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407|回复: 74

记住那份感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归心灵的抒写

文/淡若春天

【春天说】
说实话,我很同意“知人论诗”这个观点,因此,我在读了小牛的很多诗后,才敢写下这篇心得。虽然我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多大年纪,但我心里的小牛已有了他的模样。
从鱼过江湖到陶小牛,从萍踪侠影的剑气到细碎真实的生活,小牛给我们最多的感受,还是那些散发着朴素情怀的村庄,那株叫阿香的植物,那棵带伤疤的树,那口泥泞的枯井,那些在物质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灵魂。
曾经在一个贴子里看到小牛有关诗歌的一些见解,主张诗歌的自然抒发。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如果审美主体被客体过多劫持,一味地去寻找一些影射关联,忽略了本身的情感流淌,那么,一些零碎的象征物,就会成为主体审美的覆盖物,过份的遮蔽,将使我们的诗意遗失。这也是一些诗歌晦涩难懂的原因。当然,存在即合理,每个人进入诗歌的方式和思维是不一样,这点我们就不去过多评说了。
小牛的诗非常易懂,却不流于直陈,往往有许多灵性的句子和想象,很容易让人获得诗意的享受。也许,这也是阅读小牛诗歌的乐趣所有,你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共鸣,而不是一味地去寻找一些所谓诗歌的技巧。如果诗歌真的要分派别的话,我觉得小牛是当之无愧的性灵派,我喜欢他那些看似无意的句子,像似他纸上的骨骼,自自然然地生长了出来。
小牛的精品诗作很多,我试着以他的《二十四节气》为范本,走进他的心灵。

二十四节气——陶小牛
三月,五月,十月
有没有十三月?
你应该查阅一下你的鞋子
来回的路途有何不同——————————————  一开始,我就被这个简短的小序迷住了,那些轻轻灵灵的小句子,让我着迷地想了又想——想查阅一下自己的鞋子,想问自己这“来回的路途有何不同?”如果回去,我们所历经的是不是会如愿所偿呢?
可见,阅读一首诗的动力,便是诗人超感的触觉,便是引发你的思考和共鸣的线索。
我也写过二十四节气,这24个节日,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智慧与睿智,是需要你去深入探究的,而不仅是气候的变化与农事。小牛也抓住了这点,他将这二十四节气与人的一生密切联系,采用一贯平静的叙述,将感情的爆点恰到好处地隐藏在每一个小短制中。

立春

你还是来迟了
该绿的就要绿,发芽的
准备发芽,我坐在
丢失暖气的房间里继续想象
迎春花守着最后的门
提醒一下路人,有人哭
冬天被随便地抛尸野外

干净的诗风,一向是小牛的特色。这首诗,虽然小,却让阅读者的视觉反复折叠,从你到我,到路人,从自然到心灵,来来回回的关照。轻易地就让人进入了他所设立的境中,一个延迟了春天,迟是迟了,终究还是让人欢欣的。
同样,阅读也是快乐的,如果总是让你费解,读诗就失去了它呈现心灵的意义。

雨水

早起的冷,是暂时的
空气中,散发着水的味道
是这样的,鱼揭开冰的伤疤
把自己暴露开来
接近雨,接近阳光
接近忽高忽低我的眼神
允许草把天涯打开

我们可以被诗感动,被诗俘获,但不能被诗迷惑。因为,诗歌终究是心灵的歌颂者,不是文字游戏。所以,我们必须像鱼揭开冰的伤疤,把自己暴露开来,接近一切可能接近的事物,营养我们的精神,才可以为远方和天涯,打开一切绿色的希望。《雨水》让我看到一个心存高远的诗人,遥想和期望的模样。

惊蛰

水已足够营养
树扯开衣袖尽力而长
找寻更远的路途
黄昏在那座山上,夕阳在那片草上
而我,注定成不了一只燕子
从远飞向另一个远,也成不了一只木船
在黑夜关上房门的那一刻
进行泅渡

诗人泅渡的不仅是他自己,也是阅读者。让读诗歌的人变得快乐而有收获,小牛是做到了。他能让读他诗的人,一起与他进入规定情境,甚至一起看到黄昏、夕阳、草地,一起感受生命在“惊蛰”的那个瞬间,艰难寻找的心境与胸怀。注定我们都成不了燕子,飞不上蓝天,成不了木船,因此,我们为了到远方,必须慢慢地经历与承受。诗人此时像一个行呤者,慢慢地将其思想浇铸成型。
“叙述是诗歌的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打开诗歌、深入诗歌的方式,能让人很快进入,不拖泥带水。真的,叙述是一种很有趣的诗歌方式。”这是小牛在写“读鬼才的一组诗”时所说的,由此可见,他对叙述的迷恋。
也因此,小牛常常用他擅长的方式,以文字为牵引把自己的内心轻盈地展示给阅读者,只是,读得懂的人便是享受,读不懂的人,便读不懂罢了。

春分

如果你非要提起春分
那必须记得桃花
枯萎,不是一次终结
它给过每一个路人
温情的笑意,然后
成为虚弱的凋零
还你个健壮的心形

清明

雨未来,我却是空的
而柳絮一再提示
象空中大面积漂移的纸钱
那么,来吧!树木们,嫩芽们
所有春天的头颅们
合上眼睛,心中默念有词
种下祈福,上辈的,下辈的
根系缠绕的
安然渡过这个周期

谷雨

夜来,天空是多疑的
乌云涌动如虎,我来不及
清理窗台上植物的喜悦
忙于应付众多的,来历不明的指令
它们要花开,发绿
或者汲取营养。奈何流年
我对外面,一些散开长发的生命
心生诸多敬仰。是的
这个夜晚,谷雨,谷雨
弹指就破

我一直在寻找小牛的诗歌思维逻辑,为什么他可以找到那么多与生命对等的东西呢?为什么,他不需要将诗歌贴上多余的标签,就有了诱人的芳香呢?
春分时的桃花,一个温情的笑意,就可以给路人一个健壮的心,美,有时候就是感染力;
清明时对祖辈与亲人的爱,只需合上双眼,默默祈盼就可行了,爱,有时候不是形式,是内心坚强的生命力。
谷雨,是一切生命的营养。那些散开长发的生命,是母性的,是大地,是源头,因此,才让诗人敬仰。

立夏

人们还停留在桃树林
配合着那些蝶的走向
你忽略了我,唱着长恨歌
一遍一遍,逼我长成梨花
看,我像极了那青杏
逃出了四月,却喊不出
埋进树林的风
吻迹未干,花瓣飞雨

这首“立夏”,让我想起自己在构思“立夏”时的心绪,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奶奶讲的故事,这是一条成长的路,每个人都不同。小牛的“立夏”,是青杏般的爱情,说不出口,如风如雨如花,那些长恨歌,或许是一生,或许只是一时,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让我们都想起了曾经的爱恋。

小满

天空是一些质地温和的情节
和瓷器,地上略带忧伤的谷物们
推翻闲置的锄头,看太阳想哭就哭
视风舞而不应答
那么你说,为什么要有小满?
去问脚下柔嫩的鞋子
草已漫过脚,前方
还有一条方向简单的河流

小牛的诗歌总有一种淡淡的温和情节,就像他说的天空一样,有空广的色彩和细密的情感,不浓烈不代表不深入,看看诗人的指引吧——他让你去问去想去看,脚下柔嫩的鞋子、还有那条简单的河流,都在前方,我们都还年轻,有许许多的希望。小牛对小满的诠释非常到位,小满的原意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这正如人生之少年时期,因此,诗人笔下的鞋子是“柔嫩的”,河流是“简单的”,实在是形象之至。

芒种

风来得及时,刮碎了这个下午
总感觉有长长的芒
刺痛我逐渐长大的鞋子
有人坐在杨树下,听鸟鸣
一声一声,远方很长
麦浪里,我是飞不过蝴蝶的
拍拍身上的汗珠
落地真响

在这组诗里,鞋子似乎是诗人最合理的象征物,也是最有趣的,实际,鞋子便是成长的代名词。
诗歌如果没有细节,就只余下空洞的陈述了,而小牛是很擅长细节的把握的:“麦浪里,我是飞不过蝴蝶的/拍拍身上的汗珠,落地真响”,这个场景意趣横生,让我想起杨万里笔“        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蝴蝶与儿童,在丰收的麦田里,一身是汗,还伴有落地的响声,让人不由随着诗句一起漾出笑意。

夏至

已经来了。太阳晒尽疲惫的人群
空荡荡的午后,想起小街
想起被忽略的虫子
静静的寻家。延迟的黄昏
乌云随时会赶过来
忧伤砸向花伞,地面开花
来不及反光

成长,不只是追随蝴蝶的快乐与单纯,成长也是忧伤的,小街上游荡的身影,一个人与虫子为伴的下午,黄昏回家的路上,忧伤总是促不及防,来不及问清自己,成长就在眼前。
有些人,花了长篇累牍也说不清成长的忧伤,而小牛只用了简短的几句,就言尽。我们常说节约用词,不是刻意,而是一种道行,你不俱备这种能量,请绕行。
看,诗人的少年忧伤,多美好啊,砸向花伞,地面开花,简洁而明快。

