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6061|回复: 343

《诗山有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4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认识诗

     诗是什么呢?
      诗是定格住了的思想情感。
    照相机我们都知道,快门开启,底片曝光,人一瞬间的笑容就定格在底片里了。底片是成像的反转片,要还原出人像来就要做再成像工艺处理。
    诗就像经底片感光后冲洗出来照片,只不过诗是一种抽象思维,我们要透过文字这张底片才能感受到诗的存在。因此,诗的外壳是文字,文字同时起两种作用,一是定格住思想情感,二是将思想情感逼真化(这也就是写作技巧),因为文字是死物,若干文字一旦被组合在一起形成文本之后,就不会再改变(修改文本除外),所以,只要文本的标点符号不动,无论怎么编排诗的格式,诗都是不变的。所以,无论什么诗,诗的外表,只有用字不同,字数不同和字词组合不同的区别。文言诗和白话诗也只是语言习惯的差别而已。
    文本和诗,就像人的身体和思想,看一个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人的体貌特征,她是高的,还是矮的;是胖的,还是瘦的;她的皮肤是光洁的还是粗糙的等等。因此,文本的外表是审美第一关。从大众审美标准去要求文本,不论这个人是高还是矮,也不论是肥还是瘦,她的衣着一定要得体,衣服一定要干净,衣不蔽体或满身污诟是不能带来视觉享受的。
    一首诗,文本外表的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洁清爽的外表能给读者带来阅读好感,从而吸引读者去深入,去探寻文本内的思想情感,而不好的外观形像,读者可能就会敬而远之。如果把文本比作一个人的话,题目又是文本的外表,是文本的头和脸,所以,文本应该有一个好头,有一张好看的睑,它应该是思想情感最浓缩的体现。
    文本的身体,在古典诗词中,因为有硬性要求,所以基本上呈一刀切的格式(有极少数例外),总体给人的印象是整齐整洁,像一个模子剥出来的人,新诗打破了字句限制之后,文本的编排更趋个性化,抒情的自由度也因此得到了彻底的开放,这对文本的外在审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而也更显出自觉审美的重要性。
   
    当文本概念的诗建立之后,我们就能将第二种诗的存在方式诉诸于文字了,那就是情感,这是诗形成为文本之前的一种存在。
    情感是诗吗?
    我们可以把情感这个词分为情愫和情怀。比如,我们和一个人(或者小狗小猫)相处久了,就会产生某种情愫。表达情愫的方式,诗只是诗人的选择,而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以诗为表达,他们会和对方出去旅游,去看电影,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同结连理等等。情愫大多数时候是朦胧的,而情怀是情愫的累积结果,当我们深爱着某样东西,时间久了,认识深了,情愫就会转变成为情怀。当然,无论是朦朦胧胧的个人情愫,还是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都是诗,表现在个体上,有的人或珍藏于心,有的人可能就发而为文本意义上的诗。只要是健康的思想情感,本质上没有诗与非诗的区别,只有细腻程度的不同。情感积淀越久,就越细腻化,越细腻的情感就越容易感染读者。
    当然,情愫和情怀各具有不同的美的特质,但作为抒情的启动力,情怀表现的更稳定可靠,这是因为,诗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体现,诗承载着诗人的素养,和诗人对世界纷繁人生的感悟。尤其在体现民族性上,一定程度,诗人客观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思想境界。因此,有情怀才能写出具有民族代表的诗,实际上,许许多多经典的古诗词,都是在诗人情怀激荡时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情感是诗的另一种存在,它是潜伏状态的诗。

    诗还有第三种存在方式,它就是主观投射。
    一弯新月,一轮夕阳,一颗野草,它们是诗吗?
    审美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一只鸟它会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是审美,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如果一只雄孔雀没有漂亮的羽毛,我想它是会自卑的。雄孔雀漂亮的羽毛,在雌孔雀看来,那就是诗。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呦呦鹿鸣”在作者眼里是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是诗。应该说,在诗人柔软的内心里,万事万物都是诗。当然,万事万物是会因主观情绪不同而有迥然相异的观照结果的,比如雪,在你看来是诗,在他看来可能是灾难,今天看它是灾难,明天看它可能又是诗。

