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604|回复: 48

浅谈过程主义诗人紫穗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浅评

    “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这是荷尔德林在《面包和酒》这首诗里提出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物质丰富,精神贫瘠的年代里,我们都将自己的智慧用于玩弄技巧,追求时髦或吹捧之上,而忽略了对人性的书写,对生活的挖掘。这样,生命的永恒主题就忽略了,诗歌就越来越难行了。这样的诗人,即使有天赋又有何用?

      穗穗的诗是从生命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其间布满了花鸟虫鱼、日月星辰、行云流水、高楼小村等有质感的自然意象以及抽象的故乡,情爱,命运,人生,童年等,这些组成了强大的意象群,按照新批评的理论原则,这些意象属高度私人化的“主题语象”.通过个性表达,通过对城乡的扫描,极力捕捉留在记忆中的人、物和事,用情感一线串连,如,在赠诗中,她谈笑风生,游刃有余;在《下枞阳》中,她的情感化为一江之水,一泻千里,横穿南北,(下枞阳,有我野马般幸福的童年/下枞阳,有我白发苍苍的奶奶/下枞阳,有我母亲种植的棉花/下枞阳还有我八岁的哥哥和不曾古稀的父母,/闭上眼,三代人,安睡在同一个地名/从此,长江在我体内咆哮/以决口的方式时常途径一个美丽的小镇。)其中充满了忧郁和感伤。还有《十一月的天空》、《肤浅》、《哥哥》等也催人泪下,为何如此感人呢?

      其诗之所以这样,即是人类内向的情感发掘容易走向感伤,你想,谁家没有那样的故事,诗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这些挥之不去的阴霾和幽怨笼罩和纠缠,情感压抑久了,自然会决堤。

      这与她长期漂泊,住无定所有关。她命中注定就是站在城市高楼大厦上眺望家乡、童年,这使她在平静背后隐藏了无限的悲戚与感伤。而那些意象和情感经验不断散发的弥漫性,则强化了其忧郁的情思氛围,并赋予了其诗一种轻盈、美丽却夹着淡淡忧伤的柔曼旋律。如《碗豆》、《蓝屋顶》一诗:

      她在现实中压力太大,就想变小、变轻,回到幸福快乐之中,这种热情大于忧思,叙述大于抒情的童话佳作,表明她非凡的潜力和后劲。当我们品尝她激情飞扬的诗句时,就能感受到她优雅的情怀,是那样朴素而纯真。还是华兹华斯说得好:诗,确实是在平静中的回忆,对过去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说不许忧伤,就是想遗忘,想重回童年般的快乐和幸福。

       我在几天前认识她的,还是争吵后,她要我批评她,可见她坦荡荡的胸怀。如真要挑剔的话,我只能拿她的诗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后说她的诗还是轻了些,薄了些;跟古典大师比,音韵还是差了些。这是我们对她的期待。读完她的诗集,我深感自己的浅薄,如瞎子摸象,她的《一个女人的一生》《赠诗》等也是百科全书。这让我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下,飞鸟相与还”,诗中有真谛,欲评已忘言。


二,《纸上的蝴蝶》

    这个秋天在纸上飞翔/飘满一屋没有尽头哀伤的枫叶/小路上徘徊的我,失去重量/灵魂比空气还轻,我在梦里说话/在疼痛中辗转反侧,感受流水/灯盏在手心点燃/梦那么悠长,我的“想”站立在纸面/虚幻,遥远又那么真实,温馨/花园啊!露水,你们握住了我古老的命运/帘幕低垂,菊花凋谢/我的孤独,轻盈而朴实/我的寂寞,漫长而干净。

     这首诗色彩明艳而情调凄美,诗的情感推进乘迂回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先诗人把自己喻为一只深秋的蝴蝶(也许真的就是蝴蝶的化身),在洁净的纸上飞翔,太空也就浓缩为一屋,徘徊失重的我,灵魂比空气还轻,自然觉得路没有尽头,尤其哀伤的枫叶,这一经典意象的巧妙引进,使全诗富有很深的内在意韵,大家知道,枫叶早就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永恒追求的化身,诗人在幽怨和阴霾中苦苦追求着什么,这是何等的期待?

