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59|回复: 12

[转贴] 时评:良心测试 陈贤妹18: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评:良心测试 陈贤妹18:1

2011年10月19日15:21
羊城晚报记者 钟传芳 杨潇锋 许琛

陈贤妹在那些把她围在中心的记者里面,显得太矮小了。她的声音尖细,眼神常常不知道该往哪里搁。她不可能认得一拨又一拨记者的脸谱,以及那些携带巨款前来捐赠的企业名称。从13日下午,或者从更早以前开始,陈贤妹的心底一直延续着自始至终的单纯。

回溯那个让人寒心的瞬间,在道德警钟疯狂敲击十八下之后,是这个连名字都要儿子“教了几十遍”才会写、报纸还不识读的拾荒老者,给所有人的生活注入了一丝曙光。

太多人讨论陈贤妹那个拉扯小悦悦的动作,认为这是一次良心的试验,测试结果是18:1。然而翻看报道,陈贤妹对于事发过程只有一句评价:“我当时什么都没想。”也许是太多的思考,把事情搞复杂了。

救人时刻,她什么都没想

陈贤妹其实并不“老”,但早年的耕种生活把她的腰压弯了,额头爬满皱纹,皮肤间的黑色再也洗不掉了。18日上午10时25分,陈贤妹提着几根葱、几斤猪肉从菜市场回来。她先是在儿子工作的档口停留了一下,确认中午要准备的饭菜量。

“10个人,算少了,平时都是13、14个人在吃饭。”见到记者,陈贤妹显得有些调皮,“该讲的都讲了,别再问我啦”。后来,她于心不忍,又说:“你们等等吧,我12点半做完饭就下来。”

员工宿舍门前,一名女士把陈贤妹“护着”进去,随后,铝合金门咔嚓一关。

16日那天,记者辗转通过另一位拾荒阿姨找到陈贤妹时,她也在做饭。听到有人找,她跑下楼,然后被十多个记者围住。这样的阵仗吓着了她,她紧张而简单地回忆道:“救人的时候我真的什么都没有想。”

救人原因,她讲了上百遍

陈贤妹从来不是个软弱的人。1999年,她开始跟随儿子阿兵外出打工,在广州生活了七八年。直到5年前,阿兵的儿子出生,她才与儿子一家搬到了佛山租屋住下。陈贤妹在一家针织厂干串珠子的简单活儿,主要还是照顾家中宝贝孙子。

就在几个月前,祖孙一家来到广佛国际五金城。在南村租下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孙子上学期间,陈贤妹便会去拾些纸皮换钱。在儿子阿兵的印象中,母亲是个坚强的人。“老爸去打工了,家里就由妈妈打理,养猪、耕田,样样都行。”

13日的那一幕是陈贤妹性格的绝佳注脚。当两岁女童小悦悦被汽车两次碾压后,过往的18个路人不闻不问。独独陈贤妹将女童抱到了路边,还找来了其母亲。

事件被媒体报道后,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谴责司机、路人的声音,余下的都是对陈贤妹的赞扬。“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类似的问题被重复了上百遍。这几天,陈贤妹身边总是活跃着记者的身影,从早上睁眼开始就不间断。她说,为了躲避连续不断的相同问题,她晚上总得关机才能睡着。

救人之后,她最牵挂悦悦

“我走到女仔旁边,听到她啊啊的叫声,声音不大,但听着很凄惨。我只够力气抓着她的腋下拖到路边。当时雨太大了,我想该赶紧去找孩子的父母。我就跑到周围的店铺问,外面躺着的是不是他们的孩子。他们都说不是。我又找到个保安,两个人一起去找,最后才找到孩子母亲。她妈妈太激动了,抱着女儿就跑走了。”

那天晚上,脑海中满是小悦悦倒在血泊中的样子,陈贤妹失眠了。儿子阿兵说,母亲回家后才懂得后怕,“她说很害怕,睡不着,她担心那个小女孩怎么样了,还能不能救回来。”

