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378|回复: 30

妙妙散文诗习作——(三)打捞不起的心情 27 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1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一)平行的守望 01  楼
(二)思 念  02  楼
(三)打捞不起的心情 27 楼

(一)平行的守望

前世,你佛前的一盏青灯。
心中那一份不灭的印记,化成千年万年不变的守候。
爱是什么?月之阴晴——太满则缺;瘦时则圆。
你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和:现实丰满了;理想歇菜啦*^-^*
面对现实的骨感握一把理想的丰收,即使秋风再起严冬紧逼,黑夜也能取一种飞翔的姿势。

今生,你窗前树枝的露珠。
胸膛那一根扯不断的挂牵,春夏秋冬成霜为雪。
情是什么?万变其宗——像雨像雾像风像雪又像水。
化骨柔绵,梦里梦外。亲情;友情;爱情。谁又能分清谁?
真实的烦恼;透明的忧伤。推窗,望见我;微笑,足够矣~!

来世,你眼里仰望的启明星。
时光的剑伤不到的距离,即使路途遥远一样守约。
大爱无言?暗夜为你指南的航标,能够不迷失寻回归家的路?
尘世中隔断的孤岛,我们能各自独立向前。坚不可摧的念力,只为不知何时的擦肩?
五百次的回眸换成——一些简单;一点糊涂;一丝快乐;一种安康。


注:《平行的守望》是我继《思念》后的第二次散文诗习作。尽管还是一样幼稚,自我感觉还是比初女作更有了一点散文诗的雏形。
昨天下午去上拉丁课,又突破了一次瓶颈,我和黄新都开心的不得了。哪怕黄新不在口头上表扬我,依然能感到他笑容里的认可。
同样还是以黄新激发起的心情,这一次无论是表情还是达意,是一次跳出瓶颈的呼吸。我想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结果会渐入佳境。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7-1 22:0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思 念

心里,总有欲罢不能的苦;想说,却又云山雾海遮了眼。
现实,迷惘的心结解不开愁思;放手,已是山空水净人陌生。
清晨,一声清脆的鸟鸣啊,能否,唤醒熟睡爱人的梦魇?
爱着,本是潮汐湖光山色蔓延;为何,相爱是刺猬一样伤害!
窗外,寒风冷雨里的鸟儿,彼此,本能地需要依偎取暖。
生活,化繁为简只要一点真诚;相守,站成两颗遥望的星辰。


妙妙和秦华的对话:

妙妙:不知道《思念》是不是散文诗?只是读了你一楼的文字,突然间蹦跳出这一堆来。

秦华:谢谢你的来访,你到木芙蓉家的游记我看完了。很有感触。几乎我是所有的文体都写的。儿童文学里也有散文诗的。许淇老师、郭风老师都是写散文诗也写儿童文学的,没有童心是写不好散文诗的。祝福节日快乐!
可以说是散文诗,不过你这个都可以做新诗词了。字数太规范了。还可以做点改进,让语言活泼起来,就像你孩子那些灵动的身手。你应该是可以写好散文诗的。而且你天天都在写。——你可爱的女儿就是一本经典的散文诗。就写她吧,而且是童话散文诗。
你可以自己添加一些相关联的内容,也可以等我回来细读后回复你。我会把你女儿的脚印放进去哦:
心里,总有欲罢不能的苦想说,它却迷彩进玩具里,()云山雾海遮了眼。
现实,()迷惘的心结,解不开的愁思,()放手,已是山空水净人陌生。
清晨,一声清脆的鸟鸣啊,()能否,唤醒爱人熟睡的梦魇?
爱着,本是潮汐湖光山色蔓延;为何相爱是刺猬?
()伤害()
窗外,寒风冷雨里的鸟儿,本能地()依偎取暖,()。
相守的生活,只要一点真诚,化繁为简,()站成两颗遥望的星辰。

妙妙:呵~1这个是我写给宝宝哥哥黄新的,因为现实里别人对我们的流言诽语,有一阵子我和黄新都迷惘的不知所措。太规范,就是写照了我和黄新在生活中的拘谨。
诚如黄新说过:你和我谁也不想要伤害谁,可那么多人对你不信任,劝我离开你时我也难免存疑?
当然,这些都已是过去的事了,今天黄新回家去看妈妈,他在回家的路上我读你散文诗,想着黄新和我种种的过往,才有了第一篇放不开的文字。
但毕竟,我已是大胆地跨出去了,有你的支持与关怀鼓励,我会努力去学习再学习。你的建议超好,写自己的宝宝,文字会灵动,儿童是天使哈~!

