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章羽

嘻哈问浮云: 神马是忽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高兴怎么写

1234567,  一共七个平易的字,  

第一好,看得懂。

不装逼。因为装逼是现在中国诗歌最大的问题。 忽悠诗在中国诗歌的路易十六时代不装


什么味道?许多人不知道什么路易十六,就是你们经常看到的:男人戴假头套,穿大花边上衣,下面鼓鼓囊囊一大坨的紧身裤,嘿嘿。就是那个装逼的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CCTV的李勇就很有路易十六的时代花边精神,就缺一紧身裤了 。其实,一准文盲
     
据资料:CCTV里准文盲不少,对照一看发现特点:越没文化越装逼。


反过来一推理,不装的很可能有内容。  比如说忽悠诗不装,可能,我现在说可能有点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装叉

装叉,是为了享受生活,凌驾生活。
称其为装,其实并没有真的叉质,而是尽量接近其形。
有形无质,活得未必就好。试想,无叉者,焉知叉之乐乎?

装叉,是非物质性的,只是争取一些维生素符号(此处接触到伟大的命结论了,省略1500字)。符号的作用是什么呢?一是满足虚荣心,二是对社会产生暗示。暗示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让竞争者知难而退,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获利空间。

可以说,装叉,是人类竞争过程的产物,文明史上的一个有趣现象。

然而装叉,毕竟为有道德之人所不齿,无叉而装叉,当属欺诈行为,为公众所痛恨。但是装叉并未因此而绝迹,随着社会进步,装叉也会与时俱进,展现出新的表现形式。铲而不绝,打而不灭。有些甚至披上了道德外衣,迷惑人心,获得鲜花与掌声。

可谓欲望不息,装叉会层出不穷。奈何?唯今之计,只有以叉功叉,以叉治叉,看谁更能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诗歌之装大致分以下几类

1   装老男  25以上40岁以下轻浮男诗人居多,内心饥渴啊
2   装嫩女  大多为25岁以上35岁以下女诗人,烈火干柴啊

3   装神棍  不分男女,情感或事业受挫者好以“看破红尘”示人,或佛、或道、或基督
4   装鬼子  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知识自卑诗歌爱好者,崇尚“看不懂就是深奥”的鬼子诗歌。

5   装右派  “右派”都是“政治幼稚病”患者,写“实事”的诗人连右派都够不着,所以装右派。
6   装愤青  二百五傻逼,自以为是五百年的哪一个,连孤独都不会享受,没人理睬就搞“自杀”给你看。

[ 本帖最后由 章羽 于 2011-3-11 17: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渔郎 于 2011-3-11 16:34 发表
装叉,是为了享受生活,凌驾生活。
称其为装,其实并没有真的叉质,而是尽量接近其形。
有形无质,活得未必就好。试想,无叉者,焉知叉之乐乎?

装叉,是非物质性的,只是争取一些维生素符号(此处接触到伟大的 ...


此一段装插论,  有忽悠精神,但有一点必须指出:有违忽悠理论的大众精神。其中有许多语言不是我们老百姓的口语

同志们可千万记住啊:   有人民大众才有忽悠   忽悠远离了人民就只有忽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趁忽悠老祖在此,正好请教第二个问题:

请问忽悠老祖:

              为什么要倡导忽悠诗


当今诗界,三岁小毛孩也举张尿布开宗立派,看先生不是轻浮好事之徒,为何举旗起事?

[ 本帖最后由 章羽 于 2011-3-11 17: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章羽 于 2011-3-11 16:49 发表
当今诗歌之装大致分以下几类

1   装老男  25以上40岁以下轻浮男诗人居多,内心饥渴啊
2   装嫩女  大多为25岁以上35岁以下女诗人,烈火干柴啊

3   装神棍  不分男女,情感或事业受挫者好以“看破红尘”示人, ...

总结的很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章羽 于 2011-3-11 17:01 发表
趁忽悠老祖在此,正好请教第二个问题:

请问忽悠老祖:

              为什么要倡导忽悠诗


当今诗界,三岁小毛孩也举张尿布开宗立派,看先生不是轻浮好事之徒,为何举旗起事?


忽悠诗是诗歌走回大众的必经之路,倡导忽悠诗善莫大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样理解:

               倡导忽悠诗的目的是为诗歌“走回大众”


对此,我将在明天抽时间来理解。如果忽悠老祖能再回答一个问题,我将不胜感激:
     
               为什么要喊出“诗歌走回大众”的口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忽悠诗就是想写就得写憋不得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章羽 于 2011-3-11 17:25 发表
我这样理解:

               倡导忽悠诗的目的是为诗歌“走回大众”


对此,我将在明天抽时间来理解。如果忽悠老祖能再回答一个问题,我将不胜感激:
     
               为什么要喊出“诗歌走回大众”的 ...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优秀诗歌作品。顶峰时代能够出现张打油,说明诗歌已经深入民心,影响深远。从近代历史看,诗歌在历次大的转折时期,在牵动人心的大灾大难时刻,诗歌总是率先站出来,给人以力量,强化了大众团结一致战天斗地的意志。
但是,我要吃饭了,等一会接着忽悠哈,古德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0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