小暑

烈日高照,仙人返家
蜻蜓在七月的腹内
或飞,或停,或挣破水皮
在黄昏中凉下去
世间还在车水马流
有闲人撒网,探寻水深之处
鱼的秘密

真的很喜欢这首,小牛对这种怡然自得的氛围描写,可谓信手拈来。典型的文人情怀,洒脱而自在。
有人说这样的诗是空耗了才华,有人总说诗歌应该如何如何地关注生活。
可我总觉得诗人不是救世主,能救得了别人,救不了自己,比如海子、顾城。所以,我们还是先救了自己再说。
也因此,我喜欢这种闲云野鹤般的情怀,让心灵有所栖息,才会有时间思考。
诗人没有高于别人的异处,唯一只有心灵可以奉献。
世间的人,如果都和我们一样,爱好探究鱼的秘密,看蜻蜓在七月之腹飞飞停停,会说出水皮这样生动的字眼,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纷争和不安了。

大暑

并不想把自己简单交出去
目标空空,胸怀空空
蝴蝶已经飞过去了,打着哑谜
有流水的印迹,掩盖了谷物的传说
于是你记起春天流的是情
而现在走进作坊
流着火,制作人间的金镶玉

至此,夏天已完,七月流火,秋事初露端倪。
万事万物,在诗人的眼里,均有它的端倪,就像蝴蝶打的哑谜,流水的印迹,谷物的传说,诗人不说出他背后的话语,却用这样的语言与你促膝谈心,是了,柔和也有它的力量。它是慢慢地进入你的心间,因此会更牢固,更让你深陷。那些暗藏着理想的金镶玉,是需要我们一起,与诗人来制作的。
喜欢这样的语言,它的魅力来自于它更像似一张网,漫无边际地把你包裹在里面。小牛的诗,不会过多的让你去猜想,而是引发你的思考。浅浅的淡淡的,永远记得的一些人生之事。这就够了,不是吗?


秋天除了麦地,就是生与死的背离,是诗人最诗意的素材,是一个思绪纷飞的季节。小牛在秋天这一组中,也充满了对生命的眷顾与怀念,有年轻固有的迷茫,有成年人特有的坚韧。有故土和血脉,有小情绪,也有大爱。

立秋
我们路过了这片看似热闹的枝叶
谁的话里有话,一只手还未曾抬起
另一只手已经松松跨跨
一些情绪开始退热,风就要逐鹿中原
伤口会愈合,痕迹还在额堂
没人再阻止眼睛
天蓝蓝的,不再有哑谜

这首诗里的情境,显得有些空疏,仿似一种情绪,还未将观诗者点燃就开始消退。正好与生活的种种不谋而合,如时起时伏的人生。“伤口会愈合,痕迹还在额堂”,但我们还是要出发,天依旧蓝蓝的,生活就是这样,到了如秋般成熟的年纪,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再是哑谜。还是那句话:曾经沧海!

处暑

天空洒脱,半转身挥了挥手
所有的叶子就迷失了方向,开始下落
我和树背倚背,失语
看到年久未归的风
会丢下几根灰色的毛发
就想到,我不能抱着自己飘浮不定
必须学会随遇而安

这首诗前两句的铺陈,个人觉得有些多了,也许是诗人为了周全了吧。但我认为直接就从“我和树背倚着背,失语”起,链接出后面的的感喟,可能会更简洁明快。后半段的确很有意味,诗人看到“年久未归的风”,“丢下几根灰色的毛发”时想到了自己。其实这些都是自然与审美主体的一个观照,是诗人在用他全部的知觉在感受生活。是的,我们必须放弃飘浮不定的生活,学会随遇而安。这不是无奈,是一种平静的取舍。

白露

小巷早已没有了脾气,风
动不动就掏我耳朵
这手绝活,流行加速度
虫草们开始倒下去
柳绿花红的艳事,纠结后
被冷言戳穿,已经坠落
我开始怀念一片叶子的笑声
以及它的安份守己
而我的落发
正错过早起的一头雾水

从这首诗开始,整组诗的写作方法开始悄然转变。从安静的心灵叙述到生活细节的增加,显得生动了许多。
小巷没了脾气,我也一样,陪我一起成长的一切,都到了平和的年纪。风,一个俏皮的隐喻,是生活中的俗事,让虫草们倒下的,不仅是季节,还有内心的悸动。但这些表面的世象,终会被戳穿,到了我们开始想念那些纯情的日子(一片叶子的笑声),我的落发,也如约而到。生活就是这样,失去了,才开始懂得珍贵。虽然,我一头雾水,不知道怎样就失去了,就走过了这么多季节,心中的无奈,随之也溢满了字里行间。
诗人下笔很轻很轻,却很值得玩味。诗歌里时空的相互拉动,增加了张力,在你没有察觉间,进入了你的内心而已。诗人的巧便是如此。

秋分

不就是三三两两的叶子坠了
该来的就应该来,跳出生活的圈
样子很舒展,就象日子
消磨着记忆,拍张发黄的相片
这样也好,我可以顶风做案
偷走你的星星和露水
回头还说,月亮圆,月亮圆
拉近血脉的距离

更加从容地面对一切,不是诗歌成熟,而是诗人的内心更成熟,更坦然了。因为“该来的就应该来”。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面对生活平静接受的。
非常晶莹的一首,充满了诗人天赋的诗感。“这样也好,我可以顶风做案/偷走你的星星和露水”,换一种方式来对待生活,哪怕像孩子一样纯真,也未尝不可呢。诗人全部的意义,不仅是文字和思想,还有纯真的睛眸,让我们还能用各种视觉去感知这个世界。
最后两句,关于月亮圆,月亮圆云云,我也认为是一种偶得,这是一个诗人不可言说的天份所造就的。这一首在整组里显得很脱俗俏皮,却显示出诗人的魅力和灵性。

寒露

我想天空的时候,天空
正在牧羊,一群雁用尽力气唤醒十月
红的是夕阳,白的是月光
回头说一句深深浅浅的告白
“亲爱的,再快一点
小寒,大寒后脚就来”
没有人看到,它丢下的毛发
纠缠着冷与暖的死结

寒露后,气温开始下降,冬即将到来。人生,也在朝着暮年进发,有些冷暖,是只有自己知道的。

霜降

你可以持续说说秋风
说说秋风咬着耳朵,说说秋风刮着落叶
你说,大梦醒来后,一些叶
泪痕不再。那么,我只能在街心
放走十月最后的雾
留出一个空位子,与你谈谈
元旦,春节,以及一些分杈

《霜降》看上去好像只是单一的叙说,其实却暗含很多生活内质,人生到了一定的阶段,关于流年,我们只需谈谈,不要什么泪痕,一切都会流逝,唯一是平和地面对。
卞之琳则说:“重暗示,忌说明,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如此。
诗意本在语言的背后,很多人喜欢用强迫性的词语来给观诗者造成压迫感,一不留神,就有刻意之嫌。而小牛这种重神轻形的方法,充分显示了汉语言的意义和美感。

立冬

这日子真白,不是因为雪就要到来
兔子偷走了整个原野
小脚印,画梅花,绕树林
但是,现在的我相信,外面就是
飘来的一条绷带,包住石块
包住一些弱小的秘密
和一群时时想喊出声的内心
冬天本应该是肃穆、凄清的,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之冬天,却是处处充满生机的。因此,立冬显出了俏皮可爱之势,有兔子的小却印,画梅花,绕树林等一系列的情节描摹。这个冬天“日子真白”,不是因为雪,而是因为一切生命被暂时包住的秘密和心声,多么细腻的心灵啊。在这个雪白的冬天,从内到外地慢慢渗出生命的意义。

小雪

我好象是说过了,你可以
随梅花而来。如果你不能如期而至
你还是第一场雪过后来吧
我会放下炉渣和病源
把藏起过的目光放在高处,把思绪
当成一块木本植物,不问也不想
谁是谁的方向
谁是谁的风赛

我一直在想,这个你是谁,诗人这种自在的叙述,常常得益于这个你的存在,也因此,诗歌便有了指向,有了一个可以共同分享的角色。这首诗,像一封寄给冬天的信,邮向无边的大地和生灵。只是结尾的“风赛”一词,我没有看懂。

大雪

不需要说话,更不需要
理解过路的风声。我们用眼神交流
交流一个童话。因此
我有理由相信卖火柴的小女孩
有一脸花的笑意和温顺
更有理由相信,日子不会回头
趁着世界在关上黑夜的门之前
彼此忘掉,相互狂欢

洛夫说:“我认为小诗才是第一义的诗,有其本质上的透明度,但又绝非日常说话的明朗。散文啰啰嗦嗦一大篇,犹不能把事理说得透彻,不如把它交给诗,那怕只有三五行,便可构造一个晶莹纯净的小宇宙。”
这首《大雪》,有声有色地叙述了一个关于雪的故事,面对蜂拥而至的寒冷,我们没有必要为过去的日子忧伤,而是做好迎接新的一切的准备。
诗不一定要有大意义,而是一种诗人的性情所至。从这首诗里,可以窥见小牛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与一般忧伤颓废的诗人不一样,我们也很少见到他暗调的诗歌,常常都是平静地叙述,平和的发现。

冬至

是的,已经遗失了所有的流动
所有过往的风声,都是不表白的
撕裂或者尖叫是顺理成章的小事情,小而隐于形
就象未曾发生,以致于一场雪的到来
让我记不起是完美还是一种怀念
谁都知道,时间的毒都是深刻的
说来就来了,说走也不能留下
而年就在下个路口

