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83|回复: 0

开卷觅益——读西雅诗集《一意孤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卷觅益
——读西雅诗集《一意孤行》
文/ 山城子

题记:
    2010年7月7日,是个快乐的日子。这天我们在地处黔中的黎阳公司小聚,欢迎远道而来的青年诗人黎阳。梅边吹笛做东,袁伟、郭振伟、山城子作陪。酒酣侃兴之际,黎阳拿出他夫人西雅的新著《一意孤行》相赠。这应当是我近年几十部获赠的著作中唯一没有通过邮局而至的珍品。古人云开卷有益,那是当然,但也须自己倾心去觅,方可印证。本篇即我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不时觅得于心的纪录。

动态而性格的书名
    成语是中华文明的语言奇葩,有褒义、中性、贬义之分。贬义者用于鞭挞假恶丑,褒义描摹歌赞真善美,中性为公平的叙述添彩。然也有例外,大多为取得幽默、诙谐,抑或反讽、戏谑之游离于本义的阅读效果。
    一意孤行这个成语,本义在不听劝告,而固执地照一己的想法行事。属于贬义。用成语作书名罕见,而用贬义的成语作书名,对于我是仅见。不必说从阅读效果上看,是很动态而又很性格的了。但巧妙又在于对本义的游离——就是一心一意地单独(不与人生的另一半同往)去旅行。这很切合本书记录诗人的行踪,已遍及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这也是一种动态而性格的执着。抑或是依从“一”己的“意”志而“孤”单地进“行”探索与追求。这还是动态而性格的执着。
    我想,将来如果有条件出版我的《形象诗美学》,就改作《山与美的风雅之恋》,或许就比较引人了。

诗意深深地笔名
    在网上初见西雅这个名字,给我留下的汉字意味是西部的经典之诗(《大雅》与《小雅》嘛),哪里知道这本是法兰西语“痕迹”的音译呢?
无疑,所有的生命体,只要生命过、生命了、生命着,就一定留下与继续留下他们(它们)的生命痕迹。这部《一意孤行》,不就是诗人的深深的生命痕迹吗?这样地富有诗意,真让我有些嫉妒。
    我为什么就弄个山城子呢?——萍水网上人家就问,重庆人吗?我又不便解释那不过是我乳名“三成子(轻声)”的谐音,首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云天》文学杂志,后又用于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与诗歌。尽管发现与网上辽南和海南的两位相重,也没有更改,我们不在论坛撞车,就各行个的路吧。
    我是2003年秋触网的,那时网上搜不到别的山城子,倘若是迟至现在上网,我也得考虑一个“直挂云帆”什么的,即不与人撞个满怀,更要诗意深深。

情意浓浓的序言
    新婚不足一年的丈夫,为心爱的妻的诗集执笔为序。这样的幸福与浪漫,文坛有几呢?这就注定是情意浓浓的。不论文字的外表如何冷静,也盖不住沸腾的热血。一个“多么的难得”就凸显无遗了。
    “错过的风景不是风景”,潜台词应是“错过的婚姻不是婚姻”,从相识、相恋,再到蜜月旅行,那可都是清一色的没有错过,多么深挚的浓情蜜意呀!
    我虽不一意孤行,但生来六十有八年也没分裂出巴结的细胞。因此,一旦有条件出书,也绝不去找名人作跋,但如有平行的诗伴愿为,我是开心的。如无,就请出我虚拟的“美”为之,使其模仿我老伴的声气,老伴也会开怀的呢!

千年的姻缘有峨眉为证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两位诗人的姻缘,正是这话的今版注释。这里有《峨眉(组诗)》为证,有诗中的峨眉山为证。西雅造访峨眉,前前后后共有五次。那组内的小标题也是见所未见的,就顺序成《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既符合实际,又心裁别出。
    “被他牵住了颤抖的手/……/以为一场故事降临了…”,从这判断,或许是她对他先就敏感了。因为后面有“并有无人知晓的快乐”注脚。
五年以后“他在网上联络她”,又到了峨眉。“经过一些事情以后,就无所谓感情的对错”。哈!这是两个人的定情吧?为什么“多少华灯初上的繁华/ 转身就可以遗忘”呢?因为志同道合(“内心的爱与美”)的感情的笃定,已经放得比什么都大了呀!
    “身边的他是新郎/ 身边的她是新娘/ 峨眉山,是这场婚姻的见证人”。多么漫长的相恋之路呀!从23岁邂逅,到35岁步入婚姻殿堂,他们仔仔细细地数了一遍中国的生肖。
    峨眉山的传说很多,我最喜欢关于青蛇白蛇下山到西湖的故事。但白蛇看重许仙就是个错误,仙俗岂能同志呢?半路里杀出个法海来,就更令人沮丧。所以故乡辽西早年的高跷会,只有青蛇白蛇双双而行,不受人喜欢的法海与许仙就被舍弃了。似乎青蛇白蛇就是天生的一对,就是爱情的象征。我想,青蛇的性格本来就很小伙子,对白蛇不仅相随相守,关键时刻的呵护也很到位。而这组诗中的“他”与“她”,其形象我宁愿相信就是青蛇白蛇的转世哩!
    所以能产生这样的阅读效果,与作者选“峨眉”为题有关,也与将长达12年的恋情收缩到一组诗中表现有关。于是想到我所发表的以自身恋爱经历为素材的一些情诗,比如《一缕风的记忆》《水仙》《冬青》《风雪小站》《我永远是你的函数》等等大都是单篇,表现一时一地的情感,那是不可能让读者能联想出美丽的故事来的。
   
