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619|回复: 39

《我所理解的诗人小招跪诗和跪伊沙行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所理解的诗人小招跪诗和跪伊沙行为》

    虚云子
    
    翻看去年九月小招西安跪诗行为艺术的时候写的一篇短文很是感慨。
    下跪这个决定做出之前,据我所知,诗人小招在诗江湖论坛与诗人伊沙有语言冲突,小招在否定伊沙当下的诗歌创作。伊沙肯定还是老脾气,嘴不饶人。于是,小招似乎是凭着一股子意气,给伊沙出了这样一张牌,本意是批评伊沙,甚至是羞辱伊沙,当然,也不是排除是炒作自己一下,这在网络诗歌行为中并不出奇,青年诗人向老诗人挑战是有传统的,这是艺术的某种本性决定的。
    围绕着伊沙,论坛官司从未间断。包括伊沙自己也与各路人马有着各种过节。由于伊沙的影响力,也由于当代前沿诗歌的某种自省和更新的力比多能量,伊沙是非常容易招致各种攻击的一个诗人,这与伊沙的活力,伊沙对当下诗歌和网络诗歌状态的影响力有关,更与所谓的“民间诗歌”的微妙处境有关。伊沙树大招风,经常遭到各种批评和挑衅。从03年开始,就有伊沙与垃圾派和垃圾运动诗人在网络上持续不断的口水冲突和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大家互不买账,彼此都往对方的身上贴标签,这些标签往往并不是正面的。
    于是才有西安跪诗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特别的一个行动,并且这个行动是一个以小招为主演的一个集体行为,除了跪之外,还有在厕所贴伊沙的诗的行为,这个行动集结了几个人,包括垃圾派诗人管党生,小月亮,力比多等人。这个事件绝对不是外表我们看到的那么浪漫主义,那么简单,它实际上包含了很多的意义指向,并非是完全的瞎闹和意气用事。还说得过去的是——这个事情没有向恶性转化,反而成为了一个快乐秀,成为了一个无论伊沙,还是小招,还是谁,都从中检索到意义的行为艺术。甚至余秋雨老先生还激动了一把,以为艺术青年在进行有意义的精神怀古。
    现在,随着小招的逝去,这件事情应该得到更客观的解释,而不是扭曲,传说。从事情的本意看,诗人小招是在批判伊沙,正像诗人小招批判很多人,很多现象一样。小招针对的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艺术及其观念,行为以及意义。
    小招的可爱之处就在他的这种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他的渴望,来自他的见解,来自他在后小组里的各种熏染,来自艺术家本来的疯癫,直觉,痛苦,快乐,反省,不羁,破坏和想象……
    
    2011.3.2
    
    
    附:
    
