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29|回复: 7

[随笔] 诗人的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人的故乡(代第三届大众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获奖感言)

■贾 非

秭归是诗人屈原带入我记忆的。我知道,终有一天,我要掬一捧秭归的泥土和水,向它们请教来自楚国的最初的婴啼与成年的叹息。当然,最好的时间是在端午——我猜想,那个节日,为了优秀的儿子“魂兮归来”,秭归焚香沐浴所带来的风、阳光、雨水,会令我的每一寸肌肤与等待的艾草一样,长满虔诚的耳朵与眼睛。

心有意外,没想到今年遂愿了。因为我给自己的时间是在55岁之后。我想那时自己解放自己,自在、自由地沿着自己精神的通道作一些心灵的访问。而秭归,正是我想去的第一个地方。

这得感谢屈原,感谢诗歌。感谢屈原让我领略了爱及其作品的伟大与沉重;而诗歌带给我的,则是灵魂的轻盈与情怀的皈依。正是诗歌纯洁的光亮引我踏上秭归的土地——这,便使得我心中感恩的意味活跃了起来。我所说的意外却再次增添了其间的厚重。

走向秭归,如果说诗歌是最好的方式,那么端午节便是最心跳的时间了。这样的结合宛如美学之中的华冠不可多得。说到这里,我心中泛起的并不是常理之中的喜悦,却竟然有一种莫名的惶惑——我问自己,是否真如自己在诗中所言,找到了自己“披头散发的老父亲”?是否真的在水中提取到了“纯粹的火焰”?

面对自己的拷问,我有怀疑。因为我曾离开所爱的诗歌有整整十年。虽然,在1990年冬天的昆明城,我就购买了厚厚的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楚辞直解》,辗转反侧,加起来至少有两年的时间一直伴在我的枕边;虽然,我从未放过能触及的关于屈原的所有文字以及真正诗歌的阅读。

余秋雨先生在《诗人是什么》中说屈原是华夏民族的源头性诗人,是惟一能与黄河文明共鸣的长江文明的开启人;

诗人简宁在《祈祷十四行》中写下:如果人合掌祈求,神便俯身聆听/但是这双虚无的眼睛看见的仅是虚无/谁能仰起脖子找到头顶的道/读遍经卷,我祖国的诗歌只有疯狂的《天问》;

诗人洪烛在他屈原专题的大型组诗中的《秭归屈原祠的屈原铜像》这样写下:在风里雨里等待着/等待着自己变成一个人/等待着自己睁开眼睛,露出笑容/等待着自己,慢慢地长出一颗诗人的心//青铜时代的诗人啊,只有你没有生锈……

指出屈原“挣扎命运”的余秋雨先生还说:“屈原启示后代读者,常人都有物质的挣扎和生理上的挣扎,但诗人的挣扎不在那里。屈原的挣扎告诉中国文学,何谓挣扎中的高贵,何谓高贵中的挣扎”。

文化也好,艺术也罢,究其核心,还是心灵与精神。所以,当我2010年春决定重新学习写诗的时候,我便近乎偏执的认为,在中国,无力靠近屈原的诗人都是自恋而孱弱的,苍白的。

靠近屈原,就是对母语诗歌或诗人本质的一次自审,也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叩问与承续。一个愿意将源头视为母体的诗人,都为在自己的心中为屈原腾出或构建一片净地,也便从中采撷与“兮”有关的明媚的力量……正因如此,我才有幸能以诗歌的名义造访秭归,在最希望的日子拥抱秭归。

谢谢。当我离开秭归的时候,我会收获一个回望的故乡。

                           2011年5月18日晚匆笔
发表于 2011-5-2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觉又到端午节了,为了纪念,为了这份诗魂,挂上大家品读这份诗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优秀的儿子“魂兮归来”,秭归焚香沐浴所带来的风、阳光、雨水,会令我的每一寸肌肤与等待的艾草一样,长满虔诚的耳朵与眼睛



品读精品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靠近屈原,就是对母语诗歌或诗人本质的一次自审,也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叩问与承续


屈原是民族之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1-5-24 13:12 发表
不觉又到端午节了,为了纪念,为了这份诗魂,挂上大家品读这份诗心.



谢谢飞雪版主。笔会回来,呈上拙作供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1-5-24 18:30 发表
为了优秀的儿子“魂兮归来”,秭归焚香沐浴所带来的风、阳光、雨水,会令我的每一寸肌肤与等待的艾草一样,长满虔诚的耳朵与眼睛



品读精品好文


谢谢抬爱。匆笔而作,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也好,艺术也罢,究其核心,还是心灵与精神。所以,当我2010年春决定重新学习写诗的时候,我便近乎偏执的认为,在中国,无力靠近屈原的诗人都是自恋而孱弱的,苍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6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诗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6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