这首诗在词语的运用上重了许多,但走向还是小牛似的,缓缓而至,因此,没有那种强烈的压迫感,只是整首的叙述有些自我,好在结尾处又留了些余地,让阅读者有了出口。

小寒

我学会了顺从
顺从于房屋。我凝固
我是河流不说话,漫天的雪花
也不说话

我只能顺从
我不能摞起那层被,象抚摸爱人一样
抚摸青苗,我只能做房子里的我
我,多么如我

我越来越依靠一个人
我需要温暖,怕站立起来
整个村庄都要滑倒

我,还是如我
河流的模样。你来看我吧
我藏在乡下雪底下
絮絮叨叨拧麻花

语言是有土壤的,这个土壤就是诗人的生活。诗人所经历的物象与世事,在诗歌里再生了,变成了审美的对象和意趣。比如这首里的只凝固不说话的河流,不说话的雪花,河流与雪花的对比,河流的自我认识等等,这些其实也根源于诗人对故土留存的记忆,反馈在诗中,就成了诗人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体验。因此,这首《小寒》才会这样生动地立在我们面前。

大寒

春天有什么意义呢?
我在窗前,隔着玻璃说了三遍
期间,有很多人走过
这条街,安然无痒

在街心,清理晚到的积雪
是不是,应该假装一次小小的意外
单薄,或者跌倒。试试
一些叫珠的东西会不会下落

那么,我应该告诉一些人
下楼来喊一声,春天请开门
我们就在现场等,把一朵桃花
从正面一直复习到反面

其实,这些都是源于诗人现实的故土以及精神的故土,春天不仅是一个季节,也是一种开始,一种美好的期待,在这个物质社会里,我们太过于依赖对现实的感应,实际上,正如雪莱在他诗里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牛没有这样直陈,用一种中国似的含蓄描绘了一个场景,让所有的人在现场等,“把一朵桃花,从正面一直复习到反面。”这种欣喜与坚定,与作者的情感紧密联系,溢于言表。

简约、精微,心灵的乍现。我也只能用这几个词来表述小牛的诗歌。因为,我知道,关于小牛的诗歌,我不过只叩动了他的一个门环。小牛喜欢自在地叙述,喜欢小短制,这些都突显出他的功力和诗观。而我们,只需要平静地去阅读,去享受就够了。

写到这里,我也有些累了,二十四首诗,我不一定能完美地读好,读出其意味,但我希望我也找到了一点点关于诗背后的话语。

关于审美,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但只要契合心灵,就是最适合你的。我希望我挑选的诗歌与诗人,也是你们所喜欢的,所需要的,所适合的。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读诗

文/淡若春天

《偏头疼》

文/呆瓜

现在,我已经褪去身上的花纹
不再是豹子,用餐的时候
你一定会发现,是一具皮囊

同我一样忧愁的,是一群
奔波的蚂蚁,患上了潮湿的关节炎
缓慢地活下来,对明天

充满了恐惧感。有一只怪异的鱼
是不说话的,夜里,坐在阳台上吸烟
控制着我的半个脑袋

春天读诗

【前言】呆瓜最好的东东,就是他完美的中国思维,几乎没有受西方诗学教化的大脑袋,因此,他可以装得下所有中式的灵魂。这里不仅指他的思想,还指他的文字。不过,似乎这样说来,有点抬举他。但这的确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诗歌是由最前台的文字和后台的思想所组成的。而这二者,均是呆瓜所熟知的写作模式。
所谓熟知,我认为他是一个理性的感性者,他对诗歌的建构了然于胸,而不像一些人,以为顺手拿来的文字就是诗歌。他清醒地知道,这些轻轻巧巧的汉字需要落在哪里,才能敲醒人们的那一部份神经!但他并不做作,对他来说,低姿态的生活,就是最平和的诗歌。因此,他所有的生活历程,均可以成为一首诗。平和地通达着,我喜欢!

这首诗,显然,不是呆瓜最好的诗作,这种城市写作显然比不上他那个有鱼腥味的家乡,那些在岁月中愈老弥香的阿花阿草们。

可是,正因为在城市里,这些乡土的缺失,才会制造出他的不适应症——“偏头疼”
扯这些,是因为我喜欢诗歌的“后台”,没有这些东西的支撑,再美的文字,都只是一块低廉的幕布!

现在,我已经褪去身上的花纹
不再是豹子,用餐的时候
你一定会发现,是一具皮囊

那褪去的不仅是“花纹”,还有激情与理想,那只刚出山的“豹子”,在现实的剥夺中,已经只有“一具皮囊”,这便是呆瓜对现实与当下的质问,用自身来质问,可能更悲剧,因此,更引人共鸣。
只是这一段不是我特别喜欢的,少了呆瓜的新鲜,直接长到藤上去了,洁净得少了泥土味。

同我一样忧愁的,是一群
奔波的蚂蚁,患上了潮湿的关节炎
缓慢地活下来,对明天

蚂蚁也是卑微的,和一只呆呆的西瓜或是葫芦瓜一样。他很喜欢这样去借代,由小及大的表达。
这样看来,特别是那些患了关节炎的蚂蚁,生活可能更为艰辛!
这一段,把我结结实实地伤了:仿佛我也是一只患了关节炎的蚂蚁,呆呆地对着明天,缓慢地活着,无力的望着,TMD辛酸!
这一节,是我最喜欢的,是姿态最呆瓜的!这偶尔的一呆,就能让你顺便跟着呆的。

充满了恐惧感。有一只怪异的鱼
是不说话的,夜里,坐在阳台上吸烟
控制着我的半个脑袋

喜欢呆瓜这样来点题,不像一些人写诗总像作报告,非要总结一下。

只是这只“怪异的鱼”,游走的厉害,一下串出来,吓了我一跳。
当然,鱼便直指瓜瓜本身,或者是他那大脑袋里想家的眼泪,以及,对现实、生命和未知的恐惧感。只是那个“恐惧感”几个字没必要写出来,太实了就没了余味。

总之,从有效性来说,这首诗达到了。只是我更喜欢呆瓜那些更口语,像碎碎念,像拉家常,东家长西家的短短的小诗。那些东西,会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穗穗读诗

前言:

一个早上,近一个半时辰的光阴,我都在呆瓜的诗歌里沉浸。我在呆瓜,发在诗歌大厅的《2011,我的一些自言自语》两个长贴里反复地阅读,来回地选择,先粘贴了20首诗歌,在我的电脑上留存。然后我又反复的阅读,来回比较。说心里话,阅读呆瓜的诗歌,我会觉得气定神闲,会不由自主地不舍。所以选读他的诗歌来作为解读文本,第一件头疼的事情,也就是取舍的焦灼和两难。

我曾说过,呆瓜是一个诗意澎湃,可以随口随心,随题随时地写诗之人。他可以说是一个天才诗人,对于语言和意象的敏感度,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仿佛精力过剩的大孩子,把诗歌当成自己日常最心爱的玩具,所以,他在诗歌报论坛,有着无数的小马甲。他自己或许都记不清楚到底有几件可人的小衣裳了。

其实在没有解读他诗歌之前,我已经知道,这次的解读某种意义上,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搜索他全部的诗作和一些文字,选择性地阅读,只想自己能内心更坦荡或问心无愧吧。因为我尊重每一首诗歌背后,隐匿的作者本人。我相信诗歌,是作者最贴己的衣裳,是他灵魂的窗口,他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点点滴滴的思考和困惑,都会在诗歌里,有意或无意间裸露或展现。由此,我才谨慎、认真地对待自己落笔的浅陋文字,甚至对自己近似苛刻、苛责地进行资料收集和文本的思索。如同风雨如磐《谵语》中的题记:我们无法也不该苛责他人,我们只能苛责自己。

在未来的诗歌点评道路上,我依然会如此地要求自己:认真地读诗,谨慎地批判,踏实地写作。

经过近一个半小时不间断的反复阅读和比较,最后我又在呆瓜的20首诗歌里,选定了其中的6首,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贴近作者丰富且平静的诗意疆土,用仰视和俯视的两重视角,跟读和解析其诗歌领地里,最精彩的片段和瞬间领悟。


穗穗解读之前的絮语:

我并不排斥才气写作,我甚至羡慕那些才华横溢的天才诗人。因为有时他们用三分的气力和心血,我却要付出七分的气力和心血,才能勉强和他们保持同等的奔跑速度。所以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呆瓜同志,请在肆意挥霍诗情画意之时,借我一点灵感,或匀点才气给我吧。

在很多诗人的眼里,诗,诗句,都是墨守成规的叙述和抒情,他们不知道词语本原的秘密,他们害怕打破自己原本俗常和约定俗成的表达和意象本质。因此有着“言之有理的错误”论调和习惯思维。其实诗歌语言,是不断进化和演变,并且在进化和演变的过程中,放浪不羁地探索和尝试,以便发现词语、句式重新组合时,未必发现的密码和秩序。中国古诗中,有一个诗歌技法“通感”,尽管通感说法和定义的由来,出于西方之口,是指向感觉的挪移转化,从心理学借来的概念。但是在中国的古诗里,却处处闪现这种技法的灵光,并不停地翻新。在《红楼梦》一书里,大观园的一幅楹联,是贾宝玉题写的诗句,挂在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门前。楹联是这样写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这是大观园刚刚落成时,贾宝玉陪同父亲贾政,一群人去游园时提写的。这幅楹联的下句“幽窗棋罢指尤凉”,其中的指尤凉。就是绝妙的通感手法。