    兼评诗人小招对伊沙之一跪点击:262 回复:14 作者:蔡俊 发表日期:2010-9-18 9:25:00
    
     诗歌江湖耍大刀——兼评诗人小招对伊沙之一跪
    
      虚云子
    
      
      诗歌的江湖是一个什么江湖呢?一如文学之江湖,艺术之江湖,帮派林立,很黑,也很讲宗法。在一个角度的层面上看是讲义气,实质上潜规则是讲利益,讲话语上某种莫名其妙的对外一致性。你要有足够的判断力分清哪些东西是对内讲的,哪些又是对外讲的。但江湖就是江湖,江湖中并非都是势利眼和成群罢抱团的混子。如果你真正深入进去,一方面,当然,你要做好被利益和宗法阉割的准备,同时你也是很可能会在里面得到对话、提携、共鸣的温暖乃至于无私的帮助,当然是有前提的,被阉割的时候不要惨叫,而且还要一脸的得到伟大启示的幸福,高呼万岁,深情地说:“首长,我懂了!”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被码在台上阉掉的,入选阉割候选人都要取决于你的实力,也就是你的虚拟资本增值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你有几斤几两的功力和精气神,它决定了你在那个行政级别上被阉掉,决定了你日后放屁的响亮程度和扩散的范围。
      在江湖中你可以看见一些人很会混,混得一身的光环,什么委员,什么理事,什么主编,什么代理,和哪些人合过影,和谁喝过酒,又和谁握过手,他恨不得把那些玩意全挂在胸前,挂在自己那些烂诗集前几页,印在名片上,挂在破画廊的大门口……这些人是文艺的基础中坚分子,统称为“混子”。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艺术界,混子是基础,是基本的起点,是基本单位,大家都是“混子”,如果你不是混子,你就不会搞什么艺术,卖什么色相了。
      混子里面也是有些不会混的,万一他们有朝一日光荣被阉割,被潜规则,除了天生丽质,除了有点真功夫,有点勤奋的执着,有点艺术的理想之外,他们还要足够有艺术缘,足够幸运。
      江湖真是这样的吗?
      是,又不是。
      这是江湖之一种名相,一个界面,一个操作系统。当然,这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和机器语言。这是现实主义的江湖。
      还有另外一个江湖,那就是理想主义的江湖。
      理想主义的江湖不以年为时间单位,而是以百年千年为单位来衡量。
      在理想主义的艺术江湖上,色相不重要,金钱和权势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一个叫做真心和真人的传说系统。这个传说系统类似于冥界和天堂的冷酷法则。它用一种叫做功德的能量来判断你真心的纯度和成为真人的级别。
      每个现世的混子其实都知道这个系统,也都对这个系统有他自己的见解和幻想。
      这个江湖就是如此奇怪地在两个系统的话语中扭曲着自己,依靠每个个体的有限的能量淘汰,运筹,融合着。慢慢杀死假人,甚至是在某些百年中全都杀死,一个不留。
      混子小招和混子伊沙,无论这个下跪事件后来怎样,我都希望你们不要很快被杀死,尤其是直接被第一个低级系统的语言很快地干掉了,尤其是在高级的大刀远远没有举起来之前。那将是可悲的。
发表于 2011-3-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界,混子是基础,是基本的起点,是基本单位,大家都是“混子”,如果你不是混子,你就不会搞什么艺术,卖什么色相了。
=======虽然这话有些过激,但回过头来想,他说的何尝不是这样呢。纯粹的艺术好像真的绝种了,已经成为了遥远的传说。艺术也是一种江湖,但在江湖中以靠自身水平赢得认知的,真是少之又少。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跪诗或跪伊沙,在菜贩子眼中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对小招的行为能够产生一点理解,建议立即去精神病医院检查。
大概、也许、或者,其实你懂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郎,可知小招为何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不清楚,你要是知道告诉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伊沙目前活着,小招走了,这是现实。
伊沙会继续被历史记住,小招会很快被历史遗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搞成这样,不读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今浮躁的世界里,闹自杀也不过一个月的关注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微关注一下伊沙以前在天涯里的各种细节以及后来各种细节,我个人觉得,称他为诗人,是抬举他了。他现在都沦落成很多诗奖的评委会主席了。诗之悲,莫过于此,比跃身桥下更悲。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1-3-4 17: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中国现代诗诗人一半是流氓,不知道过不过。这一半,由明骚的、闷骚的、全骚的、装骚的、装纯的、装乡村的、装疼痛的、急不可耐的、狭隘的、自大的组成。

那么另一半里,是什么?说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1-3-4 17:21 发表
稍微关注一下伊沙以前在天涯里的各种细节以及后来各种细节,我个人觉得,称他为诗人,是抬举他了。他现在都沦落成很多诗奖的评委会主席了。诗之悲,莫过于此,比跃身桥下更悲。

不以人论,就以诗论,他还是有几首很漂亮的诗的。尤其初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沙来访》

伊沙来访
激动了几天
来了却没激动起来
或许是因为暴雨
使我想起一尿就过了黄河

伊沙此行
给我留下二个深刻印象
1:照片很熟悉,像马路上任何一个人
2:不像官员不像学者,也不像狗日的诗人

这几天版面热闹
鲜花献词
10万人口的诗歌报坦诚
我没和他对上话,周围的人
体格比我强壮很多

列车沿着黄海行驶
一直不肯开进黄河
这是人类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1-3-4 17:34 发表
说中国现代诗诗人一半是流氓,不知道过不过。这一半,由明骚的、闷骚的、全骚的、装骚的、装纯的、装乡村的、装疼痛的、急不可耐的、狭隘的、自大的组成。

那么另一半里,是什么?说不清楚。

呵呵,飞翔这么说也有些过了吧。虽然我与你深有同感,虽然纯粹的诗人越来越少。那么何为装呢??如今的诗人啊唉,唉。。。。但反过来说评价一首诗,我觉得不要以“装”论。诗没有错,错的是人们。

[ 本帖最后由 秋子 于 2011-3-4 20: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0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