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924|回复: 12

现代诗造境技巧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来说,现代诗创作的要点有很多,如语言、气脉、布局、情绪,高级一点的有技巧,如互文、暗示、暗喻、比喻、拟人等等。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与造境有关的一些问题,因为这更多的是发生在思维层面上的活动,与基本功的关联不是很大,能够具体地谈一谈。
  造境,是一个比较书面的说法,具体来说,就是意境的营造,即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所谓情境就是象的连续体,即很多象的叠加,形成一种场,一种氛围,一种透明的空间,人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共鸣共振之后的情绪。诗歌的感染力更多的是依靠造境的方式体现出来。
  要更好的掌握造境的技巧,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意境:
1、意境的定义: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这是一个很玄的说法,形象的来说,就是当读者看完一篇文学作品,这篇作品的语言、意象、表述会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一副画面,甚至一个场景,在想象中,从视觉、听觉、甚至嗅觉和触觉上给予读者深入和真实的感受,而读者在想象中进入的那个场景,见到的那个画面,那个境界,就是所谓的意境。
  意境不独独在文学作品中存在,在一切的艺术形势里,意境都是潜藏的审美因素之一,比如说听一首优美的音乐,你闭上眼睛,很容易地就能进入到音乐所勾画出的场景里,感觉到作者的情绪,这就是意境在音乐艺术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意境一般提供的作用是通过画面感或场景的营造,来承载和表达情绪。
2、作品中的意境:
  从作品中看意境,这就绝对不能绕开中国的传统诗歌。中华民族骨子里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浪漫民族,体现在诗歌里,应该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系统地使用意境的文明。如《诗经》里的《蒹葭》,大家都很熟悉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洄从之,道阻且长。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洄从之,道阻且跻。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洄从之,道阻且右。游从之,宛在水中