中国的新诗发展和变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西方的新诗发展史,却有千年的积淀,几百年的不间断的演变、夯实和扬弃。

之所以在解读呆瓜诗作之前,强调“才气写作”和中国传统技法的花絮,是因为我记得呆瓜在我编选的《外国诗人诗选》中说,他几乎不读翻译过来的外国诗歌,他更青睐于本民族字词的渊源和意境之说深厚内涵。我曾经毫不留情地批判他,那些翻译过来的诗歌,虽然因为翻译者的水平和能力问题,丢失了原作的一些韵律和原本的句式、语调、结构和气息。但依然有部分精华和精髓,呈现给我们的眼睛和心灵。既然现实世界,是一个极度开放、张扬的世界文化格局,我们就不能因为自身语言的隔膜,而闭关自守,盲人摸象。东西方文明,是世界文化遗产里,两座并置的文学和艺术高山。它们之间,不是用“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取缔东风”,来互相压制和唾弃的。而是该彼此学习、借鉴、映照、扬弃,最终融会贯通的人类精神家园。

而才气写作,就如同砍伐自己自性地球里的原始森林和能源,总有一天,他会把自己储备的内在能量,消耗溢尽。一个诗人,对语言天性敏锐和舒适表述,这是他不可多得、独一无二、别人无法抢劫的诗性财富,他要懂得不断地储备和充实自己,节制、警醒地写作。并且不执著于某一种类型、风格和语言表达,知道自己未来写作的途径、目标和最终的疆土。他才能珍惜自己的才华,才会真正的成就自己。我一生都非常尊敬台湾的老诗人洛夫,我尊重他的缘由之一,就是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和多年来“知行合一”的探索、为人和留下的丰富文本诗稿。未来,我会以他为镜,时时地提醒自己:写诗的时候,把自己当回事,写完之后,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2011,我的一些自言自语

文/呆瓜

春节

一天催着一天,我不忍心
再回来。我爱着的很多人
都渐渐走失,或者正安抚容颜

挤来挤去的路上,每个人
都知道铁盒子会移向哪里
更知道,这个日子会滑向何处
喝酒,相聚,夜晚很深
星星一颗一颗
从小巷子里跌落下来

烟火会熄灭,桃花羞答答地
开满半边天。我又理所当然地
醒过来,听着夜半雨声


穗穗解读:呆瓜说:“天上有块美丽的云,你就站在上面,那想象多美好。那块云过去一百年了,你还说你站在上面,那要有多么虚假。”他用诗化的语言,告诉我们,留恋陈腐的表达和僵死的语言,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啊。

尽管呆瓜曾说,他不读外国诗歌,其实他还是潜意识地受到了中国许多诗歌前辈,其语言、叙述方式和结构的熏陶和影响,因此这些诗人,都在自我阅读,修养积淀中,拿来并融合了众多的西方技法和各种理论构架。所以说呆瓜的诗歌语言,并没有古典气息化不开的生涩感和迂腐之气。他在语言的水域和天空,自由穿梭,来回翱翔。像他层出不穷的马甲一般,有无数的化身,如同大闹天空的孙猴子,有着七十二变的上天入地的绝技,自由、自觉地变换着身形,抵达诗意的十方空间和多维表述。

在这首《春节》的小诗里,作者选择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这也是他惯常的叙述和叙事手法。诗题《春节》,总会带给我们无限温馨的联想和故土的归宿感。这是中国最传统的佳节,也是一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最长假期。作者没有过多地描绘,春节的喜庆气氛,而是用一个归途的游子,途中的琐碎画面和遐想,带我们进入诗意的梦幻之旅。

人都说近乡情怯,而时光总是无情之物,它不停地提醒我们:青春正在老去,亲朋正在消逝,佳节又在临近。所以作者一上来就提到了时间的流逝感:“一天催着一天,我不忍心/再回来。我爱着的很多人/都渐渐走失,或者正安抚容颜”。我们在呆瓜舒缓、舒适、舒服的语调,察觉一丝淡淡的感伤。这些文字,是让人能第一时间产生共鸣的旅途小调。

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异乡,所有的故乡,都渺无人迹。在游子归途中,我们大多数人,会选择铁路,来回归故土。每到春运时分,所有的铁路线,都是人满为患。呆瓜轻描淡写地着墨,并没有过多地渲染,这条归乡的旅途中人头攒动的窒息感。人的一生,就是客居人世的一场旅程,谁都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站,主动或被动地下车。但是所有的人,都明白,这趟人生的列车,它会驶向何方。春节的诸多画面里,无非亲朋好友的团聚,吃饭、喝酒、聊天,交流各自的感慨和未来的希望,然后再次整理好行装,各奔东西。我喜欢呆瓜诗歌里,恬淡、安静的气息和内质。所谓四两拨千斤。“夜晚很深/星星一颗一颗/从小巷子里跌落下来”,在第二节的结尾,作者用一副清雅的晨曦图,衬托彻夜狂欢后,城市的静谧。这里再次暗含着,作者开篇提到的时间流逝感。

烟火当然会熄灭,至于桃花,或许是在未来的旅途上,正在酝酿着我们重新出发后的灼灼春色,所以他用一个“羞答答地开满半边天”,强调并传递,春天到来的必然性。由此,我们读到了作者,未曾说出的恍惚感。他在一场烟火寂灭之后,独自醒来,听见了夜半淋漓的雨声。在呆瓜的诗句里,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诗的审美移情”功能,由此我更能理解,呆瓜有时近似游戏的写作和涂抹。康德曾经说过,游戏是:“审美快感的根源”。席勒更是认为,审美就是游戏,艺术起源于游戏。它们都是“过剩精力”宣泄的产物。什么是“审美移情”呢?简单地概括就是:物我合一,生命与生命的合一。我想说,呆瓜是一个情性中人,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情绪,都融入了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砖一瓦,他将人和人,人和动物在审美中融为一体。而他的语言,放松,句式的转换,也自如妥切,其中的纠葛和绳索很少。于是我们在阅读的体验中,能够很好地进入,不会抗拒他语言呈现的诸多画面和瞬间领悟。

呆瓜还说:我坐下来慢慢读这些诗,是享受的。现在,我也要说:我一个上午的时间,都拿来阅读和比较他的诗歌,我觉得即便是选择、取舍的过程,也同样是享受的,这也是我自己的享受。我说着、念着、痴着。你们喜欢,当然好,你们若不喜欢,就请记住,这是我自己的享受和一个人的欢喜。


清明

你不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一年只能见你一次

不再想象柳絮
是大面积飘移的纸钱
就不再假装着要去断魂

我只去陪一个风中
飘着银发的女人,从一个土堆
跪向另一个有着血缘的土堆

她弯腰的曲度
一年比一年深,深到快要进入
那里面


穗穗解读:如果说,诗并非不能翻译之物的话,那么赏析和批判诗歌的可能性问题,就迎刃而解。尽管我们在解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带上自己的偏见和嗜好,但解读过程,本就是一次读者或诗评家,再加工的审美过程和发散性的再创作。每一个人的解读文本,只是提供了一条阅读诗歌,和解析诗歌的线索和路径。

我觉得一个好的诗人,需要有“拒绝成熟”的勇气。任何的先锋或主义,其诗歌文本,若没有想象力,都是极为失败的诗作,或者根本就不是诗。没有想象力的诗人,不是诗人。没有想象力,诗人就没有信马由缰的诗意疆土。而诗,并非凭空造出来的空中楼阁,它一定是和作者的生活、思考、阅历、修养和经验的积累,发生关联的。也就是诗,是生活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除此,别无他途。

我之所以,如此喜欢和阅读呆瓜的诗作,最大的缘由,就是它们都是活物,是能呼吸、可触摸的一个个生命体。不是博物馆里陈列的出土干尸、木乃伊等,也不是高高在上神坛之上的贡品和图腾。

在这首《清明》的小诗里,呆瓜继续用轻盈的笔墨,给我们讲述清明,并非仅仅是一个概念化的虚词,它仿佛就是一个阔别时日的老友,所以一年的光阴里,我们总要和“他”约会,遇见一回。这样的开篇,用拟人的手法,给我们打开了阅读的通道。

呆瓜的睿智,还在于他不动声色的冷抒情和冷叙述,这在诗篇的后三段,集中地体现了“举重若轻”和删繁就简的语言能力。清明,是我们悼念亲人、祭祖和上坟的特定假期。柳絮纷飞的日子里,杏花飘漫的丝雨里,踏青的游人和上坟的纸钱,引领着我们泪水宣泄的一幕幕场景。作者不说柳絮,不说纸钱,也不说断魂的脚步和肝肠。他用反衬的手法,写出自己独特的清明悲情。在《清明》诗篇的第三、第四节,呆瓜是这样描述的:“我只去陪一个风中/飘着银发的女人,从一个土堆/跪向另一个有着血缘的土堆//她弯腰的曲度/一年比一年深,深到快要进入/那里面”。一首诗歌,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语言的背后,始终站立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情感的草地、山峰、河道和汪洋。这样的诗歌,才具备可读性、可信性和可感性。而一首诗歌,细微之处的华彩或光芒的勾描和涂染,才能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我无须一字一句地扣读呆瓜《清明》诗作里隐含的意义和能指,这些干净、透明的词和句子,至诚的袒露和呼吸,是作者血气的凝聚和情感的纽扣,何等的动人和鲜活。诗是生命本真的脉动,呆瓜的脉动,我在反复的阅读和沉浸中,触摸到了,感受到了。那么你们呢?!

