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28|回复: 22

[转贴] 李荣:诗歌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最大的悲哀是什么?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种答案。窃以为,诗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所有的小说家、散文家都可以来做诗人。
   一般而言,诗人改行写小说和散文,成功的概率比小说家、散文家改行写诗要大。现在的诗坛却得了一种怪病,小说家的小说分行排列可以是诗,散文家的散文分行排列也可以是诗,诗人自己将一句或者几句散文化抑或小说化的语言分行排列后当诗歌来发表的现象更是泛滥成灾。众所周知,流感也只是一阵风,很快就会过去,可诗坛上的这一流感却愈演愈烈,几乎成为了诗坛的主流。这是对诗歌的无情践踏和致命伤害。这一流感如果不及时诊治,必定将新诗的发展引入一个死胡同,于诗歌作者而言,则必将误人子弟。
   无须举例是因为举不胜举,翻开任意一本诗歌杂志、诗歌选本,打开任意一家诗歌网站,都可以看到类似的作品。而且有不少这样的作品还被一些评论家津津乐道,奉为诗中上品、上上品。写这样作品的人,既有初出茅庐者,更多的是已然成名成家者。而且,在这一方面,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竟然难得糊涂地保持了“和谐”一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其一是作者对什么是诗的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分行排列的就是诗,却不知道诗歌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诗歌的本质属性是抒情而不是叙述,是意象而不是阐释,诗歌中的叙述和阐释归根结底也是为抒情和意象服务的。诗歌的内在要求主要是对语言的要求,要求语言是“欲说还休”,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要留白,要有张力,要有跳跃性和节奏感,要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那些能够不分行很顺畅地从头读到尾且不会引起歧义的诗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其二是诗歌编辑对诗歌的理解力欠缺,对诗歌的审美存在偏差,在伪诗劣诗充斥的时代,他们缺少发现优秀诗歌的火眼金睛,选择此类作品来发表,反正错不到哪里去。其三是一些所谓的评论家,治学不严谨,在鼻子上插葱装大象,实则真假不辨,优劣不分,人云亦云,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当今诗坛,自谢冕、李元洛之后,已几无建设性的诗歌评论家!
   流行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诗歌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各种探索和实践都应该鼓励和提倡,然而,当诗歌探索中的小感小冒发展成为流感时,对诗歌而言就是一种伤害了。而且这种伤害是内伤,不易察觉,却远比一次性的头破血流严重得多。
   其实,在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之间,还有散文诗和随笔尽可让大家去练笔与发挥,完全不必硬要将这样的语言去分行排列,披上诗歌的外衣戴上诗歌的帽子。
   对于这类诗歌的作者,如果再一意孤行坚持写下去,我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在研究诗歌发展史时不但会嘲笑你,可能还要谴责你。至于诗歌编辑和诗歌评论家,继续看好此类诗歌的话,无疑将成为中国新诗发展的罪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82637401013tod.html
发表于 2012-6-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崇仁。钱两天刚去过。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还是认为写作家,散文家有能力驱使诗歌。
而诗歌家能不能写小说,还得酝酿酝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2-6-5 19:49 发表
江西崇仁。钱两天刚去过。哈。

是嘛,出差还是,,,可惜我人在东莞,不然真要找兄饮几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二个种子 于 2012-6-5 19:56 发表
个人还是认为写作家,散文家有能力驱使诗歌。
而诗歌家能不能写小说,还得酝酿酝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寒 于 2012-6-5 20:05 发表

是嘛,出差还是,,,可惜我人在东莞,不然真要找兄饮几口。



二个大男人的。别喝多了,出事了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二个种子 于 2012-6-5 20:56 发表



二个大男人的。别喝多了,出事了不好。。。

会出啥事呢?我很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二位都是围观者。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最大的悲哀是


如果按字数计付稿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显 于 2012-6-6 18:47 发表
诗歌最大的悲哀是


如果按字数计付稿费



总比自掏腰包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最大的悲哀是写的人比读的人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2-6-6 21:41 发表
路遥不懂诗歌,顾城不懂小说

我认为二者有兼容的,但不多,即使有,也是偏重其中之一的,如阳光,偏重诗歌,虽然民间传言他的小说已经热销东南亚,包括副俘虏兵,鱼腩,腼腆,牢固


哈哈。咱是指大多数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在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5 1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