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2-5 20:13 发表 树边的这首诗,本身的意涵和意韵都很好,千朔认真读了又读,在写作主题上认为切入的点很好--尤其是倒敘的写作,在末段又点題呼应,是一个很完整的写作架构;但在文字上的表现,我覚得可以再稍稍精简,且写作的空间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树边上的人 于 2011-2-5 21:05 发表 我之所以这么写: 青春 只舍得和我们打一个照面 便扬长而去 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 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 是想得到“我们眼巴巴看着倨傲的青春离我们潇洒而去”的现场效果并强化这个效果。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2-5 23:31 发表 一般而言,我们写作的习惯是说明我们心中所想要表达的画面,所以树边这么说,千朔能理觧与认同;而千朔之所以想省下”便扬长而去/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二句;其实是想创造读者的阅读想象空间,因为在这样的句子” ...
原帖由 沈漓 于 2011-2-6 02:40 发表 好诗,好在有生活底蕴,文字流畅妥帖。 还有,符合我的美学观点(自私地说)。到国内有代表性的两大诗坛看了(包括这里大厅),优点很多,如都强调精练重意象等,众人皆知不多说了,说不足的。窃以为主要缺陷有二: ...
原帖由 心中有你 于 2011-2-6 10:16 发表 学习。。问好!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1-2-6 10:22 发表 青春 只舍得和我们打一个照面 便扬长而去 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
原帖由 心中有你 于 2011-2-6 17:36 发表 是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9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