秦华:感谢你的坦诚。有些东西想藏起来又想提起。散文诗确实是一个好的载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期待你写宝贝的散文诗。问候!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7-1 22: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妙的被某种东西束缚住了,没有放开,或过于注重理的语言。
思维放开一些,情绪放开一些,语言放开一些,自然的叙述,呢喃的低语,情人般爱恋的话语,日记似地疯狂记录。
以婴儿般的绽放,儿童的心,来进入抒发的氛围。
不要语言的浓缩,而是放开,用散文的方法,略加一点白话诗的语言。
祝妙妙进入散文诗的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这样下去,散文诗对于妙妙就有曙光了。自信的女人学什么都有悟性,何况这篇还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  白乌鸦和妙妙对话:

白乌鸦:妙妙的被某种东西束缚住了,没有放开,或过于注重理的语言。

妙妙:是被人言捆绑了。你想,我是多简单的一个女人,比那些所谓的女孩纯粹起码X1000倍。本来我是已经面对黄新很放得开了。可黄新昨天又和我说‘你太单纯了,别人在你那里说你是我妈妈。背后又在如何说三道四,好好学拉丁,不光是学得技巧,更要把灵魂深处的味道跳出来……’
你的话我明白,有时我唱歌、写作、跳舞,也有压抑的时候,声音闷住或舞姿拘谨,难受的不光是我自己抑郁!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6-21 12: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2   白乌鸦和妙妙对话:

白乌鸦:思维放开一些,情绪放开一些,语言放开一些,自然的叙述,呢喃的低语,情人般爱恋的话语,日记似地疯狂记录。

妙妙:爱无罪。我想很多大家所以留下传世之作,是与他们独立特行的个性有很大关系。有时我也常想,爱情是个什么东西?夫妻或者情人无论多么相爱,走的路程久远了也要累。
不是妙妙在思想上胆大而移情别恋,很多时候写作我无法盯在一个点上。审美疲劳会阻碍我表达,哪怕是对黄新的母爱,不是自己生养的孩子,别人会有别样解释也正常。
你的话让我悟出:写什么,也不要落实具像。如此做,会得到写意上的行云流水。再比拉丁,有时我想刻意跳好,反而连最基本的手、腰、脚步都无法协调!
昨天下午,我索性什么都不想清空意念时,伴随着音乐声又一次突破了狭隘的瓶颈。心神合一,进到自然状态才是最高的境界。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6-22 06: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3  白乌鸦和妙妙对话:

白乌鸦:要语言的浓缩,而是放开,用散文的方法,略加一点白话诗的语言。

妙妙:你一再要我放开,是穿刺了妙妙的骨髓。你的一份相信,让我现在的畏惧增了勇敢。现实与理想不是一个层面;那么一种心情无论何种文本都退到了幕后。
艺术一通百通,我想到了绘画,我喜欢想什么就画什么,别人看似疯子一样的画作,我却会特别迷恋而亢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4  白乌鸦和妙妙对话:

白乌鸦:祝妙妙进入散文诗的天堂。

妙妙:散文诗,的确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6-21 10:24 发表
好。这样下去,散文诗对于妙妙就有曙光了。自信的女人学什么都有悟性,何况这篇还很不错。

木木:

没有你;没有秦华。我不会走近散文诗。而现在,再加上了白乌鸦朋友的关注,妙妙会更加用心去体会散文诗天堂的神圣。
妙妙记住了你电话里的话:不出半年,你又别有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世中隔断的孤岛,我们能各自独立向前。坚不可摧的念力,只为不知何时的擦肩?
五百次的回眸换成——一些简单;一点糊涂;一丝快乐;一种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华和妙妙的对话:

