96.5公里,全年开放。   北缘:这里比南缘高出304.8米。 每年初秋到初春,大雪会封闭前往北缘的道路。   独威崖: 在西北缘,除了能欣赏大峡谷的美景,还可以从独威崖观看卡纳布高原和派恩火山。   亚法派观察站:站在亚法派观察站,可以拍摄到大峡谷的全景,包括科罗拉多河与幽灵牧场。   科罗拉多峡谷漂流在北缘和南缘,有三条小路通往下面的峡谷,很适合那些想感受独特景观的人。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光明天使小路。它全长12.9公里,由南缘蜿蜒至幽灵牧场。幽灵牧场是一个旅店和营地,坐落于谷底的佛利蒙三角叶杨丛中。   峡谷深处的温度和降水变化极大,因此当地的气候极具多样性。   乘木筏沿科罗拉多河漂流是深入大峡谷的另一种方式,需提前数月预定。 这种旅程的时间长短不一,乘摩托艇需3天,而乘非机动化设备则需18天以上,第一位现代探险家约翰·韦斯利·鲍威尔用的就是非机动化设备。 鲍威尔是一名美军勘查员,他的日志至今仍被许多游客当作游河指南。   许多公司都推出了游览项目,旅程跨越峡谷中心幽长的深水,途中会停留在奇异的景点扎营过夜,白天则步行去古迹、瀑布、其他峡谷以及支流。 游河途中有140多个大型急流。 其中至少两处是危险度非常高的漩涡。
[编辑本段]地貌
  大峡谷峭立的壮观美景,感动了每一个人,而在它浩翰与辽阔之下,更隐藏着容易忽略的迷人的细致部分。站在峡谷边缘,凝视大峡谷无垠的宽广,会给人一种平静与空旷的感觉。如果时间充裕,如果你能像鸟一样飞翔,就能在这里的数百万个裂缝与隙洞中,发掘出许多让人心痒难耐的故事。   大峡谷是个侵蚀的典型案例,在科罗拉多河与其他侵蚀力量所切割的深岩层中,透露了20多亿年的地质历史。夏季短暂而强烈的暴风雨,让带有红泥水的小溪流奔流下山坡,以一种小小的模式演示了连续不断造成峡谷的过程。还有其他的水源隐藏在这片荒原,比如峡谷旁寿命短暂的细流、涌出的泉水以及宁谧的渗水。   有时,数千年前人类居住过的证据会自行显现。考古学家在峡谷及其附近,找出了2700前人的居住地点。普埃布洛村落、两个大地穴(仪式厅)与有800历史的吐撒扬废墟的花园,均提供了一些峡谷史前人类普埃布洛人居住的线索。大峡谷国家公园  大峡谷是最早的人类踪迹证据是一个镢头,它大约是在1万年前,因制造破损而丢弃。毫无疑问,在季节性的狩猎与采集时,有持续不断的人群或类人群行经此地,但因为他们的所有物太少,而且是轻装旅行,所以留下的证据也稀少。史前的普埃布洛人在流河的三角洲与峡谷边缘的田地耕种,他们追捕猎物与采集成熟的植物,整个区域都是他们狩猎与采集的空间。他们建造石屋,部分是为了蔽身,部分是为了储物。他们和其他族群交换的东西,包括容器、贝壳与矿物颜料。像这种在快乐天使步道上的岩石路刻,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多,除了他们的确走过。   人口稠密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前1250年开始。烈日下是绵延的沙漠,有水源的地方,仍然住着印第安人的子嗣。也有更多废墟,留下原住民曾经落脚的痕迹。印第安人的习俗传说,随着废墟里风沙的耳语传播,吐桑(1ucson)附近的大仙人掌,伴随着印第安人的生活,挺立在沙漠中,诉说躲过烈阳炙烤萌芽、幸免于霜冻干旱的成长历程以及它们所见的印第安人的传奇。 阿纳沙兹印第安人从公元开始到1300年间就住在此地,这里有着他们丰富的遗迹:马、锁眼废墟与十三颜面等阿纳沙兹人的泥瓦建筑;而沙岩上也刻画着红白的象形文字。   阿纳沙兹人沿着短暂出现的湿地耕种,现在这些地方已长满柳树、柽柳与三叶杨;他们同时也继续捕猎一些小食物,补充他们除了种子、坚果与其他可食植物以外的食物。多余的食物就被密密地封在食仓,而这些食仓通常是建筑在难以到达的岩礁。   大峡谷国家公园这些峡谷所发现的岩石画,描绘出大而神秘,赋予人形外表的图案,它们都呈盾形与三角形,饰以珠宝,并采取红、白与略带蓝色的明亮笔调。全美人(All-American Man)是最有名的石壁画之一。人类、猎物与无数的标志在都雕琢在墙上。就跟其它地方一样,这里的岩石美术只能看不能摸,严格禁止毁坏文化遗产。科学家揣测,1200年时,这里谋生越来越不容易,所以阿纳沙兹人便移居到里约格兰德河与小科罗拉多河沿岸的地方,目前他们的后裔仍然居住在那里。现在有5个印第安人部落仍然住在这一带,他们是:霍皮族、纳瓦霍族、哈瓦斯派族、波伊族和华拉派族。
[编辑本段]野生动植物资源