  读这首诗,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地勾画出一副蒹葭苍茫,夜雾深沉,伊人在河水对岸的画面,且随着语言的行进,这幅画面贯穿全诗。三个回环往复,不但构成了意境的动作感,画面色调逐渐变暗,又变亮,也伴随着情绪的逐渐深沉。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意境抒情的案例。
  意境不一定是上述的静态的画面,同样也可以是运动的、甚至是抽象的,如同是《诗经》里的《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矣,云何吁矣。
  这首诗有不少生僻字,(陟:升、登。崔嵬:山高不平。虺隤:疲极而病。罍:青铜容器,用以盛酒和水。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兕觥: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砠:有土的石山。瘏:因劳致病。痡:因劳致病。)这些生僻字搞清楚了,再看这些诗会发现,首先他用的是比兴的手法,辅以赋的抒发,这表示古人已经聪明地意识到大声呐喊的“赋”的手法远远没有轻描淡写,不露声色的“比兴”更有感染力,而“比兴”的缺点在于情绪抒发不够直白和完整,需要赋的补充。扯远了。其次,这首诗的意境是动态的,抽象的,只是一匹马的精神状态的变化,却能够完整的将作者的情绪表达出来。
3、阅读过程中怎样接受意境
  关于怎么样接受意境,并从中进行有意识的发掘或无意识地感悟,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断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熟能生巧,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本能。
  当然,这么说很笼统,其实在接受的过程中,是有些小技巧的,比如说要有空间和色彩的想象力,这是获取意境的最主要的途径,你能将抽象的,平面的文字通过你的想象力在脑海中立体起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有跳脱的诗歌思维,一般而言,诗歌这类文体,文科生比理科生要更容易接受,那是因为文科生长期在空间想象、发散思维等方面有所锻炼,且相对而言缺少逻辑理性,而理科生相反,其实文科生接受的这些锻炼可以归纳为诗歌思维的锻炼。有的时候,一首诗的安排和行进并不是那么有道理的,不是所有的画面都是用“因为所以”的关系串联,需要跳跃和人为的连接。而这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锻炼。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温柔和敏感的心,时刻鲜活着,不要冷却,那样你才会对身边任何有诗意的瞬间有所感觉并将之捕捉,而不会诗歌在面前发生却冷漠以对。到那个时候,通过意境感受作者的情绪就成为一种本能式的反应,而不需要任何技巧和思路。
  谈完了什么是意境,那么我们来看看,在创作过程中,怎样进行意境的营造:
1、常规的意象堆叠:
  这是最简单的造境方式,同样也是最原始和最没技术含量的方法。现代诗歌发展初期的作品往往是通过意象的堆叠和排铺来营造意境,这样造出来的意境往往是静态的、画面的,多是对作者当时心理状态的物化呈现和描摹。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难度不大,不管是创作过程还是接受过程;缺点在于,功底较浅的初学者很容易就会走进诗歌散文化的误区中。
  这种方式的做法一般是,依照散文或者其它问题的客观叙述顺序,将意象有意识有选择地按照一定的布局思路进行排布,如情绪发生的高潮处详细,情绪发生前或者发生之初简略等,意象的变形很少,比喻、暗喻、暗示、拟人等技巧用的很明显。如此造境,情绪的抒发主要体现在意象的定语位置上(副词或形容词),尽可能选择和情绪接近的语言,画面上保持接续和完整,抒情主体上比较主动,作者占据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向读者展开这样一副画卷,并尽力引导读者进入自己的抒情中去。
  这样的诗歌有不少名篇,一般耳熟能详的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请自己百度)(这几乎全是用饱含情感的意象堆叠出来的)食指的《相信未来》(请自己百度)等,极尽华美和富丽。
2、抒情主体的突出和意象的变形
  先解释抒情主体,即在抒情过程中,处于发起者位置的存在,而抒情客体即在抒情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位置的存在。例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请自己百度)中“我”的存在,即是抒情主体;而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康桥”的存在,即是抒情客体。
  做了这一解释之后,我们就好理解“抒情主体的突出”了。
  一般而言,这样的诗歌,有一个清晰的抒情者的形象存在,他引领着你,进入作者脑海中的画面,而这画面(意境)由发生了变形的意象构成。
  再解释一下意象的变形。
  诗歌里的意象,往往具有双重属性,即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比如说古诗中常见的折柳寄别的句子,诗歌里的柳枝,物理属性是植物,杨柳科,柳属或杨属,树枝柔韧,叶片狭长,种子成熟会随风飞走,也即柳絮;而它的心理属性则是不舍的情绪、挽留的象征,离别的愁绪等。而意象的变形就是通过对意象物理属性的削弱或者扭曲,来达到扩大或者深化心理属性的效果。
  在突出抒情主体的基础上进行意象的变形,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造境方式,前者可以抓住读者的思路和实现,并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后者通过不同程度的变形,用意境的画面和场景给予读者感官上的冲击和带动。
  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北岛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这里面首先用的技巧是抹灭抒情客体,方法是营造出许多抒情客体,使得自己的抒情不具有具体的针对性,而上升到宏观抒情的层面,相应的,抒情的发起者“我”也就得到了强烈的突出,甚至能勾勒出那个在星斗间颠倒行走的穿风衣的孤独背影。其次用的技巧是意象的变形,如第一节第二节,“镀金的天空”“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凌”“死海”,属于压低物理属性而提升心理属性的做法:“镀金的天空”——空旷、辉煌、高远、不可接近、禁忌。“死者弯曲的倒影”——含冤、受难、扭曲。“冰凌”——冰冷、死亡、困境、锋利。“死海”——荒凉,无生机。这样的处理,淡化了物理属性造成的干扰,而通过突出心里属性,一方面是对作者的意图表达进行了人为地延伸和深化,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感官上的直接体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间接共鸣。