    我相信,很多人对诗的认识来自于唐诗,我自己也是这样。唐诗在我们国家至今仍然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唐诗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心里。唐诗写作其实并不是古板的,比如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限制并不严格。其中诗人的个性也是有机会自由展示的,比如李白,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是个不拘小节的诗人,世人也没有认为他那样写不好而挤兑他的诗歌。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因为唐诗的成就,使我们国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那么我们要认识诗,就必然绕不过唐诗这座山,我们不上唐诗这座山上去看看,又怎么理解的到,我们的古人曾经在诗的领域里跋涉到了哪一个高度?
    新诗必然是继承古诗的,我们毫无必要把所有基础抛弃,又从螺丝钉开始造宇宙飞船。更没有必要跟在别人后面仿造航天飞机。


第二节:文字

    因为诗借壳于文字,所以,要识诗写诗就得从文字开始。文盲不会写诗,对文字不熟悉的人写不好诗,这是肯定的。
    仓颉造字的传说我们都知道,他不仅自己造字,还收集整理了很多汉字。汉字至今已使用了五千多年,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其中许许多多汉字已经淡出或正在淡出我们的视野。字的发明,应该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了 ,也可以说,没有字,就没有文明。
    字,就是语言,它不仅带着意义,也带着发音,字在口里是话,就是口语,字刻写在物体上,就是文言(文字语言),是书面语。.文字的发展积少成多之后,就有了文字组合,产生了词,又有了短句。字义也开始裂变,变成一字多义,一词多义。而句子的美感也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形成了感染力。实际上,在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艺之前,一些美好的文句就是诗。中国最早记载的《诗经》出现在三千多年以前,当然,诗的历史可能还可以提前五百年。诗大致出现在文字诞生2000之后。
    因为造字方法的缘故,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具有美感的,当然,单个汉字的美感一般人难以体会,但是两个字组合,三个,四个字的组合短句,很多人就能感觉到它的美了,这个美既是直观上的,又是知觉上的。当几个短句再组合,形成一个虽简单但完整的画面(或故事)后,就变成一种文字的艺术创造了。
    诗经每句四字,被定为四言诗,这是文字和文艺不发达的必然。但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虽然两句只有八个字,却语态优美.变化丰富,文字组合的魅力彰显无遗。古人喜欢它,今天的人还是喜欢它,就是不识字的人听别人朗诵,我想也会喜欢它。
    古人创造字,从‘日月水火土’开始,这些象形字是物名,也是符号。这是以实用为目的的,我想,创造它的人,对自己创造出来的字是有感情的,如果一个人经常使用它,必定也会生出感情来,字就像镰刀斧子一样,成为主人的伙伴。古时候,因为封建制度,能识字读书的人不多,所以,识字的人都可称为文人,文人应用文字,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因而产生了文言和以文言为基准的文章。.
    字词的创造在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字词与字义就像细胞一样在裂变,字被造出来后,首先进入的是口语,而文言又将口语中的字与其它字结合捆绑并定性,又反馈至口语,文言在变,口语也在变,本质上,文言落后于口语,所以,在灵活性上,文言不如口语。但口语活在大社会普通的老百姓中,所以粗糙难免,而文言为文人操控,所以更显精致优雅。口语与文言,就像一个哥一个弟,它们血缘一致。古代四大文体中,赋是体现这种关系的唯一文体,赋在文言基础上穿插着口语中常见的"之乎者也”等词。实际上,《诗经》也是口语的,国风·秦风中“苍苍,为,在,之,且”都是口语常用的。汉乐府”天苍苍,野茫茫”本身就来源于民间。《诗经》和《乐府诗集》从这口语的表现就能得到来源佐证。即便在壁垒森严的唐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孔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也有口语,还有“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宋词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口语诗一直与文言诗相伴相生。由此可见,口语与文言与诗并不冲突。

    纵现中国诗歌史,我们就会发现,诗不是文人的专利,也不是文言和非文言的对立问题。历史在上世纪初翻开新的一页时,文人们自废文言,改行白话(口语),无疑自断一臂,其实无论文言还是口语,作为汉字中的字并无不同,这种偏废一方的做法说明了他们的选择,完全不是建立在对文字的理解和爱的基础上的选择。文字,文章何过之有?