16日,媒体首次报道此事。当陈贤妹再次出现在事发地点时,小悦悦父母从档口跑出来,“噗通”一声跪在她面前,泣不成声,陈贤妹也禁不住垂泪。

陈贤妹一直忘记不了这个与己毫无关系的女童,这几天,陈贤妹开始寻思着到医院看小悦悦一面,然而她不识字不懂搭车,儿子工作也忙,事情就一直耽搁着。18日,阿兵向记者建议,载母亲去一趟医院。下午3时多,陈贤妹带着一叠百元大钞,搭车来到广州。

面对巨款,她最怕有闲话

钱,成了困扰陈贤妹的头等难题。截至18日晚,社会各界允诺给予陈贤妹而见诸报端的慰问金有22万元。

17日下午3时多,在大沥镇黄岐行政服务中心,南海区和大沥镇两级文明办,对陈贤妹的救人义举表示嘉许,并送去慰问金2万元。陈贤妹一开始就猛推开要塞钱给她的手,“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很普通的事,不要拿钱。”在推了三回之后,陈贤妹才收下了钱。她说要把慰问金的一部分送给小悦悦作为药费。

18日中午,东莞一家企业邀请陈贤妹和她的儿子吃饭,据称私底下允诺给予陈贤妹慰问金10万元。吃饭期间,阿兵几次走出房间,来到记者中间抽烟。

这几天,一些媒体报道有人质疑陈贤妹救人是“博出名”,这让陈贤妹和家人很是忧虑,“不是我自己赚的钱,拿了心里不踏实。我害怕拿钱之后,背后有人说闲话。”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察日报:法律规制“见死不救”忌自设禁区
2011年10月20日03:37检察日报李曙明我要评论(14) 字号:T|T
今天,是广东佛山两岁女孩小悦悦被碾轧的第8天。孩子仍未脱离危险。

两名肇事司机的行为,人天共愤;18名冷漠路人,也备受谴责。用法律手段规制“见死不救”,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2001年全国两会上,32名代表就增设“见死不救罪”提出议案。之后,不时有类似呼声。但十年过去,基本“原地踏步”。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和民众诉求强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家学者对此几乎一致否定。在我看来,部分意见,有自设禁区之嫌。

10月19日《广州日报》报道,中山大学教授王仲兴认为,“见死不救”不宜入罪,因为小悦悦事件反映出的更多是道德层面的事情。法律规制“见死不救”,会混淆犯罪和违背道德的界限。这是多年来反对者反复重申的理由之一。果然如此吗?

道德和法律有界限,但界限并非总是泾渭分明。当一个不道德行为需要用法律规制,国家通过立法将存在于观念中的不道德行为落实在法律条文中,即实现了从道德到法律的转化。衡量这种转化是否正当、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是它能否更有力地保护公民仅靠道德约束难以保护的权益。

在“小悦悦事件”中,如果“见死不救罪”已然确立,18名路人中会有人因为害怕承担法律责任而施救吗?答案并不确定,但孩子毕竟多了一个活下来的机会。事实上,很多国家法律都规定,任何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具有营救危难的法律义务。1994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增设“怠于给予救助罪”:“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而我们,却还拘泥于道德和法律之分。

另据10月19日《法制晚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储槐植也反对法律规制“见死不救”:“见危不救要成为刑法上的一个罪名的话,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当公民的诚信程度、公信力比较高的情况下,成立这样一个罪名,那么利是大于弊的;如果在一个国家的诚信程度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成立这样一个罪名,那搞不好可能会出现问题。”

顺着“诚信程度还不够高”的逻辑,我们不难猜测,储教授担心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是见死不救的人多,被追究责任的多,占用太多司法资源,监狱也人满为患。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立法技术予以避免,比如,规定仅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予以规制。不过,他的观点最大问题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对法律功能认识的偏差。

法律,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认可。通过法律规范指引人们行为,是法律的重要功能。通过法律强制拯救滑坡的道德,正是人们呼吁法律规制“见死不救”的重要理由。

要不要用法律规制“见死不救”?如何规制?这些问题应在有关部门充分调研后下结论。让人担心之处在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会对有关部门产生误导,让调研根本“迈不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看到一报导 说的是一个在外打工的男人死了 她老婆带着3个小孩因失去生活来源而捆绑在一起 跳河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宁生活难继续 陈贤妹踏上回家路
2011年10月19日15:24羊城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羊城晚报记者 钟传芳 杨潇锋 许琛