  大峡谷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峡谷中从下向上,有亚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物,如桧树、仙人掌、罂粟、云杉、冷杉等。这里还生活着230(一说250多种)多种鸟禽、70多种哺乳类动物、10多种鱼、40多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珍稀动物有白头鹰、美洲隼、大蜥蜴等。这里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凯巴布松鼠、玫瑰色响尾蛇。就跟岩层组成了不同的岩带一样,峡谷的生物也同样如此。众多适应高度环境的地区性花朵、树木与灌木,分布在这块景色多变的土地与形形色色的等高线上。有些种类只适应某个地方;也有一些可在任何地方落脚。纵观美国,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西部拥有更多的花木种类。大峡谷的蜥蜴  依循一般的法则,越到峡谷深处,就越温暖干燥。试想,经由北凯贝步道从公园最高点的北缘跋涉到河谷:旅程由满是白杨、针叶松树与枞树的820米的高地开始,这里是长耳鹿、郊狼、美洲狮、野火鸡与罕见的白尾凯宝松鼠的生长带。随着高原往边缘下降,这里的环境就越来越温和;植物种类开始出现矮松、杜松与山桃木,全都可以忍受寒冬结合干热夏季的难耐气候。   从北缘撒落到峡谷的植物,混合着不同的距离。在约1500米的高度,树木消失让位给黑灌木、丝兰、摩门茶树与仙人掌。这个地带的动物有蜥蜴、长耳大野兔、沙漠大角羊、郊狼与为数不少的小型啮齿类动物——特别是跳囊鼠,这是一种如老鼠大小的动物,它就像澳洲袋鼠一样用后脚跳跃。   峡谷的600米与800米之间,可以看到桶状仙人掌、腊烛木与牧豆树,类似南亚利桑那的生物带。在峡谷地底部,气温有时会高达49摄氏度;尽管公园边缘的森林地带会受雷雨袭击,这个地区却可能每每持续数月的干旱。要不是有科罗拉多河与其支流,这里的环境对人类可是相当大的考验。对于风尘仆仆走在漫长步道的健行客来说,没有什么比突然看到流经岩石的清澈水源,更兴高采烈的了。水从泉眼喷出,从峡谷底的砾石渗出,成了绿洲青葱植物赖以生存的支柱,其中包括柳树,以及提供大型遮阻的三叶杨。河流是包括海狸、苍鹭、虹鳟、青蛙与其他非沙漠生物的生长地。
[编辑本段]西部最受欢迎的公园
  大峡谷国家公园是西部最受欢迎的公园,虽然游人如织(每年游客超过400万人),但她却仅仅是科罗拉多高原南缘的一小块,这里仍有着浩瀚的荒野。如果你背负装备在这里徒步旅行,你看到郊狼、长尾鹿与响尾蛇的几率,永远要大于见到人类;而在高原的心脏地带,科罗拉多河、绿河、圣胡安河合作雕刻出迷宫般的地貌,造就了整个荒原的壮丽多彩。这个地区有十多个国家公园,还有纪念地   大峡谷国家公园、娱乐区、林地、州立公园和部落公园等,集合了西南风物的经典。这就是科罗拉多高原,这就是大峡谷。这里有陨星撞击的巨坑,大台阶般的绚彩断层,硅化木集群,隐藏的印第安崖居遗迹;而且在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蕴藏着意外的宝藏——史前人类的居住地点、工艺品与石铭;在这侵蚀而成的景观里甚至还可以找到古代的熔岩流。
[编辑本段]地质的仙境
  大峡谷国家公园在科罗拉多高原的中心,大峡谷成了地质的仙境。南犹他州的几座大公园内保留了一种由形状奇特的岩柱、平衡石岩与自然拱桥所构成的奇异地质世界,国会礁山脉深窄的山峡,切穿了一个高升的广大沙岩绝壁,展现出彩虹般的多彩岩层。在锡安,峡谷与方山结合的景色,创造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形状与景观。附近的布莱斯峡谷则有着无数多彩奇异的尖峰与尖顶,而拱门国家公园正如其名,拥有数百座非凡的自然拱桥与石窗……
[编辑本段]大峡谷国家公园-形成及历史
大峡谷的形成
  科罗拉多河穿透了大峡谷层层累积的地表,抵达诺曼·麦克林口中的“时间地基”。 只需看上一眼,十亿年的历史尽在眼前,包括远处河边的前武寒纪岩床,以及峡谷边缘只有一百万年历史的化石沙土。   大峡谷国家公园地球上最古老的一些岩石就位于大峡谷底部。 在数百米深的地方,岩石均由沉积物形成。 这些岩石形成三亿年后,被巨大的地质力量抬起,形成一片广袤的山脉。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山渐渐被侵蚀为平原。 大约十亿年前,平原再次升高,成为第二片群山。 数百万年过去,这些山脉也在风雨的侵蚀下中慢慢消逝。   后来,整个地区沉入内海之中,而原始贝类则在海底变成化石,最终硬化为页岩。 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这片地区再次被抬升为高原;以前的海底隆起,成为山顶,而远古的岩石则被埋在了山下。   大约六百万年前,科罗拉多河开始渗透地表,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河水一寸寸冲刷,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大峡谷。   
大峡谷的历史