掌心的草

不能伤害一颗草的。母亲
这样说过。我蹲下身子给花浇水
扯下幼小的草时,才记起来

这让人悲伤。整个四月里
母亲都在忙碌,拆洗了被子
擦净了窗户,地面磨亮了她的影子

母亲没在身边,她已经
回乡下好久了


穗穗解读:一首小诗,倒影一个灵魂。或清澈、或豁达、或明亮、或忧伤……在呆瓜的诗歌里,我不仅看到了传统诗的本质,抒情性,也看到了现代诗的本质“诗想”。对于诗性意义上的挖掘和构想,呆瓜总能在漫不经心的语言和句子里,用他直觉的第三只眼睛和思想的敏感,找到一首诗歌的内在能指和诗境的清澈“诗想”。

《掌心的草》,就像作者细腻、多情的小心思,心底保留着一片童真原色一般,青青的、嫩嫩的、淡淡的,在诗句的流转倾泻中,捧出一泓雨后的虹彩。一首好诗的本原色里,一定要有最基础的三原色。(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在美术上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在呆瓜的诗歌里,我可以这样简单地总结:其语言的蓝,清澈,透明,安静,透着天空、湖水、山色洗练后的淡淡忧伤;其句式的黄,明亮,优雅,轻快,活力四射,充满希望的跃动,富有“起转承合”的弹性和张力;其内容、寓意、诗境上的红,喜悦,激情,尚真,带着诗想的体温、血气,让人掩卷沉思中,能随时实地激发他人联想、共鸣的诗性能量源。红也是一个人内心或隐或现的能量原色,心理原色之一。这三原色的诗歌构架,让他的诗歌,有着踏实的土壤,始终传递出自己本原的血气和活力无限的生活气息。他的诗歌是有根之物。

我把《掌心的草》,捧在自己的手心里,无限地怜爱。是因为,我透过这些质朴、清亮的文字,看到灵魂清澈的倒影。作者是一个跟我一样,有着同样心性的痴人。他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带着本原的怜悯之心。若没有这样清澈透明的小心思,他就不会写下这样清澈透明的小诗句。我无意拔高呆瓜诗歌中隐匿的未言能旨。作者几乎用忏悔的姿态,写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负疚之情。

他不过是在给花盆浇水的空隙,无心地拔下了盆中长出的幼小杂草,由此联想到母亲平日的教诲:不能伤害一颗草的。只是这个联想,是在作者下意识的动作,完成之后,也就是完成时态之后,进行的追悔。所以作者在诗篇的第二节,才会由浇花、拔草的场景,自如地转向四月母亲忙碌的画面。且看作者是怎样自悟自觉的忏悔:“这让人悲伤。整个四月里/母亲都在忙碌,拆洗了被子/擦净了窗户,地面磨亮了她的影子”。

在生活中,人们越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越会让人忽视它的存在。而真正的艺术作品,是要找回人们的这种遗忘,让日常生活中隐匿的诗性凸显出来。我说呆瓜天生就是诗人,本原的性灵诗人。他能透过“掌心的草”,看到草木有情,人间有情,亲情无敌,母爱无际。这首小诗,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就像我们手边经济实用的生活必需品,用一种“清澈的悲悯”,撩动我们日益麻木的灵魂和遮蔽诗意的眼睛。

这样的诗歌,本无须我来一层层地剥离其中的意义,但我却毫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和喜爱之情。因为他总让我在语言的间隙,诗意的联想中,感受并领会“不可言传”的忧伤和淡淡的苦涩。尤如我现在手中、口中、腹中的单枞茶韵。有一种醇厚之后的回甘,在灵魂的舌尖缠绕。



秘密

我不知道,那些草摇来摇去
关节是多么痛。我不知道
那些鸟飞来飞去,是怎样的快乐

我也不知道,十八个人
靠近了又离开,却羞于说话
这多么黑暗,木头也羞于说话


穗穗解读:诗题《秘密》,的确藏有乾坤挪移、含沙射影的秘密所指。本来我不想,一开始就揭示作者,写作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因为这首诗歌,隐喻的力量,超过了许多人,声嘶力竭的谴责和呐喊。

我想,大家对小悦悦的事件,一点还记忆犹新吧。那“十八个人”,曾经有人说,就是人间的十八层地狱。这样的指责,难免有放大,和站住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我曾经说过,一个人在批判他人的时候,首先要问问自己,当发生这样的事件时,你会如何去做。将心比心之后,你才有资格去批判和指责。

我还是言归正传吧。上一首诗歌解读里,我已经说过,呆瓜是一个善良、敏感、真实、多情的诗人。当听闻这样的事件发生之后,他没有像许多诗人那样,赤裸裸地指责、谩骂和呈现。他选择了隐喻、拟人、对比、烘托等传统的手法,甚至用一组看似毫无关联的画面,独辟蹊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涌动的血性和悲悯。这秘密,并不难解码并彰显。

“草”和“鸟”,都是人心物象的化身。当人性中善良的阳光,被冷漠的乌云遮蔽时,那十八个人,就只能是黑暗的荒漠和人世苦海里挣扎的愚痴的奄奄一息的病人。他们已经忘记了一个人,最起码的良知和同情怜悯之心。这让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心,五脏六腑,尤如针扎般疼痛。这样的人间,的确尤如地狱。

作者是睿智且清醒的。有时疼痛,并不是要扯着大嗓门,喊出来。有时,我们语言的拳头,伸出去的招式和凝练于内的力量,用形象的暗喻、隐忍地谴责,比之那些干巴巴的口号和谩骂,更有暮鼓晨钟的回响和无尽的穿透力。

这首诗歌,依然无须我来一字一句的解读和引导。大家不妨,就用压制不住的愤怒和疼痛,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感应吧。如同作者结尾的隐忍:这多么黑暗,木头也羞于说话!木头当然不会说话,但是这不说话的木头,比这群冷漠无情,不配为人的人,要善良、美好的多。至少它们不说话,但懂得彼此友爱,众志成“林”。我还想说,这首诗歌的秘密,还不仅仅在于揭示黑暗的缘由和本质。它还可以脱离这一社会道理伦理的悲剧事件,指向人间所有的黑暗和不堪。

小诗不小,“秘密”棒喝。写得好!呆瓜不呆。


偏头疼

现在,我已经褪去身上的花纹
不再是豹子,用餐的时候
你一定会发现,只是一具皮囊

同我一样忧愁的,是一群
奔波的蚂蚁,患上了潮湿的关节炎
缓慢地活下来

夜里,有一只怪异的鱼
是不说话的,坐在阳台上吸烟
控制着我的半个脑袋


穗穗解读:若不是感同身受,我或许无法知道《偏头痛》里,无法向人倾吐的痛楚和难受。这些年来,折磨我肉体的诸多痛楚里,这三个字,是我“疼痛”字典里,最为醒目的篆体碑刻。这是家族遗传的病史,也是我今生思考的天窗打开之前,最明亮的匕首和毒暗器。

我不抱怨老天爷的不公和窃笑。我常常在偏头痛发作之时,强迫自己安静地躺下,我曾经连续四个小时头疼不止,吃四颗止痛片也无效,畏光、呕吐,感觉头脑里、神经里,血管里有千根针在穿行。我把疼痛读作上帝的惩戒和嗔戒,独自默默地品味,它带给自己的疼痛启迪和神谕。疼是肉体发出的警报铃声,它用针扎、呕心、怕光的暗喻,告诉我要节制地写作、抒情和爱恋。

在呆瓜的《偏头痛》里,你看不到一个疼痛的字眼,他就像一个善于掩藏怀中之物的魔术师,凭空就取出了我们想要看见的神迹和愿望。不说疼痛,甚说疼痛。对于偏头痛的体验,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这一生我都逃不出这三个字编织的天罗地网。我曾经也写过头痛的感觉,是接龙临屏的瞬间,表达的小感悟。呆瓜擅用其他事物和事件,借代、象征和暗喻五官五觉的灵敏度和潜意识发散。

一首《偏头痛》里,没有叙述疼痛的缘由和病痛的症状,他通过褪去花纹的“豹子”,象征地影射偏头痛发作时,一个活着的人,尤如一具空皮囊一般,失去了活力和能量。让人惊喜的是,作者诗歌的后两节。他很快地跳空这一组画面,直接将我们的视野引向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相。这一群奔波的蚂蚁——“患上了潮湿的关节炎/缓慢地活下来”,都说明了众生皆苦,非我独痛。现在我们跟着作者的镜头语言,继续向下看:“夜里,有一只怪异的鱼/是不说话的,坐在阳台上吸烟/控制着我的半个脑袋”。这第三节的诗句,多么的有趣,值得我们反复地玩味。这只怪异的鱼,居然从作者想象的领空,飞了出来,变成了一个“不说话,在阳台上抽烟”的人。其实就这就是潜意识的分裂症。作者用近似梦呓的句子,扭曲画面、夸张地显影。我们透过这张印象派的画作,四分五裂后,又在抽象的拼砌中找到了另一种冲突之后的和谐。

