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54|回复: 8

[散文] 一小块荞麦面饼(贡发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小块荞麦面饼

贡发芹

童年的事几乎都没有印象了,唯有平生讨过一次饭,终身难忘。
这事发生在四十年前,我六岁那年冬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我醒来了,三弟也醒来了。大声叫喊,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应声,家中只剩下我和三弟。
原来头天二弟生病,好像是急性肺炎,夜里加重,当地有一个赤脚医生,父亲找他来给二弟诊治,他说无能为力,得送医院抢救,情况紧急,别无选择。当时我家住在现在安徽省地质公园女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名叫杨套,位于女山湖岸边,距离湖上著名的渡口王摆渡约一华里,距离旧县乡(今明光市女山湖镇)二十七八华里,只有那儿有医院。但没有大路,只有沿湖边羊肠小道步行。父亲决定走水路,从家后王摆渡雇船顺流而下。
那时三弟不足两周,刚会说话走路。当我意识到家中唯有我和三弟时,心中一筹莫展。但夜里父亲的叮嘱还在耳边回响,于是就自己穿好衣服,把三弟也穿了起来。因为那时我和三弟穿的都是空棉袄、空棉裤,没有排扣,没有衬衣,没有内裤,没有外罩,没有袜子,竭力回忆母亲每天帮我们穿衣服的动作和细节,胡乱地把带子系上就行了,没有现在小孩穿得左一层又一层那么复杂。
三弟醒来就喊饿,我开始找吃的,可是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记得那时我们家特别贫穷,冬天只吃两顿饭,中午一顿稀饭,晚上开水泡霉干菜,我上哪儿能找到吃的呢?这时我心中一片茫然,到底发生了什么,努力回忆,好像夜里父亲曾摇醒我,叫我好好照看好三弟,早上起来去找大伯。
我就搀着三弟朝大伯家走去,但大伯家铁将军把门。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搀着三弟在庄子上转悠,不知走向哪里,漫无目的。大人们都在忙碌,无人关注留心我和三弟。有一个老太太看我们衣服没系好,露怀灌风,冻得瑟瑟发抖,就主动帮我们理好系紧,总算减轻了寒风对我们兄弟俩的肆意侵袭。
快到中午了,三弟一个劲喊饿,我也是饥肠辘辘。可是怎么办呢,我依旧很茫然。再次来到大伯门上,还是大门紧锁。于是继续搀着三弟在村庄上转悠,路过邻居家门口时,多远就闻到了饼香,原来那天邻居家用荞麦面饼招待贵客,我搀着三弟就循着香气情不自禁地走进邻居家的院子,兄弟俩坐在邻居家堂屋门槛上,眼巴巴地盯着邻居和客人有滋有味地品尝着荞麦面饼,一遍又一遍的大口咽着唾沫。
十分钟左右,邻居家的老太太递过来一小块巴掌大荞麦面饼,并叫我们回家。我赶忙接过饼,但又迟疑了一下,心想:我们兄弟俩人,就给一小块,太抠门了。但虽是一小块,总算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我还是很快搀起三弟离开了。
我拿起热乎乎的荞麦面饼,轻轻地咬下西瓜子那么大一块,真香!凭我当时饥饿的程度,整块荞麦面饼我一口就可以吞下去,但我没有再咬上第二口,全部递给了三弟,三弟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吃完了。之后他依然喊饿,当然也就想不到分一点给我,也不懂得央我尝一口,他太小了,不可能有礼让的意识。我没有办法,只有搀着三弟再到村庄上转悠。
傍晚时分,我更加茫然,恐惧阵阵袭来。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才六岁,我正需要大人百般呵护,可我却要独自担负起照顾好三弟的历史重任啊,天黑了,我怎么办呀?我怎么解决自己和三弟肚子问题呢?我和三弟今晚怎么安全度过呢?我怎样才能担负起照看好三弟的责任呢?我连玩都玩不过来啊,我第一次尝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无助,心里好害怕,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我无可奈何,最终决定带着三弟回到自家门口,兄弟俩人蜷缩在自家草屋的门槛上,等待救星的到来。三弟在瑟瑟的寒风中转悠了一天,已是疲惫不堪,没过几分钟就就靠在我身上睡着了,我也又冷又饿又累又困,但我正陷入更加恐惧之中,唯有以哭泣来抵御恐惧。
好在天黑之前,大伯、伯母都回来了,一切问题都瞬间迎刃而解。后来得知,大伯早上听说父亲和母亲夜里临时带二弟到旧县住院,猜想身上没有什么钱,就跑了好多家借了一点钱步行送到旧县,待二弟病情好转时才返回的,伯母是去了娘家,也回来了。
大伯、伯母没有问我那天是怎么度过的;几天后,父亲、母亲带着二弟回来了,他们也没有问我那天是怎么度过的;三弟也不可能记得此事。但我却清晰的记得此事,短短一天比一年还漫长,令我刻骨铭心,只不过我从来未对别人说过。
当年,邻居给我一小块荞麦面饼,我在心里说人家太抠门,现在想来,我太苛刻人家了,真是大错特错。那个年代,能给我一小块荞麦面饼已经很有善心,解决了我人生第一次沉重的义务,我们应当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邻居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童言无忌,我想大家能够原谅我那时的幼稚无知。现在我想说一句发自内心的话,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应当永远从内心真诚地感谢这位邻居!
2011年11月26日下午
于北京201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会场

贡发芹,笔名亚鲁、贡晖,男,1965年10月生,大学文化。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明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理事,滁州市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捻军研究学会特聘理事。
通讯地址:安徽省明光市广场路38号,明光市政协办公室。邮编:239400。
0550—8026317(办) 手机: 13956291883    邮箱:gongfaqin@126.com

[ 本帖最后由 yalu 于 2012-5-24 09:48 编辑 ]
发表于 2012-1-9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弟醒来就喊饿,我开始找吃的,可是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记得那时我们家特别贫穷,冬天只吃两顿饭,中午一顿稀饭,晚上开水泡霉干菜,我上哪儿能找到吃的呢?这时我心中一片茫然,


40年前居然还跟饥饿时期一样饿肚子啊,安徽是鱼米之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邻居给我一小块荞麦面饼,我在心里说人家太抠门,现在想来,我太苛刻人家了,真是大错特错。那个年代,能给我一小块荞麦面饼已经很有善心,解决了我人生第一次沉重的义务,我们应当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邻居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童言无忌,我想大家能够原谅我那时的幼稚无知。现在我想说一句发自内心的话,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应当永远从内心真诚地感谢这位邻居!

只有感恩的心,才能写成这篇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三弟不足两周,刚会说话走路。

应该是“不足二周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能体会这种“饿”的心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2-1-9 19:28 发表
那时三弟不足两周,刚会说话走路。

应该是“不足二周岁。”吧?

饭前我也发现了,吃完饭再上网时妙妙已提出,我是考虑是否加红再细看_遍的,妙妙阅读得认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那天邻居家用荞麦面饼招待贵客,我搀着三弟就循着香气情不自禁地走进邻居家的院子,兄弟俩坐在邻居家堂屋门槛上,眼巴巴地盯着邻居和客人有滋有味地品尝着荞麦面饼,一遍又一遍的大口咽着唾沫。



苦难是创作的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贡发芹在心情发了不少好文,有很多是史论,这篇散文很生动,掛红了大家欣赏,可否再发篇散文近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开散文学会时能挤出时间写文章真使人敬佩。自己那个年龄在开类似会议时晚上总是和知心文友凑在_起喝酒吃羊肋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9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