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12|回复: 24

[灌水] [ 随便走走] 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4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门古城墙与现代隧道交错走向,仿佛时空突然回转,彼此对视,刹那无言。


离中山门不足百米,就是南京博物院。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22:3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内西侧的院落里,散置着从各处发掘出的石刻雕像。缓步其中,伫足凝视,感觉每座石像忽然间都鲜活了过来,与你讲述着一段段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石狮绣球。各地文化习俗存在差异,所以,你会发现各地的石狮都不同。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却凶神恶煞,有的幽雅凝重,有的却丑陋轻佻。


石辟邪。其形象浑厚朴实,为传统中的瑞兽。出土于燕子矶,为南朝梁朝明太子萧统墓前石刻,现已残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石门门拱,呈半圆形,架于门柱之上,拱上浮雕人字拱形图案。


东汉画像石。石上刻有墓主生前生活场景,奇珍异兽,祥瑞祈福,灵魂升天的内容。


明清年代的栓马桩。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石雕品,常用在农家宅院、门前、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主要表现人物;兽象、桩颈(台座)承托桩头,一般为上圆下方,其上浮雕莲瓣、鹿、马、兔等图案;桩身少数刻有各种枝纹、卷水纹、云水纹;桩根埋于地下.。


走到栓马桩后面,我一抬头,看到对面巍峨耸立的维京国际大酒店,那一刻,我按下了快门。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23: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螭首与维京国际大酒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残缺的龟趺,所驮石碑已不知去向。


明清铁炮,每座铁炮炮身均有铭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洪武年间的宫廷社稷神厨水井,专为祭祀加工祭品,洗涤、取水之用。发掘时,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水井中,如今却养满了各色金鱼,忽隐忽现。我和它们对视,莫非我就是600年前一条不知名字的鱼儿?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22: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博物院飞檐,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其上雕有生肖。


南京博物院展厅二楼大厅


东汉贵族女子使用的化妆盒。右为原物,出土时完好,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形;左为复制品。墙上图案,为盒身漆画。


东汉漆虎子。让我没想到的是,虎子竟然就是夜壶。六朝的虎子都是青瓷的,汉代还有铜虎子、陶虎子和木雕彩绘的漆虎子。现代人对用虎子随葬可能感到纳闷,但在当时应是一种流行的习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雕漆高士吟诗图果盒,连盛水果的盒子都制作得这么精美。


清雕漆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3000年良渚文化氏族首领墓葬品。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


良渚文化玉琮,外方内圆,而后通灵人合。


良渚文化玉组佩,怎么看,都比现代人脖子上外显的粗大金项链要精美与有内涵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恭墓银缕玉衣。刘恭,东汉明帝的第三子,大约19个世纪以前他被封为彭城王,定都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刘恭去世后,按东汉葬俗,以诸侯王身份穿戴着银缕玉衣下葬。


南唐(公元10世纪)玉哀册。1950年江苏省江宁县祖堂山李神昇钦陵出土,用和田青玉制成。玉册每片作扁平长方形,将玉片裁齐磨光而成。正面刻竖排楷书金字。策文三行,系先琢刻文字,后充填金粉而成。背面刻有玉片序号“八”。哀册由42片组成一册,出土时贮于一石函内。玉哀册,在帝陵里,是重要的陪葬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或清初的玉杯


明末或清初花卉纹玉瓶


明末或清初玉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云锦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云锦长期用于专织皇室龙袍。现在,一件制作精美的云锦常可以拍得百万之巨。南京云锦的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直到现在仍不能被现代科技所替代,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所要保护的代表作之一。


明清圣旨


云锦战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青瓷羊


汉陶灯


汉彩绘持盾俑


战国编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末提梁卣。卣,是一种酒器,专用以盛放祭祀时使用的一种香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马鞍山朱然墓文物陈列馆里也有一件东吴时期的卣器。


春秋时期的青铜簋。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盛置煮熟的饭食。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有明确记载,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用几簋几鼎,都有礼制,不能僭越。


清乾隆时期铜胎掐丝琺瑯佛龛.。2005年10月23 日,香港苏富比曾经拍卖过一件清乾隆铜胎掐丝琺瑯廟式佛龕连鎏金铜佛坐像,当时成交价是:534,240 HK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5 06: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