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50|回复: 2

哪热往哪钻之诗歌的神坛(四)打死不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春晚的一个魔术表演,因闹得沸沸扬扬,于是,表演者现身说法,当大家得知对弱小金鱼的无辜屠戮,又掀起另一轮的口诛笔伐,各位,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到底这事能不能说出来?以前看到的电影,我们的人一旦被俘虏,他们对敌人只有一句,任凭你如何地拷打,俺就是不说哎。为什么不说呢?我现在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偷换一个概念叫:我所交代的,必定是我生存的必杀技,换一个现代一点的词更好理解,叫核心竞争力。到诗歌这里,这句话仍然有效。诗歌是不能让自己说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学。
    诗歌和魔术在技艺上都有它独特的一面,但我不准备在这里详细的分析。我只想说,你的作品一定要让别人来分析和鉴赏,要保证它的一种神秘气息和高贵的气质。这个对于诗歌的生存特别重要,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诗歌的简捷。把跑得快的事物用慢镜头分解,这对于学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如果你要欣赏它迅捷的美感,则这样作无疑是愚蠢的,我想这个道理大家一说都明白。为了更加明了地阐述这一事实,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千家诗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诗歌合集,它的问题是在选入作品时随历史的变更而发生很小的变动。因为还算比较稳定,这书在业界也称得上是比较优秀的。直到民国初期,这个本子里的作品收录还在沿用谢(灵运)多陶(渊明)少的模式,可谓历时久矣。现在我们看见最多的版本,却在弃谢而顶陶,这发生在民国以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除了对陶诗的大量发掘外,业界对陶的认识也开始重视起来。我们都知道,灵运诗是有瑕疵的,在于他每一件作品里的参玄。参玄句在历代的评估里都是毁誉参半的,运用得当,增添了诗歌的韵致;运用出奇,也会收到让人意外的效果;运用不当,则隐晦难明。陶诗是彻底地甩开了玄学的,它开了清新之风。这么明显的对比古人是如何处理的呢?
    在选录征集上,古人明显是保护了谢诗的“瑕疵”。这在早就因《诗品》而把诗歌分上中下等的古代,是不是有些草率了,而且还“历时久矣”。其实,这就是一个“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正是因为陶诗可以被通透的理解,所以近代文学教育是承认它的,在这方面它确实利于学习。我们要记住的是,仅此而已了,它止步于被学习而已。这和我们喜欢当名牌的加工者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生产着名牌,却老是卖不出好价钱。所以让你选,你是选泛泛化了的名牌,还是选一定程度上赋予“玄”味的名牌呢?古人不傻的。
    如上所述,“瑕疵”于诗歌,可能在特定的时候,会以转变成一种诗歌于其他文学体裁所不能的一个“竞争力”而存在。需要注意的是,这仍然是符合美学理念的。所以当然罗,你不可以一边讲自己的“瑕疵”一边让别人欣赏它残缺的美,作这么让人不齿的事。
发表于 2011-5-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苹果派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缘音 于 2011-5-2 17:54 发表
谢谢苹果派的分享!

真诚祝你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