第三节:文字障碍

文字障碍具体分三种,分别是;
1,自然障碍。
2,知识障碍。
3,人为障碍。
   
    自然障碍是无法避免的,问题首先出在造字上,比如‘水’字,‘水’是象形字,犹如一截弯弯的河流。水是液体,河流中有水,湖泊中有水,大海中也有水,正因如此,用象形法来造水字是有局限的,水无常态,亦无常形,怎么造也满足不了象形需要。再如‘月’字,我们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更是难以将月定形。这也就是说,字是无法替代物的,拿着‘月’这个字,不一定能找到月亮。
    会意字‘林’,把两棵树合在一起,实际上,‘林’也无法替代林子。当然,造字也是一门艺术,既要尽可能地将字造得简单实用,形像意也像,还要考虑笔画书写和便于记忆等等。只能说将各种理解阻力降到最小,但是不可能化解掉所有文字反观事物的障碍。
    相对来说,单个字的障碍比合成词语要小得多,我们来看‘快乐’这个词,‘快乐’是一种心情,但是,‘快乐’却有许许多多细微的表现。比如,有的人快乐时眉飞色舞,哈哈大笑,有的人快乐时则甜甜微笑,有的人快乐时我们根本就看不出来。如果我们用文字来表达快乐,仅仅只用‘快乐’这个词语是不够的,为了说清楚我们是快乐的,还要加上许多文字来表达。
    文字一个一个造出来之后,就变成了一个生命体。每一个字都是有生命的,文字的生命不仅仅体现在人们频繁的使用上,还体现在字义的扩充延伸上,比如‘月’字,它的本义是指月亮这个天体,后来同时变成了计时单位,后来又有了‘圆’的意思,还表示妇女的生理周期等。每一个汉字都在不断地裂变或处于裂变之中,有的甚至走向了和字的本义完全相反的一面。这也就是说,文字的障碍是在随历史增长的,一个字,字义越多,就越难认识它,使用它的难度就越大。当数以万计的汉字产生了数于亿计的意义之后,我们要学好语言,要消化掉那么多的字和词,就要在教室里呆上十几年或一辈子了。
   
    知识障碍是自己造成的,比如说,你给一首诗让一个不识字的人看,他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在这种情形下,文字对他就是障碍,但是,你读给他听,也许他就能听懂。文盲会说话,‘话’是无形的字,这个字他懂很多,但是你把‘话’写出来,变成有形的‘话’(字),他就则几个摸不着头脑了。由此,可以说,知识的多寡觉得了文字障碍的大小。
    同理,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初中生,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不能太高的,因为初小学生能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十分有限,初级语文教学,一般都是认,读,写开始,所能接触到的字也是由简到繁,之后组词造句写作文,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捷径可走。一个高中生能学到多少关于语文的知识?我们不知道,他能不能利用所学写出一首合格的古体诗词或新诗来?答案恐怕是全国的高中生能达到这个写作水平的人凤毛麟角,即使是大学生,如果不是在语文知识和诗词知识上投入一定的时间,也寥寥无几。学校不是培养诗人的单位,也不是培养语言专家的单位,但是,学校所教的所有语文知识都可以用于写作。语文是文学的基础,而我们学写诗的人当中,有几个人会回头过去,检查自己曾经哪一个句子没有造好呢?曾经哪一个词理解不全呢?哪一首诗词没有领悟呢?可以说,会走回头路的人少之又少。
    从学校能学到的语文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很多人即使走出校门,他也不敢保证说能理解你给他看的那首诗,再者,也没有专门培养诗人的学校,所以,写诗,必然是一门需要长时间付出的语言文字艺术。

    人为障碍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说,错别字吧,一句话里出现一个错别字,问题可大可小,比如说,某个字词词不达意。比如夸张,适度夸张能够理解,夸张过度就出问题了。再有象征体的使用问题,你用鲜花来象征爱情,他用音乐了象征爱情,而他又用宝马来象征爱情,每个人象征爱情的象征体都不同,且又不能给出有说服力的依据,爱情就乱套了。像生癖字,冷词组等这些的问题数不胜数,不能一一详举。
   应该说,绝大多数人为障碍都属于表达问题,而表达问题又是对字词句的理解与撑握问题。对字词句的理解撑握又是审美引导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文学素养问题了。

