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79|回复: 0

诗歌在线评论016号作品(作者成都:锦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在线评论016号作品(作者成都:锦瑟

●诗观:
  
  诗歌就是诗歌,它不能承载太多它不该或不能承载的东西。诗歌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也不是哲学。有诗人曾言“诗歌是宗教的下游”,我以为有一定的道理。之所以有此一说,大概是因为宗教和诗歌在追求人之精神极致层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诗歌还是诗歌,不是宗教。不要因为诗歌涉及某一范畴而人为拔高它的规格。总之。诗歌是语言的舍利子。灵魂的修炼。我们看世界与内观的第三只眼。


■瓶中的十四朵向日葵
  
  第一朵给我善良的母亲。那个叫科尼莉亚的美丽女人
  第二朵给那位受人敬重的牧师。他传递心灵之火
  哦,我悲慈的父亲。
  第三朵给装满成群乌鸦与开花星星的天空
  许多时候它像一只黑口袋。
  第四朵给生长着大片金黄麦子的大地
  祖先们的目光穿过厚土落向我们的脸
  星星下葬罗纳河。无数不眠的眼睛闪动
  第五、六、七、八朵我分别送给四个巨人
  它们隐在季节背后,抬着时间和山川的影子飞奔
  第九朵给热烈的太阳
  我不止一次地追随它金色的光芒。
  第十朵送给月亮。就是我时常念及的月亮,阿尔的月亮
  也是奥维尔教堂那晚,我一直等。都未等到的月亮
  哦!第十一朵请留在瓶子里
  第十二朵我送给她。年轻的女人,我可怜的女人
  你到过阿尔的吊桥吗?
  河水清澈,天空湛蓝,我们乘着马车...
  现在还剩下最后两朵向日葵
  第十三朵给文森特·梵高。那就是我
  第十四朵给上帝
  
  
  ■麦田里的乌鸦
  
  我整个前半生都在守望那片麦田
  从这点看来,我远不如
  屋顶上那只晒太阳的猫——
  左眼看着这个世界
  右眼盯住黑暗中它的老鼠
  
  金灿灿的麦子现在就要熟了
  它们占用麦地
  我占用光阴,象一只鸟
  在时间的枝桠间搭起巢穴
  
  狂乱的风不止一次地吹过麦田
  最后归于我的内心
  灵魂很轻
  当风一旦停止,它就飘落
  
  在这个盛夏,在黄昏到来之前
  我望见我的墓地庄严肃穆
  于成群乌鸦的掩护下
  麦田的上空,起起落落
  
  
  
  ■革命
  
  做为一个王,雪域最大的王
  你命定与佛有场战争
  
  细小火苗起于经文之外的章节
  佛法森严,刀口向内时
  才露出它最为锋利的部分
  磕长头,摇经筒,一宿梵唱
  祈求佛祖将你的灵魂
  连肉身,一起超度
  
  仓央嘉措,雪域最大的王
  大清的版图很辽阔
  佛来过,又走去,带走你的臣民
  你在诗歌最柔软隐喻的枝桠暴动
  打碎身体内的佛,并痴想
  打碎身体外的佛
  
  
  ■海水
  
  海水偶尔一次咆哮
  有时会让天空也退一步
  
  而更多时候海水是卑微的
  低贱着随波逐流,无边的绝望
  
  无数朝代的船只划开它们身体
  像飘在天上,越飘越远
  
  然后被时间的手指轻轻撕碎
  弃于黑暗
  
  盐在海水的骨头里若隐若现
  只等它重返天空
  
  不是所有海水都历经苦难
  不是所有海水都能重返天空  


【老镜点评】

锦瑟说:诗歌是语言的舍利子。灵魂的修炼。我们看世界和内观的第三只眼。
锦瑟说:诗歌还是诗歌,不是宗教。
这些话我很赞同,但是锦瑟的话使我觉得不安,说不好为什么。
读锦瑟的诗歌,使我心存一种膜拜的愿望,觉得生活里的一切都沾染着神的光。
但是这神,不是远在天上,却是近在咫尺。
所以我说,是锦瑟使我们近了神的身。
诗歌达到这样的效果,归了还是诗性语言的魅力。大家热爱海子,热爱雷平阳,就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具备了诗歌的原始特性,即诗性。至少我是这么看的。
《瓶中的十四朵向日葵》,第一朵给“善良的母亲”,最后一朵给了“上帝”,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巧合,但是当我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来读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光芒。而“牧师”、“天空”、“星星”、“女人”等等,无不是因为作者对这个平凡世界的热爱,读这样的诗歌,我体会到生命的平和与尊贵,我愿意在每一个词语上做一处注脚,使我的人生以微妙的姿势靠近神,或者是仰视,也或者是面对面。
《麦田里的乌鸦》这首作品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它们占用麦地/我占用光阴”,作品沉着刻画了人类灵魂的卑微,当诗句里出现“墓地”和“乌鸦”这两个意象,非但没有给我黑暗的压力,反而使我轻松起来,使我明白生命原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灵魂很轻/当风一旦停止,它就飘落”,任何外界的力量都阻止不了。
    《革命》,与其说作者在用佛法来解释革命,不如说他在解释生命。身体内的佛是虚拟的,身体外的佛才是真实的。
《海水》,“海水”是直指我们生存的现实,或许它是建立在作者生命个体的经验基础之上,但于我们这些历经苦难的人是完全可以体会出来的。海水的“咆哮”只是人类精神层面的一个点缀,它更加真实的摸样是“卑微”、“低贱着随波逐流”、“无边的绝望”。把我们短暂的个体置于长久的历史朝代上来看,我们是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时间的手指轻轻撕碎”,就可以把我们“弃于黑暗”。“不是所有海水都历经苦难/不是所有海水都能重返天空”,告诉我们仓促的生命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诗歌貌似灰暗,颓废,但希望还是有的,“盐在海水的骨头里若隐若现”,毕竟是有“重返天空”的可能的。希望与磨难俱在,怎么认识才注定未来的方向。当我读完这首诗歌,以一滴海水的身份想象现在和未来,我的感受分明是矛盾的。诗歌提供给我巨大的思考空间。
 






我的更多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