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25|回复: 3

现代诗的“原型意象”的美学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6)
戴达奎 著

第四讲 现代诗的“原型意象”的美学价值

一、原型意象的定义
被誉为原型批评权威的加拿大批评家弗莱给原型意象所下的定义是:原型意象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它“把一首诗同别的诗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把我们的文学经验统一成一个整体”。原型批评派奠基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进程中反复出现一个形象,在创造性幻象得到自由表现的地方,也会见到这种形象。”
在这里,弗莱和荣格肯定了诗的“原型意象”的存在,拈出了其基本特征,即“在历史进程中”“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它是“创造性幻象”的“自由表现”,目的在于“把一首诗同别的诗联系起来”,把读者的“文学经验统一成一个整体”。
对于诗的“原型意象”,艾略特称之为“同存结构”,意即诗人运用具有民族文化积淀的意象,可以扩大和加深诗的纵深内涵,激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基于此,现代诗人对诗的“原型意象”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二、原型意象的分类
现代诗的“原型意象”可分为三类。
(一)以神话、传说为基础的“原型意象”
神话和传说,是人类辉煌璀璨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其中的
远古神话,是“最初一些民族的文明史,这些先民,都是地地道道的诗人”(维柯语)。因此,现代德国哲学家卡西列认为,诗“甚至在其最高最纯的产品里,也保持着与神话的联系”,而在大诗人身上,会重新迸发出“神话的洞识力量”。
江河工于以神话、传说为原型意象进行诗创作。他意识到,“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自己心理建构的原型”,他的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就是以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系列上古神话,这些被诗人称为“心理建构的原型”而建构“原型意象”的。江河的目的是:“将中国神话蕴含之气氛贯通至今,使青铜的威武静慑(shè)、砖瓦的古朴、墓雕的浑重、瓷的清雅等等荡穿其中,催动诗歌开放。”
杨炼亦为此努力着,单看其作品的名字,如《半坡》、《敦煌》、《飞天》,你就知道它们是诗人采自生长神话传说的古远的土地上。

(二)以具有民族文化积淀的载体为基础的“原型意象”
     五千年的文明在中国的土地上流着。横亘大地的山川名胜古迹如片片白帆,它们和古老的大陆和人民一起生、一起长,召唤一代又一代的“鸥鸟”(诗人)云集白帆周围,共同组成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壮观”。那些轰轰然突兀而生的历史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凝固成天边烟云,一任后来者仰天发问。
正因如此,现代诗人畅游历史长河,以具有民族文化积淀或历史容量的山川、名胜古迹和历史事件为基础,建构原型意象,则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黄山、泰山耸立在他们的诗笺上,黄河、长江流入他们的诗行内,《大雁塔》(杨炼)、《乾陵秋风歌》(公刘)萦绕他们的诗吟,《大佛》(宋溪、宋炜)、《菩萨》(北岛)在他们诗国的星空里静静微笑。以历史事件为“原型意象”熔铸的诗,则有徐敬亚的《长征,长征》:

有一条路,比万里长城还要长还要长
……如果沿着这条路,把大地切割开来
会看到!全世界和历史都会看到——
这块土地的横断面
宽厚。粗糙。黧黑。
纵横的血脉与根须,并且,起起伏伏!

“原型意象”挟着历史的惊雷、先烈的呐喊涌入我们的胸膛,倘若一点着火,血液也会燃烧!公刘以张志新烈士就义这一历史事件建构原型意象的诗作《哎,大森林》,则给人海一样的沉思,他的诗句镌刻在张志新烈士饮恨的洼地上。

海底有声音说:这儿明天肯定要化作尘埃,
假如今天啄木鸟还拒绝飞来。

(三)以蕴含厚重情感能量的载体为基础的“原型意象”
以中国古诗为例。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屈原到李白、杜甫,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倾注毕生情感浇灌诗苑奇葩。许多意象在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多次出现,意象负荷的情感代代叠加,形成原型。
以“雁”作例子。自《诗经• 北风•匏(páo)有苦叶》开始吟咏:“雝(yōng)雝鸣雁,旭日始旦”,一直到唐诗中“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宋词里“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苏轼)、“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辛弃疾);雁鸣声声,或凄凄切切,或悲悲壮壮,不绝于耳。
现代诗人将“雁”之意象,移植于现代诗——

为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见月明
           ——舒婷

雁子们也不在辽夐(xiong)的秋空
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痖弦

而老人的笑是生命的夕阳
孤飞的雁是爱情的殒(yǔn)星
           ——郑愁予

有的索性以“雁”为诗题,如台湾诗人白荻和刘淑珍。再以鹧鸪为例,其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辛弃疾有名句千古传颂:“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鹧鸪声声,既暗示了前程维艰,也给身在异乡的游子平添思乡之情。余光中的诗《当我死时》借此原型,觅得意象——

用十七年来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另一位诗人洛夫亦在《边界望乡》时,信手放飞古诗里的鹧鸪,源远流长的乡恋借诗人建构的原型意象勃然奔泻——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
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不独是中国古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外国文学中那些脍炙人口,且蕴含浓烈诗意、携带巨大情感能量的艺术象征,也是建构此类原型意象的基础。且读北岛《红帆船》的尾声——

在被黑夜碾碎的沙滩
当浪花从睫毛上退落时
后面的海水却茫茫无边
可我还要说
等着吧,姑娘
等着那只运载风的红帆船

一个在海边日日翘首盼望的“姑娘”,一条“运载风的红帆船”,一首题为《红帆船》的诗,很清楚,诗人在这里是将俄罗斯作家格林的中篇小说《红帆》的诗质移植于此(“红帆”因格林的《红帆》在俄语中已成了“幸福”、“希望”的同名词)。以“红帆”为基础建构的原型意象,它的手指轻轻捅破了十年浩劫的黑暗天幕,让一缕希望的曙光潺潺流入“姑娘”的眸子。

三、原型意象在诗的表层结构呈现的模式
上述用来建构现代诗原型意象的所为基础,它类似于诗的抒情素材,但它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和心理能量、情感矢量与一般的诗的抒情素材不可同日而语,其深度、广度和“知名度”远远超过所谓诗的抒情素材。更主要的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还要进一步将“基础”再度建构,才能创造出原型意象,使之在诗中产生特殊魅力。现代诗原型意象的建构,在诗的表层结构呈现三种模式。

(一)框架
艾略特的《荒原》以神话、传说为基础建构原型意象,使之成为诗的框架。
诗人采用两个神话搭就——
其一是关于鱼王的神话。鱼王的田地因缺水变成荒原,病和伤使鱼王失去了生殖力。
其二是寻找圣杯的传说。圣杯是耶稣最后一次晚餐中用的杯子,圣杯遗失后,对它的寻求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象征;一个寻找圣杯的陌生少年来到鱼王的土地,试图使人民逢凶化吉。
艾略特使这两个神话结构和诗的整体结构同构对应,从宏观上看,整首诗就是以神话结构为对应物建构原型意象,读者只有把诗的各个部分放到这样一个宏大的原型意象搭成的诗的框架里,才能理解诗人意在渲染战后的西方文明和精神世界是一片荒原,明了诗人鼓吹处于欲火煎熬中的人们皈依天主,才能自救的良苦用心。
(请进入天木新浪博客继续阅读:http://blog.sina.com.cn/wujiejinan
发表于 2011-5-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建华笔下的“大意象”意即如此。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详见《诗歌的意象艺术与批评》 耿建华 第九章 第三节 东方大意象
和楼主分享的内容相比,耿的观点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比较着学习一下,知识要义是差不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缘音 的帖子

感谢诗友细心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