13日至18日六天时间,陈贤妹处于“莫须有”的道德讨论漩涡之中,无法抽离。她尝试一次次地重复自己的心声———总要有人去帮助,但声音最终越来越微弱。

18日,陈贤妹的儿子阿兵在电话告诉记者,陈贤妹在遭到媒体的“狂轰滥炸”后,觉得身体很不舒服,还特别去看了医生,他正将母亲送回清远阳山老家。

陈贤妹的心情,也许可以用她女儿对记者们喊出的一句话描绘:“别再来骚扰我们了!”在一次意外的救人之后,在陈贤妹心中翻腾的最真实情感,我们猜不透。但从陈贤妹的回乡,我们可以知道,她最想要回的,是这几天失去最多的安宁生活。

她得到了很多赞扬

我们走在五金城内,很多人问我们,是不是去找那个陈贤妹,“她就在那里,拐个弯就到了”。陈贤妹已经成为了名人。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对于陈贤妹的好评也是如潮而至。网友“陈美桃”评论说:“一场车祸,看到人性的善良和丑恶,形成强烈的对比。阿姨老了,满脸皱纹,但心美……善良的心美比一切都重要……”

最直接的,是陈贤妹周边居民对她的刮目相看。陈先生平日总见到陈贤妹在街边与孙子玩耍,但没有什么言语往来,这几天,他遇见陈贤妹时也会颔首,“其实没什么,只是想表达一下对她的敬意。”

她遭到了一些质疑

近日,有媒体报道陈贤妹救人之后有眼红的人爆出质疑之声,怀疑陈贤妹的举动不过是为了炒作自己。社会舆论对这样的报道感到震惊,周边居民朱姨气愤地对记者说道,陈贤妹一把年纪,出名能“图个啥”?

面对质疑,陈贤妹的儿子很是愤怒。阿兵告诉记者,他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中有一半交给母亲。母亲绝不会为了金钱或者出名而去救人。“她连报纸都不会读,出名了会给她带来什么影响呢?”

但事实是,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评论员司马春秋表示,发出质疑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并不值得评价。“毕竟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她失去了更多安宁

对于陈贤妹来说,安宁的生活很难继续下去了。

之前,陈贤妹每天6、7点钟起床,忙活完一家人的早餐,然后带着孙子上班。接着去给店铺员工买菜煮饭。下午她休息一下,5点钟将孙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日复一日的生活很是简单。

如今,陈贤妹每天应付数不清的媒体、热心人,就连她的邻居看着都觉得烦了。儿子阿兵说,房东对记者采访很是不满,“如果我带你去我们家,搞不好他要赶我们出来的。”

18日晚,阿兵与陈贤妹已经踏上了回老家阳山的归途……

陈贤妹的电话随之关机,众多的记者终于找不到她了。在看过大城市的喧嚣与躁动之后,这个淳朴的农村人,踏上了回家路。在那里,有一直不愿到城市生活的丈夫和简单的田园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拾荒阿婆转送全部慰问金 悦悦妈妈跪谢恩人(图)
2011年10月19日14:19解放网-新闻晚报我要评论(161)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悦悦妈妈激动得双膝跪地

昨天下午3时30分许,听说有媒体要到医院采访,陈贤妹就一道搭乘顺风车前往医院探望悦悦,并转送了慰问金。陈贤妹从环保袋里掏出沉甸甸的现金塞给曲女士,曲女士双膝跪地不敢接受。陈贤妹执意推给曲女士,“我不知道带了多少钱,都是这几天他们(社会各界)给我的慰问金,我都给小孩了。”曲女士泣不成声……

现身医院与悦悦妈泪眼相望

原本下午3时至下午5时为ICU病房的探视时间,昨日无故被推迟了45分钟。探视家属已挤满ICU门外。下午3时30分,陈贤妹瘦小的身影突然步出电梯——“救悦悦的阿婆来了!她来探望悦悦”。

