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168|回复: 53

先讨论如何开展《海子仙逝22周年》的诗歌悼亡纪念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本人私下与挑战版首席版主、总管这里有阳光与常务评析版主千朔商量,决定在海子逝世22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推出纪念海子的诗歌专项活动。在活动正式策划推出之前,特向广大版主和诗友征询有关具体活动的意见。望大家多提建议。
            一是活动的时间;
          二是挑战活动的题目;
          三是活动的形式;
          四是活动内容的范围与多少等。

          经本次讨论之后,在最近正式推出策划活动。

          在此感谢前面阳光、千朔、堰鹤与诺夫的抛金引玉之作。
   

      海子简介: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4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是一位有史以来罕见的诗歌殉道者。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1-2-8 12:28 编辑 ]
发表于 2011-2-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现在大家要做的不是如何用诗去写他,而是怎样了解他的作品,以诗写诗很难让人了解,我觉得不如大家个人拿出海子的一首诗,挂在上面用现实的眼光去剖析一下,永摄人心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想法:
一是活动从最近延伸到4月5日的清明节结束;示清明以诗祭奠海子;
二是推出祭奠海子诗歌的写作活动,包括长诗和短诗的形式;
三是有关于海子诗歌的解析与赏读;
四是写海子诗歌的解析与赏读;
五是有关海子诗歌的推荐专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有关于海子诗歌的解析与赏读;
四是写海子诗歌的解析与赏读;
五是有关海子诗歌的推荐专页。
这是重点,前面倒可省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个活动!

海子现象有很多内涵同时也有时代的意义,虽然海子现象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一面,但整体具有时代的掠影,支持大家先来讨论,之后确定活动主题。我也会认真想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支持
嘉嘉辛苦了,我也去想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好事,大家一起把这个事情办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一地 于 2011-2-8 13:01 发表
我觉得现在大家要做的不是如何用诗去写他,而是怎样了解他的作品,以诗写诗很难让人了解,我觉得不如大家个人拿出海子的一首诗,挂在上面用现实的眼光去剖析一下,永摄人心魄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鹤帖的诗很好 骆一禾的曙光三女神写的的确大好

谁再帖一些海子的诗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11-2-9 14:12 发表
----赞同

谢谢手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论坛以很大的规模搞过一个诗歌大赛纪念海子逝世16周年,我当时也写了一个评论,并发表在诗歌月刊和香港《中华日报》上。所以,我看了前面的讨论,倾向于李一地的建议,以深入讨论作品为主,其他活动不宜。

我六年前的文章附后:

海子的天堂与诗歌的天堂

——写在海子辞世16周年之际


                                                   文/无哲


海子走的那一年是1989年,那一年的中国诗歌在文学中仍然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随后的中国诗歌开始失去巨大的生机,步入高贵的低谷荣华不再。

我们几个诗友当时已搞了三年民刊《世纪风》,对海子的名字也是那时听说的,海子的死当时对我们并不有所惧怕,因为那时我们相信诗歌的高地还会到来。后来与海子做伴的多了《十月》骆一禾,骆诗人因病而逝,中国又少了诗人的才华。再后来山东的一位年轻诗人因故走了,当时我们正准备为那位诗人出一本专号,筹备工作因故中断,资金没了,我们内部也出现变故,民刊休息了一些日了。种种迹向表明诗歌受到了莫名的冲击,开始走向文学的一角。

今天的我们有些是诗歌的留守者,有些是后来者,为海子精神所感动者大有人在。作为我,纪念是发自内心的,而死亡是没有生机的。

大约是1989年底,我得到过海子和骆一禾的诗集,好象是《五月的麦子》和《世界的血》。这两本诗集我看了一遍,对他们的短诗印象很小,对他们的长诗印象很深,因为那时写长诗的人不多见,在集子里出版的也不多见,所以自己也受他们的影响写了一部分长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受过二人在长诗探索上的影响。


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死亡的海子对中国诗歌的意义。死亡的诗人美国有自白派女诗人普拉斯,中国出了个海子,这些都是现代与当代的。普拉斯的死多为内心的痛难以为诗时,使她走向命运的终点。海子的死我没有细考过,但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珍爱,为什么要选择死亡呢?难道是为唤醒什么,远离什么,接近什么。不可而知。

我只知道海子去了天堂,他在天堂里高高在上,看到的中国诗歌依旧如故,或者所期望的距他的时代还要遥远,诗歌不仅没有重回盛唐,而且被经济的繁荣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好在网络诗歌的表面浮华能给他以灵魂的祭祀。

我看死亡是勇敢的,象我看逃避一样。其实他用血的警示并没有给当代的诗歌执杖者以鲜红的导引,当代对诗歌的价值取向仍然停留在纸刊的认可与定位,百家争鸣也少了网络诗歌的浓郁气氛,而流于中华诗歌的形式化。

所以,这个死亡的意义反而少了黄金般的价值,成为一个空想中的天堂。

所以,海子,我想哭,想用泪水换回你的重生,与我一起走完今天的诗歌之路。如果你的重生能献出当代诗歌的巨制,你再去天堂,会何等风光。


诗歌的天堂已然不是我们伟大的梦境,只是我们还在向那个梦境走着,多少有些义无反顾,多少有些悲苍。

我们脚下是一条羊肠小道,头顶的天空是低矮的,有的背着干粮,有的还穿着草鞋,有的还渴望有一本自己的诗集。如果有花香,那也只会是偶尔的幸运。

而在我们的左手,高速公路上跑着宝马与奔驰,一夜豪赌可以办一家诗歌月刊,一餐大宴可以出一本精美的诗集,一根汗毛可以压死一首诗歌。

海子,这些你经历过吗,你想过吗,你能用血红说服他们变成阳春白雪吗。


我并不会不动声色,我会将母语的词根削成一柄柄利剑,斩尽诗歌的忧郁,把我们的绝代风华高高扬起,于血色之上,击碎天堂的门槛。



                                                         2005.0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2-9 13:19 发表
我希望借这个机会让更多的诗友关注他们,学习他们,并回来简练自身,以期提高对诗歌和诗人的更深入的认识,如果能对我们的具体创作和对诗歌的领悟起到些许的旗帜作用,那要感谢”上帝”了!

——————感谢堰鹤,做了一件很有益的事情。张贴他们的诗歌让大家读到本是很多诗友的愿望。再次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哲 于 2011-2-9 16:02 发表
2005年,论坛以很大的规模搞过一个诗歌大赛纪念海子逝世16周年,我当时也写了一个评论,并发表在诗歌月刊和香港《中华日报》上。所以,我看了前面的讨论,倾向于李一地的建议,以深入讨论作品为主,其他活动不宜。
...

——————海子作为一种诗歌文化现象,已经超越其自身范畴,俨然成为一种诗歌的探索精神了。这是我们纪念的意义之所在。
       无哲老师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 感谢无站对本活动的建议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海子是用自己的灵魂去承受大地的苦难,把诗歌献给土地和麦田,是诗乐的弹拨手,而这乐声,却在现实中击穿灵魂奏响在世间,迫使自己要分裂成十个海子来应对沉重的精神负载,当然,这仅仅是描述海子精神世界的一角度。海子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8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