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36|回复: 33

《一个“自讨苦吃”的劳动者的自白—— 我移民加拿大的经历与感悟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坦白地说,我是为了写作而移居海外的。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诚实。没有财富你可以创造,然而关于诚实,你很难创造出来。我认为写作的诚实是一定要立足于思想自由这个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反映中国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否则就是做无用功,现在宣扬得再好也没有用。近年来经常看到关于海外文学与国内文学的争论,我个人以为这些争论没什么意义。文学的竞赛是马拉松似的,而不是短跑,是要看后劲的。历史是唯一权威的裁判。
我是老三届的,虽然文革中上山下乡也受了苦,但毕竟时间不长。以后学过化工,但不喜欢,后来靠自学考上了文学专业硕士生。毕业后分到某省拍电视剧的事业单位,不必坐班,甚至每月只在发工资的日子到单位去一趟。人长期飘浮在生活的表面,沉不下去,我的天性和爱好都是搞创作而不是搞研究,所以只能写一些无病呻吟或是无法表达生活内涵的东西。因为体制问题,长期闲着,就是一把宝剑也会生锈,何况人呢?就这样过了八年幸福而苦恼的日子,一个声音对我说:“该换个活法了!”我干脆选择出来,这样可以游历世界,极大地增加人生体验和阅历,写出发自内心的东西,它们应该是你自己真正感到刻骨铭心、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长生命力的东西。
2000 年四月我们全家登陆温哥华,一转眼来加拿大已整整八年了。
在来加拿大的前四年,可以说自己还是一个“看风景的人”——浪漫随意,一厢情愿。因为在对待工作的认识上心态没有摆正,一直都没有认真打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以为生活积累够了,可以埋头写一本惊世大作,一夜成名。在碰了钉子以后,终于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醒悟过来。自己一直写不出能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不是那种聪慧绝顶仅凭自我感悟就能写得很好的人;自己还没有真正沉到生活的底层,缺乏深刻的体验,还没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抱着一种“客人”的心态,当然写不出好东西来。从此以后,一定要“反客为主”才行。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提出过这样的口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口号,体现了平等互利博爱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想,我到餐馆吃饭,有侍者为我服务;去银行办事,有工作人员为我服务;去商场购物,有营业员为我服务,我自己为什么就不能为他人服务呢?在战略上,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眼高”;在战术上,要有踏踏实实打工过日子的“手低”,长期坚持,韧性战斗。另外我也知道海外是没有汉语文学大的出版市场的。从此以后我改变了心态,不管干什么,都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对于家庭,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子汉。让生命融入社会,让作品融入生命。更何况不仅是我的经济状况而且我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我当一个“职业作家”。我只要坐着写几天,脚就会肿。只能“半工半读”。
我想自己的目标既然是中文写作,所以有意“疏远”英语,觉得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无所谓。我先后在面包厂当过流水线工人、在麦当劳做过大夜班清洁工;送过比萨饼、卖过冰淇淋、在希腊餐馆干过两年多帮厨;现在靠着早年在棉纺织印染厂当过钳工的一点经验,在一家西人科技公司当安装工。这家公司产品比较先进,主要出口数码电子产品到美国。这种控制柜的安装工作我觉得似乎介于熟练工种和技术工种之间,工作时可坐可站可行可蹲,符合我的生理需要;公司管理很人性化,只要不影响工作,可与同事说说话、可思考问题甚至可以小声哼歌听音乐,又能满足我的精神需要。——实在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的很适合我的工作了!
同来自世界各地和加拿大本土的人交往相处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很多人和事,极大地拓展了人生阅历,写的东西也渐渐成熟起来。八年里我写了四本书稿,出版了其中有关英国历史和文化的一本散文集《从伦敦塔到多佛港》(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另有中篇小说《关于一个精子的回忆与思考》入选 《华文 2005 年度最佳小说选·华文 2005 年度最佳网络小说》(深圳大学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年版,主编王干) 以及其他一些散文诗歌小说陆续发表在《世界日报》、《侨报》、《明报》、《大华商报》、《诗潮》、《诗刊》,《长江文艺》等海内外报刊上。
德国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说过:“我跳舞,因为我悲伤。”我也可以这么说:“我写作,因为我痛苦。”没有痛苦的人,成不了大作家。深沉的作品不光是流动着的文字形态,更应该是生命痛苦的宣泄与喘息,正如一条无名河流,突如其来,或静静或波涛滚滚直抵你的内心。
一个劳动者,不仅用他的诚实劳动来说话,也要用他的语言表明他的人生态度。如庄子。一方面庄子是个靠打草鞋为生的卑微的人,他也说大音稀声大辩无言,但另一方面他仍然给我们这个俗不可耐的世界留下了不朽的《庄子》。
沉默不一定都是金。如果你有深刻的思考,那是金。如果脑子里一片空白,那是虚空;如果你思考的东西虽美丽却浮浅,那是镀金。
用体力劳动来养活自己,用脑力劳动使生命延续,与世界上其他生命相遇相知,这是真正的“返朴归真”。到加拿大来,写作使我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而成为劳动者才能使我真正安心写作。这是一种很明确的辩证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外作家几乎都是业余作者的缘故。
而写作过程是寂寞沉闷的,犹如孤独的农夫在田野里耕耘播种施肥。他还要关心每一粒种子的萌芽、生长,关心天气、自然环境以及病虫害等等。从庄稼初生的柔弱根部开始,他可以看到秋收的风景。好文章的写作也一样。一粒种子在你心里落下,你不断地为它创造生长的条件,直到它在你心中萌动发芽。新芽使你的内心感到发胀,到了非写不可的时候,就让它破土而岀,形成文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它的故事和人物将在人间流传。
我们大家不过是偶然生活在了一个偶然到来的时间和空间里。生命来之不易,消失却很迅速。如果我以温哥华为长眠之地,将来我的墓碑上能写上这么几个字就好:我来过,我活过,我写过。
2008 年 4 月 10 日
于 温哥华云水居
(这是为“万维读者网十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写的,此文曾获优秀奖,以上文字做了删节。)