秦华:这个《平行的守望》写得很好的,可以投稿给湖南益阳的《散文诗》及四川成都的《散文诗世界》了,还有新疆的《散文诗作家》、《诗潮》《诗刊》等。你的起点很高呀。已经超过我了哦。接下来需要大爱。引深到超越自己的东西,你就成功了。
妙妙:许是经年累月的功底吧?几十年了我对文字始终如一,在这个几乎人人都烦躁的人类俗世界里,创作与鉴赏在写与读之间的确是清醒剂。
我去木木家时她总说起你,当时我只顾得带宝宝玩耍,说真的木木在耳边秦华长秦华短我根本没怎么听,只是她说得多了我也就渐渐耳濡目染了。
我相信缘分,我能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着迷于一种害怕的东西,不得不说是有一股冥冥之中的驱动力在背后推我走向散文诗。
不满你说,我的确是个疯子,凡是我爱上了的就会日思夜想进入迷幻状态。我知道大凡称得起艺术家的,他们骨子里就带着疯病,所以即使没有人能理解我也不害怕。
我想,除了真正的疯子,正常人不会有放开的思维;而那些所谓正常人,创作无法突破巢穴,那么固步自封缩手缩脚是注定了的。
感谢你的提拔,我会在日后的习作中一次又一次成长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6-22 07: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诗文体的把握》
作者:刘小红

2003年盛夏,湛江散文诗学会与湛江师院学生会联合举办了:“托起飞翔的梦”散文诗征文比赛。经过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的征集,共收获70篇稿件。文稿虽然不算多,但却来自于湛江师院各系的学生。包括中文系、数学系、英语系、信息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政法系、历史系、体育系、艺术系,全校无一遗漏。散文诗在本校能够引起所有专业学生的关注,是这次活动的一个惊喜。特别值得庆贺的是,不少非文科系的学生,也能够创作出较好的文学作品来。但是,有一点不足,就是在本次征文比赛中,散文诗征稿竟有半数不是散文诗文本。
什么是散文诗?怎样把握散文诗文体?莫说我们是初学者,更何况目前对散文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就是现已成名的作家也都曾经发出过如是慨叹:最容易写的(文学作品)是散文诗,最难写的也是散文诗。说散文诗的容易写,是指它的篇幅短小,灵活自由、无拘无束,是一种用散文诗笔法创作的诗歌文本,会写文章的人都能写散文,因此它容易入门,初涉文学创作者,大多会用散文诗来投石问路;说散文诗最难写,是指好的散文诗都是极精致的艺术珍品。散文诗创作,就象是一位骑手面对着一匹脱缰骏马,虽然去掉了所有的束缚,但是要想得心应手、娴熟自如地驾驭它,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家李利君说:“散文诗……把节奏和韵律隐蔽地置于作家的感受之中,注重的是内在的美,追求文字本身带给人的审美刺激。如果诗人和散文诗作家都是一滴水的话,诗人是跳动的阳光中一滴静止的水,闪耀着七彩的阳光;而散文诗作家却是静止的阳光中一滴跳动的水,它的光彩我们无法看清。”是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相当的艺术功力与创作修为,是达不到那理想的彼岸的。对散文诗文体的把握,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境界。

附1:
雨中走(散文)
文/柯晓兵

舍外,又下雨了,雨大大小小地飘落下来,织成一张恬静的帘子。我的心,也慢慢地溶解在雨中,去聆听雨的声音,去欣赏雨的风景,去体会那冲毁一切的气势,去想象大雨涤荡下世上的万物。不知不觉,脸颊上有两股暖暖的东西流过,一滴一滴地掉在心上,那声音我听到,是真的。
朦胧的视野中出现了父母辛勤的身影,他们为了我的选择,起早摸黑,日以继夜地劳动,劳碌奔波艰难地维持整个家庭,沉重的负担留给他们的是早生的白发,满脸的风霜,我永远忘不了他们为了我的学费一次又一次无奈地敲响亲戚朋友的家门,迎来一次又一次的冷眼和闲话。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但是现实的风雨总是把我的梦打落在枕边。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今天,有幸还能坐在教室里,虽然自己的一身土里土气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但是我感到十分充实。我相信风雨之后会是美丽的彩虹。读书是人生道路上采撷生活的音符。我会用汗水酿酝出一首岁月之歌。唱出生命的意义,回报辛勤的父母!
舍外的天空,是雨的世界,我忘记了自己,冲进了雨里,回首冲着问我为啥不带伞的同学说:“我习惯了,我就爱这样在雨中走。”

诗文的有机统一,诗文之意象互显,乃散文诗写作之要求。散文味浓而诗味乏,读来情淡意倦。为文要合体,即意合、情合、体合。(谢应明老师点评)(“托起飞翔的梦”散文诗征文作品)