  突出抒情主体和意象变形的做法,有利于使抒情力度集中,通过感官直接地表现出自身情绪或表达意图,常见于表达有关人生、社会、个人体验、生存状态等宏观命题的诗歌中,如北岛及顾城的很多诗歌
3、抒情主客体的集体隐退及两种意象属性的还原
  这种手法类似于天地初生时的混沌状态,属于比较高级的造境技巧。首先其中没有抒情主体的痕迹,其次,抒情客体的大量出现导致主要抒情客体的退居幕后,而抒情客体自动过渡为宏观的场景或者抽象的体系。
  至于两种意象属性的还原,说的是两种情况,其一是无限放大意象物理属性的一个方面,令其与其需要承载的心理属性达成一致;其二是心理属性向物理属性的妥协,附着于鲜明的物理属性之上,通过联想和感官来进行传递。前者如海子的元素化写作,后者如策兰的词语破碎写作。
  抒情主客体的隐退,首先造成抒情主体,也即“我”的形象的模糊和消失,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这样做的好处是,削弱了“我”的影响,读者可以不受作者表达中的主观情绪的影响,从而更加纯净的进入作者的意境,便于开展在创造的过程;而其次的抒情客体,也即主要情绪发生者的消隐,这样的做法是模糊作者强烈的情绪导向,避免读者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收到作者的暗示,从而使想象空间受到削弱。抒情主客体的消隐,作用是放大读者的想象空间,给读者思维以最大的自由。但是要注意,这么做很容易会陷入个人化写作的隐晦中,甚至令人不知所云,所以在这样处理之前,自己先要有一个概念,明确自己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而不能茫茫然信马由缰。
  而意象属性的回归,则是针对这种危险做出的保障。我们先看元素化写作。海子的诗歌,尤其是后期诗歌,往往少不了已经元素化了的意象的参与,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在这里,一般认为“王”“秋天”“鹰”都是属于元素化了的意象,如“王”——自己;“秋天”——贫苦、悲伤、清冷的困境;“鹰”——冷酷、不理解不接受的人们;仔细看会发现,这里无限放大了三个元素的物理属性的一方面,使之与其承担的心里属性达成联系和一致,从而形成了意象的元素化。如“王”(放大了崇高和孤独)“秋天”(放大了萧瑟和收割后的荒凉)“鹰”(放大了强硬、锋利、冷酷和侵略性)。在这样主要物理属性的引导下,很容易就解读其密码版赋予的心里属性,从而解开了海子惯常的密码式写作的表达。
  我们再看策兰式的词语破碎写作。这是策兰后期逐渐热衷的写法,即无限强调意象的物理属性,保证其完整和鲜明,从而使意象承担的心理属性向物理性靠齐,也即词语首先是他的物理意义,其次从物理意义的排布和构建中寻找到其承载的心理特征。如《线太阳群》:
  线太阳群。
  在灰黑的荒原之上。
  一棵树——。
  高的思想。
  迎向光之音调:人类之外。
  那里依然有歌。
  被唱。
  这是王家新的译本,抛开偏见,王家新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翻译家。对于这个标题,曾有人译为《线状的群阳》,但这么翻译和策兰的诗歌观就有了出入,“线状的群阳”过于流畅和画面感,很难引起冲突和张力,而这里的“线太阳群”可以看为“线|太阳|群”三个部分构成,如果有体验,应该会有印象,在黄昏时,太阳因为空气的折射或水面的倒影,会变成一连串的柱状的橘色,如同一群排成线形的太阳,这可以理解为题目的来历。
  这首诗,主题很宏观,但切入点很小“灰黑的荒原”“一棵树”“光之音调”,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先注重这些语言背后的物理属性,荒原就是荒原,孤独的,荒凉的;一颗树就是一颗树,在荒原上的一颗树,突兀的站立;声调就是声调,只不过被具象了,发着光,仿佛可以看见。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看其中被赋予了什么:灰黑的荒原——思想的荒漠,世界的抛弃处;一颗树——孤独突兀的一颗树,在所有倒伏中央独自站立的坚持的一颗树;光之音调——荒原中的光之音调,可能是那线状的太阳,发着光,好像是那棵树的歌声,人类之外唯一坚持的歌唱。于是这首诗的密码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技巧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创作之前就必须要成竹在胸,要有明确的构思和概念,要吃透每个意象。模糊抒情主客体是为了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为了不让这想象空间过大过于朦胧,需要通过意象的赋予来进行引导。所以在选择意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鲜明,用做引导的物理意义或者心理意义必须要明确、醒目、容易捕捉,否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4、互文性造境
  互文性也有时也被称为“文本间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它包括(1)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2)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而在阅读这种采用了互文性技巧创作的作品时,要放弃那种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
  一般来说,互文性技巧比较常见于小说,较著名的互文性作品有《尤利西斯》《洛丽塔》《赫索格》《想……》《马人》《香水》等。后来逐渐出现在诗歌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收效,最著名的采用互文性技巧创作的诗作是艾略特的《荒原》。
  这种技巧应用于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某一文化体系(如神话传说)或者某些其他文学作品、或者其他种类的著作中的代表性意象、人物、环境等出现在诗作中,通过两者(作品与文化体系、作品与作品)之间逻辑和阅读体验上的类比和联系,进行抒情或主题的阐释。通过对本诗之外其他体系的介入和引申,互文性写作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诗歌的意境范畴。这种方式的造境,对于熟悉互文对象的读者,很容易进入阅读状态,并通过互文对象的文本深度对诗歌的本身内涵进行有限的扩展。
  我们看挪威诗人豪格的《烟缕》:
  烟缕自那居住着
  年青夫妇的林中的
  烟囱上轻盈地浮升。
  他们愉快地
  把浓密的云杉
  和坚硬的桦树
  给予巨大的光力。
  