   几个世纪前就有人住在峡谷中了,但首批来这里勘探的是13名科罗拉多探险队成员,他们在1540年左右到达这里。其中一名队员还曾写信抱怨,因为他的探险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不能继续深入大峡谷。19世纪50年代,美军派了一支勘探队进入该地区,1869年,独臂少校约翰·韦斯利·鲍威尔成为大峡谷历史上第一位现代探险家。   大峡谷国家公园鲍威尔与一个勘探小组乘四艘船出发,勘测科罗拉多河与峡谷。 这趟旅程虽令人激动,却令少校损失了两艘船。 但他证明了大峡谷并不是禁区。鲍威尔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播,人们也开始对美国西南部产生兴趣。19世80年代,以机智和传奇闻名的勘探者约翰·汉斯,开始组织观光团游览大峡谷。   凭借丰富的地质奇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如今,大峡谷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
[编辑本段]大峡谷的发现
  早在1540年,一个由13人组成的西班牙科罗拉多探险队,便进入了这个地区。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不到两年。这支由西班牙贵族堂洛佩斯·柯罗拉所带领的探险队,为了寻找西波拉的7个黄金城(Seven Golden Cities of Cibola)而无意中发现了大峡谷。柯罗拉是Corond号探险船的船长,当年他翻过洛矶山看到满目的红色石头,便被这如此绚丽多彩的荒原景色所震撼,当即以西班牙语“科罗拉多”(意为红色)命名。在印第安人向导的引领下,他曾来到南缘(SouthRim),成为第一位看到大峡谷的白人。然而,关于这个首度造访大峡谷的现存记述很粗略,但西班牙人的确对此地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看到这些悬崖断层所造成的令人惊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简直可以说是心灰意冷,这种沮丧情绪也被他们正式记录下来,使他们带着空白记录的遗憾地离开了。大峡谷国家公园  真正的发现又过了大约300多年。   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美国获得如今西南地区的土地,于是开始派员探勘。1857年艾维斯中尉作为特派员在勘查了大峡谷以后,这个自以为是的所谓的历史学家这样写道:“这是一个鸟都不下蛋的地方,毫无价值可言。我们是第一批到这个没有意义的地方来游览的白人,也必然是最后一批。”这个糟糕的“预言家”的报告延缓了美国政府对峡谷地带的认知,也无意中替西部的大农场主、矿场主人、采矿者、马贼、隐士和贩卖私酒者延续了他们的利益。但是民间一些勇于冒险的探险家、梦想家却对这块高原和峡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艾维斯以后,最著名的探险家是约翰·卫斯里·鲍威尔(John Powel)。南北战争使35岁的炮兵少校鲍威尔失去了左臂,1869年他召集了9位弟兄组成了美国本土的第一支探险队,准备探测整个峡谷区。这是一群冒险家、梦想家与无赖,而这次,当中有人留了下来,在此地建立了名声,有些却失去了一切。   这个9人队伍多数是他过去的部下,他们分乘4条船,在怀俄明登船下水一路向南,沿未经勘察过的绿河、科罗拉多河漂流而下一直航行到大峡谷底。一路上惊险万状,科罗拉多河湍急的河流超过了鲍威尔的想象,独臂的鲍威尔少校只好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当船快速行进时,才不致摔出船外。除非你搭现在的木排去体验科罗拉多河的急流,否则,你很难理解鲍威尔的无畏精神。当鲍威尔的探险船行至大峡谷地区的暗礁险滩时,木船被撞碎,有两个队员被激流卷走,面粉和其他食物也被卷走了。他们只好在峡谷登岸,鲍威尔少校的3个副手忍受不了饥饿以及这片苍茫景色所引起的绝望感而逃跑了,另3个因偷袭印第安人而被杀死,勇气非凡的鲍威尔则靠独臂攀上崖顶死里逃生。   这位军官探险家依靠过去所学的地理知识,在没有任何复杂仪器的情况下,靠观察夹层沉积的石英岩和泥层,解释大陆板块上下错动和沙流的切割作用。他98天的历险日记公开发表后广泛流传,在美国本土和欧洲引起极大的震撼。他这次考察的积极成果是使这一大片地区在地图上不再是空白,同时他的探险为地质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1872年他再度沿科罗拉多河探勘大峡谷)。鲍威尔因此而树立了极高的声望,使他得以出任草创伊始的史密松博物院院长,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博物院才有今日显赫的地位。鲍威尔探险队的惊险故事,至今还留在众多读者的心中。有些人在河上放舟遨游的时候,依然把他的日记作为航程指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6-9 14:38 发表
............