附2:

雨中走(散文诗)

下雨了。大大小小的雨点在窗外飞舞、飘洒,仿佛倾刻间冲毁一切障碍,刹那间涤净世界万物;心雨,也在胸臆中流淌,一丝丝、一缕缕,勾起了无限缠绵。渐渐,它们融化在了一起,交织成一张雨帘雾幔。
我在雨雾中穿梭。
……
朦胧中看见了父母亲的面容和身影:过早生出的华发、满脸的风霜、弓着腰、长满厚茧的双手,那是生活艰辛留下的痕迹。那双满布鱼尾纹的眼角,却流露出望子成龙的企盼神情……
……
远处,一只羽翼未丰的雏鸟,它想攀上更高的枝头;它希望拥有华丽的翎羽;它很想“鹰击长空”;它很想飞越“世界屋脊”……
可它总是在这雨帘雾幔中拍打翅膀,踌躇徘徊,能飞起来么?
雨越下越大,我冲进了雨中。迎着风、冒着雨,这感觉真好。
(根据柯晓兵散文《雨中走》改写)

散文诗与诗歌最主要的区别,秦华认为:散文诗中实多于虚,诗中虚多于实.我所说的实,是指易于被人理解的情/景,这不是单个,而是逻辑上有明显关联的一整片情/景所构成的实.虚我所指的是意象,散文诗的虚,是画龙点睛之笔,装饰作用大,而现在的诗中的意象,不象是为诗服务,反而是诗为意象服务,其中的逻辑关系,很多需要凭空想像,有的如果不明了作者的心境,甚至想像都想像不出来.而散文诗中的意象,是一眼就能透澈的.

白乌鸦:越简单的构思,越简单的行文,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我说的那些基本构架,就如同小学的作文
理论的东西可以作为一个了解,实际应用是要找到一个你喜欢的方式,得心应手的写作技法
初写的人,可以情绪化一些,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再来凝练
不要一开始就落入人为的陷阱

散文诗创作理论

文/想家的孩子

首先,散文和诗歌大家都已经清楚了,那么,具体的细节就不讲了,只讲一些散文诗和散文以及诗歌的区别和联系了.

第一:题目

散文诗的题目多具有总领全文的意思,一般是正篇文章的总领性主题,虽然,有些诗歌作者喜欢用一些代号性质的作为题目,但是,在这里不提倡用代号作为题目,这样不好.

第二:散文诗的长度

散文诗不是散文,所以,不要写的太长,要根据整首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来定.这里,和诗歌基本相同,与散文的区别就是散文可以写的很长,散文诗就不同了,散文诗要求语言精练,所以,必须要尽量的把语言精练一下再写.肆意的延长和缩短,都不是很好的选择,散文诗,虽然类似散文,但是与诗歌基本相同,要求语言精练和内在的张力,所以,要依照诗歌的意境来定夺.

第三:散文诗的立意

散文诗本身是需要象散文那样的立意的,这一点和散文相同,与诗歌是最大的区别.所以,大家要注意.
散文诗的立意和散文相同,需要有一定的事件去驱动整首诗歌的内容的发展,切忌空洞泛泛的言谈.
散文的立意没有散文诗那么严格,即使是一个场景或者一个简单的事情都可以成为立意的对象,散文诗不同,要求必须有固定的立意对象,一个事件,或者一个场景,但不能是随随便便的立意,这样,就失去了诗歌的灵性和优美.

第四:散文诗的语言

散文诗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以及诗歌的语言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散文诗的语言要求精练,不能肆意的将一个场景延伸和压缩.这是和散文的区别.
散文诗的语言可以是一句话语,可以是一个优美的旋律,可以将一个场景切碎,可以加入一个场景来描写,可以象小说那样有唯美的细节描写,这是和诗歌的区别.
联系:散文诗本身是由散文进化而来,对语言不象诗歌那么严格,但是仍旧要遵守诗歌创作的语言的基本要求,对火候的掌握,对音乐感的掌握,和对语言张力的掌握.是散文诗和诗歌密不可分的地方所在.
散文诗相对于散文,是同样的洪水,可以肆意的泛滥,但是,是在内容和立意限定的规定以内.
综合的来说,散文诗的语言要求掌握适当的火候,要有相对的音乐感,要有张力,但可以是一个故事的细节描写,可以是通篇的疑问或者议论,但一定要掌握好火候.