      第二个画面,疼痛加深了,入梦了,辗转反侧,其中深秋的流水是冰冷的,这是感觉,那灯盏又是什么呢?我小时见过,那时没通电,其光很微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是视觉。可谓双管齐下。

     第三个画面,又回到现实,人生还是那么虚幻遥远,又那么真实温馨,充满着诱惑,可是轻盈朴实、洁净而寂寞的她,到了人生的秋天真的飞不动了。

     诗的这种凄美是通过小路枫叶、秋水灯盏、垂帘谢菊这三个画面来表达的,形象具体又含蓄深沉。是用血泪写的,真实感人。写于2008年8月28日,那时她像秋蝉一样掏空了自己,真的飞不动了。正像海子所说,风后面还是风/天空上面还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当她没有选择海子那样,以自杀来摆脱生存困境,而是积极地观察自然,得出生存的哲理,请看《落日》:

     重回故里/与一朵白莲近距离的对视/有绝处逢生的想象/缓缓地升起/其实,是一种倒置的陶醉/从反面进入观察或倾听/镀金的天空下/清点菊灯骤亮前的忧伤/清贫是唯一可以忽略的斑点。/限于抒情太多的美,看不见

     这首诗,诗人独具慧眼发现了落日的倒置意义,这就迥异与前人的新发现,都说落日无限美,只是近黄昏,人到黄昏独自愁,而在诗人眼里,倒置后成了朝阳,成了希望,这就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不再是纯粹的咏物写景了,诗人这是在她历经磨难后才发现这一真谛的,至于菊灯,内涵丰富,诗人也许就是靠这一点才决定休息二年,熬过这寒冬暗夜等东山红日再起。所以她没有像海子那样绝望说:“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最终抵达精神或灵魂的安静神秘之乡。这也在告诉我们,不能陷于抒情,陷于困境,要自拔,要往好处多想想。比如,塞翁失马,祸福难知,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

附两首诗

1,《肤浅》

此刻,需要无中生有
但那些“有”里,没有我,没有你
也没有放大后幸福的圆弧和悲哀的三角

昨夜烟酒不分。能分的日夜有两个小人儿
栽活的叫哥,死去的叫弟。他们都曾有血有肉
罐装的身体,喝倒的无非一个醉字
喝下的无非一个愁字

可我果真修行不够,与鸦雀同居,放牧无语。把家园
高筑在坟场的新泥

2,《豌豆》

我要变小
变小。小成豌豆儿

让蜻蜓驮着我,让蝴蝶
驮着我。一起爬

爬上夸我的拇指
爬上月亮的屋顶
弹琴、欢歌、跳舞,说笑话

我圆圆的身体,小小绿
不许忧伤,大朵大朵的开


2011年12月10日作

[ 本帖最后由 和佩 于 2011-12-12 14:22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1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描述。慢慢细品,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出,和佩兄在用心灵去点缀作品,所以才会如此的感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和佩。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些的。我写那一组《纸上的蝴蝶》是自己身体极度虚弱,我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头疼折磨得我几乎痛不欲生。我真的有好几回,有死的念想。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毕竟人到这个世界上,是来经历的,也许是老天垂青我,他依然不肯收容我。几度生生死死,由此我才会现在的心境如潭水,安然、幽静。

我收走。曾经说过,你写多少,我收多少。你那么细致地阅读我,系统地阅读和感知,我不知该如何说出心里的感激。还是什么都不说了。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仔细看一遍,把错字都改一下。然后存放在我的博客里。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和佩

一,浅评

    “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这是荷尔德林在《面包和酒》这首诗里提出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物质丰富,精神贫瘠的年代里,我们都将自己的智慧用于玩弄技巧,追求时髦或吹捧之上,而忽略了对人性的书写,对生活的挖掘。这样,生命的永恒主题就忽略了,诗歌就越来越难行了。这样的诗人,即使有天赋又有何用?