  烟缕在守财奴所居之处
  犹如纺锤而又纤细:
  邪恶的时代
  对上帝来说
  不太适合。
  
  你从未看见
  你自己的烟缕
  然而很多年我就像
  该隐
  坐在黑暗中。
  这首诗是应用互文性写作的一个范例,在这里的“烟缕”,我的理解为,一个人的灵魂。第一节的年轻夫妇,双手劳动,所以他们的烟缕(灵魂)是健康的,积极的。而第二节的守财奴,他的烟缕(灵魂)是纤细的,尖刻的,沉重而无活力的,不被上帝所接纳。而互文性出现在第三节,你从未看见自己的烟缕(灵魂),所以始终无法对自己的灵魂盖棺定论,可是我就像坐在黑暗中的该隐一样被世界抛弃。这里的“该隐”就是一个互文。
  该隐是圣经中的人物,他和兄弟亚伯一起向上帝献祭,但是上帝满意于亚伯的祭品(牲畜、脂油),而不满于该隐的祭品(谷物出产)。实际上这并不是该隐的过错,该隐是农夫,而不是牧人,更多的代表农耕文明,处于食物链和利益端的底层;而亚伯是牧人,代表畜牧文明,不管是产出价值还是食物链中的地位,都比该隐要有优势。上帝选中了亚伯的祭品,也是出于祭品的价值和亚伯的优势。所以该隐就发怒了,并因此被上帝教训:“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后来该隐在田间杀了兄弟亚伯,并对耶和华撒谎,最后蒙受了极其严厉的放逐:“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甚至还不让该隐死(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
  且不论《圣经》在之后做出了有关神对亚伯的偏爱和对该隐偏恨的解释,并尽力说与祭品的价值无关,而是该隐内心的原罪。仅仅是对该隐做出的判决就已经是极其严厉的。一个农民被剥夺了土地,剥夺了劳动和谋生的权利,甚至剥夺了死亡的权利,只能在大地上游荡、被放逐,甚至最后成为了吸血鬼(吸血鬼是西方神话里最悲惨的角色,背负罪恶和恐惧,永世生存在黑暗中,没有平反的机会)。同样的惩罚降临在某个人身上,都将会是惨淡的一声。在豪格的《烟缕》里,作者竟然自比为黑暗中的(已被放逐的)该隐,与圣经进行了互文,诗歌的前半部分的内涵很浅,几乎是说教式的,但在这一行“该隐”出现时,诗歌仿佛点铁成金,上升了好几个档次,仅仅是一个互文,就把作者内心的孤独、惶恐、绝望和苦难引申出来了。作者就像那个悲剧的该隐,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中,远离人世,想介入而不得许可,那样的空虚和绝望,如果不是通过这样的互文手法,很难在如此短暂的瞬间爆发出来。
  互文性手法,可以说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造境手法,把意境、情绪的引申、拓展和升华交给互文对象,而自己只是提供一个文本和引出的关系,这是很需要技巧和功力的。一般来说,不适合于诗歌的初学者尝试,因为不但需要一定的语言功底,也需要对互文对象的熟悉和深入理解,方能够有效地借助其进行升华。这样的处理需要注意,互文对象只是诗歌的一种附属和注解,而不能成为诗歌的主体,同样的,一首诗中最好不要出现多个互文对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冲突。读者欣赏的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诗作,而不是互文对象,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要让互文对象排挤了作者自己的创作过程,而占据了诗歌的主体,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5、用艺术的呈现点缀现实的叙述
  大家都听过那句很著名的话:“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诗歌创作中,这种倡导发生了分歧,注重源于生活的,逐渐发展出了以口语诗为主的草根诗歌;注重高于生活的,逐渐发展出了以神性写作、后现代、象征主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写作。
  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我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区分,是从诗歌语言和关注点的方面进行的划分。草根诗歌多关注身边正在发生的现实事件,从主观或客观的角度进行呈现和生活,现实意味很强,在语言上多用浅白通俗的口语,少用象征、拟人、变形、移情等技巧;而知识分子写作则更加注重技巧,表达主题多个个人体验为准,向内、深入探索,多以抽象的主观情绪、宏观命题、人生究极思考入诗,语言表达上注重书面语,多用象征、互文、移情、暗喻、类比、拟人等手法,在阅读欣赏上甚至会对一般读者造成障碍。
  两者虽然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但并不是水火不容的,近年来不少诗人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取其长短互补,逐渐形成了以艺术的呈现点缀现实叙述的造境技巧。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谢君的《15勒克斯》,这个案例我在不同的场合起码举了十次,总是百看不厌:
  吴季兄问我: 15勒克斯何谓?
  我说是照度的单位,勒克斯或称米烛光
  许多年前,一个唐朝的诗人
  在约3000勒克斯的窗户光前
  低头思念故乡。但是,如果把照度
  降低到15勒克斯,我说,兄弟
  它就不再是光亮,它已经不是单位
  只是一种感觉,孤独的感觉
  在我10年前,在农场的红磨坊酒吧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首好诗,且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这首诗的剖析深入内心,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娓娓道来,却让人无法避过,不得不堕入其中。纵观全诗,几乎全部是口语,思维中常见的诗歌语言几乎绝迹,唯一可以说的上比较明显的技巧是里面一个小小的互文性,在这里掀起了第一个围绕着光的情绪波峰,之后一个迅速的转折,用300015形成鲜明的理性思维层面的冲击,即使是不懂诗的人也能从中引溯出两者之间悬殊的对比:床前明月光的亮度是3000,那么15呢?这时候作者告诉你,15几乎已经不是光了,“只是一种感觉”,这里一个猛烈地转折,实际上是一个通感,将视觉层面的东西巧妙地转移到心理层面上,并且推出了全诗的高潮“在我10年前,在农场的红磨坊酒吧”。
  从中,我们不得不看出,点缀在口语中的艺术技巧是那么返璞归真,不露痕迹。我一直认为,诗歌到了一定的水平,就不需要依赖华丽的语言,层出不穷的技巧来推动,而可以让情绪发生于微末之间,在读者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准确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心态,巧妙而自然地将情绪冲击过渡给读者,这种微妙而朴素的抒情,应该是成熟诗歌的特点之一。