[ 本帖最后由 沈漓 于 2011-1-15 08:55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精华。

满纸糊涂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诚实。没有财富你可以创造,然而关于诚实,你很难创造出来。我认为写作的诚实是一定要立足于思想自由这个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反映中国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否则就是做无用功,现在宣扬得再好也没有用。

这两句,是苦涩的。但是是最真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菩提本非树 的帖子

满纸糊涂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谢谢理解。难得糊涂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1-1-13 10:49 发表
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诚实。没有财富你可以创造,然而关于诚实,你很难创造出来。我认为写作的诚实是一定要立足于思想自由这个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反映中国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否则就是做无用功,现在宣扬 ...

尽在不言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界。那沈先生和我父亲差不多年纪了。

我祖父是四十年代的大学生。
在五十年代反右及后来的蚊哥中,也受了不少冲击。
蚊哥结束后,才平反,当了个小官,不过此时年纪已大,快退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启发思考点,如“沉默不一定都是金。如果你有深刻的思考,那是金。如果脑子里一片空白,那是虚空;如果你思考的东西虽美丽却浮浅,那是镀金。” 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坦白地说,我是为了写作而移居海外的。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诚实。没有财富你可以创造,然而关于诚实,你很难创造出来。我认为写作的诚实是一定要立足于思想自由这个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反映中国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否则就是做无用功,现在宣扬得再好也没有用。近年来经常看到关于海外文学与国内文学的争论,我个人以为这些争论没什么意义。文学的竞赛是马拉松似的,而不是短跑,是要看后劲的。历史是唯一权威的裁判。
————实诚和有功用的观点,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沉的作品不光是流动着的文字形态,更应该是生命痛苦的宣泄与喘息,正如一条无名河流,突如其来,或静静或波涛滚滚直抵你的内心。,,,这里扩充的思想表达是富裕的,欣赏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默不一定都是金。如果你有深刻的思考,那是金。如果脑子里一片空白,那是虚空;如果你思考的东西虽美丽却浮浅,那是镀金。
——————认同刘长风的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体力劳动来养活自己,用脑力劳动使生命延续,与世界上其他生命相遇相知,这是真正的“返朴归真”。
————身体力行,身心兼容。喜欢这个“返朴归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经常回忆我的父亲。他在 47 岁的鼎盛壮年因“文革”而失去工作,从此被剥夺了劳动权利,直至郁郁而终。,,,还有“老三届”,,,这些令人心里发酸。好在沈漓有着朴素的思想先行,大浪淘沙还是站立着经营好写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深深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来之不易,消失却很迅速。如果我以温哥华为长眠之地,将来我的墓碑上能写上这么几个字就好:我来过,我活过,我写过。

————我读过,我认识过,我也是生命长河里的一个文字书写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1-1-13 10:47 发表
推荐精华。

满纸糊涂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理性的归结。推荐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1-1-13 15:05 发表
老三界。那沈先生和我父亲差不多年纪了。

我祖父是四十年代的大学生。
在五十年代反右及后来的蚊哥中,也受了不少冲击。
蚊哥结束后,才平反,当了个小官,不过此时年纪已大,快退休了。

可能吧。你们这一代是幸福啊。不过突然想到这么一句话(从写作角度看):
“我们”这代人的不幸是我们的“幸福”,“你们”这代人的幸福是你们的“不幸”。
谢谢读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8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