关于“她”与“他”
    大凡以个人婚恋为素材写的诗,诗人们大多用的是“我”与“你”,或“我”与“她(他)”。西雅是执意不落俗套,偏用“她”与“他”。属于他们自己的“她”与“他”,不仅贯穿《峨眉》,后面的《落在云之南的》《听见海的日子》《北方情人》《流·时光》等等组诗中也不时出现。给我的印象是不论走到天南海北,“她”的“他”是不可忘怀的。
    我还注意到,西雅的“她”“他”并不专用,当其父母走进诗行,用的也是“她”“他”,而对旅行中目击的陌生的一对恋人的描述,用的也是“她”与“他”。
    全用第三人称,就是从主观情感跳到了客观审视上来,不必说这是冷抒情的风格使然。

散落的家庭史与个人小传
    西雅10年间足迹遍及全国与海外,其纪实性的这部旅游诗,也散落着她的家庭史与个人小传。说散落,是说她不是写的家庭史,也不是个人小传,而是旅行过程中因景因情零零散散地带出来的。这从第二组诗《夏天很阴凉的》开始,而第三组《秋客京城》、第四组《眺望冬季的海》、第五组诗《华丽转身》涉及面较大,因为这时的旅程是与父母同行的。这是个奇怪的诗歌现象,好像是无心插柳柳成行。如果有谁愿意从中摘录,一个略写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史,和一个70后女大学生的个人小传,稍加整理就出来了。

无处不在的思考与探寻
    一部诗集想带给读者什么,诗人是不说的。不说不等于没有,这要读者自己去寻觅。西雅的笔触是在旅行中,在旅行中飘忽不定,在飘忽不定中思考与探寻。不是直白地表达,而是通过一些能引起思考与探寻的意象,意象就客观在那里,让你的主观来思考来探寻。
    “她默默地吃饭,心里在笑/ 快乐总是那么微小”(摘自《落在云之南的》)。——为哪样“微小”,而不可以开怀大笑呀?这就会令人思考。
    “暂时忘记一场旷日持久的婚姻/ 带来的负累与倦怠”(摘自《秋客京城》)。——这是对父辈一代人中那些没有爱情的婚姻状态的思考。虽然,我不在此例,但从全社会来说,比例是很大的。
    “轻轻靠近他的胸怀,被轻轻推开/ 她知道他懂得她的爱情/ 懂得他们只是朋友/ 不是情人”(摘自《北方情人》)。——这是对道德界限的探寻。
    “很多路/ 都是半推半就,稀里糊涂走了一大半”(摘自《走过西藏是前生》)——这是对人生之路的探寻。
    “世间有些是不可以看清楚的/ 比如森林,比如湖泊,比如爱情,比如命运”(摘自《沿着鹰的翅膀》)——这是对命运的探寻。
    不再举例了,事不过三,我都抵五了。无论是对人生还是社会的思考与探寻,诗人都只用意象来昭示,并不直说出来。直说出来等同于开会传达上级精神,那就不是诗了。想及自己捉笔时总欲说得明明白白,多少余味,都想自己吞了,因而老是精品不起来。所以自己只能停留在“诗爱者”的阶段,而达不到诗人的美称。有西雅这部《一意孤行》在手,我今后的景况或许能好些吧?

以组列队的痕迹
    从一部诗集,就能看出诗人的卓尔不群,这是我读《一意孤行》的感想。西雅的特殊,不仅表现在她的笔名、书名、序言、人称上,尤其还表现在书的结构上。她不分辑,而是一惯到底的组诗。更奇的是22组凡164首诗,竟是在半月之内完成的。这样认识如何地望尘莫及呀!她说“留下自己淡淡的痕迹”,我看这以组列队的方式,留下的痕迹还是比较浓重的。
    谢谢西雅,谢谢黎阳,使我有机会开卷觅益而收获匪浅。
2010-7-11于黔中文化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