  具体到操作方法上,我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南式的操作步骤或教程,这和作者平时的观察和生活积累是分不开的,当这些都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转化到诗歌里是自然而然的,如同本能式的。平实的、朴素的语言,是完全基于现实层面上的表达和叙述,甚至没有带上任何其他多余的感情,而点缀其中的不露痕迹的艺术技巧,则需要担负起点铁成金的任务,在平静中掀起波澜。我想,在诗歌创作中,如何营造冲突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冲突发生在许多层面,如语言、逻辑思维、画面感等,硬生生打乱读者的逻辑思维,从中逆流而上,激起水花,这样才能醒目,并且让读者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再创作,有冲突才有冲击力。
  在这种方法里,接近草根诗歌的浅白平易的语言,由于是从生活中来的、现实意味更重的叙述,所以更加容易让读者看懂并进入,形成强大的认同和带入感,如果要吸引眼球,进行有意识的拓展和发散,则要依靠冲突;而艺术处理的升华,则担负了全诗感情发散的任务,也是最考量诗歌功底的地方,处理的好,能够轻易掀起高潮,进行主题的传达和深化。目前这种写法多出现在口语诗歌当中,未来可能会逐渐向知识分子写作做更多的扩展。
  造境的技巧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对我接触到的进行一个粗略的总结,下面我们谈在日常的创作过程中怎样有意识的锻炼造境能力:
1、积极观察身边的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这是不变的主题。不论是精英的、神性的知识分子写作,还是民间的、口语的草根写作,所要表达的主题、情绪、思想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我想说的是,不要小看每一份生活体验,这都是一种财富,都值得收集。
  但是观察并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描摹,艺术永远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通过观察获取的素材是粗糙的,没有经过打磨和发掘的。我们在获取第一手资料之后,需要做的是分析这些素材,从中找到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以诗歌为例,即是要寻找到素材本身的诗性和闪光点,分析出可能切入的角度,可能内藏的思想。如雕塑家所说,雕像本身就在那里,我只是把它外面多余的石头敲掉而已。
2、随身携带笔记本
  随身携带笔记本,是为了在素材或灵感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记录。李贺当年身边就有书童随侍,专门收集并储存李贺随手记下来的散碎的诗句。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观察和练笔是必不可少的,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和练习,久而久之,诗歌的技巧、语言功底和创作思路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3、培养系统的哲学观
  既然艺术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么就要求作品在产生之前,作者对于素材就要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出去部分纯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外,诗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负担起哲学启蒙的任务,利用作品宣传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古人说,诗言志。这里的“志”就是作者希望通过诗歌传播出去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是粗放的,未经处理过的,来自生活经验和个人总结,也可以是通过哲学思考领悟出来的究极命题。
  很多人对于哲学观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抵触或者畏惧,认为不务实,或者高深莫测。其实这大可不必,哲学又被称为是社会活动的“物理学”,是上千年思考的结晶,任何学科都有精华和糟粕,我们需要的是各取所需。就我看来,哲学可以提供清晰的认识事物的视角和方法,可以提纲挈领的把握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一些宗教范围内的哲学思考更有其无法言喻的价值,对于人生态度的构建是不可或缺的。
4、扩大阅读面,增长阅读量
  最后还是要回到阅读上来,不仅仅是阅读诗歌,其他的文体,甚至其他的领域也要有所涉猎。没有一个优秀的诗人是只会写诗的,也没有一个优秀的文人是只懂文学的,例如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美学、宗教……这些都属于拓展视野的范围。
  但是阅读不是囫囵吞枣,精华糟粕全都拿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选择,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消化。一本好书绝对不会让你阅读一次就把握精髓,必须要不断地、长期地、深入阅读,才能够发现其价值。而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则要避免钻牛角尖,不能说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就否定其他人的作品,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美学价值,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要记住治学首要宽容,如果没有首先理解一部作品,是没有资格批判一部作品的。
  广泛而大量的阅读还有一个好处,在增长阅读体验的同时,人会加速度地成熟起来,而不会堕入某一流派或风格中无法自拔、亦步亦趋,在接触了众多的流派和风格之后,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可以看到某一风格的优点和不足,其价值所在,学习起来也就更有章法。在这个基础上,配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最终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文学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永远跟从在一两个人背后将很难有所超越。
  

