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遮面

【美尼尔氏综合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谈笑指间 于 2012-6-11 13:18 发表
他的手,像鹰爪
它要六丙,六丙就来了
运气多好;它们相互融洽
就像彼此长了利齿和耳朵
在桌子上,一坐就是一天
还会有温情的举动
无需甘油

——多好的牌友,心相应,神来会。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花下人 于 2012-6-11 13:43 发表
《膜迷路积水患者》
很直观的进入,对现实里某一细节的放大处理,从而揭示着一种“不良”,其实质是对真、善、美的召唤。呵呵,瞎读,勿怪。问候妹妹

对现实里某一细节的放大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树是风的家 于 2012-6-11 14:34 发表
“哦,这玻璃窗,亮晶晶的”,可见那种传染病并没有传染到你。

早晨有太多的事物
搁置在每天的地铁上
和FeliCa NFC 广告
连接URL
从幸福街到福田村
那是一种枷锁

我总是欲求完全去除
活在眼下
只能够捧着一本杂志
上面的女人露出白白的大腿
草地绿油油的
这一切同我不相干
可我的心思
像传染病蔓延了
我若找些参照物
这也很容易
比如:弹吉他的歌手
热吻的中学生
与对面坐着一个人:
他打开包裹,出现塑料袋
打开塑料袋,是一叠报纸
打开报纸,是一堆新闻
整个车厢,他的头在甩动
另一只手臂,挠起痒痒
。。。。。。
哦,这玻璃窗,亮晶晶的

--------这种病症表现的现象很多,比如这个人得了‘幻想症’,他跟我说,他在坐地铁上,他拿着一本书,可他很压抑,至于他怎么压抑了,之前他说了很多,也没有所以然,因为这种病随时会发病,所以说出的话也是东一句西一句,后面我明白了,他是在车厢上看到玻璃产生了幻觉,他明明拿着一本书,坐着,他却看到有个人打开包裹,出现塑料袋。。。一系列的动作,实际上那人就是他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树是风的家 于 2012-6-11 14:36 发表
我总是欲求完全去除
活在眼下
只能够捧着一本杂志
上面的女人露出白白的大腿
草地绿油油的
这一切同我不相干

可是你不能跳出性别的枷锁,还是与你相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寒 于 2012-6-11 14:44 发表
我又回来了。读杨沐子的诗,首先必须让感官置身于一种后现代意识环节里,用非常规的知觉来叩响艺术的胴体。这组作品与常规意义上的意象、口语诗所不同的是,它抵达了西方艺术的某种可能,构筑起一枚抽象派、先锋思想 ...

这一系列病症,基本处于非状态的幻想之中,其实这些很早之前就写好的,总觉得没有表现出它们的特征来,所以放了很久,之后有天一个小孩跟我说他做了一个梦,很奇特,于是就启发了我,我就把这组改了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寒 于 2012-6-11 14:51 发表

我也很想念你们。

有个时间聚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书剑 于 2012-6-11 15:29 发表
象一幅毕加索的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11 15:52 发表
先看一个。
切入的角度很不错,用她的状态和你对她状态的感觉来说话,这个就很可观了,并且你表述的是她的状态与生活的接触部分,这些细节,使得诗歌站立起来。你并没有对她下任何定义,这点很好,让阅读者来感受你 ...

是玩了一个小聪明,被你看出来了,还揭穿了我,只能说我不聪明。。

你的意见,我收着,再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辫子 于 2012-6-11 16:13 发表
问候面条,读了这几个,怎么说呢,反正读来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感觉。我读东西不会结合什么理论去读,我只会在诗歌里找我想要找的东西,但这组没有,或者是很破碎。以下这段我读着却是很漂亮,赞赞,呵呵,个人感觉。
...

噢噢噢,辫子啊,我反而觉得2是我最不满意的一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6-11 16:18 发表


认同!呵呵~~俺要揪住你的小辫子哦~~

妹妹的这一组病症,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碎片的练习,她试图在生活的、病态的、臆语的碎片里,寻找发光点和诗意的鳞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和佩 于 2012-6-11 16:32 发表
感觉写得很好,最起码来自基层生活,有新颖感

哥哥,别鼓励我,心意心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鸾与红鸢 于 2012-6-11 18:47 发表
眩晕,眩晕,眩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的妹妹 于 2012-6-11 18:59 发表
刚上来,读过一遍,迷人的诗,回头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早春鸟 于 2012-6-11 19:17 发表
一群有病的人,分析一组生病的诗,揣摩某种病蔫蔫的思想,感受某种病态的美。
为什么大家觉得自己很正常?因为我们周围都是各种癔症患者。
我就说这些了哈,欢迎半半和楼下的扔砖头

就是找一个参照物,跟自己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2-6-11 20:46 发表
嗯,有调整。
那就是在原来的线条上,内部呈现的小细节,所带来的冷思考。
或许,你是想把自己的,日常的,一些体验换一种方式折射。

自己跟自己斗争了很久,早想到一发出来,肯定一帮人不知所以然,不过话说回来,占时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还要再去磨,至于看懂看不懂,无所谓啦,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了很多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