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79|回复: 11

[散文] 追忆·静水深流·海底澄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忆·静水深流·海底澄明


黄海声


人生在世,人生一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而且总会觉得这些事会随着默默远去的逝水年华被忘记。有时自己都觉得太多太多的事情确实已经被忘得干干净净了,记忆的水面那么平静,有时甚至比死水还要平静一万倍。自己常常就是因为枕在这平静的记忆的水面上才睡着的。


可是,往往在一个人最静静地发呆时,就偏偏看见了那水面以下的情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所有的平静渐渐被一种极其庞大隐忍的缓慢地运动所置换,然后是浩瀚的汹涌,甚至澎湃,然后渐渐是雪白纯洁的、烂漫的、斑斓的、如同无数件霓裳重叠在一起的翻天覆地的惊涛骇浪,还有,还有,那无数的火山也挥舞着深海之处那一层层漫长又无底的绸缎!或者,或者,还可以看见,一座座望不到顶端边际的群山般瑰丽的星云,以令人万般惊骇的声势喷发着、急旋着。


原来那平静下面一直是静水深流。原来它们一直没有消失,所有所谓被遗忘的事情,大大小小,千头万绪,都潜藏在这里,这么清晰鲜活地重现着。那些温馨的、那些残酷的、那些荣耀的、那些屈辱的、······,······,一天天等待着人们有那么一天回来辨认、认领、重逢、再次身心交融。那可能就叫回忆。


是啊,回忆,生活在此生此世的人们,有多少人能够回忆出那些温馨温暖呢?从人们生存的大时段历史背景最简单的看,半个世纪的战乱,然后是打倒一切、横扫一切、摧毁一切之后,一切又突然钱权支配一切以来大多数人们惨烈的生存现实,人们能够回忆出来什么呢?有时读杜甫的《三吏》、《三别》,读白居易的《卖炭翁》,读韦庄的《秦妇吟》等等,不由感慨,竟真不知今夕何夕?


是啊,这真是一个最难描述的时代,天才如屈原、李白、但丁、曹雪芹、乔伊斯者,假如再世,该如何叙述当代、追忆当代?看明末一些历史资料,那些那些王公贵族、那些名士、那些歌妓,甚至那些后来被乾隆先生定为贰臣的,再对照如今那些上台强搂歌星拍照的或者动不动就包养数十以致上百情妇的官员们、那些层出不穷的炫富女、动不动张口就来我爸是某某的、那些在微博上耍贫嘴卖话唠的巨星们,······,······,是啊,这些再豪奢貌似辉煌的生命们紧紧与时代烂在一起而太难从中超越与跳脱,种种恶行的火山撕裂了思维焚毁了希望万念俱灰同归于尽于一片密度极大的时代的死海。仿佛,仿佛再天才的人也无法表达这个当下时代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随着高楼越建越多,人生怎么就越来越难,人心坍塌沦丧得怎么就越来越厉害。


而每个人所遇到的那些粗粝霸道或者细致入微的伤害呢,到底过多久才彻底平复,那一把把插在心口上的刀(双刃?三刃、四刃、n刃等等)----生存之刀是否还有可能拔去?等等等等。


当越来越多的事情过去,当越来越多的事情又到来,让我们洞彻那深藏在深水之处的种种因果以及嶙峋斑驳的种种大时代的晦涩的奥秘,就如当年歌德将一切悲欢交给了“维特”,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而获得了新生;普鲁斯特通过对那逝水年华深思细问看穿了其中的因果而获得了海面上风平浪静后的明净安宁;马尔克斯通过对马孔多镇为象征的停滞、腐朽、愚昧、残暴世界极尽微观宏观的描写而达到了对自身记忆的轰毁与顿悟从而一次次升华于那时代与地域的“百年孤独”之上。


2011-7-12
发表于 2011-7-1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那平静下面一直是静水深流。原来它们一直没有消失,所有所谓被遗忘的事情,大大小小,千头万绪,都潜藏在这里,这么清晰鲜活地重现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说太多,有点杂呀。还是叙说一点,击中乃可也。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种种恶行的火山撕裂了思维焚毁了希望万念俱灰同归于尽于一片密度极大的时代的死海。仿佛,仿佛再天才的人也无法表达这个当下时代了。”
希望与恐惧并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多的事情过去,当越来越多的事情又到来,让我们洞彻那深藏在深水之处的种种因果以及嶙峋斑驳的种种大时代的晦涩的奥秘,就如当年歌德将一切悲欢交给了“维特”,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而获得了新生;普鲁斯特通过对那逝水年华深思细问看穿了其中的因果而获得了海面上风平浪静后的明净安宁;马尔克斯通过对马孔多镇为象征的停滞、腐朽、愚昧、残暴世界极尽微观宏观的描写而达到了对自身记忆的轰毁与顿悟从而一次次升华于那时代与地域的“百年孤独”之上。

这时代。本是新陈待谢的转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字的人也在寻找灵魂的归宿感,可终是空,这个哲学问题研究起来太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1-7-14 19:26 发表
想说太多,有点杂呀。还是叙说一点,击中乃可也。哈哈。


总体就是一篇四不像的杂感,已经无心去······,······。问候哑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1-7-15 17:39 发表
“种种恶行的火山撕裂了思维焚毁了希望万念俱灰同归于尽于一片密度极大的时代的死海。仿佛,仿佛再天才的人也无法表达这个当下时代了。”
希望与恐惧并存。

问候方兄! 心灵穿越时代乱象的惊涛骇浪,就是因为还有丝丝缕缕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道 于 2011-7-16 12:51 发表
越来越多的事情过去,当越来越多的事情又到来,让我们洞彻那深藏在深水之处的种种因果以及嶙峋斑驳的种种大时代的晦涩的奥秘,就如当年歌德将一切悲欢交给了“维特”,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而获得了新生;普鲁斯特 ...


对,新陈代谢,也是万象更新,好像是一种前夜吧!问候北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1-7-16 15:30 发表
写字的人也在寻找灵魂的归宿感,可终是空,这个哲学问题研究起来太累,


鸡零狗碎,心灵鸡汤;峰回路转,心灵日出。写作者也时时刻刻在选择中。问候飞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感其实是最真实的内心,在这个年代还能保有这样的文字,也算是很不错了。问好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1-7-17 00:26 发表
杂感其实是最真实的内心,在这个年代还能保有这样的文字,也算是很不错了。问好黄老师!!


问候圣歆!谢谢您的精确理解。这是内心穿云破雾时的所闻所见。有时记录下来、保持下来也难。因为这是一切都已外在表皮为价值的几乎人人都不知不觉泡在其中堕落险恶至极的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