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83|回复: 13

日夜鸣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夜鸣奏


神,又一次提供了避难之所
你是幸运的。
草丛里虫形的熹微
和水滴,鸣奏世界
一致的颂。你的心是空了的琴腹
你的头顶
纷坠光之羽——

神,又一次降临
打着萤火之灯瞬息
把灵犀掳走
安宁的夜里你起身开门
仿佛听见邀请:
欢迎你,孤独的小提琴手
将你的臂膀借我,唤醒这漫漫穹窿


发表于 2011-7-1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内存相容是认识得以发生。而带来一种描述的一部分的内在约束,直接表现新生活及建设,疏离已有的艺术个性,显得平淡且静雅,思想的兼容性渗透地比较稳健,其在空间和音乐的处理上独到且深入的延伸,无论是个体还是客体,都强掉了自我破碎和变化,显现内察的探索。问好经天哥

[ 本帖最后由 半遮面 于 2011-7-18 09: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7-15 15:01 发表
这种内存相容是认识得以发生。而带来一种描述的一部分的内在约束,直接表现新生活及建设,疏离已有的艺术个性,显得平淡且静雅,写实与象征互渗,想象和感受独到,真理的情思线索,并有大幅度延伸,更为深沉、凝重、 ...



抱抱面面 。读得真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感受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静海 于 2011-7-15 12:43 发表
这首我喜欢。




谢谢静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1-7-15 16:05 发表
来读,感受神



感受了神 就是进入了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这美妙的音乐是诗歌本身所生发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1-7-16 11:11 发表
仿佛这美妙的音乐是诗歌本身所生发出来的!



诗乐交鸣 就是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7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的意义期待在呈现开掘的过程里获得完美的补偿。神的参与使生灵万物互为唤醒,也为主题背景找到了依托的力量。诗意的行走有洗涤尘世之轻的审美情味。建议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再读的感受:
一首诗的真实性在于其显现的物性,这不仅是作品的根基,也是诗人思想感性的一种共鸣。“草丛里虫形的熹微/和水滴,鸣奏世界/一致的颂。你的心是空了的琴腹/你的头顶/纷坠光之羽——”从这里将自身投放到世界的空间,多元并置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境界,同时变奏也随着思想碰撞,和场景提供完美而简约,很有现场感,体现了内在节奏的音乐性

除了变奏外,还有个顿挫感。合并与分流,在暗中出现“琴腹”, 琴腹是一种姿态,与“头顶”合成纷坠光之羽,从而使其获得内心每一个细小而无法言说的感情色彩。面对“神,又一次降临”那种纠结,矛盾和困惑“打着萤火之灯瞬息/把灵犀掳走/安宁的夜里你起身开门”将自己抛开,在这些意象上放弃形式上的描摹,而追求内在的意象的比较。使读者会很自然地放弃形式感,同时感受着内心简单的理性。再总结和梳理以个人化立场写作的一种实践

   整首诗始终重视和保持着纯粹的精神写作,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树立了“理想主义精神”的诗歌。尽管语言有种神秘感,但不难进入他的这种状态,在其保持了自己内心本源的东西的同时,他将一个意向,或物象逐渐放大,并质存于空间,人我于一人,在合影中慢慢扩散,仿佛一些完全无关的事物,在自身的周围摆放着,其实就是反衬,点缀。凭借一般物分解纯粹的存在心里变化,从中解脱出来,别具匠心的处理,显现了其的手法的巧妙,不管其保存的状态如何,他都在一切中远离自身的世界。相反,他在保持一种对象关系,这就是他独特的视角。因为创造的诱惑是最大的诱惑,体现了诗歌一种艺术探索精神和再创造意
顺便推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7-17 17:53 发表
主题的意义期待在呈现开掘的过程里获得完美的补偿。神的参与使生灵万物互为唤醒,也为主题背景找到了依托的力量。诗意的行走有洗涤尘世之轻的审美情味。建议精华。



总有一种境界是纯粹的,小的,但不代表不重要不深刻。在浅淡的鸣奏之围是自然与神的布景。偶然一笔,却也遂意。 感谢迷雾姐的话,浓缩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7-18 12:29 发表
重新再读的感受:
一首诗的真实性在于其显现的物性,这不仅是作品的根基,也是诗人思想感性的一种共鸣。“草丛里虫形的熹微/和水滴,鸣奏世界/一致的颂。你的心是空了的琴腹/你的头顶/纷坠光之羽——”从这里将自身 ...



纯一的事物从来都是没有的,有的是精神的事物。是人类赋予了它们美好吗?不,是神。人类只是发现者。诗歌尤其如此,因为是艺术的一种,所以要传递爱和光亮。而形式与内容其实是同一物,在某时结合一体难分你我,我想那是种境界。此诗写白天与夜晚各自的鸣奏,主人公却只有一个,神。人只是配角。面面所说的种种感应是细致的,敏捷的,也是深刻和宏大的,我未必有你所说这般完好,但光之羽和漫漫穹窿可以为证,行走中的思与诗,该是神赐予的美妙。

收藏 ,转载博客。妹妹费心了。

[ 本帖最后由 温经天 于 2011-7-18 21: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7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