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妙妙

[其他] 【清明,我想说的话】投票贴(投票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把获奖者和没获奖者的精华区别开来,正在问无哲大家别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4 6  9  12  16  18   19  21   22  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哲
12-4-11 14:39
2级更高。
用一级和二级区别这个方法也行,只是非特殊情况,没有人操作过二级精华。这次就这样,以后轻易不要动用二级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我想说的话】满山的映山红又开了

文/和佩

满山的映山红花又开了
奶奶,那是您点亮的吗?
大风大雨也扑不灭的灯笼。
如夏夜星星般富有神韵
一下就照亮了我暗淡的前程

我在攀登,攀登
这场艰难的攀登
似乎要耗尽我短暂的一生
奶奶,如果不是如此艰辛
我又如何向你解释
解释你临终前
我为何一趟没有回来看你

满山的映山红花又开了
朵朵都有你焦急的气息
都有你啼血的呼唤
如满天的星星般炯炯有神
奶奶,今天,清明
我还想回到童年
回到你温暖的怀里
数数这满山的花朵
一 二  三  四  五 ……

满山的映山红花又开了
奶奶,在这世上,我已
攀登好久,可是,前途茫茫
我不知道路在何方,
奶奶,但我知道,
你住的地方就是我最后的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写清明

文/幻中行

奶奶,我好想你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躲过阎王爷的眼目
(或许那阎罗也早已老眼昏花了吧
他的手下自然是疏于职守)
出现在我面前,她昔日的风姿犹在
洒扫道路,身轻如健

我见她款款地殷殷地向我走来
我定定地看,轻轻地念:“她确实是我的奶奶。”
我迎上去,拥抱她,深情地说:“奶奶,我好想你!”

真的,哪怕是阴阳相隔许多年,奶奶
她永远是我最想念的亲人

而妹妹却不全信,她向我招手,示意

奶奶,她果真是我离别了许多年,亲爱的奶奶吗
狐疑的我撇开去,向门外逃遁



清明节快到,奶奶
我该去你坟前上注香了
3月17日午夜,我双手合十,遥祝

奶奶一连两次出现在我梦里
难道真的是她,他们
想我了。或者我想他们
爷爷和奶奶



真的,清明快到了
我都几年没去看他们
虽然时常在那山脚下
时常伫望那山坡
爷爷和奶奶安息的方向
今年清明,我去吧



临近清明三天假
我一再问爸,问哥,什么时候去扫墓
爸说,听你哥的。哥说:等等吧
等到放假了,接孩子们回来
带着他们去扫墓

是啊,我不过是个嫁了的女
而他们是嫡系部落
我和爹娘,和死去的爷爷奶奶
确乎隔了点什么



放假了,没有理由不回来
回到属于我自己的家
去参加于归的族姓的扫墓

而这家女儿却回来了
给她们故去的先人扫墓
挂艳丽的花,烧很多的纸钱

我像一个多余的外人,讪讪地听
他们讲过去的事情

遥想一群小子,在爷爷奶奶坟前
蹦蹦跳跳磕头烧香的样子
我的一缕情思无从挂靠

2012-3-17至4-7



                                 清明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是久远的故事。今天却不全是这样。某种程度上,清明作为一个节日,是一个庆典,是穿越生死的家族聚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街许多店铺花团锦簇,全是艳丽的用来上坟的各式绢花等,远比平时更要亮丽许多。大街小巷人来车往非常繁忙。那些远近的各式车辆,颇有点衣锦的意味。他们探亲访友拜祭祖先而外,兼有游赏旖旎风光之雅兴。
    那些举着花拎着纸钱爆竹香火的,乡里乡亲遇见了自然亲切点头叙谈几句。
    阳光灿烂的乡间田野,也有不是扫墓人。其一是身着警服的小伙子,向着一路扫墓人拱拱手:“乡亲请手下留情(别引发了火灾),我们一天都没休息了。”其二是满头烟灰坐在路口喘气的村支书和他的同伴。正和进山扫墓的同族说起救火的事,书记的手机又响,呼告某处火起。艳阳下呼呼的风刮起多少烟尘,烧得他们心惊肉跳。
    而上山扫墓的人照烧不误。有人说,咱们生活好了,得感谢祖先保佑;有人说,家里添了个“小叫化”,得求祖先赐福;还有人说,多给祖先烧点钱,让他们在那边也享享福。
    丛林茂密的坟山热闹起来,铲草的放鞭炮的燃香的烧纸钱的,也有顺带拾柴草的,忙得不亦乐乎。
修剪过的坟头上插满五颜六色鲜艳的花,像极了旧时代凤冠霞帔的诰命夫人。
    并不高峻的土山,一面平缓,遍布坟冢;另一面陡峭,也抬头低头就见坟头。
    小姑在祖先的墓旁边,逢坟就供一叠纸钱,说道他们是邻居,有伴。大姑看到从前看护过她的小婆的坟,也去扫扫,装点香火纸钱。小婆的坟在山岭最高处,地方宽敞。和她平头的是同族,一座水泥修筑的坟墓,墓碑宽大。
    从山的正面到背面,有我们所要扫的两处坟茔。经过小婆和另一个山头占有者,我忽然想起诗人还叫悟空的一首诗,其间有一句写道:“不知谁家的死人会率先登上山顶。”心赞这登上山顶的捷足,同时感慨。还叫悟空一定不会想到,这居高者,居然是一个没有后人的小婆。这个村子的村民也一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扫墓过程中还有一奇,一汉子带着妻子和孩子翻过山梁,遍寻祖父的坟墓。真没想到,故去的老人,许多年来,竟然被一直在山脚下的他的儿孙忽略。
    清明节,不再是纷纷雨纷纷泪,一个个家族穿越生死界限的相聚虽然有些插曲,但也多了几分喜气。

201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