    穗穗的诗是从生命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其间布满了花鸟虫鱼、日月星辰、行云流水、高楼小村等有质感的自然意象以及抽象的故乡,爱,命运,人生,童年等,这些组成了强大的意象群,按照新批评的理论原则,这些意象属高度私人化的“主题语象”通过个性表达,通过对城乡的扫描,极力捕捉留在记忆中的人、物和事,用情感一线串连,如,在赠诗中,她谈笑风生,游刃有余;在《下枞阳》中,她的情感化为一江大水,一泻千里,横穿南北,其中充满了忧郁和感伤。还有《十一月的天空》、《肤浅》、《哥哥》等也催人泪下,为何如此感人呢?

    其诗之所以这样,即是人类内向的情感发掘容易走向感伤,你想,谁家没有那样的故事,诗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这些挥之不去的阴霾和幽怨笼罩和纠缠,情感压抑久了,自然会决堤。

    这与她长期漂泊,住无定所有关。她命中注定就是站在城市高楼大厦上眺望家乡、童年,这使她在平静背后隐藏了无限的悲戚与感伤。而那些意象和情感经验不断散发的弥漫性,则强化了其忧郁的情思氛围,并赋予了其诗一种轻盈、美丽却夹着淡淡忧伤的柔曼旋律。如《碗豆》、《蓝屋顶》一诗:

    她在现实中压力太大,就想变小、变轻,回到幸福快乐之中,这种热情大于忧思,叙述大于抒情的童话佳作,表明她非凡的潜力和后劲。当我们品尝她激情飞扬的诗句时,就能感受到她优雅的情怀,是那样朴素而纯真。还是华兹华斯说得好:诗,确实是在平静中的回忆,对过去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说不许忧伤,就是想遗忘,想重回童年般的快乐和幸福。


二,《纸上的蝴蝶》

    这个秋天在纸上飞翔/飘满一屋没有尽头哀伤的枫叶/小路上徘徊的我,失去重量/灵魂比空气还轻,我在梦里说话/在疼痛中辗转反侧,感受流水/灯盏在手心点燃/梦那么悠长,我的“想”站立在纸面/虚幻,遥远又那么真实,温馨/花园啊!露水,你们握住了我古老的命运/帘幕低垂,菊花凋谢/我的孤独,轻盈而朴实/我的寂寞,漫长而干净。

    这首诗色彩明艳而情调凄美,诗的情感推进乘迂回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先诗人把自己喻为一只深秋的蝴蝶(也许真的就是蝴蝶的化身),在洁净的纸上飞翔,太空也就浓缩为一屋,徘徊失重的我,灵魂比空气还轻,自然觉得路没有尽头,尤其哀伤的枫叶,这一经典意象的巧妙引进,使全诗富有很深的内在意韵,大家知道,枫叶早就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永恒追求的化身,诗人在幽怨和阴霾中苦苦追求着什么,这是何等的期待?

    第二个画面,疼痛加深了,入梦了,辗转反侧,其中深秋的流水是冰冷的,这是感觉,那灯盏又是什么呢?我小时见过,那时没通电,其光很微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是视觉。可谓双管齐下。

    第三个画面,又回到现实,人生还是那么虚幻遥远,又那么真实温馨,充满着诱惑,可是轻盈朴实、洁净而寂寞的她,到了人生的秋天真的飞不动了。

    诗的这种凄美是通过小路枫叶、秋水灯盏、垂帘谢菊这三个画面来表达的,形象具体又含蓄深沉。是用血泪写的,真实感人。写于2008年8月28日,那时她像秋天的蝉一样掏空了自己,真的飞不动了。正像海子所说,风后面还是风/天空上面还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当她没有选择海子那样,以自杀来摆脱生存困境,而是积极地观察自然,得出生存的哲理,请看《落日》:

    重回故里/与一朵白莲近距离的对视/有绝处逢生的想象/缓缓地升起/其实,是一种倒置的陶醉/从反面进入观察或倾听/镀金的天空下/清点菊灯骤亮前的忧伤/清贫是唯一可以忽略的斑点。/限于抒情太多的美,看不见