陈贤妹甫一现身,就被媒体重重包围。她说,因为很想念悦悦,17日就想来广州了。直到昨天,只身坐上广州媒体的顺风车,来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记者发现,她的随身物品仅有一个破旧的红色环保袋,看到等候处的人如此多,她下意识将环保袋紧紧揪着。

陈贤妹拨开人群,走到悦悦妈妈曲女士的身边。曲女士看见陈贤妹后,十分惊讶,随即两人均声音哽咽,眼泪夺眶而出。曲女士说,“没想到您来了。悦悦希望您来看她的。”两人双手紧紧相执,场面催人泪下。

跟悦悦说一定会“大步槛过”

随后,感人的一幕出现了:陈贤妹从随身环保袋里掏出一包沉甸甸的现金,塞到曲女士手上。曲女士激动得双膝跪地,“阿婆你不容易,我们不能要”。可陈贤妹执意将钱推给曲女士,“我不知道带了多少钱,都是这几天他们(社会各界)给我的慰问金,我都给小孩了。”曲女士紧抓着信封,泣不成声。

下午3时45分,医生为陈贤妹开了绿灯,让她到悦悦病房探望。陈贤妹说:“我跟悦悦说,你一定会‘大步槛过’(广州话:吉人天相渡过难关),看见她小手颜色红润,应该算平稳的,我心里安稳些。我想来看看孩子,这些天每天都想着悦悦的事情,那天晚上我抱着她,能听到她在哭。悦悦坐不起来,我扶着悦悦到处问附近档口的人,问了两次、三次,都没有一个人来帮忙。我又没文化,不知道怎么救……”陈贤妹带着哭腔诉说。

◎对话

没数过钱就带来了

记者:什么时候想到来探望悦悦?

陈贤妹:昨天就想来,但家里人太多,佛山那边很多人约我探访。

记者:你带来的慰问金很厚……

陈贤妹:我都不知道多少钱,心里想着孩子,所以这两天政府和一个广州女孩给的慰问金,我都带过来了,没有数过。

记者:悦悦病情安稳,但起色不大,你难受吗?

陈贤妹:肯定难受,现在最大愿望,就是孩子能康复,别无他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官的只管自己,社会救助体系也就放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方面,我很憧憬资本主义。。。。

以前我上班的时候的书记到美国考察,和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他们的乞丐用收录机做枕头在大街上晒太阳。懒惰的人生存是有保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廉价的同情和浅薄的批判都是非理性的组成部分,在捡拾道德之前,先回到理性上来,行吗?拜托你们了,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许做不了道德高尚的人,但我们不能也不会做一个道德卑劣的人。

我发现,越是没文化的人反而道德底线越鲜明。。。文化越多越复杂。。。
那些农村的小女孩,读完初中就出来打工,她们特守规矩,也努力。要她们做个领班之类,工资高些,她们还不做,原因是怕做不好。而那些读多了一点书的女孩什么都不愿意干,要别人干,还一门心思要做管理者。

可能中国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了吧。。。。劳动创造了世界这句话越来越被颠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11-10-20 14:13 发表
去年看到一报导 说的是一个在外打工的男人死了 她老婆带着3个小孩因失去生活来源而捆绑在一起 跳河而死。。。。

楼上是回复兄弟的。。。
对了,昨晚看了你们零八年的聚会,你手上拿的烟是不是芙蓉王吖。。。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20 14:27 发表

楼上是回复兄弟的。。。
对了,昨晚看了你们零八年的聚会,你手上拿的烟是不是芙蓉王吖。。。呵呵。。。


----真眼尖 下次你来 俺一定也叫上膀子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的腐败已无孔不入了 那里还能躲藏 无处可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11-10-20 14:31 发表


----真眼尖 下次你来 俺一定也叫上膀子兄弟

看来兄弟不喜欢安徽烟了。呵呵。。。

翅膀好久都不见了:)

如果我目前的项目进展顺利,速度快能完成我的工作的话,过年就会来东莞呆一段时间,争取和兄弟聚下。如果不顺利的话,还得努力泡在株洲:)一切靠自己,也还有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7 18: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