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遮面

症状比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甑 于 2012-4-26 15:52 发表
震荡巨大,遗忘是海上一个个漩涡,大地一张张花朵
熔岩浇灌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2-4-26 16:48 发表
【带着钟声到门槛】

这是一次悲哀的风景
几乎完全不是《圣经》里的歌声
季节苍白得凋零

谁在嘶喊中远去:
黑车从东边驶进
戴帽子的人他严肃的
像父亲。慢慢地
从笋岗桥向着另一个未来
他挥手示意。一想 ...

就是在回来的路上,遇到救护车,其实车上的老人已经不行了,他就和住在一个院子,这里有很多的故事,以为我会写一篇长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2-4-26 16:58 发表
思想上更注重多元挖掘,语言的实验性也更加熟练。特别是个性的融合,客观的承载,让文字接近纯粹的意识。
文字是多维的,多层体验更应该有它的意义。我相信这些。
喜欢。

领导,给予鼓励,我屁颠屁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2-4-26 17:06 发表


弄错了吧。。

,不打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柏相 于 2012-4-26 17:36 发表

“描绘”这个词,可以另选一个,比如“清脆”什么的,也许更有诗味一些

不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柔刀 于 2012-4-26 17:40 发表


这种交流值得提倡。推一把

你因为这种交流,推啊,真让我汗颜。,不必啦,我都无所谓的,精华就是绿钻不能说明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克金 于 2012-4-26 17:42 发表

妹妹乱来滴都这么好,真是大才!

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柏相 于 2012-4-26 17:50 发表
  半半,还是给这组换一个另外的总题目吧,这个《症状比例》的总题目,我最纠结,呵呵
  要不,就《药店(外八首)》也行

这个不正要,临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4-26 18:21 发表
就思想與体悟而言,面面的哲味能令人惊叹,也值得思索;就诗而言,在文字的表现上,千朔个感,可以再精煉与准确,敘写的空间也还可以再斟酌一些,纯个感,给面面參考,问好

千朔个感,可以再精煉与准确,敘写的空间也还可以再斟酌一些,-----------妞,说得对。我也这么认为,这些我是一口气写完的,很顺利,是要修改的,可是我觉得写得很顺,一点考虑和迟延都没有,就想着发出来,听听大家的,放放,再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4-26 18:25 发表
晚上来细读:)

有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4-26 20:01 发表
我们一部分人:是艺术家,是医师
也可能有农夫。他们构筑了
动物们的潮湿之夜   



思路很开阔,发散中延伸的嫁接有熟悉的技巧。立意中的思想性能够凸显诗歌的内力。这些都是不错的。

这是长诗中节选的,你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4-26 20:31 发表
另外我觉得这个组的题目应该是
《他们构筑了潮湿之夜》

就用这个题目我去写一组长诗,你等着,这个题目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4-26 20:06 发表


这个提示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4-26 20:05 发表



这里说的是结构的异化与诗歌独特的揭示之间的关系问题。事实上,它们相互可以替代,而融合起来毫无痕迹的演示下去是写作的关键。

大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4-26 20:07 发表


恩。死穴该不至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