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194|回复: 31

[其他] 收录坛友对拙诗《我们》的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拙诗《我们》在《诗歌报》论坛“心情文字”发后,得到一些坛友的点评,本人深感获益匪浅。我一一收进我的文稿,作为此诗的一部分留存。他们的点评比我的诗更精彩,愿在此和大家分享,并再次诚挚言谢!也希望路过的朋友留下你们宝贵的意见。

      诗:     我们


        一转身,我们都老了
        你的鬓角已霜星点点
        而我浓密的长发
        也似冬天飘零的枯叶
        青春
        只舍得和我们打一个照面
        便扬长而去
        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
        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

        浪漫的初见
        曾让人多么艳羡
        那时我们年轻
        不知道爱情终有一天
        会作为华贵的外衣
        藏进乌沉的樟木箱底
        而我们
        不过是锅碗瓢盆地过着日子
        有时风平浪静,举案齐眉
        有时鸡飞狗跳,似战场般狼藉
        一路磕磕碰碰却又相互惦念
        时嗔时怨时悲时喜

        时光就坐在我们对面
        如睿智的老人般微笑着
        耐心地看着我们
        五味杂陈的人生
        再一转身,我们华发丛生
                     2010-12-11


   木芙蓉评:好,每一段都有含义。第一段倒叙着写,喜欢转折的美        
       “ 青春
        只舍得和我们打一个照面
        便扬长而去。。。”
            第二段描摹一个过程,爱情必须被生活消磨,日子将我们熬成沧桑。
            第三段就是感叹和无奈了,我们留不住时光老人。写得很从容,使整个诗文沉淀有味:

        “时光就坐在我们对面
        如睿智的老人般微笑着
        耐心地看着我们
        五味杂陈的人生
        再一转身,我们华发丛生”——我们因为时光而活,时光却为我们记录五味人生。别说时光如梭,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是悲欣交集那!
        很美的遣词和诗意的构建,读着有新意又能通畅明澈。
    千朔评:树边的这首诗,本身的意涵和意韵都很好,千朔认真读了又读,在写作主题上认为切入的点很好--尤其是倒敘的写作,在末段又点題呼应,是一个很完整的写作架构;但在文字上的表现,我覚得可以再稍稍精简,且写作的空间也可以再拉出些距离,写作的笔调这样娓娓道來很符合这首诗的节奏~至于精简的部份,千朔以第一段小舉例,但只是给个參考意見而已,不是绝对也不一定要修改;所以,如有不当或不符合诗人原创的写作动机,请树边和这里的版主多多包涵。

        一转身,我们都老了
        你的鬓角霜星点点
        我浓密的长发似飘零的枯叶
        青春
        只和我们打一个照面
        便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