这首诗作,将纯感觉的超验体会,和象征、隐喻的几幅情绪画面,拼贴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错觉中的完整诗意。这里面的9句诗句,似乎和“偏头痛”毫无关系,甚至没有一点瓜葛的显像。但是象征主义的诗歌,(呆瓜无形中,借鉴了象征派诗歌的特征和特质)就具有这样扭曲、夸张后的隐晦内涵和“意义的关联域”延展,从而达到了,不说偏头痛,甚说偏头痛的强烈的诗意效果。它通过暗示、联想,甚至音乐性,从而达到发散性的诗境主题。诗中,所描绘的错觉、幻觉,都源于偏头痛发作时,直觉的“通感”。

这首《偏头痛》,或可归纳为象征主义特色的一首小诗。



剥洋葱

她安静的坐在那里
一层一层的掰,象灯光里
她一次一次的脸红

这样的核,象我居住的小城
你不会看到它的内心。每一个人
都陌生而紧张。在深处
用力捂住自己的胸腔。我们都是
似曾相识的蜘蛛,把嘴巴悬在半空
寻找活着的某一个出口

盘子里越来越高,我加入进去
她开始落泪。我下意识地
迷起起了双眼


穗穗解读:多么安静、甜美、馥郁、冲淡的画面,多么令人向往概叹的空灵诗境。我一路解析下来,仿佛跟随呆瓜——马良的神笔,一边点灯,一边磨墨,一边赞叹,一边剖析。他画下一幅,就跟着复活一幅。而这首《剥洋葱》的诗作,就像是一幕精彩的歌剧或戏曲,闭幕之前,压轴的曲目和场景。

在这高潮迭起、华彩奏响的时刻,我依然能感受到呆瓜内心湖光山色的颤音,涌动着一种恬静、舒适、安宁的水样脉搏。他的爱、他的情,就像他的诗,他的语言一般,可以穿在身上,捧在手心,含在嘴里,藏于心间。

开篇的三句,尤如初春绵绵的丝雨和深秋慵懒的阳光一般,带给我们无比舒适、慵懒的体验和气息。姑娘的羞涩,初见时的那一抹淡淡的桃红,是人间最美丽的春色。“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想纳兰容若爱上他的妻子时,或许就是因为,这可爱的女子粉颊上的那一抹羞红吧。美,美感的体验,在开篇阅读的第一瞬间,就会打动了你我的心扉。我跟着呆瓜的诗句,又在心底默默地读了一遍:“她安静的坐在那里/一层一层的掰,象灯光里/她一次一次的脸红”。

我想说,好的开篇,就是诗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诗篇的第二节,作者点到未曾剥完的洋葱“核”,就像作者居住的小城。而住在这个小城里面的人,如何能看到城市的内心呢。由此作者,继续发散性思维和打岔。他转身尤如翻书一般快,但连续的动作里,你不会感到生涩和突兀。“你不会看到它的内心。每一个人/都陌生而紧张。在深处/用力捂住自己的胸腔。我们都是/似曾相识的蜘蛛,把嘴巴悬在半空/寻找活着的某一个出口”。

作者从剥洋葱的姑娘,想到洋葱的内核,从洋葱的内核想到了居住的小城;从居住的小城,想到其中的人;从其中的人,想到他们的生活状态,陌生而紧张;从生活状态,又想到似曾相识的蜘蛛;从蜘蛛的嘴巴,想到我们悬置的渴望,渴望找到一个活着的“出口”。可以说这是一气呵成的连轴转,仿佛胡旋舞撑开的石榴裙。处处暗喻、象征,并且呼应着剥洋葱的动作,一层层剥离并揭示其中的隐层密语。

我是在无意识的剥离中,感受到“剥洋葱”这个动作里,深层次的隐喻和能指。或许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或许这只是作者无意识的思维旋转。不管是哪种意味,这都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和语言功力的彰显。

我们在呆瓜的诗句,很少看到刻意堆积的词语和不必要的粉饰。他有着许多美妙贴切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力,充沛的领悟力,所以他的诗句,弥散着自然的草木香泽,自性的体香。诗,需要添加最新鲜的元素,最野性的力量,最安静的波纹,最直觉的体悟。某种意义上,我十分看好作者语言的天分,他总是自觉地将诗歌中出现的物体、事件,转换为生命的物化,灵魂的场景。

诗篇的结尾处,作者用堆积的盘子,把我们带回现实场景,这意味着,由剥洋葱过程,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和疼痛之旅,接近了尾声。“盘子里越来越高,我加入进去/她开始落泪。我下意识地/迷起起了双眼”。谁都知道,剥洋葱就是一个因外界气息诱导,而被动流泪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掌控和预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只能是被动地承受和感概。这个世界,多因多果,因果互换,无休无止。现在我也要在一杯见顶的茶水里,收回千里之外的视线,结束我今天的解读之旅。

12月月末的深圳,尤如秋高气爽的江南,慵懒、恬适的阳光,总在正午时分光临寒舍,然后一直延续到下午三四点时分,它们不请自来,透过我敞开的印花窗帘,遁入我十三楼卧室的书桌和床头。此时此刻,我和阳光,就像一对熟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彼此不言不语,毫不客套,各行其事。安静、磊落,彼此映照。各自读书、写字、微笑。这感觉真好,真好!就像我解读呆瓜诗歌时,旁若无人的沉浸,和心满意足、平心静气的舒适惬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瓜之《星期八》

文/子非

在没有认识你之前,我觉得这人是一个小屁孩;在认识之后,我觉得就是一个中顽童,因为还没有老的有一把大胡子。你给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也没啥,想写啥就写啥。初听了,感觉是一句废话。过了一段时间,感觉说的真对,但是想做到却很难。后来看你的多了,才觉得,那是一句至理,只是我遗忘很久了。想写啥就写啥,说起来很容易,但稍不注意,要么就流入口语、大白话,要么就陷入词语或者意境的胡同,出不来了。我学了,但总学的四不像,难怪春天大哥说每个人的思维和思想是不一样的。我可能只学了皮毛,但我已感到安慰。
用什么来形容你,还是不要用花的好,毕竟我们还是男人。我用清新自然这四个字吧。清新是指你给人的外像,就是整体给人的印象,你用汉字给我们营造的氛围。自然是指你诗歌的魂,那些随意唠叨出的境界,我想这里很多人都进去过。毕竟,喜欢你不是一天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一直在用生活的真,情感的纯,控制着那么多的词语和植物,让它们在不经意的地方发着光,我替它们感谢你。一个人写东西,一两句出彩的东西,不足为奇。但要每首这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你做到了。名人中,我喜欢海子,熟人中,我喜欢呆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我说过,《星期八》这组是打动我的,但这首却没有其它的好。因为开头扯得远了,回到星期八的时候,星期八并没有如期的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也许只是感动我的地方太多了。星期八,一个令人幻想的日子,一个想起来就叫人感动的地方,原本有很多可以出彩的。


星期八

在云南,遇到一个卖玉的
他说他是我们的老乡。同事激动地(这里很不好,不能因为是老乡,就激动地流泪)

差点落出泪来。他还说:“生活多么不容易
如果要他的玉,虽说不送(是一种骗子的语气,还是乡情的流露?有歧义,但也俗了。)

也得三折”。我没有买
抬起头,星期八的天空看不到云彩(从境转入情,这样结尾我不是十分满意,都我还是为这句喝一声菜。在平静的叙述中,自然地转入你想要的,总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

附:

星期八

在云南,遇到一个卖玉的
他说他是我们的老乡。同事激动地
差点落出泪来。他还说:“生活多么不容易
如果要他的玉,虽说不送
也得三折”。我没有买
抬起头,星期八的天空看不到云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淡去——下午茶一样的生活》

高羽读沉鱼《下午茶》等一组诗


“南方有嘉木”,生在南方,每天少不了与茶为伍。久而久之,渐渐地,由此萌生了一些对生活的体悟。茶的“色、香、味”,大抵在三五泡之间最佳,随后便越泡越淡,直至无味。生活亦如此,在短暂的热忱消退之后,慢慢地便会露出它的白和淡来。
沉鱼的诗,不艰深、不晦涩,简单、随意,选取的素材又大多来自身边熟悉的“小事”“俗事”,这样的诗,容易淡化与读者间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
读沉鱼的诗,你会看到生活中熟悉而又陌生的一面。说熟悉,是就诗歌描述的事而言,说陌生,是就诗人借助简单的物象为我们呈现生命的本质而言。
“阿猫打老远的来看我/我很虚伪,隐去了假装的高兴/请她去喝茶”(沉鱼《下午茶》)。和一个远方来的朋友,一起喝茶,是一件再平淡不过的生活小事。但到了沉鱼的眼中,却别有一番情趣和蕴含。“我”的忠厚的“虚伪”——“ 隐去了假装的高兴”,憨态——“ 我一直笑,透过她的眼神”“一定是很阳光,很可爱”。两个朋友的率真——“ 最可爱的是,我们说实话”“我喜欢用透明的玻璃杯,看着茶慢慢淡去。”“她说,她喜欢喝酒的”。开篇简单的几句,为我们揭开了一幅生活富有情趣的画面,人物的个性和本质也随之被形象地勾勒出来。结尾,作者似乎是想把这种生活的表像提升到一个更大的生活反思的哲学范畴中,只是,高羽个人以为,有点说教的意味,没能很好的把想要的东西呈现给读者。
《酒分谁喝》是一首很纯粹的心绪表达的短制。生活,是因人而异的。酒,到诗仙李白的嘴里,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助推器,但到了作者的口中,则是另一种况味。这就是生活。
《跛脚的小镇》相对前面两首诗来说,渗入生活的思考也许更多。生命是无奈的。置身在漩涡之中的人类,总是身不由己。诗歌借《跛脚的小镇》这一意象,道出了生命的脆弱——我想“呼喊,挣扎,摇摆”,把生活的“淡而无味”抠出来,但最终发现,“我”只不过是“一片软弱的叶子,翻来复去”“ 来来回回”总也走不出“街心”。像所有的理性的人一样,在命运的漩涡中,尽管无奈,但必定会去寻找一种寄托(或者解脱)——无法挣脱的“ 我只能充满歉意地;对街口一个流浪的易拉罐;笑笑,顺便指一指;一到傍晚就脸红的落日”。
生活,就像下午茶一样——在慢慢地淡去。但它留给我们的咀嚼和回味,永远不会随之而淡去。诗歌的表现技巧有很多种,也许,沉鱼的技巧不是非常高明,但作为一个诗人,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简朴的文字,近乎白描的手法去刻画生活,从慢慢淡去的生活中,品出茶一样的味道和蕴涵,给人思索和启迪,无论如何,都有值得赞赏的一面。