第五:散文诗的技巧

散文诗独自成行的话,没有技巧可言.只是根据散文的创作和诗歌的创作来沿袭各自的技巧而已.
与诗歌一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通感,幻觉,蒙太奇,我的退出,情节的加盟,忘却的技巧.这些都是诗歌本身所要求的技巧,用到散文诗里是一个更高的发展的方向.
当然,散文诗和诗歌,毕竟不同,和散文也不同.
所以,散文诗对于技巧没有诗歌要求的那么严格,需要的是你的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体验.
对于想象力是散文诗首要要求的,没有想象力的文章是不能打动读者的,这是后话.
散文诗所要求的想象力没有诗歌那么高超,可以是对散文的简单的构件,可以是散文的行云流水.

我们如何对待散文诗呢?

    文/秦华

我是一个散文诗爱好者,时不时写点这方面的文字。纯文学的东西能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发泄自己的感情。特别是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有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到自己喜爱的网站去发表作品,说说心里话,无比惬意。因散文诗比诗歌松散,比散文严谨,是种难得的好文体。王剑冰在《散文诗创作的新现象》中说:“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卓羽心在《打开散文诗的抽屉》中也说“它兼有散文与诗歌两种体裁的属性,最本质上还是一种诗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观和部分写作手段与诗歌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为主题表达而服务;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为短小,又不象诗歌那样固定分行,无形无象的思维情感通过作者心灵的孕育外化为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以及情节关联,从而呈现出更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境界。” 还有许多散文诗作家及其理论者都很明确地阐述了他们对散文诗的理解和解释。
但是,社会上对散文诗了解的人还是不多,认为写的人少不给它独立的地位,随便放在那个栏目里或根本不提及它。而且许多人概念模糊,顾名思义“因为它是散文开头的,属散文,放到散文随笔里,有人看它后面是诗放进诗歌里。”在许多网站我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想把自己写的散文诗投稿,却发现没有散文诗栏目。我知道散文诗的根本是诗歌就投到诗歌里,有人看了认为它开头是散文,把它归散文了,也有人让放进杂文或情感文字里等等。许多网站都没有散文诗栏目,让许多人不知该把它投在哪个栏目里。如果看了上述理论,进一步了解散文诗,会给它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了吧。散文诗能迅速发展,网络的确功不可没,更希望网络这个大天地里有散文诗的一席之地。
《散文诗写作与欣赏》一书中有这样的描写:“散文诗是诗歌和散文这对父母生产的孩子,无论它长的象父亲或像母亲,独立性是不能改变的,是独立的个体。它的本质是诗歌。”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最早出在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第一位使用“散文诗”这个文体的是十九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是他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称谓的。其实在此前世界上已经有类似的文体,如:中国古代的小赋(屈原的《卜居》、《渔父》)、明清小品文等这样的文字出现。西方(《古兰经》)欧洲16世纪法国的蒙田小品文等也属此类,但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诗体裁,真正的散文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才有的。我国第一次真正提到散文诗名称的是1918年,在《新青年》第四期发表当时北大教授刘半农译的印度S·瑞美萨的《我行雪中》,后面附的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后来有了郑振铎、沈颖、鲁迅和周作人、郭沫若、茅盾、徐志摩和冰心等翻译介绍的许多外国散文诗,为我国散文诗的发展和推动起了不小的作用。从刘半农的《晓》、鲁迅的《野草》到柯蓝的《早霞短笛》、郭风的《叶笛集》和《鲜花的早晨》再到现在遍布各大报刊杂志上的散文诗,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忽热忽冷的一个又一个低谷高潮,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壮大。
然而,我们许多人还不能真正了解散文诗这个文体的本质。而且,散文诗方面的宣传和讲座也很少。因此,我呼吁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能够多做点这方面的工作,到这个传播快,读者多的网络里来发表一些有关散文诗方面的文章。