第四节:字词表现

    理解到文字的障碍之后,才能谈文字表现。上一节说过,字既是桥梁,也是障碍,它的表现力需要合上适当的时机才会体现出来。所以,用字的问题,不是用了还是没用的问题,也不是用多用少的问题,而是用在哪里和谁搭配的问题。
    古文很少出现十个字以上的长句,主要是修辞手段落后的原因,但是修辞手段的使用,必然要增加字数,字增加了,理解障碍也在增加,当然,句子的细腻程度也在变化,这是一个相生相克的过程。随着字义的复杂化,修辞手段也在复杂化以适应文字表达需要,并且,随着人的情感复杂细腻化,字与字,字与词,词与词的穿插搭配就越变越见机巧,一些适应不了文字表达需要的字词退出舞台,一些老旧的没有表现力的句子也在退出舞台,一些过时的修辞被取代,当然也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词句子。
    我们学习文字搭配,实际上是从口语开始的,小时候,大人教小孩说话,从‘啊’的发音开始,然后就‘要’或‘不要’,再‘不要闹’,逐字增加。这是灌输式的教法,必须通过强化累积,让孩子记住‘话’与‘心理需要’要的关系。
    字词的搭配决定了句子的好坏,一段文字的好坏取决于句子的好坏和意义的完整。一篇散文,其实它的基础是口语,一个口语好的人必定有好口才,一个有好口才的人必定是掌握词语和修辞比较丰富的人。词语搭配不等于修辞,但却是修辞的基础。从选择词语到搭配词语再到修饰词语,一整个过程就是对词性的掌握应用过程。因为字词的对应意义不是唯一的,文字的障碍极其阻力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所以,应用,就是取舍问题,而取舍则是对字词的敏感度问题,当选择一个字词来使用时,就是权衡得与失的问题。
    平时,我们用口语与别人交流,如果说错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使用不准确,结果会怎样呢?他完全有可能听不懂你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一整句话,你都白说了。

    我们平时说话有时候辞不达意,折磨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如果作政策报告辞不达意呢?说话出问题,可能会受一些外部影响或心理影响,但写作不同,我们基本上不是像在审讯室写作案经过,不是在走投无路时写悔过书。我们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衣食无忧,有什么理由辞不达意呢?只有强迫自己去表达才有可能辞不达意。

    俗话说,有多大脚穿多大鞋,我们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第一篇作文是口语的,后来开始修辞,懂得了文句的美感,之后慢慢了解散文,了解散文诗,了解诗。如果我们的兴趣爱好是这样走过来的,基础是这样夯实的,那么就不太可能在高中、大学时期写出辞不达意的句子来。实际上可以想像,大多数写诗辞不达意的人跳过了这些阶梯,直接进入了诗歌语言表达。并且,在不了解新诗和新诗背景的情形下受诗潮影响,又在语言审美、修辞审美、造境审美和结构审美等等审美的缺失下,真伪不辩,急于求成,而丢了写作本真,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等于丢掉了写记叙文的表达能力。
未完)




(完整性
情感情怀
文言白话
诗人诗史
写作动机
写作方法
自然句
非自然句)
.

[ 本帖最后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7-21 15:59 编辑 ]
发表于 2012-7-14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写得太晚了,该睡覚时还是要企睡覚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搬来板凳,开始晨读第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不能复杂化诗歌,而应该是将其神秘色彩有机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如一张经过底片成像后的照片。好不好看,都由你自个儿的个人思想情感决定。你的背景(四周的风景)只是衬托!这样子,是否也可里延伸为——人的心灵之美,决定了一是诗歌的完美?那些技巧只是帮你把一首诗歌打造得更完美,让你的思想有形地呈现。
老师,我的感受对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2-7-14 08:16 发表
诗,如一张经过底片成像后的照片。好不好看,都由你自个儿的个人思想情感决定。你的背景(四周的风景)只是衬托!这样子,是否也可里延伸为——人的心灵之美,决定了一是诗歌的完美?那些技巧只是帮你把一首诗歌打造 ...

心灵是诗歌的归宿地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灵是诗歌的归宿地点,
——————————
可否理解一份虔诚的信仰使你甘愿为之赴汤蹈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完美或完整的诗应该是风格与格式的有机给合,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7-14 08:26 发表
一首完美或完整的诗应该是风格与格式的有机给合,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

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2-7-14 08:23 发表
心灵是诗歌的归宿地点,
——————————
可否理解一份虔诚的信仰使你甘愿为之赴汤蹈火?

归宿不是信仰
诗歌也不是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宿不是信仰
诗歌也不是宗教
————————
但是,诗爱者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一份信仰,而不是他人强加于自己的宗教。

那么,“归宿”该作何解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诗人用心写诗,把心转换成文字,读者从文字中找到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而看见诗人这个人,和他的心,这是一段旅程,回到心开始的地方,就是归宿

这里只回简单基础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就躲在这旮旯里 认真学 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7-14 08:44 发表
就是诗人用心写诗,把心转换成文字,读者从文字中找到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而看见诗人这个人,和他的心,这是一段旅程,回到心开始的地方,就是归宿

这里只回简单基础的问题

嗯,现在明白了!
这样也就更能理解了那句“文如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板凳坐下来细细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11: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