附录:
沉鱼的诗歌:

《下午茶》

阿猫打老远的来看我
我很虚伪,隐去了假装的高兴
请她去喝茶。那天
我一直笑,透过她的眼神
一定是很阳光,很可爱
最可爱的是,我们说实话
我喜欢用透明的玻璃杯
看着茶慢慢淡去。她说
她喜欢喝酒的,吓了我一跳
大家都知道,灯红酒绿里
总会有人醉倒的,所以,男人和女人
在一起还是不要喝酒,容易犯错误
比如高兴的时候
比如失意的时候

《酒分谁喝》

不用和我这样的俗人争论
酒是分人喝的。比如
李白喝完酒,会写出好诗歌
流传很多年。我喝完酒
码不出字,歪在自家的床上
一个人晒月亮

《跛脚的小镇》

风来来回回,我也
来来回回。好象,我已经无力
说出一些什么。有几次
我试图用几个词,呼喊,挣扎,摇摆
来惊醒它的安静,或者陈述出
它的淡而无味。还未出口
就想到我,至今还是街心
一片软弱的叶子,翻来复去
天空的蓝罩着,空中的尘
下坠着,有一些湿气
还看不清,我只能充满歉意地
对街口一个流浪的易拉罐
笑笑,顺便指一指
一到傍晚就脸红的落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评沉鱼一组

文/重庆子衣

《挥手》

我确信,那个时刻是美好的
她隔着车窗一直挥手。我更确信
她的手摩着我深藏多年的软肋
形成强大的磁场,使两个城市靠的更近了
只隔着一辆叫32路的公共汽车
惊蛰过了,清明过了
我们象上牙齿和下牙齿,时不时
切断春分和冬至,成为
彼此可以温饱而不可忽略的一段桥梁

子衣简评:短短小诗,一读便感觉有无限魅力。全诗不着一个显露的“爱”字,却将一段亲密的爱情写得深入骨髓。这种温饱是有质量的,也是有温度的。可喜之作。



《黑夜,我看到灯光》

这黑的夜晚,如果有一个人想我
那她一定是在外地的小村,安抚着身上的
小腰疼絮絮叨叨地想我。那样的姿态
安祥的象佛前的灯光,普照山川

评:本是絮絮叨叨的小女人之爱,却因安详得像佛前的灯光,普照山川而显得大气深广,从世俗之爱到神佛之灵,更显爱的圣洁与深广!这便是诗人的力道之笔~

《框中人》

你现在是凉的。微笑是凉的
白发是凉的。你看着我们的眼神
也是凉的。你一个人坐在框中
你的亲人都是凉的。这是一个
允许凉的时刻,框里溅出的一些湿润
是泪水。我向框中人深深鞠躬
她给了我最温暖的母亲

简评:反复地说着凉字,虽嫌有点哆嗦,但这份深情,这份湿润的疼痛的深情,却让人深深感动。



《松软》

我常常觉得我是松软的。松软的
土地生长松软的庄稼,松软的庄稼
压成松软的面粉。我活在面粉里我是松软的
我松软的筋骨,爬不出松软的村庄
攀不上松软的庄稼人一路走一路咳的背影

简评:诗人拉开诗作的思绪与上一首相似。但足让我感动的是,松软的面松里,隐藏着松软的村庄,松软的村庄里,却有松软的庄稼人一路走一路咳的背影。读到最后句,有点疼,诗人要的是这份深厚的乡情,读者读到有点疼了,诗人的目的也达到了。

《爱不可以重来》

他来了。跪在坟前
伸出巴掌,把自己的双脸
打的巴叽巴叽直响

简评: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示一幅场景。诗人没有作任何议论,从剧中人巴叽直响的巴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份沉重的爱。而这份爱,还能让她从坟前回来么?读着有些生疼的感觉。我在评析之时,更有一种揪心的疼。哦,子衣记住沉鱼这位诗人了!

《寻债》

你从乡村来。乡村里人老实
装得象个龟儿子,还是
要不出你的钱。我说
你要装得象龟孙子的爷爷
打手只是朽木雕出的狗
硬软不一。可是,这个城市
太大了,所有的人都与你为敌
包括那个破败的火车站

简评:这是沉鱼这组诗中,我唯一不太看好的一首诗。诗的结尾我倒是蛮喜欢的,但我一直不主张把脏话带入诗中,无论表达得多么口语,多么痛快,多么到位,我都不欣赏这样的写法。这是我的个人偏好,不是沉鱼诗人的表达错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辜鸿铭:用行为艺术表达中国精神的第一人