    以上这个精简后的文字,仅是千朔读诗的个感,和树边与大家交流,若覚得不恰当,真的请多包涵,问好;也祝树边新春快乐!
    我对千朔回应:首先我得说我很重视千的意见,感谢千的点评。写这首诗是在2010年的12月11日,我和老公结婚十八年的纪念日。老公是粗心、马虎的人,并不记得这个日子。晚上回家,我也不想告诉他。所以心里还是有些落寞。就打开文档写了这首诗。当时一口气写完,觉得心里舒畅了些,就发在心情和我的博客了。后来审计署网站刊登了这首诗。我想这首诗之所以引起人的共鸣可能是她比较真。真的是心情文字咧。
    我对千朔回应:因为审计署网站带有选稿性质(算我的工作任务哦),登了后我就没有再作修改。今天有幸得到千的点评,我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精简后似乎更有回味,但是我之所以这么写:
        青春
        只舍得和我们打一个照面
        便扬长而去
        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
        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
是想得到“我们眼巴巴看着倨傲的青春离我们潇洒而去”的现场效果并强化这个效果。
        多多包涵的话就不用说了,你来点评我觉得很荣幸哦。
    千朔评:一般而言,我们写作的习惯是说明我们心中所想要表达的画面,所以树边这么说,千朔能理觧与认同;而千朔之所以想省下”便扬长而去/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二句;其实是想创造读者的阅读想象空间,因为在这样的句子”只舍得和我们打一个照面/便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就已经在语意说明,青春只与我们見一个面就走了,但怎么走,就是诗人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因为每个人度过青春的方式不同,可以引发的情绪不同,这里千朔个人认为让读者以自己的生命经验去感受诗意,比直接写出”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扬长而去”好像有一件衣服这样的具象效果会更好,因为青春不见得是一件衣服,也可以是一只风箏或一粒苹果大家分著吃,所以側面空白,反而使人在跳跃中不得不张幵思想,故而直接从”照面”后,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反而创造出更多空间可以让读者參与;当然,这是千朔个人读诗的想法,与树边交流參考看看哦
  我对千朔回应:谢谢千再评。我知道千的意思,千举这个例子,是说我这首诗有值得雕琢的地方。我会好好想的。
          我把千的意见收藏到我的文稿里去,再仔细推敲推敲吧。这会子还不得要领想不出怎么改哈。
    沈漓评:好诗,好在有生活底蕴,文字流畅妥帖。还有,符合我的美学观点(自私地说)。到国内有代表性的两大诗坛看了(包括这里大厅),优点很多,如都强调精练重意象等,众人皆知不多说了,说说两大诗坛的不足。窃以为主要缺陷有二:1、是这里喜欢意象太过繁复,其实意象过多并非好事,过犹不及,有时太多反而不知道你要说明什么,因为从哲学角度来看比喻都是蹩脚的。如早有人指出雪莱诗歌意象太多,有时翻译家都无法将它们妥善安置在一个句子里。2是另一个诗坛最明显是“假古董”泛滥,可能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潜移默化的结果吧。武侠小说的语言是对古典文学的模仿,而诗歌的假古董更是对武侠小说的模仿,模仿的模仿只好是每下愈况不伦不类了。当然各有各的见解,难以改变,所以只在这里说说个见而已。呵呵。
     当然,这首诗也有精练浓缩的空间。但是修改一定要仔细小心。也看了大家的帖子,如把“ 便扬长而去/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删去,则后面的“冷的回忆”有些不通了,青春回忆更可能是暖和热的回忆吧,就因为飘飘的衣袂传达出衣服质料的信息,没准是丝绸的确良什么的,哈哈,所以拂过之后带来丝丝凉意和酷(cool)的感觉吧。就事论事就诗论诗,不涉及任何个人,说得不对请多多包涵。
     谢谢树边的诗,使我想起和诗友们探讨一下诗艺。新年问好!
    哑榴和诗:  
那时我们年轻,我爱喝酒。满身燃烧着爱的火焰……
喝吧,喝吧,亲爱的,你就是我热爱的美酒。我一边喝酒一边看着你。
你说,别喝了,再喝就醉了。
我说,再喝一点点。一点点。给我一点男人的尊严——
为此我们吵了起来,好几天不说话。
那时候,我们多么没有耐心。

磕磕绊绊,我们一路走来,我醉了不知多少回,才明白——
我们已经变成了陈年的酒。要喝就要喝陈年的酒。
昨日不成熟的想法,所做的那些事,那些所谓的“坚持”,那些所谓的“真理”,
如同贪饮那些水兑的酒精,成了一肚子浑浊,成了最深的心痛,多么不堪回首。

疗伤的绷带,让它自动脱落。这就是我们,学会包容,自己疗伤,学会等待——
细细品味日子,那就是陈年的酒封存在地窖里,
我不会轻易启封珍藏的地窖,那是我的真爱,那是我最爱的那颗心。
活着,要耐心。我还要饮酒,但是要饮藏在地窖里陈年的酒……
山城子评:瘦瘦身可以吗?
               ——试试……

诗:       我们

        一转身,我们都老了
        鬓角霜花点点
        曾浓密的长发
        也如飘零的枯草
        青春
        只舍得和我们打一个照面
        便扬长而去
        