牛脾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轻云的大峡谷

盘旋
穿行在湿润的水汽当中
顺着一道彩虹向上
我们
彼此默契

六千万年历史
终于进入重金属时代
大地轰鸣
我们的天空有一双闪电的翅膀
被冷峻托起

远方 有隐隐的雷声
再飞三千万年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
留一道飞翔的影子
让仰望的眸子噙泪

他们说
我们本是飞翔的生灵
靠近神域
住在诗歌里
有蔚蓝的心情
可以用灵感的方式生存

我们在这样的时代
就是以重金属音乐的方式生活
自由地排列音符和节拍
但同时也低调
绝不有意抬高自己一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6-9 14:43 发表
谢谢芙蓉,请把你的播放器去掉,不然就乱了音了。

早就去掉了
还发什么脾气
晕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峡谷国家公园

图图些列1
7a8a14462d70ee326b63e58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忽悠蛋 于 2010-6-9 14:58 发表
盘旋
穿行在湿润的水汽当中
顺着一道彩虹向上
我们
彼此默契

六千万年历史
终于进入重金属时代
大地轰鸣
我们的天空有一双闪电的翅膀
被冷峻托起

远方 有隐隐的雷声
再飞三千万年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
...

他们说
我们本是飞翔的生灵
靠近神域
住在诗歌里
有蔚蓝的心情
可以用灵感的方式生存

我们在这样的时代
就是以重金属音乐的方式生活
自由地排列音符和节拍
但同时也低调
绝不有意抬高自己一分
2f3295d41e65d73aa18bb792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是纯净的,我不想看见某个人进来回复,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心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上。
我已经说过这个贴不要了,你们说什么我管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重金属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峡谷国家公园
3c2c4bfb638e132d6d22eb9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6-9 15:06 发表
音乐是纯净的,我不想看见某个人进来回复,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心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上。
我已经说过这个贴不要了,你们说什么我管不到了。

某人不生气,你气坏自己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峡谷国家公园
34bbf8cd41f60b730fb3458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听不懂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6-9 15:06 发表
这不是重金属音乐。

允许某人耳朵听觉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没扰乱你音乐秩序,你喊停,某人就删除,配合发了图片
这个忽悠蛋还帮你配诗歌,怎么那么不解风情捏?许,许,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4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