    这首诗,诗人独具慧眼发现了落日的倒置意义,这就迥异与前人的新发现,都说落日无限美,只是近黄昏,人到黄昏独自愁,而在诗人眼里,倒置后成了朝阳,成了希望,这就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不再是纯粹的咏物写景了,诗人这是在她历经磨难后才发现这一真谛的,至于菊灯,内涵丰富,诗人也许就是靠这一点才决定休息二年,熬过这寒冬暗夜等东山红日再起。所以她没有像海子那样绝望说:“风后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最终抵达精神或灵魂的安静神秘之乡。这也在告诉我们,不能陷于抒情,陷于困境,要自拔,要往好处多想想。比如,塞翁失马,祸福难知,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

附两首诗

1,《肤浅》

此刻,需要无中生有
但那些“有”里,没有我,没有你
也没有放大后幸福的圆弧和悲哀的三角

昨夜烟酒不分。能分的日夜有两个小人儿
栽活的叫哥,死去的叫弟。他们都曾有血有肉
罐装的身体,喝倒的无非一个醉字
喝下的无非一个愁字

可我果真修行不够,与鸦雀同居,放牧无语。把家园
高筑在坟场的新泥

2,《豌豆》

我要变小
变小。小成豌豆儿

让蜻蜓驮着我,让蝴蝶
驮着我。一起爬

爬上夸我的拇指
爬上月亮的屋顶
弹琴、欢歌、跳舞,说笑话

我圆圆的身体,小小绿
不许忧伤,大朵大朵的开


2011年12月10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和佩,你自己再看一遍,若还是错字,就自己更正一下。穗穗给你上茶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由于时间问题,我有许多错误,还请见谅,问好穗穗,保重身体就是最好的感谢,我在改,已改了不少,你再细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和佩 于 2011-12-10 10:41 发表
不用客气,由于时间问题,我有许多错误,还请见谅,问好穗穗,保重身体就是最好的感谢,我在改,已改了不少,你再细看看


我已经帮你编辑了一遍。你再看看,一些笔误和标点方面的,我都改过来。你若要觉得某些话,还需要改,改完了,再通知我,我再去博客里面重新粘贴。

别说见谅,我知道你是刚来论坛不久的,一些格式方面的,还要有一个慢慢的熟悉过程。我知道你是一边上班,一边写字。不比我,不工作,可以慢慢地写字涂抹。

由此我更敬重你。再握,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奚秀琴 于 2011-12-10 09:55 发表
精彩的描述。慢慢细品,学习

谢谢秀琴的鼓励,问好,周六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寒 于 2011-12-10 09:57 发表
看得出,和佩兄在用心灵去点缀作品,所以才会如此的感人。学习。

谢谢兄弟的再次鼓励,多批评,我们一道学习,进步,问好。周六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0 10:06 发表
谢谢和佩。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些的。我写那一组《纸上的蝴蝶》是自己身体极度虚弱,我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头疼折磨得我几乎痛不欲生。我真的有好几回,有死的念想。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毕竟人到这个世界上, ...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居里夫人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那我们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0 10:34 发表
谢谢和佩,你自己再看一遍,若还是错字,就自己更正一下。穗穗给你上茶致谢。

差就免了,上次还有一个回复没回,不怪罪就谢谢小妹了,最好以后回来带上你全家来九华山玩玩,就是给我面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和佩 于 2011-12-10 10:50 发表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居里夫人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那我们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啊


嗯,我会多保重的。记得节制,好好地多活几年。也好和你和大家,继续在这里写诗、聊天,过神仙的好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0 10:32 发表
作者:和佩

一,浅评

    “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这是荷尔德林在《面包和酒》这首诗里提出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物质丰富,精神贫瘠的年代里,我们都将自己的智慧用于玩弄技巧,追求时髦或吹捧之上, ...

我这眼睛疼得厉害,不能久看,麻烦你把错字列出来行吗?问好穗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8-23 0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