        浪漫的初见
        曾多么让人艳羡
        那时年轻
        不知道爱情终有一天
        会藏进乌沉的樟木箱底
        而我们
        不过是锅碗瓢盆着
        风平浪静,或举案齐眉
        鸡飞狗跳,或杯盘狼藉
        一路磕磕碰碰却又相互惦念
        嗔怨悲喜交替

        时光就坐在对面
        睿智的老人般微笑着
        耐心地看我们的
        五味杂陈
        再一转身,已是华发丛生
    山城子评:标题虽《我们》,但行文不能太多“我们”!
   我对山城子回应:这个,我写作时喜欢边写边念,我觉得“我们”在诗里,读出声时更有韵味,是不是这样的呢?我数了数,我的诗里有7个“我们”,山站瘦身后的《我们》有4个。可以考虑减一到二个。
  山城子评: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
                  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
      回味已在下面的行文中,何必先吆喝一声呢?
沈漓评:补充一下,两大诗坛务求精练,力争无一字多余,力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最高境界,其理论和大方向自然是正确的,使我印象深刻,很是受益。斑竹们的奉献精神尤其令人钦佩。提出不足,正是有感于诗友说的,只有提出缺点才有益于进步,因为优点自己知道。我自我感觉是来诗坛后诗艺长进了,真是获益于诗友们的批评,算是投桃报李吧。另外古意入诗当然可以,如读到的秋若尘的浮生逸事就写得很漂亮,因为骨子里有诗人自己独到的当代意识和生活,所以和食古不化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说得不对请多批。
我对沈漓回应:这样的讨论很受益,谢了。
我对沈漓回应:务求精练不错,但对自己的作品,有时很难下手。
改一个字都是难的。这就是写文章容易改文章难。
其实也就是囿于自己水平的问题。或许假以时日,又会好些。
修改定稿:    我们

        一转身,我们都老了
        你的鬓角霜星点点
        而我浓密的长发
        也似冬天飘零的枯叶
        青春
        只舍得打一个照面
        便扬长而去
        飘飘的衣袂轻轻拂过
        留下既香且冷的回味

        浪漫的初见
        曾让人多么艳羡
        那时年轻
        不知道爱情终有一天
        会作为华贵的外衣
        藏进乌沉的樟木箱底
        而我们
        不过是锅碗瓢盆地过着日子
        有时风平浪静,举案齐眉
        有时鸡飞狗跳,似战场般狼藉
        一路磕磕碰碰却又相互惦念
        时嗔时怨时悲时喜

        时光就坐在我们对面
        如睿智的老人般微笑着
        耐心地看着我们
        五味杂陈的人生
        再一转身,已是华发丛生
                     2010-12-11
                                     2011年12月11日修改

      静待您宝贵的意见。 继续添加中……

[ 本帖最后由 树边上的人 于 2011-12-11 14:38 编辑 ]
发表于 2011-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各位的评论水平都很高,我要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1-2-9 12:07 发表
非常有益。

哑哑狠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1-2-9 12:50 发表
上面各位的评论水平都很高,我要好好学习一下。

菩提狠批,多多指点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的评是今天添加的,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诗我现在都不会改动,方便大家点评。
期待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小边真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缕悠香 于 2011-2-9 17:49 发表
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小边真幸福!

香啊,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幸福!幸福只是感觉,可人的感觉又会是时时变化的!
这首《我们》真的道尽我对生活的感受,而日子就在我一时觉得满足一时又觉得不快乐中流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公主如花 于 2011-2-9 18:15 发表
这样的评论再多些,论坛会更活跃、更有氛围的!
加油!问好哈!

欢迎小公主点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读树边收集的评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的改动很好,语言简洁了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1-2-9 21:07 发表
来读读树边收集的评点。

感谢芙蓉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1-2-10 12:05 发表
山城子的改动很好,语言简洁了许多.

谢谢飞雪来读。多指教哦。
祝飞雪新年快乐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树姐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9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