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7-13 10:08 发表 
音乐,绘画,舞蹈…都有专职老师,诗歌没有,是因为诗歌的社会适用性不高,如果诗歌能创造GDP.老师就会挂牌招生,体系体制就全会有,因为社会是功利的
说的对,除体制内的诗人能有俸银养活自己,有才气养不活自己的诗人不少,为了赚稿费而写诗的应当是个白痴,希望少林酒桶能办个诗歌学院培养出一批诗人来,据我了解,上海的《萌芽》已卖身了,青海的《青海湖》以每年十几万低价卖了半截身子,六期给企业,六期自主发稿,卖身钱补助七八个编辑的工资和办公费用。现在期望得到有钱人的资助,可惜有钱人不看诗。甚至在我兼职教美术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学院的五百多教师中几乎找不到一个读现代诗的人,人文系唯一的中文老师只读古诗词,写诗的人比看诗的人多在十年前就不是幽默笑话了。画家能卖画,诗人能卖诗吗?这又能怪谁呢。
阿 D大四了,专业可赚钱,可他却把主要精力花在文字上,温州的静仔大学毕业一年多,在大学除专业外研究哲学,却没有学校请他当哲学老师 ,他的长文看得人不多。穗穗掛红了,看得人还是不多,,,,,,一声叹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