(05/08/26于上海)(05年六期《散文诗世界》、《新诗大观》34期)
散文诗与散文、诗歌的关系
--读耿林莽先生的《散文诗:“化散文”和“散文化”》

                        文/秦华

我对散文诗的理解和深入是通过阅读书本以及网络中有关散文诗的文章。他们从各方面阐述了散文诗的生成、发展以及它和散文、诗歌的关系。特别是耿林莽先生的许多论述和对散文诗作品的赏析,为我们学习和写作散文诗指明了方向。
05年《散文诗世界》第4期刊登了耿林莽先生的《散文诗:“化散文”和“散文化”》,更是用独特的视角对散文诗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将许多模糊的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任何文体的形成与发展,都要符合内容与形式相互适应的要求”。他运用历史发展和学术论点对散文诗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做了全面理论,更加明确了他的“散文诗是诗的延伸”的学说。而且在文章中阐明了“散文诗并不是散文+诗歌”演绎出来的“混合体”,而是他们结合生产的“混血儿”。本质还是诗--诗的变体。“以诗为文体,吸取散文文体风格中飘逸、灵动、自由、随意的神采,以补诗歌过分矜持拘谨、放不开手脚的不足;同时,适当借鉴其表现手法中可用部分,融入作品的诗性氛围之中,力求和谐协调、混为一体。”从这里可以看出耿林莽先生的思路是如此的清晰敏捷。他将散文诗的主从关系简明扼要地展现给大家,让我们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诗。
在网络里,在我发表散文诗的论坛和我主持的诸多散文诗论坛里,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知道散文,知道诗歌,却无法分清楚什么才是散文诗?如何去写散文诗?”在这里。耿先生给我们指明了写作和学习的方向:“散文往往求全,完整叙述事物过程,诗和散文诗则取其一点、一线、一角,以点代面,以一当十,作简约性勾勒;散文多取块状结构,洋洋洒洒,铺叙成篇,每有冗长拖拉、烦琐罗嗦之弊,散文诗多取跳跃流动、轻捷灵活、多节段的结构,既适应语言精炼简洁、节奏起伏跳荡的要求,也体现了建筑美的视觉快感”。这样以来,让许多在写作中遇到的困惑的散文诗爱好者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也给那些“散文诗是边缘文学”“男不男、女不女”“由于它的不确定因素,迟早会被淘汰”等说法有力一击。
读了耿先生的学说,我们更加明白散文诗不仅不会被淘汰,而且会因为她的美,她的跳跃、她的诗性、她的自由、她的音乐性,得到发扬光大。我劝那些对散文诗是懂非懂却又想横加评论的人,多看看有关散文诗的理论学说,真正了解散文诗为好。
从波特莱尔及贝尔特朗到刘半农、鲁迅、郭沫若,到柯蓝、郭风、李耕等老一辈散文诗作家,都为散文诗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现在又涌现出更多的散文诗作者和爱好者。他们用文字来证明散文诗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散文诗的真谛何在!
“这种来自口语,富有时代气息和民间气息的语言资源,经过挑选、锤炼后,可以成为散文诗的语言基调了。她既没有格律诗语言的扭曲痕迹,也不是芜杂粗疏的‘大白话’,而是兼具诗美与散文美之长的散文诗语言”。从中可以看出耿先生是如何对散文诗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后,才总结提升了散文诗的精华。在他的文章中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区别散文诗和散文的文体特征--就是看他有没有音乐性。没有音乐性的可以说他不是散文诗。
我在网络中回答文友提出什么是散文诗时,用了许多散文诗学者所论述的核心,那就是:“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应该有诗歌的骨架,散文的形式,音乐的韵味”。
以上所述只想说明散文诗和散文、诗歌的关系,明了散文诗的魅力所在。正因为散文诗的魅力所在,正因为散文诗的美学、跳跃感、音乐性、自由性,才让世界有了更多的散文诗爱好者和追随者,才有了今天散文诗的不断发展壮大。
在老一辈的指领下,会有更多、更好的散文诗作品涌现出来。散文诗会越走越远,达到它所等待的高点。

(05/11/12写于上海)
  【06年《诗评人》创刊号、06年《平度作家》5期总14期】

如何写好散文诗?___主要是多练习.散文诗因为是散文与诗歌结合产生的混血儿,因此它有的时候象父亲,接近诗歌, 有的时候象母亲,接近散文.最常见的接近是抒情散文。
现在也有人把散文诗归到美文里. 但有的学者认为散文诗就是散文诗,与美不美没有关系.