[ 本帖最后由 江榕 于 2011-8-11 19:08 编辑 ]
发表于 2011-3-29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学习资料,可否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已经过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岛的《回答》,如果不是出现在那个特定时期而放到今天,放任何一个诗歌论坛,几分钟就沉下去。这说明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榕的理论水平很高!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问好江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像你说的,理科生的逻辑思维比较严密,但文字间的空间想象就不行,思维不够跳跃。
我现在真的很苦恼啊,多读书,多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旱之年

­                                              大旱之年

­                                                               常 笑

­

­

回忆飘逸的一滴雨  当岁月 ­

干旱如遍布的掌纹  那份清凉 ­

沿季节滑落  就像一种隐去的精神 ­

­

心情亮出沉重与痛楚  寂寞在每一 ­

个日子上翻飞如云  铺满往事的旷 ­

野没有边缘  令打透风声的思念时时常新 ­

­

地垄中晒裂的欲望 ­

谁来缝补  大彻大悟的灵与肉 ­

正期待一滴雨押韵 ­

­

生命的三原色 ­

褪去一层层耐性  骨子里流动的 ­

是一片青青的月晕 ­

­

蓦然回首  方知自己肯定了自己 ­

隔着一堵梦墙怀想雨滴 ­

灵魂比石头的形象更加逼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掷步前来,学而忘返。收藏了,问候江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9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江榕 的帖子

学习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2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