             ——柏相砍呆瓜《空地(外一首)》

  呆瓜是我在诗歌报论坛认识的土得掉渣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在这个论坛上倾心喜欢和心存崇敬的诗人之一。他很勤奋,既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时时让我想起少年时那些田间地头的故事;又像一台没有挂牌无照经营的小型四轮拖拉机,常常使我在温习那些村庄和田野里佝偻的背影的时候,既担心又惆怅。
  他在紫穗穗的眼里,似乎不只是诗写得好的人之一,还是一个可怜的人;他在这里有阳光的眼里,好像也很土气。他似乎可怜巴巴地只读过一些唐诗宋词,也许还有一小部分元曲,甚至这些阅读还都不是很系统的。他非常崇拜我们的老祖宗;他一直执拗地坚持认准,诗的灵魂是至善至真至美的。他似乎也经常自言自语甚至大声地说道:大道至简,小即是大,这就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美。
  呆瓜似乎也一直都在认定,诗歌的灵魂都来自生活,来自生活中的每一部分。他觉得,中国诗歌的发展只有保持自己的特色才会有出路,中国诗歌走自己独立的道路才会发展,跟在别人后面学啊学啊,永远都是学生。他说,其实他一看到有人提到外国名字就头疼,他认为,诗歌语言的新鲜,常常是不走平常路,不走老路;语言的不同,生活背景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信仰的不同,决定了很多东西的不同。
  当呆瓜看到我写得一些砍文的时候,非常激动;他觉得,我说出的话,就像他肚子里从未说出或者时而蹦出过的话。他似乎一直在乡间或者城市的陋巷流浪,唱着没人听的歌谣,也似乎没有遇见过他的亲人,一看见我或者说一看见我乱砍一通的文字,竟万分激动,一如喝醉了酒,说了那么多激情洋溢观点鲜明的话。
  其实,我很悲哀,虽然是遇到了同乡,高兴之后也颇感无奈。呆瓜的确可爱,呆,是他的毫不掩饰的优点;可是,这个世界很奇怪,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优点和缺点从古到今都是一把双刃剑。呆瓜的这些话,让我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清末狂儒,辜鸿铭。
  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一八五七年出生,一九二八年辞世,享年七十二岁,他常常以狂放来保护自己和国人强烈的自尊。
  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他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欧美友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笑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
  据说,中日甲午海战后,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一些接触。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伊藤早知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先锋大将,便乘机调侃他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见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伊藤听了,一时间无词以对。
  在北大,辜鸿铭深受蔡元培、黄侃、洋教授的青睐,但却是新文化运动的死对头。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他曾经预言,那将是给国人带来的传统文化断层上的巨大灾难。
  从一九零一年至一九零五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一九零九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一九一五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蛮夷之邦。”
  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呆瓜看到这里,似乎很舒心,觉得自己这个呆瓜,和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的辜鸿铭比起来 ,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甚至不值一提,但颇为自豪。
  不过,关于辜鸿铭,既然说到了,我觉得我似乎有必要说得更清楚。
  辜鸿铭,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九种语言,获十三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因为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所以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一八四零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一八六七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一八七七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四十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十四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
  辜鸿铭,被当时的国人戏称为“清末怪杰”,作为一个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侨,用自己的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他,促使世界第一个孔子学院的诞生,近代中国的人物,也唯有他,是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的人物,然而在他的祖国中国,似乎至今还屡屡被自己的同胞和学生嘲笑和唾骂。
  想到辜鸿铭的这些逸闻轶事,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我无意授人以柄,被嘲讽为吊书袋甚至卖弄。要怪就怪呆瓜,是他让我想起了这些的;虽然他的呆,其实真的蛮可爱的。
  呆瓜的这两首诗,和他以前的许多诗,一如《我的自言自语》,有许多相似的风格。记得他在《我的自言自语(一)》那个帖子前面有个题记,我查了一下,是这样写的:
  “我知道我的来世,一定会在一个平原上,一定会有一个小村,一定会有一片庄稼,一定有一个女人。识字、洗衣,云一样,是我的妻子,生一地的小孩。我领着他们,小兽一样,阳光下奔跑,一次一次,重复植物雨后的喜悦。”
  其实,看了他的诗,他的今生和前世,谁又能说不是他这一段的文字所描述的那样呢。他似乎中了毒,得了病,而且病入膏肓,甚至无可救药。可我认为,这恰恰就是他的可爱之处,虽然读多了之后也有隐隐的哀痛。
  他很老实,一次贴了两首,本来违反了我的原则,可他不回避,更不偷懒,逼得我对他这样的老实人也没有办法,不过很短,风格和手法也相近,我就冒昧地把他的这两首合为一首,拟名《空地(外一首)》,砍一下吧,好在无论外一首还是组诗,其实每一首从骨子里来说都是独立的。
  这两首都是写生活的,符合他的“诗歌的灵魂都来自生活,来自生活中的每一部分”的诗观。不错,这两首,都是生活观察细节或者感受细节的一种文字化外现,前一首写鸟,后一首写人,两首合一块看,就是在写这个世界,既有物,还有我,可谓物我两相望,似乎浑然一体,难以取舍。
  先砍《空地》:
  我觉得,这首诗,用古典诗歌的分类来说,似乎不像景物诗像一首哲理诗,一如那首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表面写山,实是说理。呆瓜似乎想通过对几只鸟起落的细节描绘告诉阅读者: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幸福和悲伤,而且,这些幸福和悲伤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但没有必要告诉别人,或者说,告诉了别人,别人也感受不到其中的心痛和快乐,甚至还会成为别人饭后茶余的谈资或笑柄,一如,我痛并快乐着,我的幸福,说了你也不懂。语气似乎充满着不屑,可骨子里却散发着浓郁的想与人交流却不信任交流的无奈和期待。似乎这首诗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暗主题:你不懂生活的快乐,你不懂离别的悲伤,我们是两个世界的生物,我凭什么要把我的快乐和悲伤给你说。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呆瓜的确是有些呆,我喜欢这样一句话:把你的幸福告诉别人,一份幸福就变成了两份幸福,因为幸福也可以传染;把你的悲伤告诉别人,一份悲伤就变成了二分之一,因为心痛也需要分担。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估计,呆瓜可能是一个不太合群的人,他虽然实际上是一个爱意沸腾在骨髓里的人,可惜身边的人,甚至是他的爱人,很少能听到他爱或痛的倾诉,或者这样说,他宁愿把爱或痛写在纸上,也不愿把爱或者痛说给他最爱的人听,我个人认为,这不好,如果真是这样,生活会顿失许多乐趣。这种人,不出事则罢,一出事就是大事,一如海子,如果他长期得不到认同。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那几只诗中的鸟有点呆,如果那几只鸟不写诗,像呆鸟。
  这首诗构图像简笔画,流畅简单,语言也不晦涩;但是意象的选取有一个严重缺陷:
  那就是,“车”这个意象选用得有点突兀,不入诗或者说不融于诗;破坏了这首诗的整体美,也许是呆瓜想体现一点现代感,但是我觉得这个意象选取很失败。其实,杜甫和其他古代的诗人曾经也在他们的诗里用过这个意象,比如“停车坐爱枫林晚”,比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等等,而且他们都选用得很很贴切诗境,至少很融于诗。如果呆瓜没有想在他的这首诗里体现现代元素的话,那这个意象选取得就更失败,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另外,这首诗,唯一的一个比喻也用的很生硬,那就是把“鸟”的起落,比作“石子”“投”“落”,那速度有点快,一如谢朗把纷扬的大雪的飘落比作空中撒盐。不过,这仍是我的个见,仅供参考。
  短诗正因为短,意象的选取,包括语言的锤炼才更费神,古人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短诗语言要达到精致,的确是很费功夫的。
  再砍《清明》:
  《清明》这首诗立意新颖,至少在我所读到的以此为题材的诗作中是很独特的。这首诗在感叹冯唐易老生命易逝甚至脆弱的同时,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沉的挚爱、关切、愧疚,甚至还有对世俗礼仪虚妄无聊的嘲讽。
  这首诗十句四节,一开篇的两句就很精彩,显露出了呆瓜非凡的诗歌语言和诗歌意境营造,包括呆瓜简笔勾画暗显风采的超强功底,特别是第一句,话中有话既是自问又是回答,很容易激发阅读者的思维和情思,迫使阅读者身不由己得继续读下去,叫我不由得暗暗称奇。
  后两节,无论是叙事描写,还是寓情于景,也都无可厚非,虽称不上绝妙,但也叫人暗暗诚服。
  但是,第三节却十分糟糕,语言拗口,思维似乎也很混乱,最起码叫人在那儿反复数次也很难有一个较为明白的理解。还有,这一节用“柳絮”比喻“纸钱”,很不恰当。清明时节,从大的语境来说,“纸钱”有白有黄,有烧掉的和正在燃烧的,还有燃烧未尽漫天飞舞的,甚至撒了一路或正在走在路上的;既然这首诗的主要场景是我陪着母亲是从一个坟堆跪向另一个坟堆,那这个比喻就更显得蹩脚了,这是作诗者懒惰或者江郎才尽的拙劣表现。
  三核桃两枣,砍完了呆瓜的诗,我还想再说一下辜鸿铭。辜鸿铭是我所读到的近现代以至于当代学者之类的人中,把中华文化的精粹至少算是掌握得很精到的人,好像还不是之一;要不,我们很愿意经常津津乐道的那些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也不会那么瞧得起他。
  他也许是中国第一个用行为艺术来表达中国自信和中国精神的第一人。
  他留长辫,他娶小脚女人并且钟爱一生,他用英语演讲《春秋大义》还收比梅兰芳昂贵的门票;他反对白话文,预言把文言文废除,将使国人传统文化断层,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巨大灾难。本来就只是一场中西学人之间正常约见,他非要外国人到自己的家里来,而不愿到外国人家里去,并且他的坚持得到了外国人的尊重和遵从。他用日语给伊藤博文讲《论语》,他在有条件使用电灯和汽灯的时代,坚持使用煤油灯接待欧美有人,并且以此嘲笑欧美人心不明眼不亮。他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他身上有许许多多行为艺术的痕迹,他简直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行为艺术大师,他在一百年前的这些艺术行为,足以使曾经和现今一些热衷行为艺术的诗人感到无比羞愧。
  辜鸿铭也许酸腐,甚至愚不可及,但是,在发展到现在的中国,我挺他,他身上有我缺少的中国勤奋精神,中国独立精神,中国自信精神。也许我们这个时代,也非常需要这样那样各种各样的中国精神,即使有些落伍,即使近乎愚昧。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移居国外,却发现国外到处红红火火开办和流行的,是孔子学院和中国伦理,我们难道不会感到脸红吗。
  呆瓜是呆,可是,像辜鸿铭这样的呆瓜,似乎也呆得叫国人温暖。


  
  给呆瓜的四点建议:
  1、废掉第一首《空地》,它没有心脏,或者说诗意与别人重复,而且四肢几近残废。可以考虑修改第二首《清明》,它的心脏很好,可是呼吸道严重不畅。
  2、读一读辜鸿铭的人格和成就,想一想辜鸿铭的独立精神和中国底气。不妨做一个中国诗界的辜鸿铭。
  3、读一些诗论,无论古今中外;如果有时间,不妨深研,最起码了解一些你喜欢的中外诗歌理念。最好抄三十遍鲁迅的《拿来主义》,尤其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
  4、直接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扯掉那层面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堂堂正正的自己。



附挂号5号作品:《空地(外一首)》
诗作者:呆瓜


雪停了
车走了

几只小鸟石子一样落向地面
又象石子一样,投向天空

石子一样的小鸟
不需要告诉你,它们的快乐

也不需要,与你道别


《清明》


你不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一年只能见你一次

不再想象柳絮
是大面积飘移的纸钱
就不再假装着要去断魂

我只去陪一个风中
飘着银发的女人,从一个土堆
跪向另一个有着血缘的土堆

她弯腰的曲度
一年比一年深,深到快要进入
那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没找全。谢谢你们,读一次便感动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十分感动。俺家的帮主,对鱼多了解。怪不得可以被请去当湿哥评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黑黑 于 2012-6-19 21:34 发表
俺也十分感动。俺家的帮主,对鱼多了解。怪不得可以被请去当湿哥评委。


不看结果看聊效。。。白天一粒,晚上一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瓜瓜很有营养,大家喜欢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散开长发的生命,是母性的,是大地,是源头,因此,才让诗人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不怕多读,要反复读;
知己般的解读同样值得欣赏。
亮起慢慢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庄,那株叫阿香的植物, 说俺捏

[ 本帖最后由 一缕悠香 于 2012-6-20 01: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0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瓜是值得学习的诗人,而春天也是很有专业水准的诗评者。水区真是幸运,优秀加优秀的都聚在这里发帖了。问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8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