秦华 引用荒原:

               散文诗的二个特点

一、能够算散文诗的,必须有两个特点:

其一,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出来的品种,这是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但是散文诗究竟是一种新的文体,还是如有人说的: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其二,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秦华引用卓羽心的〈打开散文诗的抽屉〉

散文诗界与散文和诗歌的中间,有时候很难把握: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观和部分写作手段与诗歌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为主题表达而服务;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为短小,又不象诗歌那样固定分行,无形无象的思维情感通过作者心灵的孕育外化为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以及情节关联,从而呈现出更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境界。
篇幅虽小,但却包罗万象,人性与自然中的所有元素节点都可以成为表达主题的某一个突出坐标。
这个是我最近修改好的一篇散文诗 http://www.shiyanren.com/bbs/dis ... ID=49437&page=1
现在请大家先看看散文诗杂志总编冯明德的这篇散文诗, 多精练

《 门  是一件没有纽扣的外衣》

                                    文/冯明德

当听到分贝的丁当  就有一只阳光的手  攀开雾帘  就有一线月光的风  拂亮玻璃窗
不再乌云  也不再雷雨
不再干旱  也不再冰冻
当心不再停顿  那有力的跳动  便开始敲门
嘭嘭嘭  嘭嘭嘭
是门在响  还是心在跳  听觉已失真  双手无法扪住那颗呼之欲出的心
门  关还是开  钥匙丢失后  不上锁
门  披在墙的肌肤上  是一件没有纽扣的外衣

散文诗与现代诗有什么区别?

现代诗:是与格律诗相对而言的。区别在于无格律,现代诗的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但要求有鲜明的节奏。不过,它的节奏不是表现在固定的音节单位上,而是随感情的起伏变化体现在口语的自然节奏上,一般不押韵或押大致相近的韵。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近代现代诗的创始人,对我国的现代诗的发展影响很大。上个世纪“五四”运动前后,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我国现代诗体得到广泛流传,占了新诗的主导地位。郭沫若、艾青、戴望舒、臧克家等诗人是现代诗的优秀代表。
散文诗:比现代诗更自由些。它用散文的形式写出,不分行,不押韵,不要求有鲜明的节奏。但一般要求篇幅短小,情感浓重,有诗的韵味和意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有一定的跳跃性,具有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音乐美,不能源源本本的有头有尾的详尽叙事,否则就成了散文了。
现代诗要求有鲜明的节奏,即随着感情的起伏变化而体现出来的鲜明的自然节奏,自由地押韵。但散文诗则不这样,不要求有鲜明的节奏,完全是散文式说明性叙述性语言,有的用象征,有的用隐喻,语言凝炼,诗味浓郁,寓意深远。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其实,写散文诗比写现代诗的要求更高。因为分行的现代诗,自由度相当大。而散文诗的张力等需要修辞方法,有许多方面必须注意的,否则其文必将不伦不类。

可以看看王光明的《散文诗的世界》、《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徐成淼的《散文诗的精灵》、许淇、敏歧、李耕、耿林莽、彭匈、陶文鹏等主编的《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张彦加的《散文诗探艺》、王幅明的《美丽的混血儿——散文诗的技巧》、徐治平的《散文诗美学论》等等,这些都是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散文诗研究的主要成果。在那以后,又有一些新著出版,大家可以从网络找。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7-2 02: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世,你眼里仰望的启明星。
时光的剑伤不到的距离,即使路途遥远一样守约。
大爱无言?暗夜为你指南的航标,能够不迷失寻回归家的路?
尘世中隔断的孤岛,我们能各自独立向前。坚不可摧的念力,只为不知何时的擦肩?
五百次的回眸换成——一些简单;一点糊涂;一丝快乐;一种安康。

研读妙炒的散文诗,独树一帜的风格,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妙妙。
我要想大家学习的是一份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0-6-21 12:37 发表
1  白乌鸦和妙妙对话:

白乌鸦:妙妙的被某种东西束缚住了,没有放开,或过于注重理的语言。

妙妙:是被人言捆绑了。你想,我是多简单的一个女人,比那些所谓的女孩纯粹起码X1000倍。本来我是已经面对黄新很放 ...

学会保护好自己,爱护好自己,淡然面对一切,清凉一切。
放下包袱,放下心中的那个负荷,坦然的面对,不要执手它的坏处,看清它的好处来。
只有放下多余的坏处,你才能轻装上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